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过锡金,印度为何不吞并孟加拉?

侯崇飞


印度这个国家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南亚次大陆也是有影响力的区域大国,自从印巴分治以来,想要谋求霸权的印度打起了周边国家的主义,三次印巴战争,把巴国分成了东巴和西巴,也就是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如果印度吞并锡金,也是正常,毕竟锡金军事政治历史方面受印度影响太大,但吞并孟加拉国就不现实了,第一体量太大,印度无法消化,要知道印度自身也是十几亿人的国家,僧多粥少,第二宗教信仰不同,印度为印度教,孟加拉国为伊斯兰教,打下孟国后印度是否会内战不断?第三地缘政治不允许,尤其是美国苏联和中国不答应,原因很简单,吞并了孟加拉国印度的领土直达印度洋,把印度洋变成自己的内海是阿三的梦想,五常中就有三常不答应,这也是印度需要考虑的,世界政治,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孟加拉国是我国立足印度洋制衡印度的一张王牌,第一个中国就不答应……谢谢头条提供平台!!!


唐怀林


导读:印度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孟加拉不是锡金、不丹、尼泊尔这样的没有资源,也不能引起欧美大国兴趣的国度。孟加拉虽然不像印度和斯里兰卡那样地缘位置优越,但是作为印度洋沿岸国家依然有自身的地缘优势。所以美俄不会坐视孟加拉被印度吞并。况且孟加拉是一个人口超过一亿的伊斯兰国家,印度国内一个公民身份修正法案就可以引发持久的骚乱。更何况上亿人口的伊斯兰国度被并入以印度教为主的印度,即便没有没俄的干涉印度强吞的下场恐怕会因一系列的矛盾引发更加严重的危机。


一向以南亚霸主自居的印度在南亚吞并锡金、控制不丹和尼泊尔,为什么放过近在咫尺俄孟加拉呢?况且一旦完成对孟加拉的吞并,印度所担心的西古里走廊和东北各邦的问题就迎刃而解。同时印度还可以利用安达曼群岛把孟加拉湾完全作为内海,同时形成对近在咫尺的斯里兰卡施加压力。

上世纪70年代第三次印巴战争,是印度距离吞并孟加拉最佳时机。当时印度在苏联的支持下进攻东巴基斯坦(孟加拉),在把巴基斯坦军队驱逐出东巴同时美国“企业”号核动力航母和7艘驱逐舰以及一艘核动力潜艇组成第74特遣编队进入孟加拉湾。同时2000名美军陆战队员也跟随舰队而来,一时间剑拔弩张。好在第二天印巴签订和平协议,印巴战争结束。至于孟加拉能在恶邻印度在侧的情况下延续到现在,个人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孟加拉是主权国家、联合国成员国、英联邦成员

孟加拉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作为主权国家加入了联合国,所以受到联合国的庇护。同时孟加拉作为殖民时代英属印度的一部分,在独立后也同样是英联邦成员国。也就是说孟加拉作为主权国家在英联邦内部与印度平起平坐,所以印度如果吞并孟加拉国即便是在英联邦内部都无法通过。


孟加拉地缘优势让美俄等不会放任印度吞并孟加拉

实话实说,孟加拉国不是锡金等既没有资源、国土面积又小没有影响力的国家。孟加拉是一个面积超过14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6亿的大国。而且孟加拉国天然气资源丰富,地缘位置相对优越。

虽然孟加拉国偏离印度洋的主航道还容易被印度封锁水道,但是毕竟是印度洋沿岸国家。孟加拉对于印度洋有一定的辐射能力,况且还有和自己同样处境的难兄难弟斯里兰卡可以联合。所以孟加拉不是没有反抗能力,所以美俄绝不会允许印度吞并孟加拉国。因为一旦印度吞并孟加拉国,印度西古里走廊再也不是威胁;东北各邦和孟加拉就会联成一体构成相对深厚的防御纵深。如下图所示:一旦合并,印度东北各邦再也没有与本土分割的风险。

因为美俄都不希望在南亚印度一家独大,从大英帝国时代流传下来的制衡宝典就是原因之一。所以第三次印巴战争中为了防止印度巴基斯坦战争一边倒甚至形成灭国形态,美国不惜以企业号航母组成航母编队驶入孟加拉湾威慑印度。


