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粉彩开光珐琅彩西洋人物纹葫芦瓶

清代粉彩开光珐琅彩西洋人物纹葫芦瓶

珐琅彩是用珐琅彩料在瓷胎上描绘而成的一种釉上彩瓷,亦称“瓷胎画珐琅”,始创于清代康熙晚期,雍正时得到进一步发展。珐琅彩料中含有大量的硼和砷,彩料烧成后,色泽特别鲜艳明亮,有玻璃质感,画面凸起,立体感强,显得坚硬,具特别的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结合的韵味。

清代粉彩开光珐琅彩西洋人物纹葫芦瓶

清代珐琅彩瓷是专为皇帝制作的高级把玩瓷器,由宫中珐琅作坊专业生产。宫中匠师在景德镇烧好运来的上等白瓷上以珐琅彩绘画,在宫中小炉里烘烤而成。所制全为杯、盘、碟、盒、壶等小件。珐琅彩瓷见白地,也见红、黄、蓝、紫、绿、胭脂等色地,所画多为花鸟山水人物,以西洋妇女为特别。彩色极其丰富,多达十几种。因是为皇上专制,技艺高超的画工们画得特别精细,喜仿当代名家风格。所以珐琅彩瓷件件都是珍品,从来价值连城。

清代粉彩开光珐琅彩西洋人物纹葫芦瓶

此葫芦瓶瓶口小,整体为百花不露地纹。下部为粉彩开光内绘西洋妇婴,人物面部明暗分明,装束华丽。两个开光间分别饰有相互勾连缠绕的卷曲叶片。足内蓝料彩堆书“乾隆年制”四字楷书款。整个图案从题材至画法西洋风味很浓,是乾隆珐琅彩受西洋画风影响的经典之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