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叶大叔的读书准则:做自己的主人

柳比歇夫是生物学家,在他的一生中,出版了70多部学术著作。1955年他搜集了13000只跳蚤标本并对其中5000只公跳蚤做了切片。

除此之外,每年他还有大量的通信,比如19969年,他收到419封信,回复了283封,发出了69件印刷品。

他能够读但丁的原著,背诵但丁的原文。他涉猎非常广泛,写过回忆录追忆很多科学家。

柳比歇夫的一生无疑是伟大的。他和我们拥有同样的事件,却比我们多做了很多事。也许,我们穷极一生都无法完成这其中的一件。但这并不是因为我们没有时间,而是我们对时间的管理不够。

就像读书,有的人一年可以读100本以上的书,有的人可以读300本,而有的人一年可以读5本书就已经是极限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读书方法。不能说读的快的人就好,也不能说读的慢的人就不好。

但如果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地读完更多的书 ,对我们拓展眼界,增加知识无疑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

秋叶大叔在《秋叶: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里就介绍了自己的读书方法。

秋叶大叔的读书准则:做自己的主人

一、没有时间都是偷懒的借口

在书里,秋叶大叔介绍了他2014年11月底一周的行程:

11月23日:深圳内训,晚上见某公司朋友。

11月24日:深圳内训,晚上飞回武汉。

11月25日:武汉6节课,晚上去上海。

11月26日:上海内训,晚上讲座,回武汉。

11月27日:武汉6节课,晚上去上海。

11月28日:上海内训,晚上聚餐,回武汉。

11月29日:朋友聚会,学校2节课。

11月30日:讲座,带学生参观中华科技大学。

这是秋叶大叔每天的行程,除了固定行程之外,在这一周里,他还完成了2篇微信公众号原创文章,每天答疑2小时……当然,如果你以为这一周已经被安排的够满了,不会有时间看书的话就错了,在这周,秋叶大叔看了3本书。

时间是最公平的,它从不偏爱任何人。我们不是每天只有20个小时,秋叶大叔也不是每天会有30小时。在时间上,我们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唯一不同的是我们的能力。

能力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谁爱他多一点他也会偏爱谁多一点。

也许在2004年的时候,秋叶也和现在的我们一样,一年到头都不读一本书。但如果我们仍然保持现状,我们永远不会拥有秋叶大叔的能力。想要在10年后有和秋叶大叔一样的能力,必然是要付出努力的。而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读书,把知识内化。

“信心比黄金重要”,当没有时间这个理由不成立之后,我们要解决的就是怎样忙里偷闲读到书。

秋叶大叔的读书准则:做自己的主人

二、避免读书“误区”

  • 做自己的主人

在一个读书群里,总会看到有人让老师帮忙给个书单。比如:老师,最近有没有什么好的书单推荐啊。这样的话,在群里总能看见。

开始的时候,觉得新奇,也是真的想看一下老师的书单和自己的有什么不一样,所以每次有老师把自己的书单发出来都会在里面选几本合眼缘,看着看着就会发现,有的书是真心好,有的书虽然评分很高,评价也不错,但我就是看不懂。那段时间特别怀疑自己,是不是能力不够?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一系列的问号在脑子里出现。

后来我发现,不是所有的推荐都适合自己

我们有自己的阅历经验,老师有老师的,也许我对这本书特别有感觉,老师却不觉得有什么好;老师觉得好的那本,我却没有什么领悟。这并不能力问题。就像有人喜欢吃甜的,有人喜欢吃辣的,还有人喜欢吃咸的是一样的道理。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自然也就不能用别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从小学就被要求看的四大名著,有多少人真的看完了呢?都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小学课本里要求背诵的条目,你现在有能记住多少呢?现在看不进去的书,不代表以后不会有所领悟,也许到了30岁或者40岁,再去读那些曾经看不进去的书的时候会有不一样的体验。

成长的法门并不唯一,读书并不是让一个人获得智慧的唯一通道

  • 不要只追求数量

在朋友圈里经常能看到读书社群的打卡活动,每天1本书,100天之后就能看100本。我特别羡慕这样的人,不管羡慕他们每天都能读书,找到乐趣,还羡慕他们真的能坚持100天。

我曾经坚持过一段时间,发现如果让我每天读一本书,那我这一天可以不做其他的事情了,但这并不代表我可以读完,或者说读完会记住书里讲了什么内容。见自己没法坚持索性也就放弃了。

后来问了读书大佬才终于相通:每个人的阅读目的,阅读层次,阅读方法都不同,也就没有必要去和别人计较数量上的输赢。有的人读书多,但一直停留在阅读观点层面,很少去做批判思考,在不知不觉间做了书籍的“奴隶”。

秋叶大叔的读书准则:做自己的主人

三、秋叶大叔的10种读书方式

对于不同类型的书,秋叶大叔会有不同的阅读方法。

通读法、树读法、图读法、框读法、炼读法、逆读法、抄读法、仿读法、诵读法和闲读法。

我们自己并不需要有这么多的读书方法。但要学会根据我们读书的目的适当调整读书的速度,对于已经十分了解的内容并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把时间分配给那些我们不懂的内容上,速度自然会有所变化

不用担心你使用的方法不是秋叶大叔用的会出现什么问题,要做自己的主人。秋叶大叔的方法也是在不断看书中总结出来的,如果你肯总结出属于你自己的读书方法,那才是真正爱上了阅读。

秋叶大叔的读书准则:做自己的主人


四、分享是最好的内化

成年人读书的目的大都是丰富自己。丰富自己最好的方式是把知识内化,内化只是最好的方式是分享。

疫情期间,我在学习速读,在线上找了一个学过的老师。她是2019年12月份学完的,学完之后一直在实践。疫情开始之后,她在线上招生,因为有这方面的需要便找她报了名。每次上课前她都会做一个计划表,也会把所有有关速读的知识在捋一遍。一次又一次。疫情期间她至少上了10节课,也就是说,她把这个内容反复看了10多遍,这并不包括她每天自己的练习。现在,她的速读基本上都是在每分钟8000字的水平上。

给我们上课成了她进步最好的方式,因为对速读理解的更加到位,从下个开始,她课程的价格有所提高。这就最好地说明了分享对自己的好处。

因为疫情每个人宅在家里,有的人浑浑噩噩,有的人给自己充电,想尽一切办法提高自己。疫情之后,浑浑噩噩的人继续浑浑噩噩,努力提高自己的人在新的或旧的领域开始崭露头角


秋叶大叔的读书准则:做自己的主人




《秋叶: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适合所有人,只是看书的侧重点有所不一样。如果你是阅读领域的新手,尚且处在模仿大咖的阶段,你可以只看序篇。在序篇里,秋叶大叔详细介绍了自己的读书方法。如果你对自己有要求,已经进入批判性阅读,那你对序篇看看就好,上、中、下篇才是重点要看的内容,在这部分,你可以和秋叶大叔一起思考。当然,无论对哪种学习方式的人来说,上、中、下篇都可以作为写作素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