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观念,养儿防老,这句话现实吗?

景观设计4


不能完全说它不现实,最起码能给老人送终。家附近有一户独生子女,父亲病故了,全指着儿子忙前忙后办理后事,如果没有儿女母亲年迈谁来管父亲的后事。

所以有儿女总比无儿无女强。现实儿女长大后生活压力也很大的,顾不上给父母养老,时代进步了,每个人要求的也高了,儿女们都在为了生存拼搏着。

父母就应该自己照顾好自己了,不能靠子女们了,而且就一个孩子独生子女,也不能给ta们太多的生活压力,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父母的愿望只要孩子们过得好,有困难怎么都能克服,大多数父母有病有灾的都不告诉不在身边的儿女,所以,人老了一定保护好身体,尽量不给儿女添麻烦。


风吹不倒的秋草


养儿到底能否防老,现实社会中人们都认为:不能。中华民族过去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其实,就涉及一个养儿防老的观念。然而,现代生活中,多见相反。我写了个故事:《恣蚊饱血新编》

《二十四孝》之二十篇:

晋吴猛,年八岁,事亲至孝。家贫。榻无帷帐。每夏夜。蚊多攒肤。恣渠膏血之饱。虽多,不驱之。恐去己而噬其亲也。爱亲之心至矣。

正是:夏夜无帷帐,蚊多不敢挥。恣渠膏血饱,免使入亲帷。

释义:晋朝有一个叫吴猛的少年,八岁时就知道对双亲十分行孝。他家很穷,床上连蚊帐买不起。每到夏天夜里,许多蚊子叮咬他的皮肤,在他身上吃饱了他的血。不管蚊子多到什么程度,吴猛从来不驱赶身上的蚊子,他害怕蚊子离开自己再去咬自己的母亲和父亲。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他爱父母的孝心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

千年后,猛投吴氏,乃名吴猛。猛聪慧,百里皆闻其名。

夏夜,蚊多,呲人吮血,人难入眠。猛挥扇驱蚊,蚊不去,乃燃香驱蚊,蚊远避。猛正酣梦,突觉腮痛,挥掌拍击,毙蚊。原蚊香烬,蚊复来呲血,遭猛击杀。

蚊委屈,魂至阎殿,向阎君泣告:“昔猛从不伤蚊,可吮其血。今猛杀吾,冤之。”

阎君传猛来询:“吴猛,蚊告汝,其不该死。尔有辨乎?”

猛曰:“王在上,古重孝,子宁被蚊吮,勿伤父母。今皆为独子,父母以子贵,吾必禁蚊吮。”

蚊曰“猛言谬,现皆为独子,子孝父母,乃千年之理。”

吴猛道“王,蚊寡知,现皆父母养子,何见子养父母?君不见,父母育子女,再供其学,成者娶妻出嫁皆父母出资。育有子女,还赖父母养之。今非儿女孝父母,乃父母反孝。多有人曰‘养防老,老当子,管儿再管孙,乃父欠子债也’。”

王派马面去人世,察后,即判:“蚊该死,猛罪无!”

是也,猛续做吴家独子。蚊转胎仍为蚊。

释义:

吴猛死后多少年,在21世纪重新投胎到吴家,其父母仍然给他起名叫吴猛。吴猛非常聪明,远近闻名。夏天蚊多,吴猛用扇驱赶蚊子,蚊子不退,便点燃蚊香,蚊子这才远避。吴猛正在睡梦之中,突然感觉被蚊咬了,吴猛立即将蚊子拍死。

蚊子死后不服,到阎王那里告状:“许多蚊友告诉我,很久以前吴猛爱惜蚊子,从不打蚊子,还可以让我们吃他的血。可是我今天却被他打死了?阎王应该为我申冤。”

阎王将吴猛传来问道:“吴猛,蚊子把你告下了,说你不该将其打死。你有什么要分辨的吗?”

吴猛说:“阎王在上,古代人以孝为先,所以我应该为父母尽孝,宁让蚊子咬我,吃我的血,也不能让蚊咬我的父母。如今已经不同了,家家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必须以子女为中心。所以我不会像过去那样让蚊子只咬我自己。”

蚊子说“阎王,吴猛说得不对,即使现在家家只有一个孩子,孩子也得孝敬父母啊,孝敬父母是千年的道理,吴猛不可不遵循。”

吴猛说:“蚊子并不懂得人世间的情况,现在的社会都是父母养子女,哪有子女养父母的?现在都是父母生养了儿女之后,再供养他们上学,儿女长大找到工作之后,父母再花钱给他们取媳妇或出嫁,等他们有了孩子,还得让自己的父母当保姆,给他们看孩子。现在不是儿女孝敬父母,而是父母孝敬儿女。有许多老人讲‘养儿防老,老了当儿,管了儿子管孙子,管了这辈管下辈,老人是欠儿女的啊。”

阎王派出马面到人世间察看之后,立即判决:“蚊子该死,吴猛无罪!”

于是,吴猛又回到了世间继续做吴家的独生儿子。继续享受着公子般的生活。蚊子只好另行投胎,继续做蚊子。


无名老律师陈维国


我们国家近些年一直在走战略转移、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子,但再怎么改变,我们农业大国的地位和农业人口的规模是改变不了的,每年新年伊始的一号文件也都是针对三农而定的政策,所以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的比例可想而知。

农业大国就会催生并活跃传统思维,而养儿防老也就是历来根深蒂固的农业思维意识,怎么会改变呢?这种养老方式从根本上说是适合国人的,因为几千年的传统,经过了历朝历代的制度洗礼,依然没有被改变,没有被摒弃,那它就是适合的,也就是现实的。养老形式虽然现在多种多样,养老院也层出不穷,那基本都是腿脚能动的,在家寂寞无人陪伴的,而真正老到不能自理的八九十岁的老人在养老院的比例并不高,我们看到的有些悲惨事件只是个例,并不需要为此唏嘘来改变整个养老的方式,绝大部分老人依然在家养老,也就是养儿防老。

这种思维的定性是儒家思想,太根植于心了,我们骨子里就是这种东西,尊老爱幼,养儿防老。虽然现在的社会主流都说到老了指望不了孩子,都去养老院,那是没到时候,到时候自己蹒跚着脚步去养老院的这一步其实是非常难迈出的,是大大的不愿意的,内心还是希望孩子能绕膝陪伴,所以不管到啥时候,只要是中国人,养儿防老依然是主要的养老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