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乱华到底有多乱?

古梁镛


五胡乱华的原因在于汉族的司马氏皇族频繁内斗,荒淫无道,社会风气很不好,给了各地少数民族武装起义的机会,导致天下大乱。

不必过分夸大少数民族多么野蛮残忍。人类历史上,只要是战争时期,各种罪恶是必然出现的,各个民族里都有好人坏人。汉族改朝换代时期的战争,也有很多不人道的事情发生。

都是人,都要活,激烈的战争之后,必然就是民族大融合。人类历史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木子哲学


我是孙老师,我来回答。

五胡乱华基本上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史上最不愿意提及的地方,这也是我个人认为历史学领域不想讲的部分。主要原因在于五胡乱华严重破坏了中原地区的发展,差点造成汉人的历史终结!

五胡乱华发生西晋时期,自然原因在于当时气候寒冷,北方的游牧民族不得不南迁解决生存问题。但最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西晋爆发了八王之乱,这几个分封的王侯都想当皇帝,爆发战争。胡人一看,你们自己都乱了,那我肯定要趁火打劫啊,不然这不是我们游牧民族的风格!

于是大量胡人南下进入中原,肆意屠杀。见到男的就杀,见到女的就俘虏。比如其中的石勒和石虎,嗜杀如命,攻下一城几乎就屠杀一城,以杀人为乐。石虎的儿子喜欢砍下漂亮宫女的头颅,做成工艺品,放在盘子里供人欣赏,经常把人和牛羊一起煮,分给大臣品尝味道。在这种野蛮的屠杀下,中原地区的汉人有原先的一千六百多万锐减到三百万左右!可以说,差点造成中原地区汉人的灭绝。

还好有大将冉闵发布了反胡令。汉人最终赶走了在中原地区祸害百年的胡人。

这一段历史之所以提及的很少,主要在于这是我们汉族的一个耻辱,也跟我们现在宣传的民族团结相违背。但不管怎么说,我们要以史为鉴!

我是孙老师,专注历史领域。关注孙老师,一起发现有趣好玩的历史真相!




开心的鱼头


五胡乱华号称中华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五胡对汉人的残酷屠杀简直就是骇人听闻,在那个时代的汉人时刻担心自己的性命不保,屠城、劫掠、奸淫、吃人等等,所以为何所五胡乱华时期是汉人最为黑暗的时代,因为汉人差点被杀绝。

那么究竟在什么时期发生的,到底有多乱?都有哪些骇人听闻的事情?

五胡指的是“匈奴”“鲜卑”“羌”“羯”“氐”五个游牧民族。匈奴大家可能并不陌生,在华夏历史上也是屡屡出现,匈奴民族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高原,匈奴族要么汉化融入汉族,也有说法是在蒙古国内的子民是蒙古族,这个民族骁勇善战,场面居住在大漠边疆,高原地带。

鲜卑族源于东胡,现在有说法是锡伯族人,但大多数也被汉化,他们以狩猎捕鱼为生,常年游牧于大兴安岭。羌族现也存在,羌族活跃于川藏地区,剩下的两个民族也是依旧存在。

既然我们搞清楚了这五胡是哪几个游牧民族,那我们就必须再说说当时的历史背景如何,为什么会造成五胡乱华,历史契机是怎样的。

五胡乱华发生在中国南北朝时期,但是在汉朝时期,游牧民族就开始逐步向中原内陆迁徙,这不断的迁徙就不断的盘踞地盘,各势力不仅打了起来,而且离中原的封建王朝也是越来越近,在汉朝后期大家都知道,经过三国鼎立,晋朝一统天下,但又出现了八王之乱的情形,整个中原乱成一锅粥,加之后来晋朝南迁,建立东晋,北方基本成了胡人天下。正是在这种混乱不堪的历史条件下,造成了五胡乱华的历史。

那么,五胡乱华究竟有多乱?

