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亂華到底有多亂?

古梁鏞


五胡亂華的原因在於漢族的司馬氏皇族頻繁內鬥,荒淫無道,社會風氣很不好,給了各地少數民族武裝起義的機會,導致天下大亂。

不必過分誇大少數民族多麼野蠻殘忍。人類歷史上,只要是戰爭時期,各種罪惡是必然出現的,各個民族裡都有好人壞人。漢族改朝換代時期的戰爭,也有很多不人道的事情發生。

都是人,都要活,激烈的戰爭之後,必然就是民族大融合。人類歷史自古以來就是如此。


木子哲學


我是孫老師,我來回答。

五胡亂華基本上可以說是中國古代史上最不願意提及的地方,這也是我個人認為歷史學領域不想講的部分。主要原因在於五胡亂華嚴重破壞了中原地區的發展,差點造成漢人的歷史終結!

五胡亂華發生西晉時期,自然原因在於當時氣候寒冷,北方的遊牧民族不得不南遷解決生存問題。但最主要原因還是在於西晉爆發了八王之亂,這幾個分封的王侯都想當皇帝,爆發戰爭。胡人一看,你們自己都亂了,那我肯定要趁火打劫啊,不然這不是我們遊牧民族的風格!

於是大量胡人南下進入中原,肆意屠殺。見到男的就殺,見到女的就俘虜。比如其中的石勒和石虎,嗜殺如命,攻下一城幾乎就屠殺一城,以殺人為樂。石虎的兒子喜歡砍下漂亮宮女的頭顱,做成工藝品,放在盤子裡供人欣賞,經常把人和牛羊一起煮,分給大臣品嚐味道。在這種野蠻的屠殺下,中原地區的漢人有原先的一千六百多萬銳減到三百萬左右!可以說,差點造成中原地區漢人的滅絕。

還好有大將冉閔發佈了反胡令。漢人最終趕走了在中原地區禍害百年的胡人。

這一段歷史之所以提及的很少,主要在於這是我們漢族的一個恥辱,也跟我們現在宣傳的民族團結相違背。但不管怎麼說,我們要以史為鑑!

我是孫老師,專注歷史領域。關注孫老師,一起發現有趣好玩的歷史真相!




開心的魚頭


五胡亂華號稱中華歷史上最黑暗的時代,五胡對漢人的殘酷屠殺簡直就是駭人聽聞,在那個時代的漢人時刻擔心自己的性命不保,屠城、劫掠、姦淫、吃人等等,所以為何所五胡亂華時期是漢人最為黑暗的時代,因為漢人差點被殺絕。

那麼究竟在什麼時期發生的,到底有多亂?都有哪些駭人聽聞的事情?

五胡指的是“匈奴”“鮮卑”“羌”“羯”“氐”五個遊牧民族。匈奴大家可能並不陌生,在華夏曆史上也是屢屢出現,匈奴民族主要分佈於鄂爾多斯高原,匈奴族要麼漢化融入漢族,也有說法是在蒙古國內的子民是蒙古族,這個民族驍勇善戰,場面居住在大漠邊疆,高原地帶。

鮮卑族源於東胡,現在有說法是錫伯族人,但大多數也被漢化,他們以狩獵捕魚為生,常年遊牧於大興安嶺。羌族現也存在,羌族活躍於川藏地區,剩下的兩個民族也是依舊存在。

既然我們搞清楚了這五胡是哪幾個遊牧民族,那我們就必須再說說當時的歷史背景如何,為什麼會造成五胡亂華,歷史契機是怎樣的。

五胡亂華發生在中國南北朝時期,但是在漢朝時期,遊牧民族就開始逐步向中原內陸遷徙,這不斷的遷徙就不斷的盤踞地盤,各勢力不僅打了起來,而且離中原的封建王朝也是越來越近,在漢朝後期大家都知道,經過三國鼎立,晉朝一統天下,但又出現了八王之亂的情形,整個中原亂成一鍋粥,加之後來晉朝南遷,建立東晉,北方基本成了胡人天下。正是在這種混亂不堪的歷史條件下,造成了五胡亂華的歷史。

那麼,五胡亂華究竟有多亂?

