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被捧为神作的烂片?

汤里放药


我来说一下宣传很好,去电影院看睡着的电影

《地球最后的夜晚》

这部电影烂的不能再烂了,去看过的小伙伴都会这样说,豆瓣6.8分,我们公司聚餐先去看电影,就看了半个小时所有人都觉得这是烂片就走了去吃饭去了,前面一个小时估计电影都不知道想要表达什么,电影院还没看过走了大部分人,电影票还不便宜。


《欢乐喜剧人电影》这部电影看的我还真不如给我播放一个欢乐喜剧人给我看得了,就是冲着憨豆先生去的,去看了才发现这部电影就是一个圈钱的,不搞笑还不如看欢乐喜剧人好了,没看完就走了 ,不知道导演懂不懂喜剧。

这两年中国出的电影整体还是不错的,烂电影会越来越少,因为中国人消费越来越理智,不在会为烂电影买单。


白哥说电影


我看这个话题就被大家捧得很火。

我总觉得烂片就是烂片,不会有人去捧烂片。而那些别人在捧,我却不觉得怎样的,只是因为不是我的菜罢了。

前一段时间去祝贺朋友家孩子考上理想大学,在孩子同学送祝福贺词时,出现了一个尴尬场面,因为一个小同学的贺词完全是以一个校领导的口吻说出来的。当时在场的所有成年人都有些莫名其妙,没有人鼓掌,只有一些窃窃私语。后来我问我儿子,这是不是失误了,他说“我们同学之间就是喜欢这样调侃,这很正常,为什么要和你们大人一样?”

15岁的孩子看不懂《阿甘》,50岁的成人看不懂《奥特曼》;正在热恋中的人不会想去看打打杀杀,忙于加班养家的人不喜欢甜腻腻的无脑爱情。世界上不会有什么味道可以让所有人都喜欢。


悠优生活


说到被捧为神作的烂片,就不得不说到中国电影票房的第二名《流浪地球》,在豆瓣上也是赢得了7.9分。明明是票房口碑双丰收,为什么要说这部电影烂呢?这部《流浪地球》虽然弥补了中国科幻电影的空白,但科幻有硬伤,情节太矫情。刻意安插的父子矛盾和激情澎湃的演讲让人看了之后非常尴尬,即便是有大场景大制作,但还是弥补不了剧情上的不足。

其次就是豆瓣电影TOP250的第23名《当幸福来敲门》,成功赢得了9.1分的高分,但实质上却是一部洗脑的心灵鸡汤。影片中渲染的父子情过于狭隘,在展现人物的过程中,刻意忽略了悲伤情绪,转而对成功进行了不可言喻的描述,夸大了对于金钱的价值观,虽说故事是真事改编,但是这种励志真是颠覆了我的世界观啊。

周星驰的电影中被誉为神作的《大话西游》系列中,几乎被所有人誉为了神作电影,但是在当年这部片并没有如此的好评。可见,这部电影是之后很多人为这部电影赋予了意义。《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在豆瓣的评价非常高,有9.2分的高分,但是放到现在这个故事只不过是个古代玛丽苏的设计而已,平庸的男主角被高颜值高能力的女主爱上了,中间经过了一些狗血的剧情而在一起了,那个被封为“神结尾”的片段,仅仅是这部玛丽苏电影的最精彩之处。

当然了,以上仅是小编个人意见,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喜勿喷。


巴塞电影


捧为神作实为烂片,那就是《让子弹飞》了,没一部电影比它更合适这个头衔。这部片子教科书级展现了一件皇帝的新衣是如何做成的。

这部电影所有人看第一遍的感觉应该都是,剧情莫名其妙,台词听不懂,答非所问,除了对几个笑点有印象外,对整个电影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说不上来。确实,这部电影没有让观众看懂的意思,或者它是在故意不让你去看懂。

电影讲了一群匪徒抢劫了新任县长,自己突发奇想去当县长,然后和当地恶霸相斗的故事。剧情来自马识途先生的作品《夜谭十记盗官记》,按理说,这样的文学框架不缺思想不缺冲突,用心拍必然是一部好作品。

正如拿到鲍鱼、海参、鱼翅这样的上好食材后,仔细雕琢,慢火细炖,做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佛跳墙,才不负顶级食材之名。但姜文偏不,似乎吃透了中国观众的口味,他的做法简单粗暴,加辣椒就是了,在电影中不断的人为制造冲突,而不考虑剧情的合理性和逻辑性。

