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3·28”首次“云签约”,签约即供地建设

中山“3·28”首次“云签约”,签约即供地建设

之综述

35个作为云签约项目,投资总额260多亿元。

云签约项目涉及金融服务、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检验检测、总部经济、供应链升级等领域。

全球疫情持续,中山全市已经率先成为低风险区,复工复产如火如荼,重点项目工作稳扎稳打,迅速推进。在重振虎威的初衷不变下,中山将如约举行2020年投资经贸交流会暨中山人才节(以下简称“3·28”)。与以往不同,在疫情影响下本次活动将呈现“主题新、时间长、范围广、签约活、项目实”等特点。譬如启动仪式将首次采取“云签约”做法。此外,中山将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3·28”期间同步举行中山人才节,通过13场活动、成立市人才医疗咨询服务中心等引育人才。

招商

如期而至,借力科技实现创新签约

与以往不同,在疫情影响下本次活动将呈现“主题新、时间长、范围广、签约活、项目实”等特点。譬如启动仪式将首次采取“云签约”做法。截至3月23日,中山市共有招商成果项目46个,投资总额490多亿元。其中签约仪式将有35个作为云签约项目,投资总额260多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4个、亿元以上项目19个。云签约项目涉及金融服务、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检验检测、总部经济、供应链升级等领域。记者了解到,这一数据还有可能在仪式当天“刷新”,意味着陆续将有更多的招商成果项目签约。

创新

主会场与企业方远程视频连线

中山多日实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零新增,在3月24日全市成功被划分为低风险地区。在这一安全的前提下,中山不忘重振虎威的初心,迅速开展招商活动。其中,作为中山最重要的招商“前哨站”——3·28投资经贸交流会暨中山人才节今年如约举行。受疫情影响以及在深中通道、湾区机遇下,对比过往,今年“3·28”将有一系列崭新变化。

3月23日上午,中山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中山2020年投资经贸交流会暨中山人才节(以下简称“3·28”)新闻发布会。据悉,本届大会系列活动将从3月28日开始,一直持续到5月中旬,启动仪式将于3月28日上午10时在市会议中心举行,并借助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通过“主会场+企业方远程视频连线”方式,举行项目“云签约”仪式。

记者了解到,与此前“改革开放再出发,共建活力大湾区”“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题相比,今年的活动主题“新机遇、新动力、新发展”更为聚焦湾区发展及深中通道建设,重点突出“双区驱动”背景下中山新的重大历史机遇,汇聚各方资源,为中山重振虎威加快高质量崛起,提供创新发展新动力。

对比此前的“3·28”活动,本年度系列活动时间范围“广”,将从3月28日开始,一直持续到5月中旬,分时段、分节点铺开,其间有人才节活动、中山产业高质量发展专家咨询会、自主创新论坛等系列活动,活动成效、影响力以及社会关注度将进一步提升。

同时,本次“3·28”活动的签约方式“活”。2020年中山投资经贸交流会暨中山人才节启动仪式将于3月28日上午10时在市会议中心举行,并借助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通过“主会场+企业方远程视频连线”方式,举行项目“云签约”仪式,实现不同地点同一时间进行签约。启动仪式全程实行网络直播。

中山市商务局局长吴翘楚表示,2020年是“3·28”交流会举办的第31个年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中山重振虎威的关键一年,期待借助“3·28”交流会这个平台,让更多的海内外客商进一步了解中山。中山一如既往地坚持安商亲商扶商传统,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大家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诚挚欢迎大家前来中山投资兴业,实现合作共赢。

实在

签约后立刻供地,项目迅速上马

项目不动工,一切都是空,项目不投产,终究是白干。这一朴实的语言点出了中山过往“3·28”招商项目落地问题——项目签约了,土地问题未解决;项目一拖再拖,部分招商项目停留在“纸上谈兵”,只见概念图未见施工队。

今年“3·28”将更注重这一问题。据介绍,本届交流会的招商项目以能够及时落户为原则,确保“实”。截至3月23日,共有招商成果项目46个,投资总额490多亿元。经过优中选优,遴选其中35个作为云签约项目(投资总额260多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4个、亿元以上项目19个。云签约项目涉及金融服务、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检验检测、总部经济、供应链升级等领域。这些项目都是经过前期充分论证,签约后马上可以进入供地环节,项目可迅速落地建设。

