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养老为何成了“道德绑架”?

高敏崇


没有谁道德绑架谁。人都自己良心吧。我自己的父母都是我的姐姐照顾。我照顾婆婆。婆婆那些子女从不会沾她屎尿和服侍的。他们认为就是陪聊天,偶尔喂喂东西吃,见面就是孝顺。我老公和我都是细致的连婆婆拉不出都要手掏她粑粑的。什么是孝?凭良心吧!前两个星期,婆婆住院,我虽然来回奔波,每天给婆婆补充零食和喂喝水,看护估计尿了拉了的时间叫护工,我也觉得轻松很多。我对自己的孩子也不总发脾气了。现在出院了,还是我伺候一天的吃喝拉撒。我也知道花钱把累活脏活外包出去轻松啊,然后光笑脸聊天多舒服。操心也少了,也不累了。但哪有那么好的保姆,哪有那么好的老人院,谁有自己家人什么都考虑到的伺候,除了住院,护士护工会分担,其他保姆,老人院的护工都不行。哪有什么云淡风轻,岁月静好,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子女中,有一个真心照顾老人的就够了,其他的就随他们的良心吧。不欺负这个照顾老人的就算他们是人了。


美善4912


我们八零后的现在父母还不大需要我们照顾,但是我夫妻两个都有姥姥,老公姥姥100多了,最近两年我婆婆干不动了才送到敬老院,我姥姥今年90,基本已经不能自理,我妈妈和舅舅小姨轮流照顾,实话说我妈妈很累,我很心疼,就建议送我姥姥去敬老院,毕竟我妈妈也60多岁了,还要看弟弟家的两个侄女。我都无法什么,说不照顾姥姥,不看孙女,还是我们年轻一辈照顾,都不现实好吗。我只能说,我们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我们的爸妈……


沙122293081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父母对子女不好,处处算计子女,虽然子女长大成人了,可是从小没有一丝一毫的陪伴,一不开心就打一顿,骂几句。童年只有灰暗,没有快乐,长大了都不想和这个家有任何关系,那么孝顺父母就是道德绑架。

我们家母慈子孝,我父母帮忙带孩子,我们有空带上父母一起出门,给他们办了旅游年卡,天气好,周末就可以出去走走。父母负责买菜买水果,我们买零食,衣服,日用品,负责日常开支,大家不斤斤计较,小日子过的红红火火。

我和我公公婆婆有矛盾,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虽然说孝顺老人天经地义,以后赡养婆婆,要让我对亲妈一样,我觉得是道德绑架,物质上我管饱不管好,但是精神上的孝顺,我做不到。


小矜持育儿


中国式养老为何成了道德绑架? 中国养儿防老的模式延续了两千年,大家都约定俗成,没有异议, 但到经济繁荣的了现代社会却成了一个问题,而且常常是道德绑架?为什么呢?


只提倡养老,而没有顾及到儿女的经济能力。从理论上来说,不管你有钱没钱,赡养老人,天经地义。但实际上,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没有钱,人是有孝心也没有孝力。

每个人的家庭条件差别很大,有人的父母每月有四五千元甚至更高的退休金,衣食住行完全不要儿女一分钱,还给儿女买房买车;有人的父母,自己有年轻时挣下的钱,他们不在乎儿女养不养自己,还不停的给儿女贴钱出力;有人的父母既没有退休金,一辈子也没有什么积蓄,老了就全靠儿女了;有人的父母,自己不但没有钱,还还常年身体有病,除了合作医疗能报一部分外,剩下的钱都要儿女掏了。这让一部分低收入者,赡养老人实在是苦不堪言,又无法言说。 哪怕自己穷得都没饭吃了,老人还在指责,你这个月为什么没有给我们生活费?父母养你有多不易,你真是一个不孝子!

生活中越是贫穷的家庭,越需要年轻人去赡养老人,而他们偏偏是买房没有人资助,生活陷入困顿时,没有人帮一把的困难人群。他们独自承受低工资、高消费、高房价的生活压力,还要硬生生的在自己捉襟见肘的生活费中挤出钱去赡养老人。其实很多人是硬着头皮在撑。如果不去撑,一方面要受老人的指责,养个孩子有多不容易,养大了,却不管老人的恶名背不起;一方面还要承爱那些一边享受着父辈们的大量资助,过上了有房有车,经济宽松生活人的指责。从家庭到社会舆论,大家都在谈孝,谈儿女为老人养老是美德的文化传统下,年轻一代人的实际困难却没有多少人体谅,他们只有默默去承受那份养老的压力了。

不注重家庭关系的营建,而一味强调养老责任的付出.现在家庭价值观念多元化了,三代同堂的大家庭生活观念已经解体。儿子儿媳都想追求独立自由的生活,不想和老人捆绑在一起生活。儿媳没有责任赡养公婆已是法律明确的事情。

但从传统观念上依然认为,养儿防老,儿媳赡养老人是应该的,因为男人都忙着挣钱,家中只有儿媳和老人,儿媳不赡养老人,谁来赡养老人?至于,儿媳和公婆关系如何,那另当别论。有的家庭,老人和儿媳关系冷漠,老人也不给儿媳带孩子,但却固执的认为儿媳就应该给自己养老,这样抛开情感关系,而只是站在年龄大,需要人养老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确实是有道德绑架的嫌疑。

家庭里责、权、利不明晰,老人存款房产都送给儿子或孙子,但养老却只让女儿无偿承担,理由是:老人自己的财产,愿意给谁就给谁。但老人把女儿养大,不能白养大,给老人养老送终是义务。这样的养老方式确实就是道德绑架,只能引发更纠缠不清的家庭矛盾,让很多人心生不平。