于是电影里充斥着各种各样不合理的剧情,莫名其妙的台词。开篇一群马拉着火车,子弹打出去还飞一会儿,吃一碗粉破腹还能取出一碗粉...更多的是故作高深的台词,从它的名字“让子弹飞一会儿”开始,“要有风,要有肉;要有火锅,要有雾;要有美女,要有驴!”“如果你活着,早晚都会死;如果你死了,你就永远活着。”...观众往往还在琢磨上一句话是什么意思,下一句话又听的云里雾里。

一部形式上已经乱七八糟的电影,却有一些人偏好这些故作高深的表达方式。他们的各式各样的解读,最终将这部电影捧上神作的地位。什么隐喻说,暗讽说,暗线说…各种解说层出不穷。马拉火车解读成了马列,还扯上了市场经济的弊端;射穿铁门解读成打穿人民的锁链,奔向自由;几只鹅解读成姜文的盲目粉丝…只要你敢想,他们就敢说。

解读者说,如果你还看不懂,那是因为你的阅历不够,等阅历够了自然就懂了。但没详细说需要什么样的阅历,是当匪徒的阅历,还是当县长的阅历呢?那估计没几个人阅历能达到要求。

在各式各样的解读的宣传攻势下,不少观众被洗脑成功,声称看懂了这部电影,成了《让子弹飞》的拥趸。于是,所有人都在夸奖皇帝的新衣服真好看,而敢于说皇帝没穿衣服的人越来越少,毕竟,谁愿意当一个没阅历的小孩子呢?

有人在解释这部电影的不合理性时,给它冠以魔幻现实主义的概念,其实,既魔幻又现实,和既民主又专政一样,只会让人觉得可笑。姜文骨子里和社会上的算命师傅是一类人,他们都要用莫名其妙来迷惑观众。他拍不了正常的电影,就像大师不敢直接告诉你某年某月某日会发生什么事一样,他们害怕精确。精确的台词,精确的人物关系,精确的情节逻辑会要了他们的命。

从目前来看,这部电影是成功的,豆瓣评分达到了8.7之高。但姜文忘了很重要的一点,变质的菜加再多辣椒,也只能掩盖不新鲜的味道而已,食客吃下去后还是会拉肚子。姜文最近几部电影还想走老路,没那么容易了。


趋势作手


《射雕英雄传之东成西就》

这部电影是《东邪西毒》备胎电影而已,拍摄时间就用了27天。造型夸张,剧情改编荒谬,无厘头的搞笑,没有深刻的意义,纯属是为了逗乐观众,实则算是“烂片”了 ,当时播出后,也被很多人批是烂片,恶搞金庸经典。

但是,一部“烂片”却成为了经典,因为它聚集了当年香港的大碗明星:张国荣、梁朝伟、梁家辉、张学友、林青霞、王祖贤、刘嘉玲、张曼玉......这样豪华的阵容在后来的电影里基本聚集不到,每个演员都毫无偶像包袱,演员演技也无可挑剔,同时还迎合了观众的笑点。

所以《东成西就》有人说是“烂片”,也有人说是经典,就看你怎么定义了。


剧朽阁


《少年的你》和《hello,树先生》

我写这篇文章其实也不是说这两部影片是烂片只是它们的评分被吹得过分高了。

先来说说《少年的你》,刚开始电影上映的时候几乎朋友圈没有人不发这个的,到处都在说电影是如何如何的好看,好像如果不去看就像失去了什么很重要的东西似的。而这部电影一放映就很快收到了回报,票房轻轻松松过亿,最后到达15亿,不过那段时间还一度有人认为它会超过《哪吒》的票房。这里我想说的是演员们演技确实都很不错,可是剧情并没有让我有特别的触动,就好像是一切顺理成章的一样,可以料的到结局的那种。


这部影片讲的是校园暴力,在之前还有一部电影也是关于校园暴力的,没错,就是《悲伤逆流成河》,但是在票房上《悲伤逆流成河》却只有3亿。我不是否认《少年的你》,只是感觉这部电影平淡无奇,从与小北的认识,从他们相处的种种,再到最后杀人藏尸,平静的没有一点波澜。

所以,整个电影看下来我的内心很平静,感觉这部关于校园暴力的影片也不过如此。而《悲伤逆流成河》中的经典画面我至今还依然记得,我记得易瑶的妈妈不顾一切带她去看病,我记得唐小米被霸凌,我记得顾森西的西是太阳从西边升起来的西。但关于《少年的你》我却很模糊。



