中国油画不过百年历史,现在的写实主义绘画已经走在世界的最前列了吗?

惊龙轩


油画于14世纪初期起源于西方,到今天,在西方已经走过了700多年历史。由于在油画最初的探索中,艺术巨匠达芬奇把一系列科学手段,如,焦点透视法,光学原理,解剖学,黄金比例分割法,应用到油画创作中,首先给油画的创作模式制定了一个写实的框架,从此以后,写实成为油画最基本的风格。

徐悲鸿《凭桌》

若从整体风格来看,从14世纪到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这长达600年历史里,油画虽然产生了各式各样的流派,在表现题材差异也很大,但创作手法基本都以写实为主,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主义,17世纪的巴洛克风格,18世纪的洛可可风格,19世纪的浪漫主义,写实主义,都属于写实主义绘画。

苏新《花神》

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摄影艺术不断完善,又催生了一种新的写实油画,就是我们常说的超写实主义油画,也叫照相写实主义油画。

我国最早接触油画是在明朝16世纪中期,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1552年——1610年)从欧洲带过来的。因为油画是一种全新的绘画艺术,跟国画完全不同,以至于明朝上到皇族,下到百姓,人们都对油画不认可。

陈丹青《姐妹》

油画真正进入我国是在20世纪初期,是由徐悲鸿、刘海粟、潘玉良、李叔同、林风眠等一批留学西洋或东洋的学子带进国内的。此时在西方,写实主义绘画已经发展到了顶峰,技法和风格非常成熟,由于大多数留学生在学习阶段接触的是写实主义油画,因此,油画传进我国,是以写实主义风格为主流的。

冷军《蒙娜丽莎》

到现在,油画才在我国发展了100多年,在技法、理念、风格、意境等层面,都还处在探索阶段,比起西方整整走过数百年,建立了完善的创作手法和理论体系,我国油画的整体水平还比较落后,就如同小学生跟博士生的比较,差距非常大。

如果要说我国的写实主义绘画已经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绝对是不正确的。

李自健《乡情悠悠》

虽然在这100多年中,我国诞生了徐悲鸿、刘海粟、常玉、潘玉良、董希文,一直到当代的陈逸飞、罗中立、李自健、陈丹青、冷军、杨飞云、苏新、李壮平等具有代表性的油画名家,他们几乎都以写实为主,留下了许多能代表时代的精品力作,但他们在油画上的创作技法和艺术理念,都借鉴于西方油画家,并不是自己独创,因此,他们就谈不上对油画史做出贡献,也谈不上我国写实绘画走在了世界前列。


鸿鹄迎罡


绘画的历史很长,比文字还早,中外都一样,在原始绘画上有惊人的相似,但随着不同历史文化背景,形成各自不同绘画领域和艺术语言,形式虽不同,但没有高低之分,要分高低,必须框架在统一绘画理解的基础上,但视觉艺术发展到今天,这种统一基本是不可能的,只好统一在绘画工具上进行比较,比如油画,国画等。

油画这一工具在写实能力上肯定是优于国画工具的,但中国古人真的不擅长写实吗?去看下秦始皇兵马俑,双林寺雕塑群,一点不亚于古希腊雕塑,唐宋时期的吴道子,张泽端,闫立本,王希孟,大都会博物馆陈列的大型壁画《药师经变图》,写实能力都让人叹为观止,后来的明清开始文人画的兴盛,书上说直到清末民初,油画才传入中国(实际上明朝就有油画传入中国,陈丹青有专门讲解过这一块)。

写实油画在中国普及,主要是徐悲鸿等美术教育先驱在中国普及西方美术教育理念和模式,并推崇现实主义,说白了就是要写实,反对吴冠中那种玩表现的,这里的褒贬我就不评价了。

