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人说“养儿防老”,现在养儿还能防老吗?

星想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只能说我自己的事来回答这个题问。

我今年66岁,年令不算大,特别是在农村,六七十岁的人只要身体好点的都还打工挣钱,或者是种地维持生活开支。

我有糖尿病,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前几年带病种地,加重了病情。今年检查发现有心率过缓的毛病和肾排尿功能下降的毛病。经常需要治疗,花费挺大的。

我自己没有钱,只是每月国家给的105元的农村养老保险金,和我干过民办教师国家给的每月240元的生活补助。还有每月80元的独生子女父母的奖励。总共425元,这些钱我每月治疗病就花光了。生活靠谁呢,现在就是靠我的独生儿子供养我。

我儿子上过大学,上过研究生,拿到了硕士学位,现在某地级市人民银行工作。他现在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我儿子和儿媳都很孝顺。我们老两口养了个好儿子,娶了个好儿媳。

我们老两口现在整住在儿子家里。有儿子供养我们。我们也一边看孩子。

从我的现在来说,养儿确实能防老。


农家评述122


不是以前和现在的问题,什么时代儿女都有孝和不孝的。

不是说以前养儿防老,现在养儿就不防老了。

有个邻居大姐,养了两个儿子,对老人都很孝顺。

老头患病之后,两个儿子轮流回家陪父母吃饭说话。

老头过世后,俩儿子有时间了还会一起带着媳妇回家陪母亲,老大儿子天天中饭在家吃,有时候还帮母亲在厨房做饭。

大儿媳妇上班时间比较固定,小儿媳妇工作的灵活性比较强,所以小儿媳经常带婆婆去泡澡。

大姐没有女儿,两个媳妇就像女儿一样待她。

住在同小区的一个大姐,也是七十多了。夫妻俩就一个儿子 已经四十多了没成家不说,还在外边欠了许多钱,让母亲省吃俭用帮他还。

母亲曾经被逼自杀过,幸亏被人及时发现救活了。

像这样的儿子,父母晚年肯定是靠不住的。

所以,养儿防不防老,关键看你养了什么样的儿,不在过去怎样,现在怎样。


牵住夕阳的手


养儿从古至今都不能防老!久病床前无孝子,是我们先人就子女对待父母好坏的一种结论!

我就先说下我亲身经历,我是男的今年满50岁,上面有个大姐,父亲今年虚岁84岁跟我一起往。老人62岁大脑中风,造成偏瘫,行走不便但能自己行走,在75岁之后几乎每年住院,其间还住院动过一次手术,基本上都是我一个人在处理,姐偶尔到医院看下或有空到家里陪老人聊聊天。2019年冬至前老人实发心脏疾病,送往医院治疗,因医生没有查对病情造成下消化道大出血,转大医院后主治医生也告诉我们家属,老人有心梗和大出血,治疗是相互矛盾的,治其中一个会造成另一个病恶化,怕承担责任不准备对老人进行治疗,随时有离开的可能,叫我们拉回家等着死亡!作为儿子不忍心看着老人离开,在积极与医生沟通后,医生同意治疗随后我签下了生死委托书,并承诺老人生死一切后果由我来承担!

经过医生努力,先治好大出血,在稳定后又对心梗进行保守治疗,在病情稍稳定后我就接老人回家调养。万幸目前回家至今心梗没有发作!

经过这次大病,老人有时候神智不清,生活几乎不能自理,经常半夜起床,吵闹弄得其他家人无法正常睡觉,第二天都是疲惫不堪,(我们都是平常工薪阶层,请不起保姆),我早上还要早起,给老人煮饭吃,促督吃药等等事情,接着赶去上班,一个月多下来已精疲力尽,因睡眠不足,整天精神恍惚,严重影工作效率!

凭心而论,我自己认为已尽心尽力还贴了钱,老人每个月退休金三千元,经过常年生病吃药没有积蓄,我如此付出但老人还是认为我没伺候好,要叫我姐进来伺候,打电话给我姐控诉我,说我不孝顺。在那一刻我深深理解了什么叫久病床前无孝子!