我认为,一部好的电影首先都要让人看懂,虽然可以留下些连作者都无法解答的疑团,但电影本身应该有一个主旨的。毕竟电影是给大众看的,而大众的思维也都不尽相同。

在《hello,树先生》影片出来以后,手机上很多推送都是关于它的,而且它在优酷上的评分也很高8.1分。众所周知,优酷上的评分普遍很低,能够拿到8分以上确实很好了,所以这就很容易让人认为这部电影很不错,而电影的评论也无一例外全是夸赞,然后我也去看了这部电影。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的第一反应是没看懂。评论中有人说刷两遍才会明才这部电影的内涵,我不这么认为。我一向不喜欢把电影看两遍哪怕再好看,再者说这个社会电影资源的竞争本来就很激烈,这一部电影还没有看,下一部电影就又出来了,有多少人会把时间浪费在一个看不懂的电影上,所以这一点它是失败的。


再者,我看过一些看不懂的电影,像韩国电影《苔藓》,《苔藓》的不懂在于电影情节的不理解,这样的不懂会让我一直去思考究竟谁才是幕后之人,会让我产生兴趣,会让我去推荐它给朋友然后一起讨论情节问题。而《hello,树先生》中的不懂在于不懂影片的主旨,不明白电影要讲什么。这样一来看完之后我就不会去想它,更不会和人分享。

影片的主人公是树先生,然后讲述了树先生的生活,他的无奈,他的卑微,他精神上的压力,可是那又怎么样?他代表的不是社会上的某个人群,他也不会是社会上的典型代表,这样的描写一个无关乎观众的人有什么意义?就像综艺《幸福三重奏》一样,这三户人家都很幸福,都很值得看,可是在我看来它却十分缺少看点,记录明星日常的点点滴滴,虽然很快乐很幸福,可是和我们又有什么关系,何必要趴在电视机前看他们的很平淡的生活。


鱿鱼游客


其实不能说是烂片,不是烂片!称得上开山之作,就是夸大其词,被过分吹捧的影片。

《哪吒》

理由:立意很好,主题鲜明,我命由我不由天,画面特效很棒,但是优点之外也有不足,主角台词设计欠缺,人物内心张力缺乏,某些情节看来很是尴尬。

不过,这部电影被吹捧得太厉害了,优点不可否认,但是缺点真的看不到吗?说白了,这部电影,无异于皇帝的新装。



《战狼2》

理由:吴京很努力,很拼,动作也很帅,场面也可以,不过太强调个人英雄主义,主角光环太重,有些情感方面的剧情太刻意。为什么《战狼1》口碑更好?虽然1也有个人英雄主义,但色彩远远没有2那么强烈突出(在小团队中突出个人的英雄非常好)。

战狼主角设定本就是也仅仅是一个厉害的、强烈爱国的军人,并不是刀枪不入,也不会超能力,这就使得最后的剧情有些不合理(反派还设定得总是像智障),说句不好听的,如果最后冷锋英勇牺牲了,整部片的主题会提升更多。有些人总说《第一滴血》,人家玩了多少年的老梗了,还好意思在这强调?国产电影就该走别人的老路子?无敌不死的超级英雄(所谓的第一滴血)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即使世界拯救者也该开始逐渐回归真实了。


《流浪地球》

理由:情节设计拖拉,人物特点、对话刻意,想在紧张气氛中搞笑,想用个人呐喊唤起观众内心的激情,可惜没有做到。

被誉为打开了中国科幻片的伟大一页,不否认特效画面很不错,中国科幻片能出来这样的画面真的有被震撼到,较以前提升了一大档次,但是情节、人物,这两方面做的都不好,尤其是情节设计。

当然,这三部电影肯定不是烂片,不过也够不上神作,说出它的不好的地方,是因为被捧的神乎其神了。总有人说,你怎么不去挑别的电影的刺?你说出来一部我也能挑一堆问题,我信!

因为没有完美的电影,任何一部都有瑕疵,豆瓣评分第一位的《肖申克的救赎》还有人不愿意看呢?但关键是什么?是实至名归还是过誉,那些本来就没有过分吹捧的电影再说缺点也没有什么意义!

近年来,中国电影出现了一系列开山之作,比如以上三部,这是值得骄傲的地方,但是面对这样的作品,我们的态度应该怎样?

