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隔離」三十三年後,他瘋了

最近幾日,武漢開始了階段性解封。

​不少小區熱絡起來、重現生機,部分企業也開始逐步復工復業。

這樣的好消息真是越多越好。

「居家隔離」三十三年後,他瘋了

從1月23日封城至今,武漢人民經歷了將近兩個月的「隔離期」。

這對任何親歷者而言,都是一種難以想象的心理壓力。

也需要我們在疫情之後去重視人們的心理健康建設。

兩個月已經足夠折磨人。

試想想,如果一段「隔離」長達五年、十年,甚至三十年,又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魚叔這兩天看了部電影,講的就是一個「居家隔離」了整整三十餘年的人——

《無盡的戰壕》

La trinchera infinita

「居家隔離」三十三年後,他瘋了

本片最引人注目的,是它展現了一個不為人所的特殊群體——

「鼴鼠」(西班牙語:Topos)。

指的是一批在戰爭期間為了躲避政治報復而從公眾眼皮底下消失不見的人

他們通常會躲藏在某個秘密地點,比如自己家中的暗室、地洞、隔間,等待時機,重新迴歸生活。

有些人,一等就是三十多年。

本片就是以這些真實案例為模版創作的電影

「居家隔離」三十三年後,他瘋了

爛番茄新鮮度93%

觀眾滿意度92%

從形式上來說。

本片像極了前不久剛剛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寄生蟲》

「居家隔離」三十三年後,他瘋了

但不同於《寄生蟲》隱含的階級諷刺,《無盡的戰壕》側重對

人性和愛的詮釋

故事背景起始於1936年的西班牙內戰

彼時,以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為核心的國民軍發動叛亂,與執政的共和派展開了近三年之久的戰爭。

在這個過程中,雙方都對敵對派別展開了有計劃的處決行動

「居家隔離」三十三年後,他瘋了

男主角伊希尼奧

是安達盧西亞一個村莊的共和派議員,也是一位不久前剛剛成家的新婚丈夫。

由於自己的政治立場,招惹來了不少麻煩。

「居家隔離」三十三年後,他瘋了

他的妻子羅莎

,有種西班牙傳統女性的體貼和矜持,對丈夫照顧有加。

兩人新婚燕爾,本來做好了去海邊度蜜月的計劃。

此時,一場意外突然降臨。

國民軍突擊衛隊突然展開對共和派人士的搜捕,伊希尼奧危在旦夕。

「居家隔離」三十三年後,他瘋了

他匆忙逃出村莊。

但途中卻被鄰居岡薩洛發現並舉報。

士兵瘋狂追捕,趕盡殺絕。

男主雖身負重傷,但還是僥倖活了下來;