因為古代很講究血統族氏之分,所以少數民族不僅佔領中原地盤,更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羯族將漢朝女子當作“兩腳羊”,晚上姦淫白天則宰殺了充當糧食,簡直毫無人性喪失天理。氐族攻佔晉朝王都洛陽,不僅奪取了城池,更是屠殺了近二十萬漢人。

據說鮮卑族在攻打宋國時,隨軍不帶一份糧草,而是殺漢人以充飢,當時路邊,樹上到處都是屍體,完全就是一種人間地獄。最遭殃的是漢族百姓,他們大多手無寸鐵,而遊牧民族侵佔並非王朝更替,他們不將漢族人民視作人,慘無人道,當時漢族人口銳減2/3,漢朝幾乎到了滅絕的邊緣。

所以五胡亂華向來是最不願被提及的時代,那死一個充滿著暴力,血腥,蠻橫的時代。


大國布衣


“五胡亂華”這個話題有些沉重,那是漢人被稱作“兩腳羊”的時代。但是那也確實是個民族大融合的時代,沒有“五胡十六國”,就結不出“隋唐盛世”的果實。

這是中國最亂的一段歷史,它從東漢末年中平六年,公元186年,一直到隋文帝楊堅576年統一中國為止,除了晉朝統一之初的二十多年以外,近400年的歲月裡,兵戈不息,人民百姓民不聊生,中原大地戰火連綿,田地荒蕪,世家大族被迫衣冠南渡,經濟和文化都事一個大的退步!

論起“五胡亂華”的原因,那就是“八王之亂”!司馬家的家族內亂,最後造成整個國家的軍閥混戰,極大的消耗了國家力量,這才使得匈奴的劉淵,羯族的石勒,氐人的苻堅,鮮卑的拓拔和慕容羌人的蒲洪,你方唱罷我登場,只把中原攪鬧的亂亂哄哄。

五個少數民族建立了前後漢,前後趙,前後燕,前後秦,東西魏,等等的十六個政權,時間都不長,這個時代,是武人的時代,這個時代是大鬍子的時代,而和他平行的南邊,則經歷了“宋齊梁陳”四個小朝廷,也是戰火不斷!讀了這段歷史後,最大得想法就是:

生在和平年代,長在和平年代,有強大的祖國保護,那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啊!


正在學歷史


五胡亂華時期,出現了將近60個政權,彼此之間戰亂不斷,人民顛沛流離,人口銳減,胡人殺漢人,胡人殺胡人,漢人殺胡人,漢人殺漢人,很多民族都在這一時期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復旦歷史學者葛劍雄認為,由於五胡十六國時期的人口損失僅比東漢末年小一些,谷底時期大約僅剩下三成多的人口。


五千年風雨同舟


五胡亂華時期就是中華民族的一場噩夢,300年裡除了屠殺還是屠殺,整個中華大地就是一個大型屠宰場。

五胡主要是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遊牧民族。由於漢朝對外族實行寬仁包容的政策,胡人逐漸遷徙到華北地區,到了晉朝,首都洛陽周邊生活了大量的胡人。


晉朝末年的“八王之亂”使得戰亂不止,百姓民不聊生。氐族趁機率先作亂,其他胡人紛紛響應,一場慘無人道的屠殺就此展開。胡人不斷攻擊漢人,所到之處屍橫遍野。氐族光攻打洛陽就屠殺了二十萬人左右。

據《晉陽秋》記載,一個叫“胡皇”石勒的胡人首領,他一次就屠殺了數十萬人,很多逃亡的百姓,聽到他要趕來了,紛紛上吊自殺,石勒死後他的侄子石虎繼位,石虎的手段更為殘暴。

有個叫“羯族”的胡人更為恐怖,漢族女人被他們蹂躪後,就會被殺死,隨即會煮了吃掉,簡直就是沒“開化”的猛獸。整個“五胡亂華”的300年裡,北方漢人人口從2000多萬人銳減至400萬人。


後來漢族和鮮卑族融合在一起,對“匈奴”“羯”“羌”“氐”四個民族展開了反擊,胡人也被屠殺殆盡。至此“五胡亂華”宣告結束,鮮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權統一了華北。


花木童說史


五胡亂華到底有多亂?