现在我谈下,养儿防老和久病床前无孝子!养儿防老大多数是靠不住,与子女是否孝顺无关。

现在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对应婚后双方父母是四个人,如果双方父母有良好的经济收入,那对儿女可以减轻主要负担,只要一方经济收入差必定会影响儿女。想靠儿女经济养老是根本不可能的,我认为儿女只能对父母做到三件事,就已经是对父母做到了养儿防老的效果:一,在父母生病时及时送送院治疗,二,在父母生活不能自理下给予照顾,生活不能自理,又重病且很痛苦的,应该是让他们减少痛苦,尽快离去!三,在父母离开时尽快送去火葬场,避免影响左邻右舍,留下骂名!

我的结论是当今社会现实,养儿防老不可靠,也不可能,为人父母或为人子女的,只能做好自己,老人在退休不能工作时存够养老钱,经济上独立不拖累子女:作为子女应尽力工作,不啃老,在父母老去时出力帮父母平安顺便走完人生路!![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


阿炜炜炜炜


能,前天我跟我儿子闲聊,我问他如果他将来的媳妇不准他给父母养老咋办?我儿子回答,我父母我不养谁养?她如果不让我养父母那就离婚好了。其实我家条件不算太差,我和老公都有医保和工资,也不会成为儿子太大的负担,他要养他的小家我理解,我要的是儿子对这件事的态度。


飞龙在飞天


“养儿防老”那是很多人一直比较传统的想法,特别是我们农村地区。老人到了年老的时候,没有了劳动力,那就是等着儿子来养老了。可是现在的年轻人,能有几个是孝顺的,还真的不好说,现在很多家庭会出现老人老了,但是子女都不负责养老的问题。养儿防老在现在也是很多老人不敢奢望的事了。以前为什么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会严重?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养儿防老”,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农村的老人,老了没有生活来源就只能靠着儿子“养老送终”。然而此一时彼一时,社会一直在变化发展,现在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都是可以给父母养老送终的,而且现在不是“养儿防老”了,而是“养老防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呢?

有人说从前是“养儿防老”,可现在是“养老防儿”,这是为什么?

第一种原因:人口老龄化严重

我们人口老龄化是十分严重的一件事,尤其是在农村,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村里只剩下一些年迈的老人。老人越来越多,孩子越来越少,而且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如果结婚的话,那么就会面临着一对夫妻同时要养4个老人的局面,所以现在的子女压力越来越大,他们每天就要努力工作,早出晚归,才能养得起那么多人。有不少父母不想让孩子承担这么大的压力,想要帮孩子减轻一点负担和压力,即使是过了退休的年龄,有些老人还会外出打工赚钱,把自己的养老金和打工钱贴补给自己的子女。父母这样的“养老防儿”都是因为爱孩子,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第二种原因:儿女不孝顺

现在有很多老人其实不缺子女照顾,有一部分老人都是有多个子女,但是这些子女通常都不想养老,相互推脱,自己生活都困难还要养活老人,他们不愿因承担这么大的经济负担,不想给父母出一分钱。还有一些儿女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赡养、照顾父母。比如自己身体不好,都需要别人的照顾,哪里还照顾得了父母,反而父母还要照顾自己。另外还有一些儿女爱赌博、每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自己不挣钱还要向父母要钱,靠父母的接济生活。

由于以上这2个方面原因的影响,现在就是“养老防儿”,不是“养儿防老”了,但还是有大多数子女会赡养、照顾自己年迈的父母的,因为他们都懂得百善孝为先。


标峰理论评


养儿防老,怎么才叫养儿防老?

老了,和孩子们住在一起,他们好吃好喝伺候,其乐融融?

很多老人是这么想的。可往往事与愿违。老人们很多观念,想法和儿子儿媳有代沟,时间久了容易产生矛盾,这是其一。有的老人心里防着媳妇,不自觉的一家人合起火来欺负媳妇,排斥媳妇,这是很多家庭实实在在存在的。

在这种情况下,小夫妻产生矛盾就难免。身为老人,这时候何去何从???

