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不能让老人长时间带孩子?说说你的观点?

一杯仙


不是说所有的老人都不能来照看孩子,让我们现在来说一下万事包办的老人带孩子会怎么样?

第一,老人照看孩子会剥夺孩子很多机会。比如生活自理能力,老人带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一般都比同龄的孩子都要差。

第二,老人带的孩子很多都会出现哭闹撒泼打滚儿等问题行为。

第三,不能等待。没有耐心。

但老人带出的孩子也是有很多优点的,比如说孩子善良,热情,活泼,节俭。不能一概而论。


开口吧宝贝


【彩虹老师分享】做了妈妈后,多数会有两种情况:一种自己带;一种老人带。我是属于坚定自己带孩子的那一类,因为我知道我的孩子我一定要自己带。

我母亲去世较早,所以如果带孩子的话也只能是孩子奶奶带,我婆婆年纪不大,身体也还不错,无论个人卫生还是饮食习惯都是很好的,爱读书爱运动爱旅游,是非常自律的一个人,很多朋友都说我只管生就好了,把孩子交给这样的老人太放心了,婆婆也表示愿意给我们看孩子,但是我和孩子爸爸商量后,仍然选择自己带孩子。

现在孩子幼儿园大班,回想一路走来,我觉得我最正确的决定就是自己坚持带孩子到两岁半。

一、为什么我坚持自己带孩子?

1、我坚定选择自己带孩子,不是因为不相信老人,是因为在我成长和做老师的一路中,我太了解父母特别是母亲对于孩子的影响了,妈妈给与我的充足的爱和安全感,是我成年后面对所有挫折和困境,最有力的支撑,是我最大的精神力量。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以后也能向我这样有关于妈妈的回忆。

孩子前三岁成长至关重要,如果可以,妈妈最好陪伴孩子度过人生初始最重要的时期。

当然每个人情况不一样,如果真的不能陪伴孩子前三年,妈妈们也没有必要过于自责,无论如何,你都是在为了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努力。


2、我见过你说的这种情况,我不想发生在自己身上。

我表妹家的孩子就是,因为妹妹考上外地的公务员,周一到周五不回家,周末回家,孩子就是姥姥一手带大的。每次见面就看出孩子就明显和姥姥亲,周末我妹妹回到家里,孩子还是黏着姥姥,和妈妈疏远。这很正常,孩子和姥姥亲是很能理解的,小孩子不会撒谎,姥姥那么辛苦养育她她自然就会和姥姥亲近,要不然不是白眼狼了。但并没有出现你说的和妈妈顶嘴之类的。

很多次堂妹跟我聊天,说自己非常后悔当初的决定,但是这个世界无限可能,就是没有后悔药可以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就看自己怎么取舍了。


3、老人辛苦一辈子,给老人享受晚年的机会。

老人一辈子操劳辛苦,我觉得虽然老人有看孩子的情分,但是也不要道德绑架。但是如果考虑道实际情况,真的无法看孩子,就及时向老人求助;如果老人不能看,就自己想办法,没有过不去的坎,都说“养个孩子穷三年”,但办法总比困难多。

另外,自己带孩子也有助于家庭关系,就拿我来说,因为我是自己带大的孩子,给公公婆婆足够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有时间旅游,做自己的事情,所以婆婆遇到事情也很理解我,婆媳关系好了,全家人都好。

二、老人看孩子可能会存在的问题:

我自己带孩子的时候,小区里就多是老人带孩子,看的多了,确实发现了一些不太好的方面。

1、过于严厉或者过于宠溺。

这两种情况应该是隔辈带孩子最常见的。

我婆婆是属于过于严厉的一批,这也是唯一我不愿意让她带的一个原因。因为她本身对自己就要求很严格,出门回到家要盐水漱口冲鼻孔,吃饭基本都是按斤两搭配,一天多少碳水多少蛋白质,这是个优点,但是我觉得我家是儿子,男孩子的天性还是要保护好的,不然不让干这不让干那,这个不干净那个不卫生,孩子会变得畏畏缩缩,不利于孩子的天性发展。