這是一場險些毀滅漢民族的災難,更是一個讓漢民族為之痛心的悲慘時代。

漢人被稱兩腳羊,人間翻作屠宰場。

司馬氏一統天下,結束了群雄紛爭的三國時代。然而這個剛建立起來西晉政權並不穩固,不久後就爆發了八王之亂。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大胡人部落趁機作亂,入侵中原,是為五胡亂華。(五胡只是亂華的代表,真正參與的數目遠不止此。)

光是燒殺擄掠,姦淫搶劫已不足以形容他們的罪行。他們亂華的所作所為實在是喪心病狂,令人髮指,毫無人性可言。

他們進入中原後,一路殺人放火,將大好人間頓時變成了修羅場,將無數百姓變成了屠刀下的亡魂。多少平民百姓慘死於這場暴亂之中,多少無辜家園毀於這場被惡魔引起的戰火之中。



殺的殺,燒的燒,搶的搶,更過分的是連女人都不放過。有傳聞他們將女人比作“兩腳羊,”搶回來後晚上姦淫,白天沒糧食的時候就將她們殘忍的殺掉,再食其肉充飢。

在他們眼裡,漢人就像動物一樣,可以玩弄,可以欺負,更可以吃。他們就像是一群毫無人性的畜生,給漢人帶來一出出慘絕人寰的悲劇。

這一場暴亂造成北方人口減少了1000多萬。這是一個讓所有漢人,所有華夏子孫心寒的數字。百姓何其罪?婦人何其罪?



因果循環,報應不爽。歷來侵略者都不會獲得好下場,血債向來要拿血來償。有些事,只會遲到,但從不會缺席。

閔冉殺胡令一出,便是亂華者果報之時。

正如西漢名將陳湯所說:“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過去的已經過去,有些事可以忘記,有些事永遠不會忘記。銘記歷史,熱愛國家,珍惜和平。我是Ad哥哥,感謝您的閱讀,更期待您的關注。


Ad哥哥


要了解五胡亂華有多亂,我們就要搞清楚“亂華”究竟是怎樣一種“亂”法。

第一亂:政權更迭頻繁

北魏的崔鴻在他的著作《十六國春秋》中,將五胡時期中原出現的政權劃分為十六國,其中十六國分別是:前趙(匈奴)、後趙(羯)、前燕(鮮卑)、前涼( 漢)、前秦(氐)、後秦(羌)、後燕(鮮卑)、西秦(鮮卑)、後涼(氐)、南涼( 鮮卑)、西涼(漢),北涼(盧水胡),南燕(鮮卑),北燕(漢),夏(匈奴),成漢(蠻)。

除此之外,還有代國(北魏的前身)、冉魏(漢人冉閔所建)、西燕、翟魏、吐谷渾。

(時局圖)

第二亂:不同政權對中原百姓的態度

在五胡亂華期間,最大的矛盾就是“亂華”二字,縱觀十六國,不同政權、領導者的態度又不一樣。總的看來,大致分為三類:

第一類、排斥型

代表人物:石勒、石邃、苻登等等

《晉書》石勒羯人對漢人的屠殺和食用:於是數十萬眾,勒以騎圍而射之,相踐如山,王公士庶死者十餘萬,王彌弟璋焚其餘眾,並食之。

登既代衛平,遂專統征伐。是時歲旱眾飢,道殣相望,登每戰殺賊,名為“熟食”,謂軍人曰:“汝等朝戰,暮便飽肉,何憂於飢!
浚乘勝遂克鄴城,士眾暴掠,死者甚多。鮮卑大略婦女,浚命敢有挾藏者斬,於是沉於易水者八千人

第二類、學習拉攏型

代表人物:苻堅、北魏孝文帝、冉閔

《晉書》王猛臨死前對苻堅說:“晉雖僻陋吳、越, 乃正朔相承。親仁善鄰,國之寶也。臣沒之後,願不以晉為圖。鮮卑、羌虜,我 之仇也,終為人患,宜漸除之,以便社稷。”

《晉書》:“初,漢高祖以宗女為公主,以 妻冒頓,約為兄弟,故其子孫遂冒姓劉氏。”
《晉書》後趙君子營:陷冀州郡縣堡壁百餘,眾至十餘萬,其衣冠人物集為君子營。乃引張賓為 謀主,始署軍功曹,以刁膺、張敬為股肱,夔安、孔萇為爪牙,支雄、呼延莫、 王陽、桃豹、逯明、吳豫等為將率。

此類君王通常是想要打造統一政權,他們任用世族門閥,學習漢族文化,在朝堂之上出現了大量世族子弟和西晉高官。

冉閔的情況又比較特殊,他是後趙武帝石虎的養孫,在對北燕、東晉這樣的敵對國家都立下了很大的功勞,他也因此上了東晉的黑名單。石虎去世之後,石虎第九子石遵不滿太子石世,就拉攏石虎,對他說:事成之後,讓你做太子。

