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唐僧不敢替通天河老龟问寿命,你看如来给他们真经时说了啥


怪不得唐僧不敢替通天河老龟问寿命,你看如来给他们真经时说了啥

所谓:“出家人不打诳语。”这句话是信佛之人的必要礼仪。

但是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在《西游记》里,我们印象中的得道高僧——唐僧,居然打了一次诳语。这显然让人难以接受,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西游记》第四十九回,当时观音收复了作乱的金鱼精后,唐僧师徒无法跨过这条通天大河,后来有个老龟游来,驮着众人才得以过河。

老龟把他们送到岸边后,唐僧对他表示感谢,并说道:

“无物可赠,待我取经回谢你罢。”

这本来是唐僧客套的两句话,谁知老龟恰好有一心愿,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他修炼了一千多年,感觉自己寿命挺长的,但就是不知道自己的寿命到底还有多长。

他希望唐僧到达灵山后,可以帮他向如来佛祖询问下他的寿期。唐僧一听就这么一个小要求,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怪不得唐僧不敢替通天河老龟问寿命,你看如来给他们真经时说了啥

在原著第九十九回,唐僧终于到了灵山,取到了真经,却压根就没有帮老龟问这个问题。返途之时,老龟问起这件事情,唐僧却是无言回答,半天不作响。

所谓出家人不打诳语,唐僧既答应帮他询问却没有做到,岂非赤裸裸地打脸吗!我想事实的真相并非如此简单,作者可能别有用心,你且看:

唐僧经历种种劫难终于到达灵山,心中想的定是有很多人迎接自己,接受这荣誉的时刻,但实际却完全不是按照想象中发展,甚至还有点颠覆唐僧的世界观。

唐僧一行人刚见了如来,如来便开始贬低大唐的人情教礼,一上来就把唐僧说蒙了。

只听如来这样说道:

“你那东土乃南赡部洲,只因天高地厚,物广人稠,多贪多杀,多淫多诳,多欺多诈;不遵佛教,不向善缘,不忠不孝,不义不仁,造下无边之孽,罪盈恶满,致有地狱之灾,所以永堕幽冥。”

如来都这样说了,唐僧哪里还敢帮老龟问寿命,不是自讨没趣吗?

怪不得唐僧不敢替通天河老龟问寿命,你看如来给他们真经时说了啥

随后,阿难迦叶“索要人事”刁难,因为不谙人事,唐僧等人居然取了无字经书,于是返回灵山要找如来讨个说法,如来对此却是敷衍了事,称自己已然知晓,便开始教育起唐僧四人来。

“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白本者,乃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因你那东土众生,愚迷不悟,只可以此传之耳。”

如来不仅赞同阿难迦叶的做法,还责怪起大唐之人愚昧不识无字真经的价值。

要说唐僧第一次或许真是忘了,这第二次忘记可就说不过去了。因此,唐僧没有问,是因如来对东土大唐的贬低,唐僧本以为去真经是无上荣耀,却没想到如来竟是如此态度。

如来的又一次贬低,唐僧自是不敢问了。

最终,唐僧等人得到了有字经书,可也并非是最开始所说的全部卷都在,只是每部里面选择了一些。唐僧取了几卷经文还要掏钱,出家人哪来的钱,唐僧不得已只能将紫荆钵盂押在灵山,这才将经书取走。

如此人情世故,一心求佛的唐僧哪里能够领会的到。

怪不得唐僧不敢替通天河老龟问寿命,你看如来给他们真经时说了啥

再看,观音突发的第八十一难,这一难的时间设定在唐僧师徒四人取得真经之后,而地点恰恰是通天河,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在原著第47回到第49回中,师徒四人在通天河遇到的灵感大王不是一般的妖怪,它可是观音菩萨养的宠物。

观音菩萨在收服灵感大王的时候就十分慌张,这从原著中所言“没有梳妆打扮就急忙地收服了这灵感大王”中便可以看出,可见此难并不在观音的意料之中。

而灵山大王占据的通天河正是老龟的地盘,如果唐僧询问老鬼的寿命,难免如来就会得知灵感大王下凡作乱这件事,唐僧宁可得罪老龟,他也不敢得罪观音菩萨。

这一难是在取得真经之后,所以,这一难并无生死之忧,而是考验的心理战。表面上看去,师徒四人不过是浸了个水,湿了经书,但我想,更为重要的是唐僧内心的挣扎。

人世间并非完美,这第八十一难就是告诉唐僧如此道理,就算是在灵山,也要经人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