因为古代很讲究血统族氏之分,所以少数民族不仅占领中原地盘,更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羯族将汉朝女子当作“两脚羊”,晚上奸淫白天则宰杀了充当粮食,简直毫无人性丧失天理。氐族攻占晋朝王都洛阳,不仅夺取了城池,更是屠杀了近二十万汉人。

据说鲜卑族在攻打宋国时,随军不带一份粮草,而是杀汉人以充饥,当时路边,树上到处都是尸体,完全就是一种人间地狱。最遭殃的是汉族百姓,他们大多手无寸铁,而游牧民族侵占并非王朝更替,他们不将汉族人民视作人,惨无人道,当时汉族人口锐减2/3,汉朝几乎到了灭绝的边缘。

所以五胡乱华向来是最不愿被提及的时代,那死一个充满着暴力,血腥,蛮横的时代。


大国布衣


“五胡乱华”这个话题有些沉重,那是汉人被称作“两脚羊”的时代。但是那也确实是个民族大融合的时代,没有“五胡十六国”,就结不出“隋唐盛世”的果实。

这是中国最乱的一段历史,它从东汉末年中平六年,公元186年,一直到隋文帝杨坚576年统一中国为止,除了晋朝统一之初的二十多年以外,近400年的岁月里,兵戈不息,人民百姓民不聊生,中原大地战火连绵,田地荒芜,世家大族被迫衣冠南渡,经济和文化都事一个大的退步!

论起“五胡乱华”的原因,那就是“八王之乱”!司马家的家族内乱,最后造成整个国家的军阀混战,极大的消耗了国家力量,这才使得匈奴的刘渊,羯族的石勒,氐人的苻坚,鲜卑的拓拔和慕容羌人的蒲洪,你方唱罢我登场,只把中原搅闹的乱乱哄哄。

五个少数民族建立了前后汉,前后赵,前后燕,前后秦,东西魏,等等的十六个政权,时间都不长,这个时代,是武人的时代,这个时代是大胡子的时代,而和他平行的南边,则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小朝廷,也是战火不断!读了这段历史后,最大得想法就是:

生在和平年代,长在和平年代,有强大的祖国保护,那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


正在学历史


五胡乱华时期,出现了将近60个政权,彼此之间战乱不断,人民颠沛流离,人口锐减,胡人杀汉人,胡人杀胡人,汉人杀胡人,汉人杀汉人,很多民族都在这一时期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复旦历史学者葛剑雄认为,由于五胡十六国时期的人口损失仅比东汉末年小一些,谷底时期大约仅剩下三成多的人口。


五千年风雨同舟


五胡乱华时期就是中华民族的一场噩梦,300年里除了屠杀还是屠杀,整个中华大地就是一个大型屠宰场。

五胡主要是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游牧民族。由于汉朝对外族实行宽仁包容的政策,胡人逐渐迁徙到华北地区,到了晋朝,首都洛阳周边生活了大量的胡人。


晋朝末年的“八王之乱”使得战乱不止,百姓民不聊生。氐族趁机率先作乱,其他胡人纷纷响应,一场惨无人道的屠杀就此展开。胡人不断攻击汉人,所到之处尸横遍野。氐族光攻打洛阳就屠杀了二十万人左右。

据《晋阳秋》记载,一个叫“胡皇”石勒的胡人首领,他一次就屠杀了数十万人,很多逃亡的百姓,听到他要赶来了,纷纷上吊自杀,石勒死后他的侄子石虎继位,石虎的手段更为残暴。

有个叫“羯族”的胡人更为恐怖,汉族女人被他们蹂躏后,就会被杀死,随即会煮了吃掉,简直就是没“开化”的猛兽。整个“五胡乱华”的300年里,北方汉人人口从2000多万人锐减至400万人。


后来汉族和鲜卑族融合在一起,对“匈奴”“羯”“羌”“氐”四个民族展开了反击,胡人也被屠杀殆尽。至此“五胡乱华”宣告结束,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统一了华北。


花木童说史


五胡乱华到底有多乱?



这是一场险些毁灭汉民族的灾难,更是一个让汉民族为之痛心的悲惨时代。

汉人被称两脚羊,人间翻作屠宰场。

司马氏一统天下,结束了群雄纷争的三国时代。然而这个刚建立起来西晋政权并不稳固,不久后就爆发了八王之乱。匈奴、鲜卑、羯、羌、氐五大胡人部落趁机作乱,入侵中原,是为五胡乱华。(五胡只是乱华的代表,真正参与的数目远不止此。)

