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现在一些女人争孩子姓,实际是为外公夺姓,否则子孙就是百家姓”,你怎么看?

酷猪小李哥


中华民族重视姓氏。每个大的姓氏都有起源。

姓氏当然是父系遗传的产物。独女户利用女儿生娃夺姓,同样是维持父系遗传的必要,尽管 遗传基因是假的。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有些封建传统保留形式比如姓氏。其中也有变通的做法,比如女方父母强制外孙(外孙女)随自己姓,利用经济优势,强人所难并入家谱。单凭这一点,旧社会是不可饶恕的。也是全体族人一致反对的。因为,这种假姓,带来了外来的基因,造成基因混乱,俗称”野种”即是。

即使当下,谁骂谁”野种”,就是莫大的侮辱——它不但侮辱了本人,也辱没了祖先,而生身母亲首当其冲。”野种”二字,就是针对姓氏而言。

男女平权,同工同酬,这是时代进步产物,但过犹不及。矫枉过正,就会母鸡司晨。许多娇生惯养的女孩,嫁了丈夫还飞扬跋扈。偏听偏信,叫自己的娃娃改姓,就是霸道之举,违背了传统的妇德。

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后继有人是其先决条件。我华夏民族最忌讳什么?断子绝孙。

儒释道劝人行善,都和子孙挂钩。作恶多端,我们就诅咒他断子绝孙。反之,积德行善,不用祷祝,自然会子孙绵远。这是历经千百年劳动人民在实际生活里总结出来的常理,也是真理。”天道昭昭,报应甚速”,只是本民族有人该信的不信,不该信的,奉若神明。


化外万民胡少峰


争孩子跟谁姓是很愚昧的一个行为。

父母争夺孩子跟谁姓既愚昧又有风险,愚昧的是不懂文化传统。其实中国古代已经将男女氏姓分列了,姓为女生,是指母系,氏为父系。农村地区写个家谱、写个天地国亲师都是使用氏这个字。我们的传统在某些层面模糊了,在当代更是走入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文盲通道。

父氏母姓是应该分开传承的,互相本就不该受影响。只是后世妇女地位不高,就使得母亲也跟随父亲姓氏了。于是这个文化也就开始模糊。最早姓氏是指民系民族,是标注这个民系的父系和母系用的,例如夏后氏为姒姓。最早氏都是双字,少数民族和日本保留的其实是我们早期的氏名文化传统。

今天面临着子女跟谁姓的问题,完全可以建立姓氏分开传承的制度。这样一是解决了矛盾,二是体现了男女平等,还能成为引领世界的一个文化热点。今天那些所谓的国际化小丑最大问题就是慕洋和跪洋,盲目鹦鹉、尾随、拷贝西方,从来不设身处地的独立思考一下。会独立思考的话,把姓氏传统恢复,既体现了自己的优秀人文,又能自信而独立地行为。而不是像他们那般在人家屁股后面闻着屁的可耻人生。姓氏分开传承还会使得生男生女观念改变,因为父母只能将自己的姓氏传给子女,要再往下传,根据父传氏、母传姓的规则,你有儿子才能把氏传到第三代,你有女儿才能把姓传到第三代。可不生男生女就都有需求了。

父母争夺孩子的姓氏权,你让你儿子没了父氏,对他有什么好处呢?整个社会都是跟随父氏,你搞这么一出,那这个问题就会反复被人问及和提起,对孩子的心理影响是很大的。你让孩子跟母亲姓,就需要你准备好合理的说法给孩子解释清楚,还需要准备好让孩子回答他人疑问时的话语,还需要在心理上让孩子准备好他人的议论和异样的表情眼光。如果外界搞出一个你儿子可能不是他爸亲生的流言又怎么办?流言蜚语可是能杀死人的。我有个同学,他爸生他晚,一头白发,于是同伴斗戏称他爸为他爷爷,这个话题一直困扰着他。所以这凭空搞事情得不偿失。

在国家没有吸纳传统文化的时候,完全可以通过大小名方式解决,大名跟父氏,小名用母姓。这样的话平时叫得多的是母姓小名,而面对外界又是父氏大名。免除了很多问题。

最后我还是呼吁赶紧制定父氏母姓分列的制度,这还可以解决同名同姓多的问题。比如郭襄 黄姓,杨过 穆姓。


國病


我分享一下我的经历,可能有点偏激,不喜勿喷。

我小学一二年级时去外公外婆家玩,刚好是清明节前后,家家户户都祭祀祖先,在厅堂我看到我舅舅舅妈表哥表姐点香拜祖先。我当时就想妈妈那边的祖先我也拜一下吧,于是就问舅舅拿香,舅舅当时就拒绝了,说我不能在那里点香。后来我把这事告诉我妈,我妈说除了在自家厅堂拜自己的祖先,都不能在其他厅堂拜,更不用说烧香了。

