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人民现在的生活条件怎么样?

木叶晴空


虽然物质条件肯定比40年前的巴列维要好,但是精神生活就难说了。再者说如果当时巴列维真的要是这么好让普通的伊朗民众都吃饱穿暖,那么为什么这些人还要支持霍梅尼呢?所以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利弊。



现在伊朗大部分普通民众的生活条件可以说仅仅是温饱线以上,小康不足的水平,当然这是不算教士集团的,详情如下:



先来看宏观的数据:

伊朗统计中心数据显示,在2018年6月22日到2019年6月21日的一年间,伊朗的通货膨胀率是37.6%,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为173.3,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为193.3。(伊朗《德黑兰时报》6月23日)


这是什么概念?前一年100块钱就能买的东西,现在需要137.6元才能买,东西贵了购买力下降了,自然受损的是民众利益。但造成这种局势也不能把黑锅完全伊朗政府背,毕竟伊朗老老实实的和六方签署了《伊核协议》,如果美国不单边退出《伊核协议》恢复制裁,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要知道在2017年,伊朗的通胀率仅仅是个位数的9%。


不过尽管如此,现在的通胀率比巴列维执政后期要好这么一点点,1975年开始到1977年,伊朗的通胀率从16.6%一路飙升到了60%。



伊朗国家统计中心发布报告显示,伊朗上财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下滑4.9%,4月份伊朗日均出口原油250万桶,5月份降至50万桶以下。(伊朗《经济论坛报》6月17日、22日)


GDP是指一段时期一个国家产生劳动与商品价值,直接反映国家经济状态。伊历上一财年GDP下滑,意味着整个伊朗的经济状态出现了大幅波动,民众的收入消费都处于一个减弱的状态。而占到伊出口总额52%的原油出口因制裁大幅下降,导致的是伊朗政府收入的大幅下降,所以在民生领域的社会福利等支出也会是受到影响的。



在伊历去年为12%,同比增长了0.1%,去年共有326万伊朗人失业。(伊朗《经济论坛报》4月16日)


虽然有300多万人失业的统计,但值得一提的是,伊朗由于长期受到西方制裁,所以伊朗国内企业普遍都采取短期无合同的用工方式,有的是3个月,有的则是6个月,在用工期结束后就不得不离职。所以这一统计是存在浮动性的,也不是非常准确的,有可能比这个还多,这也从侧面说明伊朗经济并不稳定。


所以宏观来看,因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并恢复制裁,导致伊朗经济再一次的处于不稳定,民众工作流动性大,工资涨幅跑不赢通胀,而且随着原油出口下降导致财政收入的紧张,也使得伊朗政府的补贴受到影响。



再看微观,那就主要是反应在伊朗民众的衣食住行。


上一财年,伊朗人均每日肉类蛋白消费量为36克(伊朗农业部)


这个数据反映的概念就是伊朗民众每天吃多少肉,最直观的能看出来消费水平。按照这个数据来看,伊朗民众在过去一年里人均只消费不到24斤的肉,远远低于国际标准的82斤。吃肉少了,一方面说明供应紧张,另一方面说明肉涨价太凶买的少,说归期还是收入跑不赢通胀。当然这些是包括上层集团的,如果刨除这些人的数据,只少不多。



过去两年伊朗电力消费增长减速,预计从前年的7%下降到今年的2.5%。(伊朗能源部)


在工业化电气化的当今社会,耗电量与经济和民众生活息息相关,耗电量增长,说明工业保持增长和民众用电量增长,民间电量增长就意味着家里面的家用电器多,而买得起更多的家电,说明购买力强。反之则意味着发展停滞,民间电量减少说明为了省钱而省电,或者家用电器少,这说明经济收入下降了或者电费上升了。


所以从微观数据可以看出近年伊朗的通胀引发的物价上涨,已经影响民众正常生活,甚至连吃肉和用家电的电费都开始节省,当然这还没有算其他,只是摘取了较为代表的数据。



最后看收入和物价


2018年伊朗最低工资为1114万里亚尔(约222.8美元),今年月平均工资为360美元,而今年5月份伊朗平均每天的餐费大约是5-6美元。
(伊朗劳委会2018数据、Numbeo网站2019数据)


