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把Windows系統裝在大點的U盤裡,隨時帶著身上?

kiler520


很高興向大家分享我的觀點。

無論你安裝的是windows,哪個版本,要是你每次使用不同的電腦。然後U盤安裝在不同的電腦上,可能在硬件識別的過程中有哪些系統程序不能夠正常識別。經常這樣使用系統文件容易受到損壞。系統插件容易丟失。導致不能正常識別。硬件自動釋放成驅動程序。就會造成藍屏或死機的現象。

即便你在U盤裡保存了驅動程序,由於硬件不同,所以系統容易出錯。為了方便攜帶,你可以在網上搜索。雙系統win10版本。並且還有支持安卓版本的微電腦,大概U盤那麼大。只要顯示器支持高清接口就可以正常使用,並不需要在U盤裡面安裝系統。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觀點,希望大家能夠多多分享評論,轉發。





大老粗科技達人


剛剛做完系統,所以可以以實踐來回答這個問題。答案:一個字“能” 。

將Windows系統裝進U盤其實微軟早在2011年就發佈了專們的版本——— Windows To Go(以下簡稱WTG)。



WTG 的優勢:

① 與虛擬機相比,不佔用原有的磁盤空間;

② WTG 和 使用它的設備相互獨立,資料互不影響;

③ 隨身攜帶,數據安全性高。

對USB 要求:

1、USB2.0 以上

2、容量為 32G 及以上。(有微軟認證WTG的U盤,但是價格略高,完全沒必要土豪略過)

官方工具安裝 WTG(推薦)

官方下載地址:https://www.microsoft.com/zh-cn/evalcenter/evaluate-windows-10-enterprise

當然還可以使用第三方工具如軟碟duiU盤進行量產,不過還是推薦官方工具。

其他

還有一些系統維護系統PE也可以視為一直精簡版的Windows系統。如老毛桃PE 還可以鏈接網絡。


四葉草資源共享庫


我回答一下這個問題,雖然很長時間不搞電腦了。樓主所說,要把整個WINDOWS系統裝在一個容量大一點的U盤上,然後想走遍天下全不怕,這個真的行不通。

第一,操作系統的安裝不是你想象中的那麼簡單。以前攢過電腦的玩家肯定都知道,硬件安裝完畢後,開機自檢正常,啟動後,顯示器屏幕會固定在一個畫面,一串英文提示符告訴你,沒有引導程序,一個光標在不停閃爍。這種現象會讓熱衷於電腦DIY的玩家興奮不已,至少硬件匹配是沒問題的,否則主板會有提示音警告。然後呢?當然是重啟計算機,趕快按DEL鍵進入主板設置,然後設置引導路徑。我玩計算機的時候,系統安裝盤設置為光驅引導,我的師哥則是AB盤引導。按照權限來說,AB盤比C盤引導更有優先權,光驅引導權限應該低於前三者。實際上,光驅引導的權限高於C盤,和AB盤一樣,即使光驅標誌符是H盤。

第二,操作系統的安裝過程。把一張系統安裝盤裝入光驅,然後重啟計算機。主板加電,BIOS自檢正常,BIOS引導程序寫入內存,然後尋找啟動盤。AB沒有找C盤,C盤沒有找外設。外設H盤有操作系統安裝引導程序,比如一張WIN XP安裝盤。識別後BIOS引導程序把指令權限移交給H盤的WIN XP系統安裝盤,然後刷新內存。這個移交過程很短暫,顯示器甚至都不閃一下。然後一個WINDOWS安裝界面出現在屏幕上,先是一個微軟的logo一閃而過,然後就是安裝進度。以前攢機的玩家,當你們輸入用戶名和激活碼成功後,看到安裝進度條是否很興奮?不過這才是操作系統安裝的開始。

安裝進度提示,首先會蒐集本機硬件信息,然後調入相應模塊文件,再然後就是漫長的解壓縮和安裝過程。安裝完畢後,安裝程序會把輔助安裝程序刪除,然後告知你重啟計算機。點YES後,屏幕一黑趕緊按住DEL鍵重新進入BIOS設置,引導盤換為C盤。然後再重啟,屏幕點亮後,微軟LOGO佔據整個屏幕,稍後聽到WINDOWS啟動成功的提示音,等燈等燈……然後一個簡潔畫面呈現在玩家的面前,最上面的圖標應該是一個垃圾筐。欣喜之餘,操作系統安裝不是那麼簡單的,篇幅有限就不解釋重啟過程了。

第三,系統盤的演變。對於個人用戶來講,你可以忍受WINDOWS系統漫長的安裝過程,對於集團用戶來說就是災難!怎麼辦呢?先安裝好一臺機器,然後給C盤做個鏡像。反正所有機器配置都是一樣的,驅動也不會有差別,直接把鏡像考進其他機器的C盤,也許就這麼簡單。

