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來”的探影萎靡不振,董修惠的“新零售”能解決問題?

不可否認,90後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車市主力軍,相較於60/70後父輩,他們更在乎車子是否夠潮、配置是否高、科技裝備是否在線。鑑於當下90後剛步入社會,導致他們的購買力有限,所以10-15萬元的SUV是他們的主力選擇範圍。

其實,這個價格區間裡充斥了相當大一部分自主品牌SUV車型,例如哈弗H6、吉利博越、榮威RX5、傳祺GS4等,各方面的產品實力都不錯。不過,對於有些年輕人來說,基於對合資品牌的青睞,他們更喜歡在這個價位裡購買一臺品價比不錯的合資SUV車型。

於是,“善於研究國人”的大眾就推出了一款小型SUV——T-Cross途鎧,時尚炫酷的外型設計、充滿科技感的內飾以及誘人的優惠政策,成功的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一致好評。上市短短半年多,就非常快速的佔領了小型SUV的市場,成為了年輕消費群體追捧的目標。

“遲來”的探影萎靡不振,董修惠的“新零售”能解決問題?

途鎧的成功,同為競爭者的一汽大眾也分外眼紅,在2019年12月4日推出了探影。可是在探影上市後的的兩個月時間裡,分別售出1586輛和1549輛,為何探影沒能像途鎧一樣熱銷?未來又能熱銷嗎?在燕趙女司機看來:難!

性價比不及XR-V和繽智

探影是一汽-大眾的第三款SUV產品,基於MQB-A0平臺打造,定位小型SUV,和上汽-大眾的途鎧是孿生兄弟車型,TA的推出將繼續豐富一汽-大眾的SUV產品序列,進一步拓展銷量和用戶群。

這樣的做法其實並不是國內首次,參考豐田以及本田在國內都分別擁有兩家合資公司,比如豐田C-HR和奕澤、本田的XR-V和繽智,都是這樣的孿生車款,其目的意在全面的佔領細分市場,所謂1+1肯定會大於1,這個道理相信大家都懂。可是在合資小型SUV領域裡,本田繽智和XR-V在2020年1月分別售出1.15萬輛和1.39萬輛,同樣是定位小型SUV,為何僅有繽智和XR-V能暢銷?難道VW車標吸引力不強了嗎?

“遲來”的探影萎靡不振,董修惠的“新零售”能解決問題?

一汽-大眾探影的最大槽點就是車身長度只有4194mm,4.2米的長度都達不到。儘管這是一款小型SUV,但是一汽-大眾探影堪比小型轎車一般的車身長度,實在是很難讓人提起興趣。畢竟探影的兄弟車型上汽大眾-途鎧的車身長度,也達到了4218mm。

所以,一汽-大眾探影在車內空間方面,相比本田的XR-V和繽智均超4米3的差距還是很大的。即便是比探影大一號的探歌,在車身長度方面也沒有這兩款車長,只是在軸距參數上好於繽智和X-RV。在實際的使用感受方面,基於“MM理念”(乘員空間最大化,機械空間最小化),本田這兩款車的表現要更好一些。

“遲來”的探影萎靡不振,董修惠的“新零售”能解決問題?

其次,本田的1.5L發動機完爆大眾1.5L發動機,動力強了18馬力和10牛米,並且本田1.5T發動機比大眾1.4T發動機強了27馬力,只是弱了30牛米。值得一提的是,探影1.4T車型需要加95號的汽油,而XR-V全系僅需加92號汽油,所以後期的用車成本也會有細微差距。也就是說,買小型SUV,選擇XR-V和繽智不僅有更大尺寸、更穩定的發動機和更低的養車成本。

在變速器方面,一汽-大眾探影匹配6AT和7DCT雙離合變速器,而XR-V和繽智匹配6MT和CVT無級變速器,承認CVT換擋效率不及7DCT快,但從目前大眾在華所有匹配7DCT的車型反饋來看,頓挫、異響和抖動等雙離合通病依然存在。

“遲來”的探影萎靡不振,董修惠的“新零售”能解決問題?

最後從從價格上來看,雖然,一汽-大眾探影以11.49-15.99萬元的價格成為當下能買到的最便宜的大眾SUV,但是新車剛上市終端無優惠,而本田XR-V和繽智入門車型目前均有2萬元左右的降價優惠,與探影比較起來略有終端價格優勢,自然而然也造就了XR-V和繽智的熱銷。

內部競爭混亂,探影四面楚歌

大眾集團內部同價位競爭嚴重,留給一汽-大眾探影的機會並不多。

在10-15萬這個價位內,大眾集團旗下已經有途鎧、探歌、柯珞克、柯米克、捷達VS5等多款SUV車型,這些車型的上市時間更早,其中探歌、柯珞克、捷達VS5還是緊湊型SUV,論產品力和性價比,探影都不是最突出的,探影想要從這些車型中脫穎而出,確實很難。

“遲來”的探影萎靡不振,董修惠的“新零售”能解決問題?