我和我老婆从高中开始谈恋爱,隔壁镇的,她是独生女,生了两个儿子,全部随我姓。生二胎的时候我岳父到医院跟我谈二胎姓氏问题,我没有给他任何希望,很了当说:结婚前买房装修家具没有花女方一毛钱,礼金也按本地风俗给足了,自己当年没生下儿子不能把责任传递到我身上吧。如果二胎随女方姓就直接把孩子抱走,我不会认这个孩子的,这样人为割裂两个孩子的感情对孩子公平吗?随女方姓的孩子在父亲家族这边肯定不受待见,你觉得他能融进母亲家族里?

PS:我是福建人,福建比较重男轻女,随女方姓的不能入族谱,入赘的会被戳脊梁骨,自家厅堂不能拜,祖先不能祭祀。根如果没了,不就成了无根浮萍?


跑出软件园


我老公三兄弟都是上门女婿,老公大哥生下一儿一女,儿子和大嫂姓,女儿和大哥姓,老公二哥目前没有小孩,我和老公有一个女儿也是和我姓,结婚之前我就已经和他说好了,孩子姓氏女儿和我姓儿子和老公姓,这也是对老公父母的一种安慰,可是生完孩子以后,婆婆妈说我家不需要女娃,说这话当着我爸的面说的,我也刚下产房,这时我爸就直接给老公说了,既然你母亲说你家不需要女娃,就和我家姓了,没问题吧,婆婆妈当时表示没问题,我爸爸又说就算我女儿在生二胎是儿子也得和我家姓,我爸爸说既然你家不需要女娃,我女儿生下的男娃也和你家没关系,我父母本就开通,对姓氏什么的都不在意,我刚生完宝宝出来,婆婆妈就说这话,请问你们受得了,有的时候女人不会刻意争取孩子的姓氏,而是有的家庭本就不值得付出,刚生完孩子一句安慰话没有就说一些混账话,谁受得了,我隔壁床的一个女孩,大概二十三四的样子,二胎生了也是女孩子,婆婆妈当时就走了,老公也走了,就留下女孩一个人,饭也没人送,就看见她孩子直哭,也没人哄一下,尿不湿啥的也没人换,女孩父母双亡,想离婚也不知去哪儿,只能挣扎求存,说女人争取姓氏,想想自己是不是让老婆已经无数次失望了,一般幸福的家庭是不会有姓氏问题的。


雪百合148225091


这些都是田园女权弄出来恶心我国男性的,只是讹诈手段的一种,她们并没有考虑后果,可能也没脑子考虑吧。

随女姓,就要把社会结构全部改掉,这是不可能完成的。

随母姓,下一代也要随母姓吧,不可能存在你要女权,得到过后就反对女权吧,那么几代以后就会出现一家人百家姓的情况。

解决这个的方法就是女娶男嫁,你得把你儿子嫁掉,你女儿得娶一个男的,那么又会存在你存钱买房给女儿,招上门女婿延续你的姓,把儿子给人家当上门女婿,你儿子不和你断绝母子关系,我过来跟你姓,有人不认为你疯了,我也跟你姓。

可见,这些要求冠姓权的田园女权只是自私,或者就是讹诈,大家监督她们,看看她们的儿子还娶不娶媳妇,娶了媳妇,孩子是不是跟媳妇姓,别让她们自己打自己的脸。

还有很多,不一一反驳了,只要是她们现在要求的,肯定会落实到她们儿子身上,而且她们首先就是弄穷自己的小家,然后她们弄出来的风气反噬到自己身上,大家拭目以待,二十年后骂女人物质最凶的,必定是现在的田园女权,她们有经验,会搞事,没远见,自私自利。

很多田园女权骂那些有远见的女性朋友,说她们自私,父母白养二十几年,一分钱不回报父母,有的还让父母陪嫁,光顾着自己的小家,还是大家评判吧


正常人j


我过世三十多年的奶奶说,姓名不过是个代号,无所谓,我们兄妹随我妈姓,长大了我说我可以随父,一人一个姓,我爸说没必要,姓啥你都是我女儿,现在我的女儿也结婚了,女婿也是随他妈的姓,对于他们的孩子,我们这里流行一边一个,双方家长的态度是,无所谓,姓谁家都行,就是最好只一个姓,免得女儿女婿老了两孩子两个姓相互扯皮,你是妈妈的我是爸爸的,现在有个娃了,女儿直接报了女婿的姓,户口在女儿这边(考虑以后读书问题)

一家和睦,子女正确培养,就是最好的了


诚缘堂


那都是封建思想?孩子姓啥那只是一个符号!争这个有啥用,当今任务就是怎么把孩子看好养好,为子女减轻负担?我外孙女从出生就在我家,两岁半才回自己家住,每天通勤早来晚走,5岁了,一天不見我都想,可懂事了?我特喜欢!