第四,系統維護。集團客戶其中一臺機器系統崩潰了,你可以諮詢微軟客服。到後來,微軟技術人員不厭其煩,咋辦呢?開發了一款神器,修復神器,WINDOWS PE!這款軟件功能是很強大的,直指微軟操作系統的內核。只要WINDOWS PE能夠啟動,一切都不是問題。引導文件丟失不要怕,只要輸入報錯代碼,一鍵修復。註冊表損壞不要怕,WINDOWS PE可以幫你恢復出廠設置。鏡像不是微軟的產品,是第三方公司開發的。系統崩潰了不用求助客服,直接導回鏡像即可。這個鏡像和WINDOWS的系統還原有本質區別。WINDOWS的系統還原可以按照節點還原任何文件,只要是註冊表裡註冊的。缺點是佔用存儲空間,鏡像還原只是對C盤還原,至於安裝軟件所產生的文件無能為力。

樓主所說的,揣著一個安裝好的系統盤滿街跑,那是你想多了。如果你揣著一個WINDOWS PE滿街跑,不是問題。就說這麼多了,我在悟空問答從來沒寫過這麼多字,同意我觀點的必須點贊。不同意的,咱們共同討論。


雨默天邊


你的想法太限制了,現在已經有微型pc了,不光是系統,硬盤cpu內存統統塞u盤,插上顯示器、電視機就變電腦。



WolFF


我有權利回答這個問題

因為我就是WTG的用戶,平時工作有時候需要回家做,就買了這個wtg512G,U盤速度槓槓的。平時工作就用這個U盤裡面的系統,win101903 64位完整版系統,下班沒來的急做完就直接拔了回家繼續用,100G多的工程還有各種軟件省的拷貝來拷貝去了,而且用mac的時候也是很方便的。



五黃不詹鍋


工具:Windows to go輔助工具,不小於32G的U盤(建議大點的高速U盤,使用的時候可以多裝軟件,速度快),win10 iso鏡像。不同的機器需要加載不同的驅動,第一次啟動會很慢。如果電腦只有一個U口,建議把需要用的數據、安裝文件都放在U盤。



易尚至德


四個辦法

最簡單的是,直接買個電腦棒,這玩意大概2280SSD的尺寸,根據不同需求預裝有安卓、Linux、Windows等不同系統。優點是小巧方便,必要的時候接個充電寶都能開機(如果你顯示器支持USB供電的話連充電寶都省了),缺點是這東西配置基本上向平板看齊,性能可以想象,而且接口不咋全,USB不超過兩個,視頻輸出端口只支持HDMI,網絡連接只能用WiFi。

第二個方法,做個PE盤,裡面存個系統鏡像,再存上大部分主流軟件的驅動……額,這主意比較臭,屬於邪の教,好處是你換個什麼電腦都能用,壞處是,開機耗時比較久(因為你要把系統安裝到電腦裡),而且很可能電腦裡原來的文件都得被犧牲掉。

第三個辦法,主流操作系統都有專門的便攜版本,比如微軟的Windows to Go,優點是自帶基本驅動,缺點是對載體的要求比較高,而且很多電腦主機(主要是15年之前的產品)不支持WTG。

第四個辦法,直接安裝普通版本的Windows10,不過載體需要換成移動硬盤,追求便攜的話可以用m.2SSD2242核心的移動硬盤,之所以選win10,是因為win10自帶主流硬件的基本驅動。缺點很明顯,首先,系統自帶驅動未必能和你的電腦匹配,性能上會受到限制,其次,而且是最重要的一點,如果電腦比較老,可能不支持外部載體啟動。


巴斯臘肉


我是電腦大白藍胖子,一個曾經喜歡折騰電腦系統的藍胖子!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經驗吧!

首先,其實U盤和硬盤從本質上來講都屬於內存,都是用來儲存數據的,所以硬盤能做的U盤其實也能做!他們的區別就在於硬盤的空間更大、讀取速度更快,而U盤則相對小巧,攜帶方便!



其實也是可以把系統植入到U盤裡的,就跟普通裝機一樣,只是將安裝的磁盤調整到U盤即可!只是需要對BIOS進行設置,將第一啟動項設置為U盤即可,開機之後自然便能夠進入U盤的系統了!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系統可以裝在U盤裡,隨身攜帶,為什麼沒有多少人這麼做呢?當然,個人覺得完全沒必要,首先你要啟動系統依舊需要電腦這個硬件,光是帶個U盤是沒有任何用處的;其次U盤需要插入USB接口才能實用,而USB接口的讀取速率相比硬盤實在沒有可比性,這會造成什麼後果呢?首先會造成開機緩慢,其次會系統卡頓,安裝軟件的運行效率也可想而知?



