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强对流来袭,严防5类疾病,千万不要冻着这3个地方!


寒潮+强对流来袭,严防5类疾病,千万不要冻着这3个地方!

近期回暖的气温特有春天的感觉,然而「春天孩儿面,一天脸三变」,春季最要提防倒春寒。

中国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预计25日夜间至28日,中东部断崖式降温,较强冷空气影响大部分地区,多地降温幅度将达12℃以上,局地超15℃,同时伴随大范围降水。

寒潮+强对流来袭,严防5类疾病,千万不要冻着这3个地方!

寒潮与强对流两个气象预警齐发,任性的气温,需谨慎保暖着装,不然容易诱发感冒、哮喘、老胃病、关节炎等疾病哦。

春寒料峭,警惕5类疾病

春季人体皮肤细胞逐渐活跃,毛孔张开,适当「春捂」有利于避寒保暖,但也要严防5类疾病:

寒潮+强对流来袭,严防5类疾病,千万不要冻着这3个地方!

  • 胃部疾病

低温期间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较低的气温可刺激毛细血管收缩,影响胃酸分泌和血液循环,进而诱发急性胃痉挛、胃溃疡和胃肠炎等胃病。

随着疫情的好转,火锅奶茶几乎是大家补偿性吃喝的首选。

寒潮+强对流来袭,严防5类疾病,千万不要冻着这3个地方!

在热销火锅带动下,补偿性吃喝的风险也来了,痔疮膏、胃肠药的销量攀升62%,祛火茶销量更是暴涨170%。

补偿性吃喝悠着点,不然再来降温诱发老胃病就更难受。同时注意腹部保暖,少穿露腰服。

  • 关节炎

春暖花开,气温上升,纷纷换上短裤小短裙。

然而气温骤降,膝关节未及时保暖或遭遇冷空气侵袭,容易致使局部出现麻木、酸痛,时间一长易诱发风湿性关节炎。

寒潮+强对流来袭,严防5类疾病,千万不要冻着这3个地方!

不想膝盖预知气温变化,不想承受膝痛,还是在降温之际,乖乖穿上民俗又雅致的秋裤吧~

  • 感冒、哮喘

春季气温忽冷忽热,一不留心就容易感冒。

此时呼吸道疾病易高发,如果不及时添衣,在冷空气刺激下,会降低气道免疫力,引发咳嗽、哮喘、胸闷。

气温骤降,更容易复发或加重哮喘、慢性支气管炎。

寒潮+强对流来袭,严防5类疾病,千万不要冻着这3个地方!

因此在添衣方面,最好选择「洋葱式穿衣法」,即内层排汗、中层保暖、外层防风防水。加强衣服间的空气流通,更方便冷热穿脱。

  • 心血管疾病

早晚温差大,对冠心病、心梗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一点也不友好。

突然的寒冷刺激,会刺激冠状动脉痉挛,诱发心绞痛、心梗等意外。

寒潮+强对流来袭,严防5类疾病,千万不要冻着这3个地方!

因此要注意并重视胸闷、心慌等异常情况,同时坚持遵医嘱服药,避免呼吸道感染诱发肺炎而加重心脏负担。

  • 脑梗

春季昼夜温差大,亦是脑梗多发时节。

如果出现说话不清楚、一侧肢体麻木、口角歪斜等中风迹象,要及时就医并作详细检查。

倒春寒,春捂注重3部位

春捂「捂」对了部位可防春病,尤其是出现倒春寒的时候。

  • 捂腰腹

注重肚脐和腰部的保暖,肚脐血管丰富且无肌肉和脂肪组织,受凉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

人体阳气根在肾,腰为肾之府,肾阳虚会导致腰部酸软怕冷,因此保暖腰部也是在养阳护阳。

寒潮+强对流来袭,严防5类疾病,千万不要冻着这3个地方!

  • 捂足部

春捂讲究上薄下厚,只因人体下肢的血液循环比上肢要差,易受风寒侵袭。

因此,别急着脱掉保暖的厚裤子、袜子和鞋子,以及注重脚踝的保暖。

寒潮+强对流来袭,严防5类疾病,千万不要冻着这3个地方!

肝、脾、肾、膀胱、胃、胆六经都从脚踝经过,若过早穿露脚踝的裤子、破洞裤,容易损耗体内阳气,并增加患关节炎和多种妇科病的几率。

  • 捂颈背

中医看来,督脉的循环路线在后背,沿脊椎自下而上地延伸。

而督脉亦被中医认为是「阳脉之海」「总督一身阳经」,做好颈背的保暖工作关乎阳气生发,可预防疾病,更关乎气血供养头部。

寒潮+强对流来袭,严防5类疾病,千万不要冻着这3个地方!

所以无论春夏秋冬,都别让后背和颈部着凉了,尤其夏季开空调更要注意。

春捂原则

春捂要根据气温而定,春季昼夜温差大时,要适当有技巧地捂;出现倒春寒时,要严格恪守;若暖春到来(连续几天最高气温在20℃以上),就不要捂了。

当然,如果极端天气交叉出现,就要根据温度勤快地增减衣物了。

寒潮+强对流来袭,严防5类疾病,千万不要冻着这3个地方!

寒潮来袭,大家要做好保暖措施,赶紧找出收起来的大衣和秋裤吧~

寒潮+强对流来袭,严防5类疾病,千万不要冻着这3个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