光是烧杀掳掠,奸淫抢劫已不足以形容他们的罪行。他们乱华的所作所为实在是丧心病狂,令人发指,毫无人性可言。

他们进入中原后,一路杀人放火,将大好人间顿时变成了修罗场,将无数百姓变成了屠刀下的亡魂。多少平民百姓惨死于这场暴乱之中,多少无辜家园毁于这场被恶魔引起的战火之中。



杀的杀,烧的烧,抢的抢,更过分的是连女人都不放过。有传闻他们将女人比作“两脚羊,”抢回来后晚上奸淫,白天没粮食的时候就将她们残忍的杀掉,再食其肉充饥。

在他们眼里,汉人就像动物一样,可以玩弄,可以欺负,更可以吃。他们就像是一群毫无人性的畜生,给汉人带来一出出惨绝人寰的悲剧。

这一场暴乱造成北方人口减少了1000多万。这是一个让所有汉人,所有华夏子孙心寒的数字。百姓何其罪?妇人何其罪?



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历来侵略者都不会获得好下场,血债向来要拿血来偿。有些事,只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

闵冉杀胡令一出,便是乱华者果报之时。

正如西汉名将陈汤所说:“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过去的已经过去,有些事可以忘记,有些事永远不会忘记。铭记历史,热爱国家,珍惜和平。我是Ad哥哥,感谢您的阅读,更期待您的关注。


Ad哥哥


要了解五胡乱华有多乱,我们就要搞清楚“乱华”究竟是怎样一种“乱”法。

第一乱:政权更迭频繁

北魏的崔鸿在他的著作《十六国春秋》中,将五胡时期中原出现的政权划分为十六国,其中十六国分别是:前赵(匈奴)、后赵(羯)、前燕(鲜卑)、前凉( 汉)、前秦(氐)、后秦(羌)、后燕(鲜卑)、西秦(鲜卑)、后凉(氐)、南凉( 鲜卑)、西凉(汉),北凉(卢水胡),南燕(鲜卑),北燕(汉),夏(匈奴),成汉(蛮)。

除此之外,还有代国(北魏的前身)、冉魏(汉人冉闵所建)、西燕、翟魏、吐谷浑。

(时局图)

第二乱:不同政权对中原百姓的态度

在五胡乱华期间,最大的矛盾就是“乱华”二字,纵观十六国,不同政权、领导者的态度又不一样。总的看来,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排斥型

代表人物:石勒、石邃、苻登等等

《晋书》石勒羯人对汉人的屠杀和食用:于是数十万众,勒以骑围而射之,相践如山,王公士庶死者十余万,王弥弟璋焚其余众,并食之。

登既代卫平,遂专统征伐。是时岁旱众饥,道殣相望,登每战杀贼,名为“熟食”,谓军人曰:“汝等朝战,暮便饱肉,何忧于饥!
浚乘胜遂克邺城,士众暴掠,死者甚多。鲜卑大略妇女,浚命敢有挟藏者斩,于是沉于易水者八千人

第二类、学习拉拢型

代表人物:苻坚、北魏孝文帝、冉闵

《晋书》王猛临死前对苻坚说:“晋虽僻陋吴、越, 乃正朔相承。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臣没之后,愿不以晋为图。鲜卑、羌虏,我 之仇也,终为人患,宜渐除之,以便社稷。”

《晋书》:“初,汉高祖以宗女为公主,以 妻冒顿,约为兄弟,故其子孙遂冒姓刘氏。”
《晋书》后赵君子营:陷冀州郡县堡壁百余,众至十余万,其衣冠人物集为君子营。乃引张宾为 谋主,始署军功曹,以刁膺、张敬为股肱,夔安、孔苌为爪牙,支雄、呼延莫、 王阳、桃豹、逯明、吴豫等为将率。

此类君王通常是想要打造统一政权,他们任用世族门阀,学习汉族文化,在朝堂之上出现了大量世族子弟和西晋高官。

冉闵的情况又比较特殊,他是后赵武帝石虎的养孙,在对北燕、东晋这样的敌对国家都立下了很大的功劳,他也因此上了东晋的黑名单。石虎去世之后,石虎第九子石遵不满太子石世,就拉拢石虎,对他说:事成之后,让你做太子。