论坛

多个院士及海内外专家出席

“3·28”期间,中山还将举办系列活动。其中,中山市科技局副局长陈喜崇表示,该局拟于4月28日举办“2020·中山自主创新论坛”暨海外专家南粤行活动,拟邀请中科院院士、前沿科学领域专家等来中山市,围绕前沿重大基础性研发平台如何与现代产业体系融合发展、人工智能领域前沿技术等开展主旨演讲,并就中山如何进行创新资源集聚、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创新机制体制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

陈喜崇还透露,今年中山科技局将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全面提升科技治理能力。其中,建设两个重大科学基础设施。推进与中物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合作建立光子科学中心,与中科院理化所合作引进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超大型低温制冷装备”项目,建设光子科学中心、国际先进低温技术研究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另外,在“1+4”的重大平台基础上,加快国科大(中山)创新中心、智能移动机器人研究院(中山)、中科院药物创新研究院华南分院等高端科研机构建设;在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光电、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组织重大科技专项,最高扶持1000万元,集中力量解决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在传统优势产业领域,探索实施悬赏揭榜制,通过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人才

13场活动招才引智,激励现有人才

中山重振虎威离不开人才,仅从中山市政府近期频频围绕人才开会讨论就可知一二。3月24日,中山召开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中山人才工作有关事项和政策文件,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全市人才工作。会议指出,与周边兄弟城市相比,中山人才工作还存在不小差距,比如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不相适应、人才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

会议提出,中山要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把引育人才视为最好的投资,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价值追求,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和吸引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未来中山加大招才引才投入,不惜重本、敢下血本,拿出一些务实管用的“黄金政策”,实施“柔性引才”“精准引才”“以才引才”,争取引进一批站在科技前沿、处在创新高峰期的创新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团队。同时将加强人才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坚持引育人才双管齐下,做好人才入户、住房、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保障等各项工作,切实解决人才后顾之忧,让各类人才来了就不想走。要扎实做好“雏鹰归巢”计划,打好政策牌、乡情牌、亲情牌,吸引中山学子学成返乡。

在这一背景下,除了招商引资外,中山“3·28”同步启动中山人才节,为中山企业和城市发展注入新的血液。今年人才节共举办13场活动,主题定为“凝聚人才·服务企业”,围绕重振虎威、实现高质量崛起,广泛凝聚团结各类人才施展才华、贡献智慧,有效服务企业发展。

相比以往的“大场面”,今年人才节形式更加灵活,各项活动形式上更加简练,小而精。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化整为零,把各项活动分别安排在不同场所分散举行,举办场地设在市委党校。同时,时间跨度延长。为尽可能减少人员聚集,持续形成招才引智的高潮,人才节启动后,4月至5月陆续有各部门和镇区分会场活动,时间跨度比往年都长。

“人才兴,事业兴。中山市历来尊重知识、敬仰人才。市委、市政府提出并实施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举的发展思路”,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远梁表示,希望把今年人才节办成展示人才成果的窗口、发布人才政策的平台、宣传人才典型的载体、促进人才交流的盛会。人才节也将拉开今年“人才培育服务年”的序幕,有效牵引“五个计划”的落地实施。

据了解,今年中山人才节的内容更加务实。市级主会场的活动全部围绕服务和激励现有人才展开,包括激励宣传一批扎根中山、为企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一线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交付一批人才安居房,建成医疗咨询服务中心等。

自2012年起,中山举行“3·28”同步举办招才引智活动,2014年更名为“中山人才节”。人才节期间,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镇区和部门集中举办系列大型招才引智活动,包括人才研讨会、创新创业大赛、博士项目对接、创新项目路演等。过去六届人才节总共举办了73项专题活动,共吸引33名院士、超百名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专家和20.7万名各类人才齐聚中山,已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人才盛会,有力推动中山招才引智工作创新发展。

张远梁透露,人才节期间将发布关于加强人才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的相关政策,启动人才服务保障计划。以评定和宣传优秀人才(团队)为起点,落实人才激励计划。举办博士和博士后人才交流与科技项目对接会、“智汇中山”人才洽谈交流会,开展中小学教师招聘活动,推动实施人力资源服务平台提升计划。以粤港澳青年人才创新创业论坛、区域高质量崛起人才发展战略主题研讨会为契机,逐步实施新生代企业人才培养计划。以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大赛、“聚技能人才,赋发展新动能”主题活动为平台,深入实施“雏鹰归巢”计划,对中山生源在读高校学生实行成长全周期跟踪联系服务,提供资助和帮助,做好选调生报考、创新创业政策咨询等服务,引导青年人才支持家乡发展、投身家乡建设。