过于宠溺的例子家不用举来吧,”隔代疼“是全国都普通的现象。很多习惯小时候不注意纠正,当上学再纠正完全来不及来。

2、安全问题。

老人看孩子的一般至少也得50岁左右吧,虽说很多老人身体素质不错,但是毕竟腿脚也不灵活来,特别是学步期的孩子,一天的运动量大的惊人,对于上了年纪的老人也是给很大的挑战,但是这个时期的孩子还不知道好坏,一个不小心可能家出现安全问题。

同学家的孩子一岁半的时候,奶奶做饭,爷爷听着收音机看孩子,孩子的眼睛被家里假花的铁丝划拉了,孩子小不会表达,爷爷觉得没有大事,没有告诉奶奶,等到同学和老公下班回到家,孩子整个左脸已经肿胀的非常厉害来,去医院经过检查治疗,仍然造成来孩子终身的视力伤害。同学疼的哭晕过去了,孩子爷爷也很自责,但是没有办法,孩子的伤害无法弥补来。


3、育儿观念不一致,引起家庭矛盾。

这个是很多家庭都绕不过去的坎,老一辈和我们的育儿观念肯定存在分歧。我当时带孩子的时候,只要带娃出去,小区的阿姨们就会轮番轰炸:

怎么不给孩子穿开裆裤啊,大夏天还穿尿不湿多捂得慌?

我看你整天带孩子都给孩子说话唱歌的,孩子话都不会说,他能听懂了?

你管孩子管地太严了,小孩哪里有不吃糖的,人家都吃!来,吃两颗!

一开始还会解释,后来家一笑而过来,说不通讲不明的,就听听自己该怎么做家怎么做。


关于谁看孩子,我个人的观点还是尽量自己看,因为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孩子关键成长期家那么几年,错过来家错过了;如果条件真的不允许,就教给老人看,给老人充分的信任,但是孩子成长中还是需要爸爸妈妈的用心,下班或者休息的时候能更有效地陪伴孩子。



彩虹老师有能量


老人多是包办代替法,原则性不强,容易溺爱孩子,导致孩子要么责任心不强,要么四体不勤,不懂感恩,理所当然的认为所有人都该对自己好。而且,老人带的孩子多,父母与孩子的感情不深,不利于孩子以后身心灵发展的引导,孩子会认为小时候不管,长大了独立了才来管,会更容易形成反抗叛逆等问题,亲子关系糟糕的后遗症。


刺猬女孩闯天下


我们家是老人带孩子,隔代对孩子更加溺爱,但也属于人之常情。作为父母,要能以理开导老人,用事例引导老人,一味的忍让和抱怨只会两败俱伤。


卷土重来未可期


老人带娃或许会发生这些

一、婆媳关系不和

在国内,很多父母和孩子是没有界限感的。老人觉得生活在子女家里就是自己家。两代人的观念易发生冲突,有时候一两岁的小孩吃手,媳妇不乐意了,认为是婆婆没有把孩子带好,有时候再加上之前的小摩擦,就会控制不住情况,大吵一架。两代人很容易因生活习惯、教育孩子等问题,升级为婆媳之间的矛盾。因此,老人带孩子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懂得分割点在何处?不知何时该哄娃?何时不能由着孩子?对于孩子的教育,各杼己见,又互不相容。

二、教育孩子问题

宝妈与老人的教育观念容易发生冲突,现在的孩子从小父母都开始教唐诗宋词和简单的英文。但是,老人觉得能解决孩子的温饱、安全问题,就心满意足了。老人与父母带娃要分出侧重点。父母上班时,可由老人负责看管,在家或外出参加户外活动,休息日,工作日的晚上,由父母来带,家长不要把孩子的教育、抚养全部交与老人。另外,年轻人要与老人互相体谅、包容、加强沟通,多给老人讲现代教育理念,教育孩子采取相同的教养方式,以免父母一套,老人一套,孩子不知该听谁的。