一旦合并孟加拉高达1.6亿信奉伊斯拉教的人口会成为以印度教为主的印度教徒宗教冲突的根源

印度在过去的一年中冲突不断,其中根源之一就是《新身份证修正法案》的出台。印度总理莫迪是印度教徒,为了吸引印度教徒的支持经常会采取对其他宗教强硬的方式。限制《新身份证修正法案》引发了伊斯拉教徒被歧视的担忧,所以爆发了绵延全国14个邦的骚乱。该法案不但严重分裂了印度社会,也对印度的国家形象和旅游业造成了严重冲击。

如果孟加拉并入印度的话,高达1.6亿穆斯林并入这个以印度教为主的国度将重现印巴分治前剧烈宗教冲突的景象。这是短时间无法调和的,也就是说如果印度强吞孟加拉那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两个国家宗教、文化、民族构成等等都大不相同,这些都是矛盾的根源。



小结:

综上所述,印度虽然能够吞并锡金但是无法吞并孟加拉国。孟加拉无论是人口、面积、体量都不是锡金所能比拟的。同时孟加拉的地缘重要性也远远超过锡金,庞大的人口和宗教信仰更成为防止印度吞并的重要砝码。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历史纵横帝


印度能吞并锡金,为何不吞并孟加拉国?4亿穆斯林,分分钟颠覆他

印度,南亚次大陆的巨无霸国家,几乎每个南亚国家都必须看印度脸色行事。虽然印度大佬的脸色太黑,不同意看清。

南亚各国中,最先被印度吞并的,便是锡金国。

锡金,拥有7000平方公里土地,60万人口。从国土面积上和人口上看,锡金都只相当于中国内地的一个较大的县。所以,当印度吞并锡金时,俄罗斯和美国悄无声息,没有任何反对。锡金内部的反对被压下去后,现在锡金很良好,啥事都没有。

为了安抚锡金,印度联邦政府每年拨款,明面上是扶贫,实际上是加强控制,收买人心。

锡金能够被印度吞并,并且没有激起波澜,原因主要有三:

1,历史上看,锡金在英属印度时期,就依附于印度。

锡金古称"哲孟雄",长期以来是西藏政权的附属国,清朝时成为中原王朝的藩属国。英国入侵后,成为英国保护国。虽然锡金国王短暂获得政权,可是当印巴分治后,印度第一时间就派出军队把它变成了自己的保护国。经过20多年的同化,1975年印度武力胁迫下,锡金人民宣告加入印度。

2,地理上看,锡金地处西里古里走廊,不拿下锡金,东北七邦不踏实。

对于印度来说,吞并锡金很有必要。印度长期以来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直到英国入侵才逐渐整合了包含两河流域、德干高原和东北山区的土地。印巴分治后,印度东西两面建立起巴基斯坦这个穆斯林国家。尤其是东巴,土地向北延伸距离锡金和尼泊尔只有几十公里,让印度本土距离东北七邦只有一个西里古里走廊相通。拿下锡金,最大程度保障与东北七邦的交通,拉住有独立倾向的东北七邦,对印度来说至关重要。

3,经济上看,锡金体量很小,不会影响印度大局。

锡金不过是几十万人,相对于巨无霸的印度来说,几乎是不值一提。所以,印度以庞大的人口基数,强大的印度教文化印象里,想要同化锡金非常容易。即便是锡金人大量移民印度内地,参加各种政治文化活动,也不会产生巨大影响。

所以,印度吞并锡金,虽然是二战后极为少见的地缘政治现象,但并没有引起太大波澜。

但是,如果印度要吞并孟加拉国,恐怕形势就大大不同了。

事实上,印度也的确有机会吞并孟加拉国。

印巴分治后,印度东西两面各有一个巴基斯坦,十分难受,一直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巴基斯坦分为两部分,内部矛盾重重。西巴掌握政权,东巴没有权利决定抗争。1966年,孟拉赫曼提出建立孟加拉国的政治纲领,开展不合作运动。随后,拉赫曼被逮捕,东巴发生兵变,印度抓住机会发动了第三次印巴战争。

战后,巴基斯坦损失惨重,其中东巴最惨,境内7万军队全部被俘虏。印度军队占据了东巴的政治中心达卡,随后支持孟加拉人建立了亲印度的孟加拉国。

孟加拉国在1971年独立,从巴基斯手里拿走了16%的土地和56%的人口。到现在,孟加拉国有1.6亿人口,14.7万平方公里面积,GDP2740亿美元。土地面积小于广东(18万),人口却多于广东(1.13亿),GDP只有广东(1.6万亿)的七分之一。

