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日本泡沫时代是怎样一副光景?繁荣到什么程度?

十万个母鸡


上个世纪日本繁荣时期,具体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用语言真的难以表达,一句话:物质生活极大丰富。泡沫经济一般指的是1986年12月到1991年2月份,日本发生的资产价格上升,发生的一系列社会现象。很多文章都以日本经济股价、交易总额等很大的数据来分析这种现象,但是对于一般人而言,真的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因为这些指标离现实生活很远。本文不想引用太多的经济指标来分析,因为已经有人这么做过了。我想从一般人的生活体验来说,上个世纪日本泡沫经济时代,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光景。

工资

上图是平成年代平均工资的水平推移,1989年的时候日本平均工资是402万日元(大约为25.7万RMB),当时日本消费税依然是3%,真是一个好的时代!2016年左右,日本平均工资是422万日(约27万RMB),过去了几十年日本工资上涨了1万多块钱,但是现在消费税马上就是10%了。各位可以想一想,拿着现在的工资,在三十年前生活,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对于当时的日本,发生的就是这样的事情。

发生在日本泡沫经济时期让人“吃惊的事情”

泡沫经济,最大的特征就是:房价猛涨。随着日本都市不断的开发,土地经济实在太过强盛,当时日本皇居的价格,比整个加拿大全部土地的价格都值钱。根据计算,在1980年代,东京山手线(地铁)沿线的土地价格能够买美国全土。

当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了以后,人们追求的是什么?精神生活。日本的迪厅、俱乐部每天都是满员的状态,每天都有整夜狂舞的年轻人。工作机会实在是太多了,日本电视打出“工作24H”的广告。与此相应的是,日本工资也非常高,当时已经能够达到2万日元每天的工资水平!

银行贷款十分盛行,当时有很多人投资房产,拿着贷款,投资回报比银行利率多很多。日本银行现在定期存款的利率很低,当时的定期存款利率非常高,只需要存10年,就能够翻一倍!

(拿着万元钞票打车的大有人在)

工作结束以后,一般都是打车回家,每天花费数万日元的出租车费用对于一般的公司而言都是“司空见惯”。每次下班的时候,在大公司门口,出租车都会排起长队等候。出租车司机每天能够挣到10万日元以上!真是不可思议的世界!

日本的公司一般会有夏冬奖金,当时某大公司直接给员工发了400万日元的奖金,一旦发了奖金,就会用于消费,所以当时日本的奢侈品十分盛行。在当时的东京,将宝马奥迪这样的豪车,当成卡罗拉来对待。高尔夫俱乐部的入会费,都能够达到3亿日元!俱乐部门口停放的都是豪车,几乎夜夜歌舞升平。

结束语

但是好景只持续了51个月,之后的日本,大家就知道了。和许多日本60岁左右的人聊天时,他们就十分怀念那个年代,也是他们“年轻”的年代!

部分文章介绍:

《走入日本的“中国城”,我发现了这些》

《 日本人:中国人“变了”!》

《在日本的中国人,都是怎么挣钱?》


日本二三事


很多欧美女性到日本去当陪酒女赚钱,加拿大国家电影局(NFB)还做过一个纪录片Tokyo girls讲四个来自加拿大各地的女孩在80年代末,90年代和2000年代早期即日本泡沫经济最繁荣的时代在日本作hostessing的经历,现在貌似还有但不像以前那么多了

据说有的女士陪喝一个晚上就能挣一两万美金,各种山口组地区领导人和社长光顾,其实也难怪,一百多年以来亚洲人心里对欧美人的自卑感终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翻盘了,其中一个女士甚至还睡了一个全身纹身的山口组领导人,拿到3万美金的现钞外加一块价值5万美元的劳力士手表

还有一位甚至被富商提出来给一百万美金只要她嫁给他过一年

后来在2000年就发生了一个案子,一个英国空姐Lucie Blackman在东京做陪酒的一次被一个韩裔日本富二代织原城二(后来发现有过多次迷奸欧美女性并拍成片子的前科,1993年曾奸杀过一个澳大利亚模特)请去paid date就是说人家付钱请你陪在家玩,逛街什么的结果这个英国妹子傻呵呵的去了被在酒里下药,貌似那个日本猥琐叔没掌握好药量给毒死了,最后用电锯分尸

最后Lucie家里人发现她失踪就马上联系英国驻日使馆要求警视厅查找,但警视厅这边一直拖沓着,一年多以后才在一个海岸边的山洞里发现了几根骨头和一个被用水泥浇灌在废弃浴缸里的头骨,经过牙科比对才确认是Lucie(后来的几起在日发生的涉及外国人被杀害的案件日本警方的低效都另世界各国侧目,比如2007年的Lindsay Hawker和2012年的Nicola Furlong案件也是一样)