石遵肯定沒有兌現這個承諾,冉閔便和他兒子石鑑關係天然對立,當石鑑動手想要剷除冉閔的時候。冉閔為了打擊後趙政權中敵對自己的人,其中“與官同心者留下,不同心者聽任各自離開”,等到甄別出哪些是後趙政權的忠臣後,他頒佈了一紙殺胡令來消除後患。即便他登基之後,殺胡令帶來的後果也沒法消除,“遣使者持節赦諸屯結,皆不從”,但這樣下去他的政權就要分裂出去,少了一大部分實力。

於是,天王撤銷了殺胡令,並讓他的兒子冉胤當大單于,來表達自己想要親近胡人的意圖。什麼?不殺胡了,還要重用?被他殺胡令吸引過來的光祿大夫韋謏當場拍板表示反對重用胡羯,使用單于的稱號,冉閔怒了,你們還不聽話了,當即把韋謏和他的兒子韋伯陽給殺了,並且把歸順的胡人也授予官職,表現自己一碗水端平。

當時冉閔的局勢並不好,外憂內患,獨木難支,他又想尋求外援——東晉。冉閔對東晉說:胡逆亂中原,今已誅之。若能共討者,可遣軍來也。但冉閔這套反覆的手段還有之前的隔閡完全不能讓人相信,東晉不搭理他。


其中投降的漢人又分為三類境界,一類是想利用自己的能力緩和胡人和漢人的矛盾,如王猛;二類如楊軌假意投降,然後伺機尋找機會實行斬首計劃;三類為了保全自己性命和世族前程。

第三類、救國型

《資治通鑑·第九十九卷》前涼的奠基人張軌臨死前:吾無德於人,今疾病彌留,殆將命也。文武將 佐鹹當弘盡忠規,務安百姓,上思報國,下以寧家。素棺薄葬,無藏金玉。善相安遜,以聽朝旨。

當時晉國南渡,北方只有張軌支撐,大量難民前往涼州刺史張軌處避難,時人認為“中原方亂,避難之國,惟涼土爾”。


腦洞趣味歷史


我是六菠蘿,我談一下看法。

天下大事如大江東去,合久必分。無論是放在埃及、還是放到希臘諸城邦抑或古印度,都是如此。在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中,東漢至魏晉、大唐至弱宋這兩個中間期,無疑是最為動亂的黑暗期。

五胡南下這段歷史,題主問能亂到什麼程度?可以這麼說,三天一小仗、五天一大亂。具體怎麼亂,如麻繩一樣,剪不斷理還亂:

揭開動亂“第一槍”的,乃是司馬衷,準確的說是他老婆賈南風,無武則天的權謀,卻比武則天野心:她篡改詔書,只任命楊俊為輔政大臣,又引狼驅虎,讓司馬亮殺楊俊。此舉引發了“八王之亂”。你方唱罷我登場,楚王司馬潁為擊潰“挾天子”的司馬冏,讓匈奴貴族劉淵相助,劉淵卻趁勢造反,建立匈奴漢國;匈奴進去後,其部將石勒坐大,其子石虎滅漢國(此時叫前趙)。

劉淵和石勒,一個匈奴,一個羯族,猶如兩隻腳踩進了中華大地,為其他少數民族“開路”。而曾經被匈奴擊敗,逃到鮮卑山的東胡(即鮮卑族)的三大部段部、宇文部和慕容部(區別區西部鮮卑三部拓拔部、鐵佛部、賀蘭部)也進入中原,與石虎的後趙時而合作,時而敵對,時而鮮卑自殘。

而前趙滅亡後,生活在幷州(今太原)的氐族趁鮮卑與後趙衝突,趁機崛起,在謀士王猛輔佐下迅速強大。並攻滅了後趙,建立了前秦。

正當前秦春風得意之時,西部鮮卑拓拔部在拓跋珪帶領下建立北魏,又乘苻堅“淝水之戰”失敗而國家四分五裂時,與一代名將慕容垂幾乎同時建立功勳,慕容垂建立南燕、慕容泓建立西燕(略提一下甘肅一帶也存在後涼、西秦),而拓跋珪一舉打敗不知天高地厚的赫連勃勃(也叫劉勃勃,鐵弗部劉衛辰之子)。

北方如此多嬌,南方晉朝怎能不折腰?東晉也一直在刷存在感,祖逖北伐、桓溫北伐雖然轟動北方,但也僅僅轟動了一陣子。直到拓跋珪滅後燕,南燕幼稚皇帝慕容德多次“挑釁東晉”,南方終於出了一位“蓋世英雄”-劉裕。他於409年大舉北伐,短短兩年就收復北方大部分地區,連強國北魏都忌憚。