所以,在贫富差距大,价值多元化,利益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养老的确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它牵涉情、理、法、经济条件、思想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平衡。养老若只从道德层面出发,难免就陷入了道德绑架。


翟改琴


如果说整个中国,养老己成了"道德绑架”,确实有点上纲上线了,因为有很多家庭真的是父慈子孝,其乐融融,养老是发自内心。但中国也确实出现了一些道德绑架式的养老。

如我家小姑子,小姑子的丈夫在婆家是中间的儿子,自小就是夹菜包,有活他去干,有苦他去吃,可是两老就是不待见他,分家时不但只分给他自己住的屋子,其他什么都没有,分家后两老也经常到他们家要孝敬,要治病的钱,要买礼物的钱,总之,只要到小姑子家发工资,两老都会找借口去要钱。稍有迟缓,就是各种强词夺理,说什么把儿子拉扯大不容易等,直到把钱拿到手。

若是两老真是缺钱花也就罢了,但事实上他二人不但都有退休工资,还时常会把小姑子孝敬的衣物等送给其他两个儿子。而两个儿子的生活水平则远远超过小叔子家。

我还听说有的父母为把钱给儿子,却要求女儿养老,有的父母强逼大儿子给小儿子筹钱买房子等,这都是绑架式养老。这当然都不合情理,却不违道德法律。

这些绑架式养老,大多因父母偏心,不珍惜父子母女亲情所致,以致造成了不少的家庭矛盾,破坏了社会和谐,当然,也受到了社会舆论的谴责。


萍风竹雨123


一个“孝”字,给了多少老年人耍流氓的借口?一个“孝”字,加重了多少年轻人的生活和精神负担?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这没有错,高昂的生活成本也没有错,繁衍下一代还没有错,难道作为“年轻人”就错了?我们提倡对老人要好些,但是我们一定反对妄顾事实,一味强调年轻人的不足。老人与老人也有不同,不要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自家老人自己清楚,普通年轻人生活压力有多重自己也清楚,总不能天下都围着老人转。事都完了,累狗一样的年轻人坐个公交还要给老年人让个座……


手机用户55477603757


中国式的养老,现在还是很科学的,全民参保缴费,是大趋势。道德绑架子女的人,越来越少,很多聪明人,都在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做准备,极少数人,坐,等,看,还有一部分人,更麻烦,不去积极运作,准备,反而做不切实际的事儿,乱喊乱叫,晒寒酸讲困难,等待国家养老。误事儿的往往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吃亏在于自己没头脑。


内蒙老朽


首先声明,我也是为人父母,可对这个命题有不同的看法。

养儿防老本身就是自私的体现,说什么无私?生的时候就决定了将来的索取,有些父母生了儿女可不一定都养了儿女,甚至是想着靠风吹大后开始准备摘取果实了,各种的索取也让儿女苦不堪言,然后架着不养老不孝顺的名誉去鞭笞,旁观者还要说世上没有不是的父母,这合适吗?当然说的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不合格的父母,但确实存在。

真的无私的父母不求回报是不会说孩子不养老或是等孩子养老的。所以不要说什么无私的付出,真的无私吗?反省一下动机。

其实养老应该是社会责任而不是个人问题,养儿防老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命题,孩子会很无辜,是父母选择了他的出去,他却要被动的去长大、生活、养老,这是否也是对人性的另一种不尊重呢?生了孩子就有权利索取了吗?你可以选择养育他们的方式,这是父母的权利,但没有权利要求他们必须做什么,他们应该有自己的选择权利吧。




我也就纳闷了,怎么这世界上总有这些垃圾想法呢?我得好好论述一下。第一,我赡养我父母,是因为我想做、我能做,绝不是因为将来我要我孩子赡养我而先去做什么表率,不是给我孩子看的,懂吗?第二,把父母送养老院去,这也很正常。难道养活孩子,就是为了将来有一天来给自己养老吗?你真的就没出息到这个地步吗?现在社会,大家生活都不易,你们认为年轻的夫妇有了自己孩子的情况下,真的还能有精力去照看父母吗?脑子想啥呢?第三,假设孩子不养父母老是不孝顺行为(假设送养老院去也是不孝行为),那孩子结婚时,父母不能给花大笔的钱财去买房子和车等,那这样的父母能否被推论称“不合格之父母”,世界上有这道理吗?第四,你们不觉得,现在的孩子,若是将来他们自己结婚后,能过好他们自己小家的日子,那绝对就够孝顺的了?第五,人老了,需要子女陪伴,就一定该得到陪伴?那你孩子年轻时假设需要留学或创业,需要那大笔的资金,你作为父母也必须能拿出来?世界上有这种道理吗?第六,我们现在的人,假设去了养老院养老,就不是常情了?非得与儿女在一起吗?怎么?住到别人家很舒服吗?儿女为了照顾你,住你家,你感觉很舒服?脑子有病吧?


zm139682913


主要是绑架媳妇给公婆养老。一般老人都是投诉媳妇不给自己养老,没有投诉儿子的。你问你儿子呢?老人说会说儿子忙,儿子没时间,那怕儿子媳妇同样在上班。真正是孝子家庭的,都是儿子没老婆,家徒四壁,穷的叮当响的家庭,儿子跟父母住一起相依为命。这样家庭的老人就不会说媳妇不孝了,因为根本就没媳妇,也不会说儿子不孝,只会说自己照业命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