三、孩子饮食问题

老人也心疼孩子,经常会买零食给孩子吃,孩子有什么要求,几乎有求必应。即使父母苦口婆心劝说的情况下,有时候,老人也会瞒着父母悄悄满足宝宝,你说老人不说吧,他们也花钱了,也出力了,吵也不是,说也不是。

有位宝妈近来一直感觉很累,越长大越孤单,明明觉得自己学是个孩子,很快已经也为人母,生活的杂七杂八的烦心事接踵而来。女儿真的还太小,急一工作撇下她,错过她这两年成长最好的时期,会不会太自私,生了她却没有时间带她,让老人带孩子,又心生愧疚。

老人带娃溺爱孩子很溃见,表现在各个方面。衣服每天那两套,每天吃的那两种,各种溺爱事事满足,感觉这叫纵容。她现在一天天的长大,她的思维、模仿能力、学习能力越来越强,脾气也长了不少,我以后会不会因此而后悔。

有关专家强调,宝宝未满三岁时,父母最好留在自己身边,辛苦一些又有何妨!有的宝妈上班时担心家里的孩子,在家时又担心公司,最后发现一个都没顾全好。如果两个选一个,我会全心全意去做,毫不犹豫地选择女儿,因为女儿的这两年一旦错过就没有了。

四、不给孩子规则

现在很多年轻的父母,都会不断学习育儿经验,带孩子去玩时,给其讲好规则,如果违反规则会怎么样,即使孩子受罚后,也让他明白父母是先礼后兵。而老人不会讲这些,犯错了就要受到惩罚或者纵容。

两个老人带孩子去游乐场玩耍,孩子一生气就在地上打滚,临走时号啕大哭不想走,被奶奶严厉训斥,爷爷打了屁股。这就是老人带孩子的一个弊端,事先不给孩子讲规则,一出现问题,不是连哄带骗,就是你看斥责动手。

五、老人溺爱孩子

老人带孩子的弊端比较明显,对孩子过于宠溺,无任何理由地宠爱孩子。有时教育批评孩子时,老人会不乐意,数落宝妈不对,大家都不开心。不让老人带,有时候又没有时间,到家每天都是孩子临睡觉的时间,孩子困了,就容易闹脾气,批评孩子吧,姥姥就不愿意了,孩子哭,她也哭,我这么一个泪点低的人却哭不出来,只有气愤、震惊和无奈。

六、限制孩子发展

很多老人带孩子,害怕发生磕磕碰碰,几乎不离孩子左右,这样限制了孩子探索外界的机会,缺乏冒险性,只要认为可能有危险的就要阻止和拒绝,总担心孩子万一受到伤害了,无法向其父母交差。这或许与老人溺爱及个人年纪相关,年纪越大看孩子的体力不支。现在老人也开始玩智能手机了,一个爷爷坐那玩手机,他孙子跑开了,他都不知道,一个阿姨提醒他,才赶紧慌着去找了。

闲暇时间可以利用手机教宝宝学汉字哦!推荐一款幼儿识字软件【猫小帅识字】,课程以冒险故事为主,宝宝使用时有一种听人讲故事的体验,不仅可以培养宝宝的阅读能力,而且还有各种小游戏作为复习环节,可重复学习,加深宝宝的记忆,让孩子开心地学习汉字。担心宝宝眼睛的家长也可在设置中设置学习休息时间。

更多孕产、育儿的资讯可以关注一下【4399小评菓快乐育儿】


嘿呦喂哦


孩子婴幼儿时期跟谁带得多,就像谁比较多,听谁的比较多。这是环境影响,他刚开始什么都不懂,只有模仿带他的人的言行举止,对他的一切都熟悉信任,也有依赖。因为信任,所以他觉得都是对的,不允许别人质疑,谁质疑就跟谁急。