然而劉裕北伐成果短短几年就被劉義真這個敗家子揮霍一空。劉裕雖然悲痛,但他重心是在南方。420年,在“桓玄之亂”幾年後,晉安帝成為了擺設,劉裕廢帝自立,南朝的時代開始了。

而拓跋珪之子拓跋燾也來捧場---大軍攻宋,使得宋膽戰心驚,拓跋燾又兵鋒北指,破夏國都城統萬,滅夏國;趁其不備。偷襲茹茹(柔然)、滅漢族政權北燕。至此,北魏於439年統一了黃河流域,至此南北朝時代正式開始。五胡南下的動亂局面被南北朝取代。



這裡是交流的舞臺,歡迎大家各抒己見,任君暢談!


六菠蘿說歷史


五胡亂華是中國人類發展歷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時間,是漢民族的一場災難、恥辱,導致華夏人口嚴重減少,人倫下滑,幾近亡種滅族,使得中原文明、社會經濟嚴重大倒退,那麼五胡亂華在當時到底有多亂?


這還得從東漢末年說起,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出現三足鼎立的局面,北方遊牧部落對富庶的中原地區早就虎視眈眈,時常南下侵擾,但由於有曹操、司馬懿等強人的據守,他們也不敢亂來,待曹操、司馬懿等人相繼去世,沒有了強人的西晉政權奢靡成風、不思進取,再加上殘暴的統治,使得國力逐漸衰退,有爆發了“八王之亂”,國家動盪,民不聊生,很多北方民族也介入中原的戰爭,趁火打劫,趁機壯大自己的實力。


南下的胡族不下十幾個,其中最主要的五胡是:匈奴族、鮮卑族、羯族、氐族、羌族等。

五胡亂華是由氐族及匈奴族的入侵揭開序幕,公元304年,氐族領袖李雄佔領成都,自稱“成都王”,史稱成漢;匈奴貴族劉淵起兵離石(今山西離石),並稱帝,史稱漢趙,是五胡建國的開始。

到了公元310年劉淵病死,他的兒子劉聰繼位,即命部下率兵攻打西晉都城洛陽,並最終攻下洛陽,俘獲了晉懷帝,公元313年,劉聰毒死了晉懷帝,晉懷帝的侄兒司馬鄴在長安稱帝,是為晉愍帝。

公元317年,晉愍帝也被殺,自此西晉滅亡,中原淪喪與胡人之手,西晉皇室的後裔司馬睿在江南的建康(今南京)稱帝,建立東晉,他們以北伐中原、恢復故土為己任,自始至終都在與五胡征戰不斷,因此這一時期戰亂連連,混亂不堪。


北方胡人大舉入侵中原後,他們紛紛自立為王,建立了大小二十多個政權,這一段時間被稱為“五胡十六國”,這一段時間不光是亂,而是幾乎回到了原始社會,其中以羯族、白種匈奴、鮮卑族三族最為兇惡,他們大肆屠殺漢民,由於他們是來自蠻荒之域的野蠻胡族,還保留著原始的食人獸性,他們生活在茹毛飲血的野蠻時代,文明程度很低,吃人肉是很正常的。

他們的軍隊都是把人肉當軍糧,據說鮮卑族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在攻打宋國的時候,三十萬大軍不帶一粒糧食,看見人了就吃,“掠人而食”人吃人在那個年代就變成了真實情況,據《晉陽秋》中記載,僅石勒一戰就屠殺了數十萬百姓,而且當時路兩旁的樹上、城牆上全部掛滿了人,完全就是人間地獄。


直到革命英雄冉閔滅掉羯趙建立大魏的時候,漢人被屠殺的局面才得到逆轉,他下達了《殺胡令》,要殺盡所有北方的胡人,後來在北魏的鮮卑人的反撲下,冉閔失敗了,漢人再次遭到鮮卑人的大屠殺。

直到公元439年北魏完全統一了北方,這場長達一百多年血腥屠殺才逐漸結束,此時整個中原漢人只有400多萬,北方人口銳減了三分之二,可見胡人是多麼的兇殘。


北魏統一了北方,社會勉強穩定了下來,但是隨著政權更迭不斷,南北對峙戰爭也從未停止過,因此百姓在多次戰爭的蹂躪之下,人口也是不斷在減少的。

真正結束五胡亂華這一黑暗時期的還是楊堅建立了大隋,滅了南陳之後,終結了幾百年的動盪局面,為後來的大唐盛世奠定了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