亮点

将成立市人才医疗咨询服务中心

其中,市人才医疗咨询服务中心由市人才办、市卫健局、市人民医院三方共建,由市人民医院负责运营管理。在市卫健局和市人民医院支持下,目前中山已组建一支医疗服务团队,在市人民医院设置了接待室和专线电话,将为中山市第1至8层次高层次人才、省市创新创业科研团队成员提供线上导诊、问诊、医疗咨询、健康教育、健康资讯以及健康评估等服务。接下来,各镇区也将依托镇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级分层次面向各类人才开展医疗咨询服务,在不挤占现有医疗资源的情况下,为人才朋友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启动中山333博(硕)士引育工程

此外,中山在实施“333”紧缺急需专业博(硕)士研究生引育工程,计划在人才节期间举行签约仪式。333博(硕)士引育工程就是用3年时间引进培养300名30岁以下博士、硕士学位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首次聘期实行年薪制,博士年薪35万,硕士年薪30万。

据了解,今年首批招录,49个市直单位和镇区提出453个紧缺急需人才需求,设置106个职位,吸引了3477人报名,其中博士33名、硕士3444名,“双一流”高校毕业生1881名,国(境)外高校毕业生402名。岗位平均竞争比为33:1,最热门岗位竞争比达149:1。首批招录已基本结束,反响热烈,效果良好。为进一步吸纳优秀青年人才,中山市组织部近日启动了今年内第二批招考。

聚焦产业

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有镇区主动走出去

还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招商及人才外,本届“3·28”活动还将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上。此前,中山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明确指出,中山发展的基础在产业、优势在产业,出路在产业、突破口在产业。提出要实施“5321”工程,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新动能,焕发传统优势产业新活力,努力争取到2024年形成1个5000亿(智能家居)、1个3000亿(电子信息)、1个2000亿(装备制造)、1个1000亿(健康医药)产业集群,推动全市现代产业体系“四梁八柱”的成型、稳固。同时,提出要做实深圳—中山产业拓展走廊,积极参与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建设,谋划打造两大产业带。

专家把脉,中山产业发展广纳意见

“3·28”期间,中山市政府拟于4月上旬举办中山产业高质量发展专家咨询会,具体由市大湾区办、市发改局、市工信局等单位承办。

中山市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刘登表示,届时,将邀请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及相关产业领域的知名企业家、专家学者,听取他们对中山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粤港澳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深圳-中山产业拓展走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等主题内容的真知灼见,期待他们为中山产业高质量发展把脉开方、献计献策。

镇区同步走前头,利用广交会等多个平台

中山多个专业镇发展特色产业,利用中山举行“3·28”的机会主动对外展示镇区企业及产品,是中山一贯特色。

有镇区迅速走在前头。记者了解到,“328”期间中山南头镇将同步举办“中国·中山南头家电国际精准采购节”活动,届时计划在第127届广交会期间,在广交会场馆内举办,也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举办时间。这一活动也是作为“3·28”招商活动中的一个重点主题。本次活动将利用328和127届广交会的平台效应,重点推介中山市和南头镇的投资营商环境,向全球家电类采购商推广南头家电。

据了解,南头镇现有企业4200多家,其中6成以上为出口型企业,南头家电产品出口一直稳居前列,目前已达到年均进出口额超30亿美元,主要出口欧美、非洲、澳洲、东南亚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9年出口总额超过2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9%。

南头镇党委副书记蓝海斌表示,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全球贸易受到冲击,在这种背景下,南头镇作为中国家电品牌基地和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积极谋划,这次举办的“中国·中山南头家电国际精准采购节”活动,将作为2020年中山投资经贸交流会暨中山人才节系列专场活动,计划在第127届广交会期间,在广交会场馆内举办,也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举办时间。

“解决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外贸出现见面难、订单难的问题,精准组织100名全球家电,类精准采购商亲临南头采购,增强贸易双方的市场信心”,蓝海斌表示,借助这个采购节活动,使产业集群建立直接面向国外买家的渠道,降低交易成本,缩短运营周期,实现大宗跨境交易,从而推动南头家电外贸基地业态新升级。同时,通过组织全球家电类采购商亲临采购,让外商切身感受到该镇的营商环境和企业发展情况,进一步扩大南头作为“中国家电品牌基地”的影响力,也有效宣传中山及南头的投资环境。此外,也为今年“南头品牌家电·一带一路行”主题活动做准备,打好前期基础,该镇计划在今年组织企业抱团到“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参加重点展会,以这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扩大南头品牌家电的全球知名度,助力企业进一步开拓市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