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来袭,千万要注意这四种高发病!

3月24-26日,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寒潮预警,这也是近十年来最晚的寒潮预警。26-28日中东部大部地区将经历雨雪和大风降温,多地累计降温幅度超过10℃,局地超15℃!

“倒春寒”可能会迟到,但一定不会缺席。最近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暖,压在箱子里的厚衣服也该拿出来了。

寒潮来袭如何守护健康?今天坛妹来唠唠~

寒潮来袭,千万要注意这四种高发病!

●“春捂秋冻”别松懈●

现在正是倒春寒的时候,我们得添加衣物御寒,但同时还要注意,即使以后天气回暖了(气温升高到10~15℃),也得再捂上7天左右,体弱的孩子和老人还要视情况再多捂几天,这样身体才能适应。减得过快有可能会冻出病来。

春捂的时候,要注意护好两头(头颈和双脚),帽子不要摘得过早,衣裤鞋袜也不能马上换成太单薄的。因为人体下半身血液循环比上半身差,本来就很容易受风寒侵袭,如果下面穿少了,寒气和湿气就会悄悄地趁虚而入。孩子和中老年人春捂穿衣更要讲究“下厚上薄”。此外,我们脱衣服还要学会递减,羽绒服、棉服别急着脱,可以从里面的夹衣慢慢脱起。初春昼夜温差比较大,如果早晨出门前看到天气预报说温差在8℃或者更多,那就要加件衣服。中午暖和了,可以再脱掉。

那么,什么时间不用再捂了?需要有两个条件:一是昼夜温差开始小于8℃,而且白天的气温能达到15℃以上,一般来说,15℃就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了。此时,气温已经相对稳定,我们就可以脱掉沉重的冬衣,迎接温暖的春天了。

●吃点“味儿冲的”●

“倒春寒”天气可以多吃点味儿冲的食物,可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气温降低时,患有哮喘、支气管炎、冠心病等疾病的老年人容易受影响。而小孩则主要是起初表现为各种呼吸道感染,进而患上重感冒、支气管炎、鼻炎等疾病的。这是因为“倒春寒”天气让春季多发传染病的特点和低气温下易致的伤寒感冒碰到了一起。

对此,在饮食上可增加吃大蒜、洋葱、芹菜等味儿冲食物的次数,对预防伤寒感冒、春季多发的呼吸道感染、心脏病发作和中风有益。

不过,儿童可能会对这些气味儿食物抵触。这时可把芹菜、姜末做饺子馅吃,也可以用碎洋葱做成炒饭。此外,将洋葱、蒜、芹菜等加热时间长一些可减少气味儿,但烹饪越长,气味儿中的健康物质保留越少。为此,可根据口感接受程度找到口感和健康兼顾的最佳结合点。

寒潮来袭,千万要注意这四种高发病!

●“倒春寒”注意这四种病●

一、消化系统疾病:脾胃很怕忽冷忽热

倒春寒期间,对于一些老病人,如果本身脾胃就不太好,而最近又加重了;或者不想吃饭,一吃就拉肚子,胃疼胃胀、恶心;另外,如果称体重发现自己体重下降得非常快,大便发黑或出现了低烧、贫血等,这些都是报警症状,尽管可能与倒春寒在捣鬼有关,但遇到这些情况,还是应尽早到医院及时诊断治疗。

想要躲开倒春寒带来的脾胃疾病,记住这三点:

1、防寒,衣服别脱得太快;

2、多运动,增强自身的抵抗能力;

3、也要少吃寒凉食物。

二、心脑血管类疾病

每年的4月份左右,也就是晚春的时候往往会有冷空气的突然降临,这种气温的不恒定对心血管病患者来说是个严峻的考验。

气温一降,会有很多人突然生病,像是脑中风,甚至只因为洗了个澡。因为洗澡时气温相对偏热,洗完了血管又是收缩的,家里暖气已经停了,自然环境还是偏冷,就会出现急性的突发的心脑血管事件。

三、关节炎

骨关节炎是一个老年病,不可逆的。人体在30岁以后,关节软骨开始变薄、退变,肌肉也开始退变,到了老年,肌肉、关节退变了,“筋不束骨”,就可以引起骨关节力学的改变,引起骨刺、骨质增生等,刺激滑膜产生炎症,患上骨关节炎。

有两个信号提示可能患上骨关节炎。一是上楼梯腿打软。“以膝关节为例,假如上下楼时觉得腿打软,有可能是关节软骨薄了,或半月板损伤了,或滑膜有些轻度炎症,这时应到医院去看,而医生就诊后,如果说你有点髌股软化,实际上就是髌股关节已经有了早期炎症,这要得到高度的重视。第二个信号是关节怕冷、怕风。此时,就需要及时预防、治疗了。

四、呼吸系统疾病

倒春寒来临时,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稍不留神就感冒发烧。最容易中招的有三类人:本身患有呼吸系统慢病的人;其次是65岁以上的老人、孕妇、儿童;另外,工作压力大、经常加班、生活不规律的人群。

呼吸系统疾病往往发病急,一些患者发病后体温会迅速窜到39℃以上。其次是病情重,例如一些慢阻肺急性加重的病人,会因天气的变化、病毒和细菌的感染而再次发作,再次住院。对压力较大的加班族来说,要注意生活规律。老年人或者慢病患者要注重饮食的调理。

坛妹小贴士:

寒潮是什么?拿专业的说法来看,寒潮是指冬半年来自极地或寒带的寒冷空气,像潮水一样大规模地向中、低纬度的侵袭活动。通俗地说,就是很冷很冷的冷空气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