石遵肯定没有兑现这个承诺,冉闵便和他儿子石鉴关系天然对立,当石鉴动手想要铲除冉闵的时候。冉闵为了打击后赵政权中敌对自己的人,其中“与官同心者留下,不同心者听任各自离开”,等到甄别出哪些是后赵政权的忠臣后,他颁布了一纸杀胡令来消除后患。即便他登基之后,杀胡令带来的后果也没法消除,“遣使者持节赦诸屯结,皆不从”,但这样下去他的政权就要分裂出去,少了一大部分实力。

于是,天王撤销了杀胡令,并让他的儿子冉胤当大单于,来表达自己想要亲近胡人的意图。什么?不杀胡了,还要重用?被他杀胡令吸引过来的光禄大夫韦謏当场拍板表示反对重用胡羯,使用单于的称号,冉闵怒了,你们还不听话了,当即把韦謏和他的儿子韦伯阳给杀了,并且把归顺的胡人也授予官职,表现自己一碗水端平。

当时冉闵的局势并不好,外忧内患,独木难支,他又想寻求外援——东晋。冉闵对东晋说:胡逆乱中原,今已诛之。若能共讨者,可遣军来也。但冉闵这套反复的手段还有之前的隔阂完全不能让人相信,东晋不搭理他。


其中投降的汉人又分为三类境界,一类是想利用自己的能力缓和胡人和汉人的矛盾,如王猛;二类如杨轨假意投降,然后伺机寻找机会实行斩首计划;三类为了保全自己性命和世族前程。

第三类、救国型

《资治通鉴·第九十九卷》前凉的奠基人张轨临死前:吾无德于人,今疾病弥留,殆将命也。文武将 佐咸当弘尽忠规,务安百姓,上思报国,下以宁家。素棺薄葬,无藏金玉。善相安逊,以听朝旨。

当时晋国南渡,北方只有张轨支撑,大量难民前往凉州刺史张轨处避难,时人认为“中原方乱,避难之国,惟凉土尔”。


脑洞趣味历史


我是六菠萝,我谈一下看法。

天下大事如大江东去,合久必分。无论是放在埃及、还是放到希腊诸城邦抑或古印度,都是如此。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中,东汉至魏晋、大唐至弱宋这两个中间期,无疑是最为动乱的黑暗期。

五胡南下这段历史,题主问能乱到什么程度?可以这么说,三天一小仗、五天一大乱。具体怎么乱,如麻绳一样,剪不断理还乱:

揭开动乱“第一枪”的,乃是司马衷,准确的说是他老婆贾南风,无武则天的权谋,却比武则天野心:她篡改诏书,只任命杨俊为辅政大臣,又引狼驱虎,让司马亮杀杨俊。此举引发了“八王之乱”。你方唱罢我登场,楚王司马颍为击溃“挟天子”的司马冏,让匈奴贵族刘渊相助,刘渊却趁势造反,建立匈奴汉国;匈奴进去后,其部将石勒坐大,其子石虎灭汉国(此时叫前赵)。

刘渊和石勒,一个匈奴,一个羯族,犹如两只脚踩进了中华大地,为其他少数民族“开路”。而曾经被匈奴击败,逃到鲜卑山的东胡(即鲜卑族)的三大部段部、宇文部和慕容部(区别区西部鲜卑三部拓拔部、铁佛部、贺兰部)也进入中原,与石虎的后赵时而合作,时而敌对,时而鲜卑自残。

而前赵灭亡后,生活在并州(今太原)的氐族趁鲜卑与后赵冲突,趁机崛起,在谋士王猛辅佐下迅速强大。并攻灭了后赵,建立了前秦。

正当前秦春风得意之时,西部鲜卑拓拔部在拓跋珪带领下建立北魏,又乘苻坚“淝水之战”失败而国家四分五裂时,与一代名将慕容垂几乎同时建立功勋,慕容垂建立南燕、慕容泓建立西燕(略提一下甘肃一带也存在后凉、西秦),而拓跋珪一举打败不知天高地厚的赫连勃勃(也叫刘勃勃,铁弗部刘卫辰之子)。

北方如此多娇,南方晋朝怎能不折腰?东晋也一直在刷存在感,祖逖北伐、桓温北伐虽然轰动北方,但也仅仅轰动了一阵子。直到拓跋珪灭后燕,南燕幼稚皇帝慕容德多次“挑衅东晋”,南方终于出了一位“盖世英雄”-刘裕。他于409年大举北伐,短短两年就收复北方大部分地区,连强国北魏都忌惮。