我从小跟我爷爷奶奶长大,也算是留守儿童,我对爷爷奶奶的感情,肯定比一年回两次的父母的感情要好。我也觉得爷爷奶奶对我的爱远远胜过我爸爸妈妈的爱,不管什么时候什么事都是站在爷爷奶奶这边的。我知道爸爸妈妈在外赚钱是为了我,但是我需要的是陪伴,是每天都可以跟他们在一起。有时我妈会抱怨老人家没把我带好,可我觉得他们哪怕是打我骂我也比妈妈长期不在家对我好。

所以我觉得你说的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难道你觉得你除了生下他,给他钱,他就会护着你,顺着你,跟你一条心吗?当初没有带他,现在就得接受他不如你意的行为。但是你要爱他所爱,特别是尊敬带他长大的老人家,心存感恩的对他们,他是看得到的,会让他觉得你是懂他的,理解他的。有不理解的地方,说出来好好沟通。他还是会听你的。


翔睿妈


老人如果有时间和精力帮家长带孩子,这是家长的幸福。老人带孩子有利有弊。如果是长时间的去照顾孙辈,那可能弊大于利。

1,从老人的体力和精力方面来讲。老人可能自己觉着很健康,当然在经历方面完全能够胜任照顾孩子。但是不管怎么讲,老人在体力和精力上,和年轻人还是有差距的。长时间的去照顾孩子,老人的体力和精力未必跟得上。在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方面,或者同孩子的玩耍方面,可能同年轻人有着较大的差距。举个简单的例子,对稍大一点的孩子,年轻的爸爸,可以轻轻松松的举起来,甚至抱着玩耍,让孩子感受到很大的快乐,任由他去奔跑,或者是陪着他一起奔跑,一起去玩耍,甚至摔跤,甚至做一些相对剧烈的运动,但这些对老人来讲可能就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照看孩子是一个非常辛苦的事,对一个年轻人来说,完整的去带上一天的孩子,精力可能都有所不及,何况对一个老人来说,有时候可能真的是有点力不从心。长此以往,老人在照看孩子的效果方面会受到影响的。

2,从祖辈对孩子的感情来看。祖辈一般对孩子会更加的宽容,更加的溺爱。当然不是说每一个祖辈都会去溺爱孩子,从概率上讲,老人溺爱孩子的可能性会大过父辈。如果老人长时间的去带孩子,这种溺爱自然而然的会影响到会对孩子的教育,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说规矩不够,造成有些行为无法无天,不受约束。老人对孩子的管教和父母对孩子的管教,但是不一个层级的,从生物规律上来讲,孩子对父母有着天然的敬畏,但是对老人则未必,所以长时间的老人带孩子,对管教孩子是不利的,对孩子习惯的养成是不利的。

三老人长时间得带孩子,会造成父母角色的缺位。父母角色,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对孩子家庭伦理观念的养成是极为重要的。老人长时间的带孩子,父母给予关注、教育的时间不够,这种家庭角色的缺失,会造成孩子对家庭观念的不正确认识,会造成孩子家庭观念的淡漠。现在我们经常说有些孩子养成了白眼狼,或者是不知道感恩,这和家庭的观念的淡漠是有一定关系的。

所以说如果做父母的有时间还是尽量的多去照看一下孩子,不要偷懒。


独孤三剑2020


我是二哥,二哥就是我,很开心能够回答你的问题,以下的回答只代表个人的观点,为什么说不能让老人长时间带孩子,我给你以下四点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1、过分溺爱

2、过渡担心小孩

3、经常威胁小孩

4、观念不同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3d4dd6f287b2434e963b9c70e0bc61e5\

岛民二哥


在我自己的经历看来,是不希望给老人带的,当然,不会每個人老人的思想一样,给老人带孩子之前你要考虑好,老人能补能给你小孩带来正能力的东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