1971年印度占领整个孟加拉国时,并没有想过要吞并孟加拉,而是选择扶持亲印度政权。到1975年印度吞并锡金,孟加拉国外交政策转向,与巴基斯坦友好相处,加入了伊斯兰世界,印度吞并孟加拉国更难了。

印度依然有办法,孤立无援的孟加拉国,被封锁在孟加拉湾。印度着孟加拉湾东西两侧的安达曼群岛和斯里兰卡(支持猛虎组织搞事情),孟加拉国的处境依然十分困难。

对于孟加拉国来说,印度只能控制,不能吞并,因为,一旦吞并,4亿穆斯林,可能有机会颠覆印度教在印度的主体地位。

第三次印巴战争以来,印度和孟加拉矛盾不断。孟加拉国地势低洼,水灾频繁,无数难民越过边境线逃到印度。到如今从孟加拉出来的难民,加上印度原有的孟加拉人,再加上几十年来的强大的生育能力,印度境内有了2亿以上的穆斯林。

如果孟加拉以整体加入印度,将会在短时间内形成数量接近4亿的穆斯林团体。穆斯林团体拥有四大特点:

1,擅长生育。

2,善于迁徙。

3,内部团结。

4,极度排外。

穆斯林兄弟们团结一致的社会形态,分分钟击垮印度教支离破碎的社会结构。印度虽然有80%是印度教,但也只有50%是印度斯坦族。印度教内部,分为四大种姓,互相看不起,内讧严重。尤其是,印度教嫁女儿要付出高额彩礼,伊斯兰教却只需要诡异真主。

不管是,通婚还是生育,伊斯兰教都会超越印度教或印度斯坦族,将来即便不用战争,穆斯林用选票就能颠覆印度。

印度可以有印度教至上的人民党,伊斯兰教也可以有新的政党,到时候鹿死谁手还真不一定。

所以,印度没能力吞并孟加拉国,也没胆量吞并孟加拉国。


历史知事


吞下锡金已属勉强,印度想要再对孟加拉下手的话,恐怕会严重消化不良。在整个南亚地区,虽然印度无论面积、人口还是经济等诸多领域都是堪称绝对优势的存在,可除了当年倒霉的锡金之外,像是不丹、尼泊尔甚至马尔代夫都都因为这样或者那样原因躲过一劫了。

虽然体量比不上印度,可孟加拉终究是个面积超过14万平方公里,人口高达1.6亿的国家,历史上的孟加拉也是整个南亚人口最稠密、经济文化最繁荣的地方。对于印度来说,孟加拉体量有点太大了,而且孟加拉主要信奉伊斯兰,与印度主体在文化等领域完全不同。印度要是想要在孟加拉用对锡金那一套如法炮制,恐怕还会弄巧成拙。

其实要说印度对孟加拉一点心思都没有,也是不可能的。孟加拉国虽然面积只有14万平方公里,但由于这里地处恒河三角洲,超过三分之二地区都是非常肥沃的耕地,历史上的孟加拉也是南亚最富有的地方。然而当年印巴分治,几乎拥有整个恒河流域的印度却丧失的最富饶的恒河三角洲大部分,孟加拉被划入巴基斯坦。对印度来说,近在咫尺的孟加拉是一块非常诱人的肥肉

然而,孟加拉终究不同于深居内陆的区区之地锡金,孟加拉人口超过1.6亿,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人口大国。孟加拉国的主体孟加拉人,向来信奉不同于印度主体印度教的伊斯兰教,拥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印度当年将锡金纳入之后,尚可通过移民等方法将其消化,可要想在孟加拉来这一套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年印度介入东巴反抗西巴的战争之中,打着的旗号就是帮助东巴单飞,所以当印度的军队进入孟加拉的时候,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可是如果印度想要趁机吞了孟加拉,那么对于孟加拉人来说印度就是背信弃义的敌人,印度必然遭到孟加拉的强烈反抗。还是那句话,孟加拉人口众多,要是真是跟印度闹起来也够印度受的。

东巴战争期间,当时联合国是非常反对这场战争的,而以美国为首的不少国家实际上支持的还是巴基斯坦,印度想对孟加拉下手受到的各方阻力着实不算小。而印度吞下锡金的时候情况就完全不同了,锡金实在微不足道,当时大多数国家都不愿因为锡金而开罪印度,所以对印度吞锡金视若无睹。孟加拉国终究人口众多,而且属于伊斯兰世界,在世界上的牵扯也算很多,轻易动不得。