然而刘裕北伐成果短短几年就被刘义真这个败家子挥霍一空。刘裕虽然悲痛,但他重心是在南方。420年,在“桓玄之乱”几年后,晋安帝成为了摆设,刘裕废帝自立,南朝的时代开始了。

而拓跋珪之子拓跋焘也来捧场---大军攻宋,使得宋胆战心惊,拓跋焘又兵锋北指,破夏国都城统万,灭夏国;趁其不备。偷袭茹茹(柔然)、灭汉族政权北燕。至此,北魏于439年统一了黄河流域,至此南北朝时代正式开始。五胡南下的动乱局面被南北朝取代。



这里是交流的舞台,欢迎大家各抒己见,任君畅谈!


六菠萝说历史


五胡乱华是中国人类发展历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时间,是汉民族的一场灾难、耻辱,导致华夏人口严重减少,人伦下滑,几近亡种灭族,使得中原文明、社会经济严重大倒退,那么五胡乱华在当时到底有多乱?


这还得从东汉末年说起,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北方游牧部落对富庶的中原地区早就虎视眈眈,时常南下侵扰,但由于有曹操、司马懿等强人的据守,他们也不敢乱来,待曹操、司马懿等人相继去世,没有了强人的西晋政权奢靡成风、不思进取,再加上残暴的统治,使得国力逐渐衰退,有爆发了“八王之乱”,国家动荡,民不聊生,很多北方民族也介入中原的战争,趁火打劫,趁机壮大自己的实力。


南下的胡族不下十几个,其中最主要的五胡是:匈奴族、鲜卑族、羯族、氐族、羌族等。

五胡乱华是由氐族及匈奴族的入侵揭开序幕,公元304年,氐族领袖李雄占领成都,自称“成都王”,史称成汉;匈奴贵族刘渊起兵离石(今山西离石),并称帝,史称汉赵,是五胡建国的开始。

到了公元310年刘渊病死,他的儿子刘聪继位,即命部下率兵攻打西晋都城洛阳,并最终攻下洛阳,俘获了晋怀帝,公元313年,刘聪毒死了晋怀帝,晋怀帝的侄儿司马邺在长安称帝,是为晋愍帝。

公元317年,晋愍帝也被杀,自此西晋灭亡,中原沦丧与胡人之手,西晋皇室的后裔司马睿在江南的建康(今南京)称帝,建立东晋,他们以北伐中原、恢复故土为己任,自始至终都在与五胡征战不断,因此这一时期战乱连连,混乱不堪。


北方胡人大举入侵中原后,他们纷纷自立为王,建立了大小二十多个政权,这一段时间被称为“五胡十六国”,这一段时间不光是乱,而是几乎回到了原始社会,其中以羯族、白种匈奴、鲜卑族三族最为凶恶,他们大肆屠杀汉民,由于他们是来自蛮荒之域的野蛮胡族,还保留着原始的食人兽性,他们生活在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文明程度很低,吃人肉是很正常的。

他们的军队都是把人肉当军粮,据说鲜卑族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在攻打宋国的时候,三十万大军不带一粒粮食,看见人了就吃,“掠人而食”人吃人在那个年代就变成了真实情况,据《晋阳秋》中记载,仅石勒一战就屠杀了数十万百姓,而且当时路两旁的树上、城墙上全部挂满了人,完全就是人间地狱。


直到革命英雄冉闵灭掉羯赵建立大魏的时候,汉人被屠杀的局面才得到逆转,他下达了《杀胡令》,要杀尽所有北方的胡人,后来在北魏的鲜卑人的反扑下,冉闵失败了,汉人再次遭到鲜卑人的大屠杀。

直到公元439年北魏完全统一了北方,这场长达一百多年血腥屠杀才逐渐结束,此时整个中原汉人只有400多万,北方人口锐减了三分之二,可见胡人是多么的凶残。


北魏统一了北方,社会勉强稳定了下来,但是随着政权更迭不断,南北对峙战争也从未停止过,因此百姓在多次战争的蹂躏之下,人口也是不断在减少的。

真正结束五胡乱华这一黑暗时期的还是杨坚建立了大隋,灭了南陈之后,终结了几百年的动荡局面,为后来的大唐盛世奠定了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