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真的可以从内向变得外向吗?

君君读外媒


绝对绝对可以!

我自己就是一个不算成功的案例。我小时候住农村,独家独户在山上,童年和小伙伴玩的机会不多。读书时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初中和高中在城里上学,心里比较自卑,性格很内向,不敢和女生说话,和熟人说话也比较紧张,只有和家人,以及特别好的朋友说话才放得开。



大学毕业,家里无法帮助,只独自去找工作单位,学习如何说话,如何送礼,闹了不笑话。有一次去给一个学校人事处处长送礼,只因领导说我用不上,走的时候还把礼品的部分带走了!😇😂

工作后,国营单位收入极差,想要突破自我,没找技术类岗位,找了个销售职位。新单位没有销售培训,只能自己琢磨,曾经说过“局长,要不我帮你协调你和你下属分公司关系吧”这样的雷语。

工作需要,加上主动学习,我现在算是外向吧,至少不是内向。



要改变内向性格,我个人建议从三方面着手!

必须有强烈的改变意愿。内向人突破自己,与人交流时,很容易多想,遭受很多挫折,意愿不强很容易放弃。

找个必须外向的工作环境。有环境压力才有动力,才会去思考如何学习,如何改进。坚持下去必有效果!



一定找个宽容的好朋友或家人。改变过程会有很多负面情绪,需要一个真心包容人来让你顷到情绪垃圾,让你回复活力。


隐者微言


性格有时天生的,也有随环境变化的。老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相对说外向活泼,内向安静。无所谓好坏,只是为人处事肯定有不同。外向善于应酬丶交际,扮演黑脸。内向可以做教师丶医生丶内务,扮演红脸。

生活不可能一刀切,外向也要做内勤,内向也要打交道。因此善于学习者会不断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

中国十大帅,有两个很内向,在黄埔军校并没显山显水。后来蒋校长很后悔,看花眼,他所看中的都是纸上谈兵的外向者,而两个很内向的恰恰成为最会打仗的将才,最后打败了他。

外向转为内秀,只要克制脾气就可以。内向转为外秀,非得增添勇气。这一切,都要适应环境为要点。如果安定丶舒适的环境,无论内向丶外向都可以运用自如。如果需要拼搏丶奋斗的工作,内向就要奋起直追,敢于直面人生,不能胆怯,莫斯科不需要眼泪,需要坚强丶直爽丶开朗。

人只有适应环境,才能做的更好!


夏雨风


可以,看跟什么人在一起


别挤V我鞋呢


生活中,内向的人经常被“鼓励外向”,似乎只要不符合社会定义的外向,就会被贴上“自闭”的标签。那么,内向者一定要变得外向才能适应社会吗?

人格心理学家艾森克(Hans J. Eysenck)在《人格的维度》(1947)一书中指出,人格是一个人所有行为模式的总和(包括情绪稳定性、外向、开放性、尽责性、宜人性五个维度),具有持久性、稳定性,而性格则是人格层面可塑造的那部分。

人的性格就好比一个连续体,内向和外向则是这个连续体的两端,人在不同环境下呈现的性格倾向是不同的,当倾向于连续体内向端即呈现内向性格,反之则会呈现出外向的性格。

从这个角度看,所谓内向和外向不过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格倾向差异罢了。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研究人员甚至提出了猫型人格和狗型人格(2010),具体而言,

猫性人格:比较内向、宜人性低、尽责性较低、情绪不稳定、开放性较高(兴趣探索方面)

狗型人格:非常外向、宜人性高、尽责性高、情绪稳定、开放性低

心理学上对于内向和外向性格的狭义描述为:

安静,离群,内省,喜欢独处而不喜欢接触人。保守,与人保持一定距离(除非挚友)。倾向于做事有计划,瞻前顾后,不凭一时冲动。日常生活有规律,严谨,遵循伦理观念。做事可靠,很少进攻行为,多少有些悲观。焦虑、紧张、易怒还有抑郁。

外向则与之相反,外向的人,喜欢配合客体思考、感觉、行动。关心,完全用在客体,以客体为优先,容易受客体的制约。能主动观察,速度较快,带有概括性。反应较快,带有记录性,有明显情绪反应。

自我保护行为

然而,现实社会不是心理教科书,广义范畴内的外向与内向是相对却又不绝对的两个概念。每个人在接触陌生事物时都会产生自我保护意识,正常情况下不会主动透露自身情况。

正如综艺节目《妻子的浪漫旅行》中的颖儿,在节目所展示的片段中,她似乎很难快速适应群体,多数时候都在一个人做事。她自己也表示,因为害怕说错话,做错事,尽量不表现自己。可是,一个综艺节目自然是无法全面、立体的展现一个人的,我们也不可凭借一些片段就狭隘的定义一个人是否不合群。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生活方式,面对不同的人、事会产生不同的认知态度。也许,在镜头前,她是腼腆内敛的形象,但是在家人、闺蜜、挚友面前,她却是一个充满欢笑的开心果。社会与舆论不应该从一而终的要求每一个人都磨平自己的棱角、强迫看起来“内向”的人挂上假笑的面具。

躲在屏幕后面宣泄自己的情绪

与此同时,人作为所有社会关系的集合,是需要交流和互助的。在提倡开放的当今世界,没有人能置身事外独善其身。

随着网络等虚拟社交方式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人呈现出一种“网络外向,现实内向”的趋势,这些人更乐意躲在屏幕后面宣泄自己的情绪。

他们或是沉迷游戏、或是寻求网上的虚拟爱情、更或者操起键盘“大杀四方”。此种线下内向是对现实世界的逃避、线上外向是虚拟而浮躁宣泄。

外向是进入一个陌生的群体中能更好的找到个体间的共性,以共性激发群体发扬个性,而内向是保有个性、等待别人的认可与激发。

从心理层面看,内向不一定变得外向才能适应社会,相对的,外向者也不一定更受欢迎,毕竟比起咋咋呼呼,多数人还是喜欢文质彬彬。

也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既有内向与外向的,当我们调和好这两种处事方法,内敛而又健谈时自然就会被更多的人认可,被社会所接受。


Puyuam


真的吗?


俊采星驰1993


完全可以的,你发生改变一般会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发生:

1、环境需要你做出改变。你的生活环境或者工作环境逼迫你做出改变,为了适应环境,你只能忍受着改变带来的痛苦去慢慢改变,直到完全改变。

2、自己想去改变。意识到内向的性格影响了自己的道路,或者自己的内心有了让自己去改变的动力,它可能是一份事业、也可能是一个人。


心理咨询师郭俊林


一句话,还能从男变成女呢![灵光一闪],生活所迫,啥都有可能


路窄慢慢走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3c12b41f39e4494c8c67d9615cef9cb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