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是如何写诗的,他们为什么会有灵感?

有趣很重要


我喜欢的是古体的五言七律,不喜欢现代诗。


对现代诗的感触我说不上来,但是对于怎么作古体诗还是有些想法的。


在2018年之前我作古体诗可能一年也不会作一首,很随性,即使要作也要瘪很久才能憋出一首来。


记得上高中那会,有一次晚自习,我就想作一首七律,结果憋了整个晚自习才憋出了一首不算满意的诗。


2018年5月份前后,我忽然很想作出一首古体诗,那个时候感觉已经到了那个点,就是表达不出来。


那种感觉别提多难受了,想做些别的事情心情都没有了。


我就开始想到底是差在那里了,后来我觉得可能诗感还没到位,加上自己积累的词汇典故之类的东西少。

为了突破这种感觉,我就专门去看唐诗宋词,甚至去看《诗经》和《红楼梦》。


没想到这种方法还真管用,在看这些东西的时候我的诗感很强烈,没看多少就作出了一首诗。


此后我再作古体诗比以前轻松多了,大家可以去我的头条号里看看,我发过一些古体诗在微头条上面。


记得2018年的国庆节去八一广场溜达的时候,想到我们南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是个革命圣地。


加上那天又是特别的日子,就有感而发,当场也做了一首诗。


十月一号中国庆,人海潮潮诉衷情。

烈士撒血不远矣,蓝天黄土厚青魂。

红旗迎风英雄地,金光炫彩千古城。

百年孤独谁能识?丹书凭写由今人。

(自拍)

自从2018年我专门去看唐诗宋词之后,我感觉作古体诗容易多了。


我觉得灵感这种东西就是要有积累加上情之所至,景之所至。


最重要的还是要有诗感,只要有了诗感,作出一首诗就很简单了。


要有诗感,我个人是去看那些唐诗宋词和古典的文学,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方法?


碧海梵天


其一

学诗浑似学参禅,孤身旷野望远山。

晚风轻轻云漠漠,蓦然花开溪水边。

其二

学诗浑似学参禅,耳目宽时心旌宽。

刻意求得非珍品,刮肚搜肠亦枉然。

其三

学诗浑似学参禅,一点灵犀非等闭。

博釆广集成真悟,信手拈来自超然。

其四

学诗浑似学参禅,且将高深浅处观。

品茗不厌三冲沏,浓淡滋味润心田。

其五

学诗浑似学参禅,未得真悟莫妄谈。

梅开峭壁凌霜雪,苦寒何曾发一言?

其六

学诗浑似学参禅,一寸坚冰十日寒。

真悟都在细微处,妙想出自无意间。

其七

生活处处诗意美,妙思灵感得于勤。\r

秋雨春风任采撷,好诗尽在有无中。





书剑客申联军


古往今来,各种古诗词总是给人以美的享受,精神的慰藉,我们在欣赏这些优美的古诗词时,有没有想过古人是怎么写出这些美妙的诗词的呢?为什么现在的人很少能写出那种既哲理满满,又韵味悠长的诗词呢?

古人写诗一般都有三个步骤,首先一定要熟知各种诗词格律,并且要烂熟于心,还要知道一些常用词汇以及各种典故。比如以前有《声律启蒙》一类的书籍,开篇就是“云对月,雨对风,晚照对晴空”,这些书籍把一些韵脚和对仗分类,让小孩子从小背诵。

其次,熟能生巧。通过背诵大量的古诗词来积累诗词素养,旧时的启蒙读物里有《千家诗》一书,我们总有这样一种说法,只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背诵的诗词多了,也就熟悉了大量的句式和一定的情感表达方法了。

第三,旧文化的一些传统熏陶,古代文人喜好互相唱和赠诗,也经常会举行一些诗词宴会,流觞曲水,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互相交流诗词的技巧。

经过了如上的一些步骤,正常人也会吟诵出几首古诗词,信口拈来不在话下,但也有一些有天赋的诗人却不用绕这么大的弯子就可以写出千古流传的诗作。

诗人创作诗词的艰辛、刻苦,也正是说明了一首好诗,一个好句得来不易。而贾岛这种苦吟精神,对后世颇有影响,比如方干就曾说:“才吟五字句,又白几茎髭”、“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卢延让也有说:“吟安一个字 ,捻断数茎须”。





粤港官报道


诗人的写作——

一是天赋,二是灵感。

三是阅历。

——

时间检验真理。

生命开拓未来。

悲欢情系你我。

沉浮品味百态。


英皇骑士


诚邀:成为诗人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学知识,博学多才的智慧,聪明透顶的头脑,敏捷思维的眼光,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深厚情感等等。比如毛泽东同志的诗词,尤其是在红军时代创作几首诗,表现了作者在极其恶劣环境下写了红军在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领导的红军队伍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翻过夹金山,强渡大渡河,爬越六盘山。通过爬雪山过草地的万里长征,粉碎了国民党的围追堵截,最后胜利到达延安会师,北上抗日。在红军这段历史长河中,毛泽东同志写下了气势磅礴,豪言壮语的诗篇,以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激励广大红军指战员们克服艰难困苦,寻机消灭敌人,保存了自己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所以说作为诗人,即得有文学厚底,还的有思想灵感,最重要的是要有天赋。有好多文化领域创作者,平时写的文章很不错,但是在诗词创作上始终不到位,即便写几首诗,但分析其内容空洞,清淡无味,平平无力。所以说强调诗人作者意境,表现思想的方法,刻化事物及人物的特征,都表现描写出来,使读者一目了然,细想逐磨的津津有味,百看不厌,深解透渗,意义深远。

总之灵感来源于思想,思想放开,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就能创作更多更精的好诗,从而奉献给广大读者。


勤劳的军建


首先他们熟读了许多前人的诗,其次他们已熟悉旧诗应遵守的格律,並且常做练习。有朝一日忽然得一隽句佳联,右此基础上铺展成诗。少有从第一句写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