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勒“吃货”多

说起咱库尔勒人的吃,近年来在新疆可谓名声在外、无人不知了。外地人到了库尔勒,常常惊叹于这里的餐饮业之发达、餐饮市场之红火,在啧啧称赞的同时顿生羡慕之情。而好吃的库尔勒人也常常为自己拥有的“口福”而沾沾自喜,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对库尔勒人来说,亲朋好友聚会,交流最多的就是关于“吃”方面的信息了。哪儿又新开了家饭店,哪儿又有了好吃的东西,永远是最热门、最受欢迎的话题。什么龙山的红柳羊排、六队的馕坑肉、州宾馆巷道、库尔勒棉纺厂的小烤肉、团结路延伸段的柴火烤肉;什么托布里其的“三大盘”、阿瓦提的啤酒鸭、大巴扎的烤包子、鸡蛋面;什么塔指东路的柴火馕,铁路小区的凉皮子、肉夹馍,说起来那是熟门熟路、张口就来。什么哪儿的椒麻鸡最正宗,哪儿的胡辣羊蹄最够味;牛肉面谁家的最好吃、手工面谁家的最筋道;什么哪儿的抓饭地道,哪儿的火锅麻辣;还有什么大盘鸡、辣子鸡、饺子、馄饨、砂锅、烧烤、小笼包、麻辣烫、羊杂碎、刀削面、丸子汤等,大多数库尔勒人都能眉飞色舞的说出它们中的“佼佼者”。说者津津乐道,听者直咽口水,有心急者立马呼朋唤友 “杀”过去先吃为快,谁让咱是“吃货”呢? 即使因为一窝蜂奔“饭局”常常碰见熟人,显得有些尴尬也在所不惜。

近年来,大多数库尔勒人把在外就餐作为和家人、朋友聚会的首选,已成为一种交流手段和生活方式。由于爱吃,库尔勒人在吃上很舍得下功夫,对美食的追逐可谓不辞辛苦、不遗余力。诸如来回打“的”就为吃一碗羊肉汤揪片子,开车到东站吃一碗凉皮子外带俩肉夹馍不嫌麻烦,更有甚者,驱车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到尉犁县吃一顿烤全羊,到焉耆县吃一碗羊杂碎、凉皮子,到农二师31团的卡拉水库吃一顿大盘鱼,甚至千里迢迢从乌鲁木齐往回带一份“百花村”的凉面也不稀奇。

库尔勒人不喜欢“炫富”,亲朋好友平时一见面就喊穷,都说没钱,提起飞涨的物价更是一个个怨声载道,好像连饭都快吃不起了。可每天一到吃饭的点儿,你就看吧:什么打工的、经商的、机关的、学校的;什么下岗的、练摊的、有钱的、没钱的,纷纷出现在高、中、低档不等的餐厅里大快朵颐,尤其是有点名气的餐厅,更是人满为患。如此热闹的场面,别说外地人,就连咱自个都惊叹不已:库尔勒人真爱吃、真能吃、真会吃、真敢吃。

民以食为天。如今欣逢盛世,国力日渐强大,经济迅猛发展,收入逐步增长,老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吃上自然不甘落后,咱库尔勒人也不例外。俗话说,留住胃就留住了心。正是因为库尔勒有这么多美食,才使我们更加热爱这座边陲小城。那些四处漂泊的打工者之所以成为新库尔勒人,那些步履匆匆的外地客商之所以看好库尔勒,那些行踪不定的中外游客之所以青睐库尔勒,美食功不可没。

爱生活,爱库尔勒,爱库尔勒的美食。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库尔勒人,衷心希望家乡的美食越来越丰富,让我们在忙碌和重压之中偷闲享受舌尖盛宴,吃出一份好心情,吃出一副好身板,抖擞精神打拚人生。

(陈耀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