到了解放后,中国油画基本以写实为主,画家和作品就不一一举例了,其中有一位写实画家不得不提,而且褒贬不一,颇受争议,可近些年大红大火,此人就是冷军。他的写实即没有中国画的味道,也没有继承西方古典主义的传统,也不同于上世纪美国兴起的照相写实主义。完全是自己一枝独秀自创。当然现在国内外已有不少人也这样玩,但这条极限写实的路是由冷军等一小部分人群艰难孤独的走出来的,在这一点上,冷军的能力就领先当代西方很多写实油画群体。当然,冷军只是一个例子,还有很多当代写实油画家其作品已经走在国内外写实绘画前列。有很多人的不相信认为不可能无非就以下几个原因:

1:民族自卑感和不自信

认为油画的老祖宗是人家的,我们才发展百年,资历尚浅,不敢与之并肩,人家文艺复兴时期写实能力就已经达到顶峰了,我们还是发展的幼儿期。

有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其实我就想问一下,火药的老祖宗也是我们中国的呀,可结果呢,美国的历史才两百年,可人家是世界老大,还有我们的兵马俑等艺术奇迹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了,西方文艺复兴才距今五百年,那个时候正是我们的明朝时期,西方艺术发展史是明显要比中国发展的缓慢的,文艺复兴前的宗教壁画是谈不上写实的,因为那时他们对人体的比例结构理解都还是不成熟的。

2:写实绘画已死,早被照相术取代

谈到写实绘画,不得不谈到文艺复兴的那些巨匠,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当时的写实绘画很重要,它是宗教最有力的宣传工具,还有美第奇家族的巨大赞助,让当时的艺术空前繁荣。后来到了十九世纪发明了照相机,法国的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曾放话要跟照相机一比高低,但有这样豪言壮语的人不多,更多的是在开始理性的思考,甚至放弃了写实方向,特别是印象派之后的后印象主义的影响,比如塞尚,现代主义之父。他打开了现代主义的大门,一切反传统,无休止的创新的艺术时代开始了,继而慢慢开始了后现代,直到现在的当代艺术,一步步走来,虽不是无根之水空穴来风,但到底孰对孰错,可能还是需要交给时间去回答吧,我只想抓一个重点,就是如果只是因为照相术的产生,所以就可以否定写实绘画的存在,那就过于偏激和不怀好意了。美术从远古时期发展到现在,每个时期都有它特定的实用功能,但发展但现在,这种实用功能基本消失殆尽了,不单是写实绘画,而是几乎所有纯艺术领域,都是如此,都是靠自圆其说来苟延喘喘,可美术是视觉艺术,主要是靠眼睛去看去感受,而不是靠说,那样很容易演变成忽悠。所以,我更愿意把写实绘画理解成是一种精神,比如奥林匹克精神,比如奥运会上大部分项目都不是人类的强项,但却总是能感动和鼓舞无数人,这种精神,在写实绘画上能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因为写实绘画必须要有很强的技法要求和统一的标准,还有写实绘画必须要长年累月的强化训练,而当代艺术,更多的是无穷尽的创新,轻视技术,这种创新最终会将艺术引向何方,其实很多人已经开始预见到了。

中国写实油画是否走在世界前列,我不好评价,但,如果现在中国写实油画真的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我一点都不惊讶和怀疑,因为,事实证明,我们确实有这个实力,原因就不详细阐述了,就好比乒乓球是英国人发明的,可我们是最强的,足球源于中国,可……不说了,太多例子了,举不胜举











朱云峰钢笔画


个人认为写实油画只是在国家内极少数能人的一个阶段性的积累与呈现,大一点的范围来讲,还并没有做到国外前列。在世界油画历史的洪流中,早在很久以前写实油画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很了不起的程度,而并且在发展中不断改进,像古典油画中,有东欧的直接画法,还有西欧的分层罩染法,以及鲁本斯将其结合而产生的直接加罩染,使工序减少,效果更逼真,到了后面还有各国大师借此而创造的新画法,都将写实画法推向了极致。只能说世界那么大,各国写实油画能排得上前列的,那些直接传承大师绘画技法的故乡会更有利。对于国内写实油画是否已经排在世界前列,只能说个别能人能做到,多数来说还为时过早。