更加重要的是,印度始终怕引火烧身。在印度内部也有孟加拉族,与孟加拉国主体孟加拉人是同族,当年英属印度时代,孟加拉被分成东西两个部分,东孟加拉就是如今的孟加拉国,而西孟加拉如今是印度的一个邦。在印度,孟加拉族是个人口很多而且不信奉印度教的大族,与印度斯坦族文化、宗教等方面都完全不一样

虽然印度教在印度拥有绝对优势,可印度终究还有近2亿的穆斯林人口,教派之争一直都是印度的肘腋之患。当年如果印度真的得到了孟加拉,无异于猛然增加了印度内部的伊斯兰力量,势必催化原本就严重的两教之争。印度吞孟加拉,恐怕非常没什么好处可得,反而有损伤自身的巨大风险存在。

当年印度吞锡金,主要还是锡金太小,可孟加拉如同一大块肉,再怎么诱人都不能一口吞,噎到事小,噎窒息都可能。


澹奕


印度的野心很大,吞并锡金,只是印度想要恢复大英帝国控制范围中的第1步而已,实际上,印度希望自己能够继承大英帝国所有的版图,而锡金,只是一个极小极小的国家而已。吞并锡金,和完全控制不丹,这些对于印度来说,都只是一个开始而已。印度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还有更多的梦想没有实现。

印度,实际上还控制着马尔代夫和泥泊尔,并且,一直都对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孟加拉国虎视眈眈。在印度人看来,这些国家都是印度的土地,都是印度逐步统一的目标。


毫无疑问,印度是南亚霸主!在印度的眼里,巴基斯坦是印度最大的拦路虎。如果能够收复巴基斯坦,那么,其他的国家就不在话下了。所以,印巴冲突由分治以来,一直持续不断,直到现在,仍然如此。

原来的孟加拉国,是巴基斯坦的一部分,被称之为——东巴基斯坦。但是,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被印度无情的分割了。所以,在2019年2月份的印巴冲突中,孟加拉国向印度和孟加拉国的边境地区,陈兵数万,在紧急情况下,随时准备策应巴基斯坦,对印度形成夹击之势。

并不是印度不想吃掉孟加拉国,而是因为孟加拉国是一个拥有一亿多人口的大国。而且,与巴基斯坦又是一奶同胞。所以,(莫迪)印度在没有摆平(伊姆兰.汗)巴基斯坦的情况下,是不敢轻易对孟加拉国下手的。


印度一直都想要吞噬的何止是锡金,不丹,斯里兰卡,巴基斯坦,马尔代夫,尼泊尔,孟加拉,以及中国的藏南地区和缅甸的东北部等大片地区。印度的梦想,还想要控制南亚10个国家,所以,孟加拉国,自然是印度眼里的盘中餐。

只是,印度现在还没有那么大的实力,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够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已。而目前,印度最大的敌人,就是巴基斯坦。如果印度占领了巴基斯坦,那么,很快就会对周边国家——泥泊尔,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孟加拉,等国家下手,而不丹早就已经是印度的盘中餐了,根本就不值一提。

莫迪多次声称,印度是世界性大国!所以,印度为了实现自己的大国梦,为了早日恢复大英帝国时期的辉煌,正在不懈努力。

个人观点,切勿上心,谢谢阅读,欢迎评论。


幸福地带2


印度已经吞并了锡金,为何不吞并孟加拉国?对此,印度人用历史事实证明真的吞并不起。



1、印度吞并锡金毫无压力。

印度吞并锡金已经有40多年了,锡金在近代就沦为英国的保护国,1947年印巴分治,巴基斯坦和印度各自独立,脱离英国殖民者的统治,而印度自认为是英属印度殖民地的继承人,自然也要继承英国对锡金的特权,所以随后锡金也就沦为印度的保护国,这是作为小国根本无法选择的命运。

1974年,印度最终撕开了伪装,展露出吞并锡金的獠牙,直接出兵占领了锡金全境,随后废除锡金王室,1975年正式把锡金纳为印度正领土——印度的锡金邦,锡金作为一个国家形式存在已经消失了40多年。然而,印度的吞并他国的行动并没有遭到国际上的谴责,美苏两个大国由于需要印度战队根本没有表态,更不愿意得罪印度,就这样让印度捡了一个大便宜,把锡金吞并。



