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遭村民无意数次破坏,考古队挖出幸存国宝级文物,全国仅3件

在1982年的时候,我国山东省有文物工作者下乡展开文物普查工作,当时有一个人在去到青州谭坊镇马家冢子村时,于偶然间发现村口有几个孩子在玩闹,但是有一个孩子似乎是手拿着一块石头在跑,而就是这块石头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注意。

古墓遭村民无意数次破坏,考古队挖出幸存国宝级文物,全国仅3件

他走上前去,在征得了孩子的同意后,将此物拿到手中细细观察,结果越看越是觉得此物不凡,极可能是一件玉璧文物,于是他赶忙回到博物馆中说明情况。不久,就有文物考古专家和他一起再次来到了马家冢子村,他们找到那个孩子家中询问石头的来历,后来得知原来此物是家中的老人在村子里取砖时无意发现的。

古墓遭村民无意数次破坏,考古队挖出幸存国宝级文物,全国仅3件

在走访后,考古队得知在村子的东头有一个冢,当地村民发现其中埋着很多砖,于是之后有用砖需要的村民常常会去那里取砖,老人也正是在那里捡到了那件玉璧。而在考古队满怀期待地到达村民取砖之处时,一时却是悲喜交加。喜的是,这里真的有一座古代墓葬,而且观其风土和使用砖瓦符合东汉时期的特征,但悲的是,此墓已经遭到了盗墓者的盗掘,而且常年来取砖的村民也对古墓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

古墓遭村民无意数次破坏,考古队挖出幸存国宝级文物,全国仅3件

好在不愿空手而归的考古队依然对古墓进行了发掘工作,最终不仅确认了这是一处来自于千年前的东汉古墓,而且还找到了幸存的298件文物,其中多数为玉制品,包括有9件玉璧。而在9件玉璧之中,还有一件国宝级别的文物,全国仅有三件,他就是东汉“宜子孙”玉璧。玉璧玉质温润,玉材罕见,通高20.5厘米,外区饰蟠螭纹,而钮中央透雕篆书“宜子孙”三字。

古墓遭村民无意数次破坏,考古队挖出幸存国宝级文物,全国仅3件

正是“子子孙孙宜家宜室”的吉祥用语,后来被收藏于当地博物馆的“宜子孙”玉璧,成为了该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而尽管那座东汉古墓曾遭到盗掘,又遭村民多次无意破坏,但最终还有幸存的珍贵文物出土,这对考古队来说,已经是他们颇为感慨的不幸中的万幸之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