當然,你們可以去嘗試一下,多折騰才能學到更多的東西!


藍胖仔資源


右上角點擊關注:『 Changsan科技客』 一起漲姿勢。

首先說結論 將Windows操作系統安裝到U盤中,是完全可行的。

作為一個資深的Windows極客,接下來就分享一個將Windows安裝在U盤中的方法。


準備條件:

  • 16G或者32G(推薦32G)的U盤

  • Windwos 10 ISO映像文件

  • Microsoft自家的Windows to GO工具(針對於Windows 10 的企業版和教育版)

  • WinToUSB應用軟件(推薦,可以創建任意版本的Windows操作系統)

在使用WinToUSB應用軟件時操作系統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 Windows 7及以後的32/64位操作系統。
  • Intel® 奔騰® 處理器。
  • 512M可用內存(推薦1G或更多可用內存)。
  • 500M硬盤空閒空間。
  • 1024x768屏幕分辨率(推薦使用更高分辨率)。

WinToUSB的主要功能為:

  • 從ISO,WIM,VHD,VHDX或CD / DVD驅動器創建Windows。
  • 將Windows 10/8/7克隆為USB驅動器作為便攜式Windows。
  • 創建Windows以進行非認證Windows To Go USB驅動器。
  • 熱克隆Windows,無需重新啟動克隆源計算機。
  • 創建支持BIOS和UEFI的Windows安裝USB閃存驅動器。
  • 使用任何版本的Windows 10/8/7和Windows Server 2016/2012/2010/2008 R2創建Windows To Go USB驅動器。
  • 支持使用Windows 2010年5月更新創建Windows(Windows 10 1903)。

從U盤中啟動Windows的一個缺點是該操作系統的運行速度可能比硬盤上Windows的速度慢很多。

準備Windows 10 ISO文件

首先使用當前安裝有Windows的電腦下載用於安裝的Windows 10 ISO文件。因此,首先訪問這個網站(https://www.microsoft.com/en-us/software-download/windows10),該網站為Microsoft官方網站,可供下載最新版本的Windows 10。

單擊"立即下載工具"按鈕,然後安裝之後下載的

MediaCreationTool.exe

工具。

1.安裝Windows 10 安裝程序

在"適用通知和許可條款"界面,單擊"接受"按鈕

然後選擇"為另一臺PC創建安裝介質"選項,然後單擊"下一步"


然後設置對應的語言、版本和體系結構。確認所有選項正確無誤後,單擊"下一步"。


然後我們需要選擇我們所需要的安裝媒體,這裡我們選擇"ISO 文件"選項,然後單擊"下一步"。

接下來選擇硬盤上的位置來保存

Windows.iso

文件,單擊"保存\

Changsan科技客


無論你安裝的是WINDOWS哪個版本,要是你每次使用不同的電腦,然後U盤安裝在不同的電腦上,可能在硬件識別的過程中有些驅動程序不能夠正常識別,經常這樣使用系統文件容易受到損壞,系統插件丟失,導致不能正常識別,硬件自動釋放驅動程序,就會造成藍屏或死機的現象

即便你在U盤裡面保存了驅動程序,由於硬件不同,所以,系統容易出錯。

為了方便攜帶,你可以在網上搜索,雙系統win10版本,並且還有安卓版本的微電腦,大概U盤那麼大,只要顯示器支持高清接口,就可以正常使用,並不需要在U盤裡面安裝系統

也可以使用usb3.0接口的U盤,下載大白菜p e系統,使用p e系統進入p e系統界面,可以加載網絡插件,達到正常上網功能。

首先,其實U盤和硬盤從本質上來講都屬於內存,都是用來儲存數據的,所以硬盤能做的U盤其實也能做!他們的區別就在於硬盤的空間更大、讀取速度更快,而U盤則相對小巧,攜帶方便!

其實也是可以把系統植入到U盤裡的,就跟普通裝機一樣,只是將安裝的磁盤調整到U盤即可!只是需要對BIOS進行設置,將第一啟動項設置為U盤即可,開機之後自然便能夠進入U盤的系統了!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系統可以裝在U盤裡,隨身攜帶,為什麼沒有多少人這麼做呢?當然,個人覺得完全沒必要,首先你要啟動系統依舊需要電腦這個硬件,光是帶個U盤是沒有任何用處的;其次U盤需要插入USB接口才能實用,而USB接口的讀取速率相比硬盤實在沒有可比性,這會造成什麼後果呢?首先會造成開機緩慢,其次會系統卡頓,安裝軟件的運行效率也可想而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