如果按这个数据来看的话,伊朗人天天维持最基本的餐费,一个月大约是150-180美元,当然这不算其他车票通勤、税收和生活消费,如果都刨除的话,可以说基本上所剩无几,相当一部分伊朗人生活的是紧紧巴巴的。


这还没有算上租房子的钱,在伊朗城市想要租一个体面的房子,每个月最少需要140美元起步,在德黑兰的话会更高,大约250美元起步。所以不是中等收入以上,在伊朗基本只能维持最低的标准。



那么伊朗的房价又是多少呢?以德黑兰为例。


四月德黑兰住宅平均每平米约1.1269亿里亚尔(约810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4%,环比上月增长2.1%。(伊朗央行)


810美元一平米,差不多5600元了,但是在德黑兰的平均工资不过500美元,也就是说想要在德黑兰买一套50-60平米房子,大约需要8年的时间,不过这还没算上通货膨胀。


在伊朗如果不是中等收入以上,日子只能将就,能省则省。



在眼下伊朗因制裁导致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很多人为了多赚钱不惜铤而走险,比如倒卖黄金,设立黑市,还有走私偷运。比如今年熟知的摩托大军向巴基斯坦偷运石油牟利,就是其中之一。当然这并不是没有风险,一旦被抓到,面临的将是监禁等更严厉的处罚,不过为了生存,伊朗民众已经顾不得这么多了。



总而言之,虽然当初伊朗教士集团能够凭借巴列维王朝经济失败民怨沸腾的怨气推翻巴列维。但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如今在美国的制裁下,他们自身也开始面临同样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成为伊朗教士集团的首要目标,毕竟这是一个事关生死存亡的困局。


马克观察


用数据说话吧。

伊朗在40年前的GDP全球排名18,如今的GDP全球排名27。这说明什么不言而喻吧。

伊朗什叶派教士集团推翻巴列维王朝统治后,几乎没有一天消停过。

1980-1988年进行了8年的美伊战争,几乎让伊朗的教士集团差点团灭。要不是美国私下和伊朗眉来眼去,通过以色列做中间人支持了伊朗军火,伊朗在战争中肯定吃不消。

当然美国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但里根正因为“伊朗门”而差点被弹劾下台。

此后伊朗着力恢复自己的经济,但是却开始对外实施输出什叶派意识形态的策略。

正是在冷战结束前后,伊朗扶植本地区众多反政府武装,诸如真主党、伊拉克什叶派武装等,又等于给本国的经济带来了一定的负担。

进入21世纪前后,伊朗又进行了核计划,这更是耗费巨大并且引起巨大国际波澜的问题,从此伊朗被西方盯上了,打压和封锁不遗余力,更是持续至今。

核计划是伊朗如今面临困境的最大原因。

伊朗的货币里亚尔兑美元的比率,在最近几年一路走低,甚至黑市交易达到了1美元兑换14万里亚尔的地步。

(近两年来伊朗汇率变化)

这也导致该国内部对鲁哈尼政府政策的不满。

老百姓在去年几次走上街头表达抗议。强硬派议员们在议会罢免和弹劾了2位鲁哈尼内阁的部长。还有两位部长辞职,伊朗央行的行长也换人。

这些都是伊朗内部问题的真实写照,但追根溯源,还是核问题惹的祸。

木叔在伊朗的朋友也抱怨,政府对燃料食品等是实行补贴的,但是最近一段补贴款不到位,特别是一些食品物价开始走高,这让民众对鲁哈尼的抱怨又开始增加了。


木春山谈天下


我现在就在伊朗。六个字概括:安定和谐热情。



用户4411023264150


巴列维国王朝,同中国是友好的,巴列维及其公主都先后访问中国!目前的伊朗给人的印象很强势,内情很少有人介绍!


老人新手新手


伊朗人民的生活也很苦。


手机用户58710337625


霍梅尼的所谓伊斯兰革命是历史倒退,是伊朗人民的悲哀,霍梅尼和哈梅内伊应对伊朗目前的悲惨生活负责。从大国搏弈的角度来看,伊朗与美国的对抗,减轻了我国的压力,应该抓住这些难得的机遇期,抓紧时问,加班加点地发展经济,加强军备。只有我们足够强大,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从这个角度考虑,还要感谢哈梅内伊!


辛福先


政教合一制度就是残酷无情,剥夺了人性的自由,社会的倒退,还利用极端宗教企图颠覆邻国政权,所以不值得同情伊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