塔塔哈拉


可不可取,分析一下大家看

  • 女方争夺子女姓氏,其核心是帮孩子争取外公姓氏,对外公来说,可有可无!

  • 对孩子来说,产生的不良反映很多!

首先,女方的子女不能得到外公家族男丁传承的认同!

  • 老家有一家曹姓,其父亲却姓姚;

  • 其祖父当年为“倒插门女婿”,入赘姚家,父亲按规定姓姚;

  • 到第三代,无法和姚姓本家融合,人家不认啊;

  • 归曹家同样不得承认;

  • 后,独立建家谱,修祠堂改姓为曹,姚家家谱同时删去这一支;

  • 想想有什么意义,老人已失去,管不了后人!

  • 家中兄弟形同旁人,无法在常规礼仪中行事!

  • 苦的只是孩子!

谁也做不到代代有男丁,顾好家人,护佑子女健康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 搞这些虚名,自己累,夫妻累,子女兄妹之间更累 ,他人只做饭后谈资罢了!

  • 兄弟不同姓,不知者认为是同母异父兄弟,不会问只做臆测,却要费舍解释!

  • 通情者,一笑而过,不通情者,对其母产生厌恶,更延续到其子!

  • 是什么就是什么,可以夺势,却不能改变世俗!

怎么称呼!

  • 一子叫姥爷、外公,另一子喊爷爷,这哥两全乱套,别人更搞不清,谁是爷爷,谁是姥爷!

  • 能改变什么,难道给社会上课,让天下知,自创的称谓,谁能接受?

与其让孩子受罪,不如父亲多担当一点,干脆入赘还有礼仪可循!

  • 欺负一个不会说话的孩子做什么?

  • 自欺而欺人!

  • 入赘还好一些,自然一子随母姓,同时按照规矩可留一子随父姓!

  • 本就行入赘之事,何不干脆一点!

  • 这样至少有规矩可循,当父亲的就担当一点!






天佑中华紫气东来


自家无男孩,就好像意味着要断烟火了!

如是就争孩子跟自家女方姓,从来不考

虑男方的感受,人家继承烟火是名正言

顺,你凭什么要剝夺本属於他人的姓呢?

孩子是你生的这没错,那你就招上门女婿

呀。连招上门女婿生的孩子一般也只跟男

方姓,要跟女方姓一定要取得男方全家人

同意才可。

几千年的传承,请你识相点,不要凭一已私

利而想轻易推翻!


广法居士


我想说可能做不到,女性想让孩子后代随母姓,你就得支持随父姓,这是一个很奇怪的逻辑,举个例子来说吧。

你姓李,随母姓你的儿子也姓李,要想让后代都姓李,就得让孙子及后代都随父姓,但你不支持随父姓啊,孙子也随母性,那你儿媳妇未必跟你一个姓,可能性姓王,那你孙子随母姓就姓王了,后代继续随母姓就可能姓赵钱孙李了,是不是就乱了?

随父姓的古代传统下,古人要生男孩,没有男孩姓氏就断了。

主张随母姓的,就要多生女儿,没有女儿,姓氏一样会断了。

所以,就题目而言,就算是想为外公“夺姓”,你得现有两个前提。

第一,是儿子的话,让他随母姓,并支持后代随父姓。这个姓可以流传,但世代要有儿子。

这种先随母在随父的方法,是怎么有利怎么来,也不是真的支持随母姓,因为随母姓前提下,儿子无法传承姓氏,女儿才能。

第二,是女儿的话,你要支持世代随母姓,且世代必须有生育女儿,一旦没有女儿,姓氏也无法流传。

随母姓这种方法,管得了一代两代,管不了更多代,所有后代都随母姓,以现状而言,可能吗?不具有操作性。

因此对于随母姓这种方式,不反对,也有两厢情愿的。也不赞成,会导致后代姓氏紊乱,是否会导致孩子的心理也不好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