中国考古发现


日本的泡沫经济大家听起来有点天方夜谭,所有东京的房子卖了可以买下整个美国,日本的房子全部卖掉可以买下四个美国。美国觉得日本占尽了它的便宜,这样下去可不行,于是让日本人痛心不已,剌波日本房产泡沫的《广场协定》来了。

著名的《广场协议》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财政赤字剧增,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所以签订此协议。

日本央行也发现房产泡沫风险在加剧,如果不加以控制,一旦房地产泡沫继续吹,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日本央行寻求主动戳破泡沫,并动了“手术”。

连续五次加息,由最低的2.5%加到6%,魄力够大,但急剧加息后,楼市和股市的流动性被断了,价格是不涨了,但一夜之间,接盘的人也无影无踪。紧接着,提供了天量放贷的银行扛不住了,大批银行倒闭,进而引发了连锁反应,大量企业跟着倒闭,随后是失业潮,房屋断供,违约,下跌。

又由于《广场协议》签订后,日元大幅升值,双重打压下最终导致房泡沫的破灭,并造成了日本经济的长期停滞。

世界将此称为“日本,失落的十年!”。

稍微有点经济意识的人,都能够感受到:我们此刻也处在了一个十字路口,与当年的日本虽然不尽相同,但危险的系数则更大,尤其在房领域。



泽水谈房产


生活在那个年代的年轻人在那个阶段就牛逼了,零用钱每月花不完。奢侈品市场繁荣景象想象不到,家家必备物品……国民收入数据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人们都不想工作,到处是炒房有钱人……日本股市无比的繁荣,,日本的出租车行业也堪称是主要见证者,打的就跟刷公交卡一样。生意火爆,只有出租车司机挑乘客,哪轮得到乘客挑三捡四?


过去,日本可是国际上奢侈品的消费大国。城市里的日本人,在自己的私人环境中,居住条件狭窄,个性也不张扬。他们唯一能够显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什么衣服啊、包包啊、车啊。所以,很多日本中产阶级拼了命也要买奢侈品。


日本经济最辉煌的时候,是哪一代人推动的?就是战后出生的那一代。1947-1949年期间,日本投降后,大批军人回到日本,催生了一波生育高峰。这一批孩子在日本70、80年代,成为推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主力军。


这代人命好啊,有钱,有希望,有干劲。他们长大了,在上个世纪70年代,又拼命生孩子,推动了第二波生育高峰。可是这第二波生育高峰的孩子,命运就坎坷了。他们大学毕业之后,刚好遇上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就业困难、收入减少,整天疲于奔命。



以下是福利数据,供广大网友参考。

提到日本,很多人都有一个印象,日本人热衷性爱,所以才拍了那么多小电影嘛。但其实呢?一看统计数据,你会吓一跳。

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说,日本18到34岁的女性中,有39%的人还是处女;男的也一样,18到34岁的日本男性中,“童子身”的比例高达36%。


Ghoul内幕


泡沫经济过后,日本人都集中在东京,大阪,名古屋等几个大城市了,小市镇和农村走很远看不见一个人影。犹如鬼城。。。

四国岛爱媛县大洲市小巷,连游客都没有。

一座位于北海道道央的小城市-歌志内市,因为日益减少的人口而不得已在全国范围内招募市民入住。而经历了两三年的招募,歌志内市的人口反而由4700多人降到了3500多人。日本小城的人口困境可见一斑。歌志内市官网:www.city.utashinai.hokkaido.jp/hotnews/category/5.html,现在还在发布移住信息。

和歌山县新宫市

日本没有人的小城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在日本当年炒房的刺激下,几乎有点钱的人都在炒房,当泡沫破灭后,人们发现,只剩下房子没有了钱,导致人口都向大城市转移,小城市的房子就那么空了下来,因为小城市没有工作机会。

中国的小城市也没有什么工作机会,所以无论是炒哪里的房价,也请那些炒房客们放过4线以下的城市,不然中国以后要面临的问题比日本要严重的多。


许星愿


在二战之后,日本大力发展制造业,从六七十年代开始,日本经济开始崛起,以索尼和丰田为代表的优秀企业把自己的产品卖到了全世界。到了80年代,日本经济达到顶峰,全国从企业到个人,都陷入了疯狂“买买买”的状态,最著名的就是地产开发商三菱地所去美国买洛克菲勒大厦,还在大楼的最高处插上了日本国旗。

而且由于“广场协议”让日元大幅贬值,日元开始回流到国内市场,加上日本政府大幅降息扩大贷款,造成国内一时间产生了大量的钱,而且都流向了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结果就是,东京市中心银座广场的地价达到了 25 万美元一平米——这可是在1989年。那个时候只要在东京或者大阪有房子的日本人,都可以说是千万富翁。

而当时拼命在买房的人都是谁呢?正是经历了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起飞,对未来无限乐观的那批人。他们在十几岁时赶上了好时候,到了三四十岁有了购买力,自然要投资房产,让财富增值。