如果身体允许,身体健康,就尽量不要和孩子住在一起。自己住,健健身,打打太极拳,跳跳广场舞,何乐而不为??


ql369


以前的人说“养儿防老”,那都是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的思想,老人主要以儿子供养,这种思想在农村比较普遍,不生个儿子,就没有底气。

现在养儿还能防老吗?我觉得是少了一个字,养儿防“啃”老还差不多。现在很多老人都想开了,不指着儿女能养自己,到时候,别在回家“啃”自己就谢天谢地了。老人如果摊上了一个“巨婴”的子女,自己还得照顾他们,那就悲惨了。

时代不同了,养儿养女都一样,某些时候,儿子越多,老人还真就是没有人养,女儿毕竟是贴心的小棉袄,某些时候,真就比儿子强,有句话这么说:生儿子好听,生女儿好命,养儿还真不一定比养女好。

养儿养女现在独生子女占大多数,生了儿子也不一定养你,生了女儿也不一定就不养你。只有把孩子教育好,只要孩子的意识中还有赡养父母的品德和义务,养儿养女都一样。

现在也有很多开明的老人,不愿拖累子女,年龄大了要么雇保姆照顾自己,要么到条件好的养老机构去生活,一群老人在一起相互依靠,有说有笑,乐得自在。


我是月亮姐姐Nancy,感谢友友们的点赞、关注、留言(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月亮姐姐Nancy


我们常说“养儿防老”,不少夫妻为了老了享清福,怎么着都要生儿子,可等你老了之后,或许才发现,孩子或许是靠不上的。“养儿防老”其实是最大的谎言,等你老了之后,才渐渐意识到,或许能防老的只有这3样,早作准备晚年才能过得舒坦。

  第一个:另一半

  成家立业后。他们有了自己的家庭,生活重心也会慢慢的移到自己的家庭和孩子身上,基本没有时间来管理父母,若是有心的,或许能多探望几次,没心的,估计连人影儿都见不着。能陪伴自己的也就只有另一半了,生活上互相扶持,即便不富裕,但能一起慢慢变老,又何尝不适一种幸福呢?所以要互相珍惜,保重身体,有了另一半的陪伴,老年生活也会舒坦一些。

  

  第二个:健康的身体

  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好好的享受生活。生病是一件特别遭罪的事情,尤其是晚年的时候,天天吃药、进医院,即使你再有钱、儿女再孝顺,估计也没有多大的幸福感,有时候甚至还会觉得连累了孩子,因此,养好身体很重要,平时加强锻炼,为以后的晚年做好准备。

  第三个:足够的钱

  不得不说,在如今干什么都需要钱的社会,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尤其是对于年纪大了的人来说,有足够的钱能带来安全感,有了足够的钱才能更好的度过晚年的生活。若是你没有钱,光指望着儿女,要是儿女都生活困难了,那还有精力管你,而且自己张口向儿女要钱,心里也会觉得不好意思,所以,若想自己晚年过得舒坦,钱也是一件必需品,因此年轻的时候多做准备,为自己的晚年多存些钱。


千金芳


儿子好不如儿媳好,女儿好不如女婿好,他们以后成家了,少干涉,需要帮忙就帮忙,不需要就不帮忙,现在社会压力这么大,他有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还要上班赚钱,说现实点,哪有那么多时间去照顾老人?我觉得能自己解决的绝不去麻烦孩子,你生孩子难道就是为了老了他养你?也许我的观点有点偏激,我觉得我给了他生命,他给了我快乐,不管我老了他照不照顾我,我都无怨无悔,孝顺就好,不孝顺我也无所谓,但是首先你做为父母自己要做好,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自己做好了,孩子孝顺你


婴児85073191


”养儿防老”的问题是个老话题了,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对,有的人认为不全对,有人干脆认为是错的。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养儿防老的观念自然深入人心,这非常正常。养儿防老思想的产生有极其深厚的客观原因。比如,中国长期以来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社会,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人大部分时间生活于家庭之中,很少与大社会交往,换言之,大部分人的一生是默默而过的,家庭几乎成了每个人一生的全部依托,来自社会的帮助很少。这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当一个人老了失去劳动能力时,他非得依靠家庭才能继续生存下去,而此时的家庭自然就是他孩子的家庭了。

所以说,养儿防老,这是一个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有其很强的客观合理性,断然不能否定之,更不能唱高调地把它否定掉。

当今社会,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各种保障制度尤其是老年保障制度有了相应的建设和发展,老年人的生活有了一定的社会保障。但是,实事求是地说,眼下,与老年人彻底脱离家庭,依赖社会的境况还有很大的距离。所以,养儿防老存在的客观根源仍然存在并在以后较长时间内存在下去,养儿防老的观也就不会消失,相反仍是主流观念。

当然,养儿防老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希望,至于养儿防不防老,得靠实践去证明了。有的老人,子女孝顺,尽享了天伦之乐,安度晚年。但也有老人,子女成群却没人管,结果成了现实版的“墙头记”,老人最后含恨而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