浮碌众生


相较于几千年传承的国画艺术,民国时期才由徐悲鸿、刘海粟和林风眠等留学生引入中国的油画艺术,无疑是相当年轻的。冷军油画作品

在徐悲鸿他们建立起中国现代美术的教学体系后,素描成为了各大艺术院校的必修课程,油画逐步占据了中国画坛的主流地位。如果说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甚至是吴冠中他们,都还无法割舍对国画艺术的研习,或者说一直致力于东西方绘画艺术的相互借鉴和融合的话,到了陈逸飞、潘鸿海、杨飞云他们这些人,已经就是完全意义上的油画艺术家了。

细数中国油画界这些最有影响力的画家,诸如靳尚谊、杨飞云、陈逸飞、潘鸿海、陈衍宁等人,大多都是写实主义绘画风格。在惊龙轩的印象中,最早用超写实绘画风格打动人心的是著名油画家罗中立,他的早期画风受到克洛斯超级写实主义油画风格影响,1981年代表作品《父亲》震动中国画坛,至今都是一个里程碑似的存在。现在还对那幅油画中夹在老人耳朵上的那一支圆珠笔印象极为深刻,刻画太过精细入微。有意思的是,正是这支圆珠笔引发了是点睛之笔还是画蛇添足的广泛争议,最后也没有结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罗中立的油画给中国油画树立了一个时代的标杆。冷军正在创作油画作品

当然,影响更为广泛、可以说家喻户晓的超写实油画家还要属冷军。1999年,他的作品《五角星》荣获了第九届全国美展金奖。冷军的作品以其独到的构思结合非凡的艺术技巧在当今中国画坛独树一帜,其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极端写实。毫无疑问,冷军已经成为了中国超写实油画领域最具代表性的画家。

也正是因为有了罗中立和冷军这样的超写实油画家出现,著名写实主义画家艾轩才很有底气地说出那一段话:“中国现在最高水准的写实主义绘画绝对走在世界的最前列……很多西方人到中国来对中国的写实主义绘画都惊讶不已,他们想像不出在古老的东方会有人把西方的艺术推向极致。”冷军油画作品局部效果

应该说,艾轩的说法并不夸张。虽然世界画坛从来就不缺少超写实油画高手,他们的写实技法也同样令人叹为观止,但是从中国油画不足百年的发展历程来看,能达到这样令西方艺术界都叹服的艺术水准,还是颇为不易的。

但是,凭借这些极端写实的油画作品就能让中国油画真的走在世界前列吗?显然是不行的!

正如罗中立所说:《父亲》这幅画它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了。现在罗中立,尽管早已经功成名就,他的油画风格却早已经完全脱离了写实主义领域。那些夸张变形的绘画风格,可能让很多习惯了欣赏写实主义油画的人不太习惯,但是对于罗中立而言,无疑站在了新的美学高度,离世界油画的高端水准更近了一步。罗中立不同风格的油画作品

同样,意识到超写实绘画艺术局限性的还有冷军。尽管他以传统的西方技术为基础,开发了自己的方法和风格,将油画的视觉表现和真实性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早些时候就听说冷军已经不再致力于超写实油画的创作了。是的,罗中立和冷军都有了更多艺术上的追求,中国油画也应该有更多艺术上的追求,真正走向世界油画领域的前列。