可以说,印度吞并锡金毫无压力,不仅是当时的国际格局对印度有利,更主要的锡金是一个非常小的国家,面积7000多平方公里,人口只有60万人,而且锡金人主要信奉的是佛教和印度教,和印度信仰基本相似,印度同化锡金非常容易。然而,孟加拉就是和锡金却完全不是一个性质的国家。

2、印度真的养不起孟加拉国。

孟加拉国原来是巴基斯坦的一部分(东巴),印度为了取得对巴基斯坦的军事优势,防止东西巴基斯坦夹击印度,1971年,印度出兵东巴基斯坦,帮助孟加拉独立势力独立,这也就是第三次印巴战争。最终,印度的军事目的达到了,获得了大比分的胜利,孟加拉国在第二年(1972年)独立建国。可以说,孟加拉国独立就是印巴冲突的产物。



印度虽然达到了自己的军事政治等目的,取得了对巴基斯坦的战略优势,但印度却并没有好过多少,由于第三次印巴战争波及到东巴地区,直接导致数百万孟加拉难民涌入印度境内,由于孟加拉国的混乱局势在建国之后多年都没有缓解,这些孟加拉国难民一直居住的印度境内,印度每年都要花数十亿美元给这些难民提供粮食药品等物资,成为印度政府的一个财政大包袱。



所以现在的印度莫迪政府在2018年打算遣散40多年前没有居住身份的孟加拉国难民,波及人口多大500万人,要知道这些孟加拉国难民在印度境内至少生活了两代人。我们也知道,印巴冲突的主要国家还是印度和巴基斯坦,而孟加拉国自从独立后鲜有与印度冲突的经历,这也说明,一向想要吞并他国的印度对孟加拉国根本不感兴趣,其实就是实在吞不起孟加拉国,这个国家的国土不大,但人口却超多。



孟加拉国国土面积14.7万平方公里,人口却多打1.66亿人,人口密度大的吓人,而且平均生活水平比印度人还要差还要落后,更主要的是孟加拉国都是穆斯林人口,印度实在没有那么大的胃口够消化得了这么多穆斯林。


大正看世界


印度要吞并锡金的原因是:

1,锡金本身就愚蠢至极,自己主动招灾惹祸。

2,印度为了拓宽领土最狭窄处的纵深。

印度之所以不去吞并孟加垃:

1,孟加拉人主要是穆斯林,而且人口众多。

2,孟加拉与印度西孟加拉邦同源,一旦并入印度,印度东部穆斯林会超过三亿人。到时候印度十之八九会吃不了,兜着走。

3,孟加拉滨临印度洋孟加拉湾,战略位置不错,一旦印度入侵孟加拉,世界性大国铁定会强力介入。印度很可能会得不偿失。


鬼影147951010


印度吞并锡金,西方国家还可以视而不见,因为锡金实在太小了,且战略位置对西方国家没有什么用,同时也无法让印度迅速膨胀。但是如果印度吞并孟加拉国,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西方国家很精明,不可能放任印度这样做。


首先,单从锡金和孟加拉国来比较。孟加拉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比欧洲任何一个国家的人口都多,包括俄罗斯。对比锡金,孟加拉国人口是锡金的近300倍。在国土规模上,孟加拉国是锡金的20多倍,且国土质量远远高于锡金。

因此,印度吞并锡金很容易,毕竟锡金太小,各方面都容易被印度冲击。但是孟加拉国不一样,孟加拉国的人口接近印度的七分之一,这部分人口和印度在信仰上完全不同,根本不会认同印度。就算印度能够在军事上占领孟加拉国,也无法真正吞并和消化孟加拉国。


其次,在地缘格局上,孟加拉国原本和巴基斯坦是一个国家。一东一西分布于印度的两翼,根本目的是英国撤出前,为了防止印度一国独大,而采取的分而治之的策略,使印度受到足够的牵制。因此可以看出,东巴基斯坦或孟加拉国的存在,本来就是西方国家刻意为之。如果印度要打破这种战略布局,西方国家怎么会同意?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印度的操作下,孟加拉国从巴基斯坦独立出来。孟加拉国独立,西方国家并没有反对,因为独立的孟加拉国,在根本并没有改变牵制印度的作用,西方国家无需干涉。但是如果孟加拉国被印度吞并,南亚的状态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西方国家虽然需要印度,但是不需要一个强大且无法被制衡的印度。