但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很多家庭倾家荡产,那些使用高额贷款买房的人瞬间负债累累,欠的钱可能一辈子都还不清。日本整个国家和民众也迎来了一个“失落的20年”。

正是由于这种1940体制下金融系统的天然不足,导致了日本的泡沫更严重,事后处理更难。日本的地产泡沫破裂后,随之产生了据估计高达一百万亿日元的巨额不良债权,这耗费了日本不低于十万亿日元的政府援助,用了至少十年的时间才彻底解决问题。而同样因为房地产泡沫破裂引发危机的美国,因为金融体系是以直接融资为主,不良债权相对分散,金融机构藏匿不良债权的空间和能力都十分有限,所以只用了一年就基本摆脱了困境。并且,在国家统筹的体制下,权力集中于政府,容易滋生官员腐败。


高广银


危机爆发前的日本———世界前十名的商业银行有6家是日本银行(住友、富士、三井、三菱、樱花和穗稻),日本是公认最有钱的两个国家之一(人均GDP27000美金超越美国的黄金87年),当时世界上最昂贵的画作《向日葵》收藏在松下集团的大厅,当时世界上最昂贵和先进的铁路新干线贯穿全境,房地产业十分景气东京成为世界房价最高的城市……

经济危机后的日本——国民收入缩水15%左右,房地产行业开始衰退,三井三菱两大财阀大规模救市,7大银行由于破产危机整合成了三大银行并且投资热度迅速衰退、保险业兴起同时证劵市场持续低谷,国际地位迅速下滑……日本仿佛成为了一个二流国家,风头让韩国、中国抢尽。


山西鑫马集团


泡沫时代日本,各行各业都呈现一派繁荣景象。泡沫时代男生追女孩首要因素除了帅就是钱,因为钱到底是变为金钱的奴隶还是女朋友奴隶谁也不知道?当时杂志上到处都是介绍如何通过买物博得女朋友欢心,特别是圣诞节。

泡沫时代,日本人在吃的方面花费最多,百货行业排第二,象如今的中国观光客那样疯狂购物。伴随着当时双休日普及,特别是礼拜五夜晚,基本大多数在城市日本人会在外用餐、消费、购物。食物、食材的价格也到了虚高、奢侈的境地。

狂欢式的海外旅行,1990年日本家庭海外旅行火爆,那时公共场合插队,高声喧哗,乱扔垃圾,乱拿公物,疯狂扫货的不文明行为常有报道。银发一族的“日本人村”在澳大利亚、菲律宾、夏威夷、印尼、智利、南洋诸岛、西班牙巴塞罗那也真的开园建村了。

泡沫时代那真的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一个疯狂且物质的年代。


海浪金沙


人口密度和红利发展方式不同,与美国的关系,国际关系形势也不同,所以,中国泡沫日本论有些站不住脚


sevenzhao


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曾经发生了楼市泡沫。说到这估计很多读者的兴趣都被提起来了。那么我们就来说说这场楼市泡沫的具体过程,让大家爽一爽!

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个岛国,面积很小只有36万平方公里,但是人口基数众多。自然的日本的土地资源可以说是非常的紧张。所以导致日本人相信,有限的土地资源一定是不会降价的,只会越来越高。当时可以说是日本从上到下都是这样的想法,所以,日本的房地产行业急速发展。

我们要知道当时的日本在国际上是不可一世的。非常傲娇,经济实力非凡,国民的购买力也是十分强,丝毫不亚于我们现在的大妈。尤其是对于钻石的喜爱更是强烈。

拥有经济背景,拥有人口基础,土地资源有限。这就使得日本的房贷政策十分宽松,信贷也十分容易,低首付,低利率让日本人对于购房趋之若鹜。最终将房价炒高了几倍。一直到1991年前夕,日本的房价还上涨了100%。

到了1991年,日本楼市突然崩塌,一年间房价暴跌70%。不过就算跌了70%也相比之前的房价上涨了不少,买不起的还是依然买不起。

就这样日本的楼市崩塌,股市暴跌,企业倒闭,银行倒闭,职工失业,汇率下跌,资产缩水,企业降薪。一波波的打击接二连三的落到了日本人身上。以至于他们不得不利用所有机会加班赚钱,这就是日本加班风潮的来源。还有很多购房的家庭,由于房价暴跌和资产贬值变成了亿万负翁。为了保住家庭资产,男人和女人离婚自己流落街头背负债务,把钱都留给妇女和孩子。知道今天还有很多人没有还清当时的债务。

而曾经的钻石购买大国变成了二手钻石的出口大国。日本人也开始使用购买二手物品,能省就省。

而日本的经济也是二十多年都没有大的变化,最后使得日本摆脱困境的还是实业和汽车制造业。可以说是实业救国。

最后,日本的楼市泡沫也带给我们启示,楼市政策不能太宽松,需要不断的收紧才能保证良好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