惊龙轩


油画从西方传入中国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首先进入的就是写实油画。艾轩在《美术大观》2015年第2期中,将写实油画在中国的发展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法派”;第二阶段是“苏派”;第三阶段是“当代派”,分别谈了三个阶段的发展情况。 第一阶段,从1900年算起,当时留学法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的中国习画人带回的,这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成规模地把西洋油画引入中国耕植,本身就是一个历史性的创举,但是令人困惑的是,他们学了这么些年,也在欧洲的博物馆里看到了那么多古典大师的精品,可是我们从他们回国后的习作和创作中并没有看到这些大师的影子,就别说伦勃朗、季拉斯开兹、安格尔、维米尔、库尔贝、荷尔拜因了,就连离这些中国学子最近的法兰西学院派的绘画也没有带回来,比如巴斯蒂昂·勒帕热和柯尔蒙。我猜想,彼时的欧洲,尤其是法国已然是各种前卫艺术的丛生之地了,认真学习古典主义的经典不时尚了,有被新潮艺术瞧不起的风险,于是只好杂七杂八起来,有表现主义的、立体派的、印象派的、抽象派的……混合了一家伙。实际上,这第一波油画潮带回中国的已是五花八门了,虽然还是以写实油画为主体力量,画家们回来之后,巴黎的艺术氛围突然消失,博物馆的榜样也没有了,本来其中一些人在欧洲时还能抡两下洋色彩范儿的,因为没有了环境支撑便退却了灵光。加上国人的不理解,加上动荡不安,叠加的迁徙和战乱,慢慢变异出来一批有中国色彩的“土油画”。在这些作品中,你再也找不出来罗浮宫和奥赛博物馆里大师们的影子,人们有太多的疑问和遗憾。写实油画是歪歪栽栽地进来了,但是毕竟油画首次进入中国,是那一代大师的伟大功绩。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油画向“一边倒”的缘故,便锁定了苏联,先是派留学生去苏联学习,又由苏联派来马克西莫夫办了“马训班”,引进了契斯恰科夫教学体系,“中国写实油画”又由“土油画”慢慢变得洋气起来,俄罗期巡回画派和苏联的油画成为中国写实油画的主导力量,把这儿的“法派”和各种派别的油画统统边缘化了,形成“苏派”的一统天下,以及中央美术学院占统治地位的“学院派”。因为是国家行为,支持力度、目标性乃至后勤保障都远超过“法派”,创造出一大批具有相当影响力的艺术作品。在造型能力上,在色彩的探索和掌握上,在主题性绘画的创作上,比“法派”强大了很多,这是有目共睹的。虽然“苏派”认真研究和学习了俄罗斯巡回画派的精神,但在他们需要进一步把学到的东西更好地发挥和派生出高超技巧的作品时,由于中苏关系恶化,他们回来了,又不接博物馆和列宾美术学院的地气儿了,乱了套,没有气氛。一下子,30年过去了,我们没有看到列宾、苏里科夫、谢洛夫、克拉姆斯柯依、阿尔希波夫、涅斯且罗夫、列维坦这些俄国大师的经典在中国开花结果,甚至连苏联的约干松、雅布尤斯卡娅、莫依申科、普托斯托夫这些人的东西也没拿进来,这是一锅夹生饭!但是,无论如何,“苏派”在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对写实油画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 改革开放的1980年,国门大开,第三代人走出来了,中国写实油画迎来了新的时期。“当代写实油画”诞生了,压抑了许久的学习和创作热情爆发出来,他们继承了第一代、第二代先驱的探索精神,同时,冲破了各种束缚,向更宽广的世界探寻新的绘画可能,去巴黎,去纽约,去马德里,去圣彼德堡,直接面对欧美大师的真迹。“当代写实油画”从80年代初开始到今天,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参与人数之众、技术含量之高已远超过“法派”和“苏派”,先后涌现出一大批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和一大批技艺高超的作品,真可谓“星光灿烂”。第三代油画家的特点是风格多样化,而不像“苏派”时代统一和单调。除此之外,在技术含量方面,他们的造型能力更强,色彩更丰富、更个性化。尤其是在油画的“深入”方面有了重大突破,这是最主要的、难度最大的一个槛儿。在此之前的“法派”“苏派”都有不成文的一个所谓的“度”。突破这个度就说你画“过了”,过头了的意思。新时代的中国写实油画突破了这个门槛,出现了一大批令人震撼的杰作。 2004年,中国写实画派成立了,这是一支强悍的创作团队,经过十年的创作探索举办展览、出版各种画册和文献,对中国写实油画的地位和对全国热衷于写实油画的青年学子给予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在中国写实油画的发展中有无可争辩的历史地位。 中国写实油画经过100年的奋斗,从“法派”“苏派”到“当代写实油画”,也就是三代画家的共同努力,呈现出100年来最好的面貌。同时,横向和世界上同时代的写实油画相比,也是进入最优秀的行列了。当然,这仍然是稚嫩的和有诸多缺陷的。也就是说,中国写实油画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我们乐见未来有继往开来的第四、第五个浪潮把中国的写实油画推向更高的水平。