例如與同平臺的捷達VS5相比,全系搭載1.4T發動機指導價才8.48-11.28萬元。雖然沒有了大眾標,但是作為一款緊湊型SUV無論是定位還是車內空間都遠遠大於小型SUV的大眾探影,更不用說四輪獨懸比後輪採用板懸的探影更具有吸引力。在捷達VS5這樣的高性價比優勢之下,誰會想去買價格又貴、又沒什麼吸引力的大眾探影?

“遲來”的探影萎靡不振,董修惠的“新零售”能解決問題?

就算和自己的“兄弟”途鎧相比,探影也毫無優勢可言。

從外形上看,途鎧繼承的是上汽大眾“途”字輩SUV的設計理念,外形更趨向於大氣和硬朗,而探影前臉則與探歌較為相似,造型較為圓潤,運動感官有些不足。另外,途鎧全系車型配備了LED光源,而探影部分車型依舊採用了鹵素光源,並不符合主流SUV的定位。

“遲來”的探影萎靡不振,董修惠的“新零售”能解決問題?

途鎧

“遲來”的探影萎靡不振,董修惠的“新零售”能解決問題?

探影

另外由於途鎧的車身稍長,比例更加符合一臺SUV的定位。而對於探影來說,車身長度的縮短,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整車的造型設計短板,缺少SUV車型普遍應該有的霸氣,相反更顯得侷促,遠遠看去就像是把Polo加長加高一樣的可笑。這也表明了在SUV設計理念上,上汽大眾10年積累的經驗確實比一汽大眾更為豐富。

“遲來”的探影萎靡不振,董修惠的“新零售”能解決問題?

途鎧

“遲來”的探影萎靡不振,董修惠的“新零售”能解決問題?

探影

內飾方面,雖然兩款產品都是大眾集團出品,不過在風格上各有不同。途鎧內飾採用的是年輕化的風格,另外內飾以軟性材料為主,整體比較有品質感。而探影依舊採用了大眾T字佈局,大面積的硬質塑料材質的應用,令整車顯得十分廉價。

“遲來”的探影萎靡不振,董修惠的“新零售”能解決問題?

途鎧

“遲來”的探影萎靡不振,董修惠的“新零售”能解決問題?

探影

動力方面,兩者都採用了相同的動力總成,且都基於MQB-A0平臺打造,可以說,一汽大眾探影和上汽大眾途鎧這兩款車只是在外觀、內飾和配置上有所調整。這也反映出大眾已經把雙車戰略運用得爐火純青。

在B級車市場,帕薩特和邁騰就屬於雙車戰略車型,在A級車市場,捷達和桑塔納、朗逸和寶來的不同組合也屬於“雙車戰略”範疇。如此產品策略節省了開發和引進國產的成本,這就是強大品牌力背後的市場生存能力,中國消費者的確有些好忽悠,畢竟有市場就有產品和服務提供。

董修惠的“新零售”能解決問題?

既然探影定位為年輕人的SUV,為配合品牌和產品的年輕化策略,一汽-大眾在銷售渠道和銷售網絡方面也在進行新佈局。去年11月1日,一汽-大眾大眾品牌廣州數字化品牌零售中心揭幕,同時一汽大眾超級APP宣告正式上線。這意味著,一汽-大眾在銷售領域正式開啟了“新零售時代”。

“遲來”的探影萎靡不振,董修惠的“新零售”能解決問題?

一汽-大眾銷售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董修惠表示:“尤其是現在,要想抓住新生代這個消費群,最不能忽略的就是線上渠道”在消費變化日新月異的時代,選擇以年輕人習慣的方式打通線上線下銷售渠道,除此之外,在核心業務的正向增長下,一汽-大眾也在謀求更為徹底的轉型。

“遲來”的探影萎靡不振,董修惠的“新零售”能解決問題?

可是對於目前的中國汽車市場來說,消費者整體上對汽車的認知度並不高,幾乎90%的汽車消費者還是對汽車一竅不通,汽車仍然是一種有陌生感的商品。單純的體驗店+線上購車的模式在當下並不能完全適用絕大多數消費者,例如一臺車的動力、駕控體驗、配置應用等動態展示並不適合在體驗店來感受,所以消費者還是願意在看得見、摸得到、能試駕,並且能現場解決問題的4S店購買汽車。

其實董修惠還是沒懂,消費者所期望的終端網絡,更為看重的是服務終端,買車是一次性需求,但售後卻是長期需求。目前,從國內某投訴平臺上看,一汽大眾大多數車型投訴中,服務投訴數量比車型的質量問題都多。

“遲來”的探影萎靡不振,董修惠的“新零售”能解決問題?

“遲來”的探影萎靡不振,董修惠的“新零售”能解決問題?

你光想辦法讓我買著方便,卻不想辦法讓我用著方便,有什麼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