而同行的兩個逃難者則慘遭亂槍打死。

這一切,給他留下了極大的心理衝擊。

「居家隔離」三十三年後,他瘋了

抱著恐懼與害怕,伊希尼奧開始了「鼴鼠生活」。

他逃回家中,躲進暗室。

在黑暗之中提心吊膽地生活了整整三十三年

「居家隔離」三十三年後,他瘋了

起初,伊希尼奧並不想待太久。

他盼望著自己腿傷康復之後,就和妻子一起逃走。

但麻煩卻接踵而至。

「居家隔離」三十三年後,他瘋了

得知伊希尼奧沒有被抓獲,鄰居岡薩洛帶頭來搜查他家。

從隻言片語的交流中,觀眾這才瞭解到,岡薩洛哥哥的死與男主有著一定關係。

岡薩洛的所作所為,是想為兄報仇。

搜捕行動始終沒有停止,而為此受苦的人是妻子羅莎。

「居家隔離」三十三年後,他瘋了

又一次,她被突擊隊帶走。

等回來時已經完全變了一副模樣。

衣服凌亂不堪。

頭髮被剃得層次不齊。

身體上還有著遭遇體罰的斑駁痕跡。

但即便是遭受如此凌辱,羅莎也沒有透露出丈夫的任何消息。

之後,在父親的幫助下,伊希尼奧和妻子搬去了老宅,繼續躲在地下暗室。

妻子一個人,靠著做裁縫活養家餬口。

「居家隔離」三十三年後,他瘋了

三年後,內戰結束。

原本盼望共和派獲勝的希望落了空。

1939年,佛朗哥在法西斯德國和意大利的支持下成功上臺,開始了他在西班牙的獨裁生涯

同一年,二戰在歐洲正式爆發

伊希尼奧又把希望寄託在了同盟國戰勝法西斯政權上。

這意味著又是長達六年的等待。

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伊希尼奧的家庭一再遭受各種苦難。

但他們對於重獲新生的希望始終沒有破滅過

「居家隔離」三十三年後,他瘋了

等待終於迎來結果。

1945年,二戰結束。

同盟國宣佈他們戰勝了法西斯政權,但選擇中立陣營的西班牙獨裁政府卻絲毫沒有受到影響。

希望再次被打破。

伊希尼奧也開始失去信心,日漸消沉。

他變得沒有那麼期盼逃出牢籠,反而適應了「鼴鼠」的生活

在黑暗的地下世界,他愈發覺得有安全感。

「居家隔離」三十三年後,他瘋了

伊希尼奧被自己的心魔征服了。

每一次有外人進來,他都會像驚弓之鳥,嚇得一時不知所措。

瑟縮、恐懼、膽怯。

「居家隔離」三十三年後,他瘋了

1969年,西班牙對全國政治犯宣佈大赦

此時距離伊希尼奧躲進地下的日子已經過去了33年。

無論是以何種身份,他都已經重獲自由;

但他卻早已經失去了走出門的勇氣。

他總懷疑追查自己的岡薩洛仍守在門外、擔心外面的局勢依舊緊張……

哪怕羅莎懇求他去完成那場至今沒來及完成的海邊蜜月旅行,他也依然無動於衷。

「居家隔離」三十三年後,他瘋了

縱觀這部電影,伊希尼奧的身份在發生著變換。

內戰時期,他是反抗獨裁政府的「地下抗爭者」,時刻想著逃出「監牢」去為政治理念奮鬥。

隨著時間流逝,他成為了妻子和兒子眼裡懦弱的逃避者。

不再抱有任何反抗之心,只想能苟活下去。

甚至當他終於獲得走出自己「牢獄」的機會時。

他依然膽怯。

魚叔想起了《肖申克的救贖》中在監獄裡生活了一輩子的瑞德(摩根·弗里曼飾 演)。

當他習慣了監獄裡的生活時,又哪有那麼容易去打破面對正常社會的恐懼?

「居家隔離」三十三年後,他瘋了

還有被關了半個世紀的老布,沒成家之前就進去了,出來時世界早已換了個模樣。

在外面,並沒有人在等他。

於是他黯然選擇了自我了結。

「居家隔離」三十三年後,他瘋了

還有《海上鋼琴師》。

不願踏上陸地的1900,又何嘗不是對外面的陌生世界懷有恐懼。

「居家隔離」三十三年後,他瘋了

於是也就理解了伊希尼奧的「懦弱」。

他在黑暗的牆縫中生活了半輩子,要面對一個完全陌生的外界又談何容易?

「居家隔離」三十三年後,他瘋了

伊希尼奧不是一個英雄主角。

更不是好丈夫、好父親。

他只是一個被戰爭間接傷害的普通人。

而他最大的幸運,就是擁有一個始終不離不棄的妻子。

電影也並沒有把羅莎塑造成一個堅不可摧的女強人形象。

恰恰相反。

她有自己的脆弱和崩潰的時候。

但正因為她會受傷、會軟弱,更襯托出她堅守愛情諾言的堅韌與偉大。

「居家隔離」三十三年後,他瘋了

而她,也成為了最後讓伊希尼奧得以鼓勵勇氣的力量。

也許會膽戰心驚。

也許笨拙得顫顫巍巍。

也許仍免不了產生退卻的念頭。

但至少。

試著邁出了第一步。

「居家隔離」三十三年後,他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