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美國驅逐艦上的127mm炮大多是單裝炮嗎?為什麼?

天涯愛火


二戰美國驅逐艦安裝單裝127mm炮的驅逐艦較多,有法拉格特級、波特級、馬漢級、巴格利級、薩默斯級、本森級、布里斯托級和弗萊徹級等。但是其設計風格都是延續法拉格特級的沿中線佈置4-5門127mm艦炮的設計思路。

這些驅逐艦中最大最先進的是弗萊徹級驅逐艦,標準排水量達到2100噸,其餘標準排水量都在1400-1800噸之間。美國二戰期間一共建造了175艘弗萊徹級,而且是在短短兩年時間內建造完畢,可以說是堆死日本聯合艦隊的功勳。基林級驅逐艦

但是美國驅逐艦中也是有帶有雙聯裝MK38型127mm艦炮的,那就是薩姆納級和基林級驅逐艦。薩姆納級是弗萊徹的改進型,基林級則是薩姆納級改進,兩者要比弗萊徹級和法拉格特級大,這也是前兩者無法只能用單裝127mm艦炮的原因所在,裝不了。大部分人只看到露出甲板的一座炮塔,而實際上甲板下面還有一座“冰山”

作為二戰性能最好的高平兩用艦炮,美軍的MK12系列127mm高平兩用性能非常出色,他的射速非常快,通過電動炮架、隨動楊彈機、液壓反衝、電動推彈杆等設計,使的其每分鐘射速可以達到令人吃驚的15-22發之多。但相應的該火炮重量和體積也不會小,單裝炮塔重量已經達到20噸。排水量較小,設計建造時間較早的弗萊徹級和法拉格特級都裝載不了。

弗萊徹級的改進型薩姆納級驅逐艦

薩姆納級驅逐艦就是改進弗萊徹級無法帶雙聯裝127mm艦炮的遺憾。其解決方法是兩個,一是改進艦體結構,寬度增加了57cm,以騰出空間。二是使用新設計的減化型MK38型雙聯裝炮塔,將重量從原先的49噸減少到43噸。這樣一增一減從而實現了在驅逐艦上使用雙聯裝炮塔的目的。


五嶽掩赤城


二戰期間美國的大型戰艦對於127mm艦炮的使用大多都是防空,而且由於口徑較大,所以絕大多數都會使用配置延時引信的炮彈。如果將如此大口徑的火炮配置為連裝的話,無異於會提高設計難度和製造成本,這對於戰時是不可取的。

基本在大型戰艦上,大口徑的火炮會設計成單裝並負責高空較遠目標的殺傷,普遍配發的均為裝有延時引信的防空炮彈。如果敵機靠的很近時,自然有口徑更小射速更快的連裝炮和防空機槍來負責。

對於二戰期間的小型水面艦艇例如驅逐艦和護衛艦之類的千噸級艦艇,127mm艦炮可謂是火炮中的不二首選。由於小型水面艦艇噸位小,所以雙方交戰的距離必定會較近,這個時候火炮的精準程度就是首選,所以單裝的127mm艦炮可以更好的擊中敵艦。

定位小噸位的艦船在安裝127mm艦炮的時候,基本上都會設置為高平兩用,也就是一款火炮既可以平射對海又可以抬高對空,在小噸位水面艦船對空的時候,127mm艦炮同樣會有很好的防空效果。

綜上所述:由於127mm艦炮的口徑較大,與其費時費力的佈置為雙聯裝艦炮,反倒不如設置為單裝艦炮。如果覺得火力不足的話,在單艘戰艦上增加炮臺數量或乾脆增加艦船數量反倒更為實際。


九品侍衛



月林6491


我是冬雨AK,我來回答,問題中提到的是MK12型127毫米艦炮,這是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好的高平兩用艦炮,廣泛裝備在美軍各種類型的戰艦上,不止是驅逐艦,它採用的是手動裝填模式,但射速極快,提彈揚彈型最大射速能達到22發/分鐘。

玩過網遊《戰艦世界》的人都知道,美系戰艦最大特點是防空性能出色,不管是驅逐艦 巡洋艦 戰列艦,航母的攻擊機群都不敢輕易去招惹,這完全得益於MK12型127mm艦炮的優秀性能,它是一款高平兩用艦炮,既可以對海攻擊也可以對空攻擊,最大射高能達到12000米左右,對海最大射程15000米左右,炮口俯仰範圍為-15度--+85度,炮塔旋轉速度達到25度/秒,可以發射榴彈 穿甲彈 燃燒彈 高射炮彈,還有近炸引信高射炮彈。

高射速是其最大的優點,為了提高射速,採用了立楔式半自動炮閂和電動推彈杆,上一發炮彈在擊發後,炮栓自動打開,彈殼拋出,而裝彈手只需要將下一發炮彈放在炮尾的推彈槽內,完成上彈,另一旁的炮手立刻擊發,如此快速循環,使得127mm艦炮擁有22發/分的高射速。

到了戰爭後期,面對日本的神風自殺式襲擊的時候,MK12型127mm艦炮成為艦隊的防空利器,尤其是在裝備了VT無線電近炸引信之後,127mm艦炮更是如虎添翼,日本的自殺式飛機再也無法進入美軍的防空火力網,只能一一被擊落。


冬雨AK


二戰時,美國驅逐艦上安裝的主要是Mk30型艦炮,就是採用1門127毫米/38倍口徑Mk12型火炮的艦炮,是二次大戰期間美國海軍的標準高/平兩用半自動艦炮。Mk30型艦炮全重19噸,射速最高可達22發/分。

二戰中美國裝備的數量最多的驅逐艦弗萊徹級驅逐艦,其裝備的都是Mk30型艦炮,也就是單裝的的Mk12型火炮。而在此之前的諸如格拉夫斯級驅逐艦、本森級驅逐艦、格里維斯級驅逐艦、西姆斯級驅逐艦等各級驅逐艦,其裝備的主炮,均為單裝艦炮。

而這些驅逐艦裝備單裝艦炮的原因很簡單,就是驅逐艦本身太小了,沒法承擔雙聯艦炮。在二戰中,但凡裝備多聯主炮的艦艇,基本上都犧牲了航速,將艦體設計成了短粗的紡錘型,以增加齊射時的穩定性。

而美軍在弗萊徹級驅逐艦之前,驅逐艦的一大作用,就是對敵艦發動魚雷攻擊,也就要求了驅逐艦必須有極高的航速,才能迅速抵近敵艦,發動魚雷攻擊。因此當時的驅逐艦大多艦體細長,吃水較淺,也就無法承受多聯裝艦炮開炮帶來的衝擊力。

弗萊徹級驅逐艦長114.76m,寬12.04m,吃水3.81m,滿載排水量3050噸。而已經沿艦體中心線配置了五門Mk12型火炮,單舷可以發揮充足的火力。但為了能夠安裝更多的127mm炮,增加遠程防空火力,美軍又研製了艾倫·薩姆納級驅逐艦,就可以視為弗萊徹級驅逐艦的放大版。

而到了艾倫·薩姆納級驅逐艦,美國的放大驅逐艦上,終於安上了減重過後的雙聯裝艦炮。至於之前的各級驅逐艦為什麼只安單管127艦炮,想必你已經知道答案了。

以上是狼君個人看法,如果您有不用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與我討論


狼君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