南京纹身达人


有点意思的问题,朋友们回答的观点很多,可以理解,油画进入中国近百年历史中,中国绘画者对研究、掌握的比较成熟,有些油画早已超越很多国家、并将油画加入了中国的很多元素,油画写实是油画中的一重要部分,中国油画写实水平在近几年进步很大,中国油画在近几年的进步不能说走在世界最前列,但也可以说在世界油画水平的前列,原因很简单,中国绘画艺术发展非常全面,绘画品种齐全。有些无知的所谓教授或大画家说中国绘画是幼儿,个人认为那就是瞎扯蛋!他们经常搬出梵高、毕加索等来吹嘘的神乎其神,其实就挟洋自重而已。梵高、毕加索只是他们那个时代的产物、艺术的代表,而今天的油画写实梵高、毕加索都不可能比。时代不同了!😁客观的看待绘画艺术,正确的看待世界绘画艺术发展是一个真真绘画艺术家应该做的!今天的世界没必要非要挟洋屁来抬高自己!😁

欣赏几张最为罕见、


最珍贵的中国墨素描(中国水墨素描)吧😁 达芬奇望尘莫及,毕加索无法超越,



中国墨素描创始人


中国写实派使终到得不到正常发展,有人认为写实有照相机干麻还去追求它那所以印象派与意象互相排斥。以冷军等为代表的一批超写实派画家填补了中国超写实油画的空白。


秋风寒树点点红


油画传入中国后经历了几个关键点。第一个点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从前苏联请进了马克西莫夫先生主办了俗称为马训班的油画训练班。新中国最早一批油画工作者真切地体验了货真价实的油画绘制技法。当然马训班的主导风格是被称为俄罗斯印象画风。但较之法国印象派更写实一些,因为有列宾,苏里柯夫等大师的深厚传统。马训班显著地提高了中国油画的水平。所以当年马训班的学员之一靳尚谊先生认为自此中国油画去了″土″气。同时公派了一批油画家到苏联去学习,这批学员中有名的有全山石,罗工柳等。所有这两拨人成了新中国油画的中坚人物。他们的作品与俄罗斯优秀的写实画风接轨,提高了新中国油画的写实水平。

第二个点是文革后期在北京的法国油画展。国人感受到了油画精致的一面,薄画法或透明画法开始流行。又有法国专家到国内美院办班,扩大了影响。王沂东等号称新学院派的画家应是其代表。这是中国写实油画的第二种风格。其间,有罗马尼亞画家在浙江美院传授类似表现主义倾向的绘画理念,也可归为写实的油画,只是影响小一些。

现在的中国油画主流画风是写实的,主流的代表性的画家基本上是在这几种风格上深化提高。

如果以西方油画代表世界水平,其实经过现代和当代美术风潮的洗礼,西方现在已经找不到传统的经典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写实油画家。若要硬性的比较,只有和当年俄国巡迴展览画派及法国库尔貝及之前的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代表画家水平作一比较。中国写实油画家中卓有成就者在造形,色彩,技法上巳经比扃他们,在构图創作上要逊一些,在″油画民族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个人认为这就是中国油画水平的现状。


布衣苦旅


人家百年前都不玩了


山寨庄子


中国油画是百年左右历史,但中国油画近几十年,几乎经历了西方美术发展的全过程。这要感谢开放,国家富强、网络的强大。但要说写实绘画走在世界最前列,哪就是井中之娃。具体专业就不分折了。就问你个问题,中国传统国画,现代人有否超过古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