苏绽


锡金不同于孟加拉国,之所以印度能够吞并锡金,百分之八十要感谢英国,从1835年开始,英国开始入侵锡金,到1890年,锡金沦为英国的被保护国,锡金完全处在英国的控制之下。

1947年,印巴分治后,印度继承了英国在锡金的所有权利,锡金再一次沦为印度的被保护国,真的是刚出魔爪再入虎口。

印度控制锡金后,从政治,军事,经济等各个方面将锡金牢牢地控制在手中,因此,印度能够彻底吞并锡金,只是时间问题,水到渠成的事情。

终于在1975年,丧失了耐心的印度罢黜锡金国王,将锡金变成了自己的一个邦。

而孟加拉国不同,虽然都是脱胎于英属印度,但孟加拉国是穆斯林占绝大多数的伊斯兰社会,孟加拉国本属于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被称作东巴基斯坦。

印巴分治时本就是因为与印度不搭噶,所以才划分给巴基斯坦的,而印度的目的也不在于占领孟加拉国,只要能够帮助孟加拉国独立,就达到了削弱巴基斯坦的目的。

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印军从东西两面出击,巴基斯坦无力抵抗,最终同意了孟加拉国独立的要求,巴基斯坦至此被彻底肢解。
支持孟加拉国独立,印度能够说是支持民意,还可以伪装成正义的一方,但如果要强行吞并孟加拉,性质就变得不同了。


Mr茶农姚


倘若说到锡金,很多90后对于这个国家可能都没有什么印象,因为这个国家在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就被印度给吞并了。而且这个国家的国土面积很小,只有7000多平方公里,还不到台湾的1/3。



锡金这个国家的人口也不多,只有50多万的人口,现在在河南地区随便挑一个县城的人口就要超过这个人口数。

再加上当年锡金处于喜马拉雅山脚之下,属于一个绝对封闭的内陆国家。从人口和面积上与印度形成了鲜明对比。所以对于印度来说,想要吞并锡金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而在印度邻国中除了锡金,还有一个国家叫做孟加拉,那么印度为何不吞并孟加拉国呢?

其实并不是印度不吞并孟加拉国,而是印度没有这个能力去吞并孟加拉国。

印度其实是一个非常有野心的国家,他们在脱离英国殖民之后一直想要收并周围的土地,想要达到英国中印度公司的国家状态,尽可能的扩大自己的版图,可无奈巴基斯坦一直是印度的拦路虎。

当年英国选择印巴分治,就是为了防止印度自己发展的太过于强大,有一个巴基斯坦与印度相抗衡,从而避免印度成长过快。


当年英国在使用印巴分治的时候其实有两个巴基斯坦,一个是现在的巴基斯坦,另外一个也就是东巴基斯坦,后来在第3次印巴战争的时候东巴伊斯兰独立成为了现在的孟加拉国。

了解历史原因之后就可以知道,孟加拉国和印度本身就是一种对抗的状态,所以二者的关系并不是很好。

当年印度在吞并锡金的时候,正是20世纪70年代,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在致力于武器争霸,根本没有闲心管印度,所以印度也就理所应当的将锡金给吞并了。

而在上世纪70年代,孟加拉国也是刚刚成立的时候,孟加拉国的独立刚好可以削弱印度的对手巴基斯坦,所以为了避免孟加拉国再次反叛和巴基斯坦一起对抗,印度自然也不方便对巴基斯坦动手,只能任由其发展。

等到后来国际形势变得越来越复杂,印度真的想要对孟加拉国动手的话也不太现实。

以印度的军事实力未必能够拿得下孟加拉国,孟加拉国虽然地理区域面积不大,但是人口却非常的众多,多达1.6亿,从人口密度上来说,人口密度应该是超越印度的。



而且孟加拉国还有着数10万的军队,真的想要征服孟加拉国的话,必须先打败孟加拉国的军队。

虽然说印度有这个能力,但是吞并孟加拉之后肯定会导致自己元气大伤,在印度的西线刚好和巴基斯坦一直属于作对的状态。

倘若在印度和孟加拉国打仗的时候巴基斯坦再横插一手,以印度的能力很难同时应付过来两边的战争。

再加上孟加拉国经济水平也不算差,而且还守着大海港口,而且土地相对肥沃,收入水平要比印度还要好。

而且孟加拉也一直提防着印度会有过分之举,因为两个国家的宗教不同,当年毕竟英国也是根据宗教所划分的,所以如果真的打仗的话,肯定会爆发大规模的冲突,冲突的结果肯定是印度吃不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