推崇、称赞、鼓励……没毛病,但现实是很多人陷入到了类似于个人崇拜的狂热中,导致旁人不能说一个不好,否则你就是不爱国,你就是崇洋媚外,你就是故意找茬,你就是杠精……有些人还总拿票房说事儿,暂不说有票房究竟代表什么,中国的电影难道就是就关起门来跟中国其它的电影相比,票房更高就是进步了?难道不应该是与其它国家的好电影放在一块,对比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泊?

还有最近说《哪吒》要参加奥斯卡,被不少人质疑,又有一群所谓的爱国者急不可耐得跳出来指责:崇洋媚外,外国的就是好的,中国的就差,奥斯卡说白了也是美国人自己的电影节,干嘛去他那让他评论?还有文化差异呢……云云

这话从嘴里说出来不觉得寒碜?这种想法跟”闭关锁国“有什么两样,如果你的东西足够厉害,那就根本不怕去外面展示,别说美国了,哪个国家都可以,不仅敢让他们评判,还有把握让他们称赞认同,这才是真正的好东西,真正的自信。

那些不认同的人,也不要浪费时间评论了,看待问题的角度都不同,终归谁也说服不了谁,还不如对牛弹琴。再有别把所谓的“键盘侠”冠到我的头上,你的鼎鼎大名我可承受不起!


茫茫极吃瓜


许多的电影在刚播出的时候因为观念过于前卫或者表演过于夸张,致使让观众们口诛笔伐,成为烂片。《大话西游》就是这样,当年由于晦涩难懂不搞笑的剧情被骂烂片,还被评为十大烂片之一,由于里边经典的台词过了这么多年,风评大转,变为群众口中的经典;《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因为拍摄只拍了20天,刚上映的时候一致被外界媒体认为是烂片,但是今天看来,这部电影无论动作还是台词都让人回味无穷,看过这部电影的人应该都会对里边华山派两个人印象深刻,很好的诠释了所谓名门正派的虚伪与下作,王晶读懂了金庸,所以此片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东邪西毒》当年可是票房口碑双败,都说这部电影就是没有意义的矫情,就连梁家辉自己都说不知道自己拍的什么,可如今观众却对这部电影赞赏有加,被视为文艺武侠神作。





白先生生活会


看看两个答主的回答,说流浪地球算是标准烂片,还拿各种bug来证明,那么我也来说说吧。

1 《星际穿越》

这是被戏精捧为硬科幻神作的电影,支持者给出的理由是,迄今为止最接近真实的黑洞画面。

然后没了

。。。。

科学知识贫瘠到如此地步的“影评人”居然可以招摇过市。

我只想说,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电影通篇没有任何科学理论支持,甚至违反科学的地方太多。

相比于中国拍个流浪地球都有人苦口婆心的告诉你一万个发动机推不动地球

某些人对《星际穿越》太客气了。

........

貌似很多人不服我扒《星际穿越》有硬伤,

你们喷之前先告诉你们几个关于黑洞的天文学常识吧

1,黑洞不可能穿越,黑洞有巨大的引力,星球进入视界之后都会被巨大的潮汐力撕碎,何况人类柔弱的身体。

除了主角光环,没有任何方法能让人类在黑洞里生存。

2,黑洞周围视界之外有大量物质围绕,互相摩擦产生高温和辐射。现在的推测是周围温度4亿℃,莫说地球上有没有能抗这么高温度的物质,就是地球放边上瞬间气化都不带有渣的。

人类飞船更不可能,何况还有无法想象的辐射, 剧情里有三个宜居星球再黑洞周围,除了扯淡还是扯淡。

3,目前没有任何理论支持“虫洞”的存在,虫洞只存在于幻想之中。

4,电影的顾问吉普索恩,只是顾问,只是顾问,只是顾问,我不觉得我知识比人家好。可谁要是觉得顾问能当导演的家,那就是智商问题。

...........

这片子所谓“诺贝尔奖获得者作顾问”,成果也就是那个所谓吹的“最接近真实的黑洞影像”,

实际上推测的黑洞画面也不是这个样子,因为引力的关系应该更趋近于五彩斑斓。

这就是脑残粉吹捧的硬科幻的《星际穿越》

剧情bug我就不说了, 简直无力吐槽。

..............

插播一个回复,这哥们跟我想说的一样。

星际穿越我觉得是神学片吧,把黑洞换成天堂之门,高维空间换成天堂,三颗星球换成伊甸园,未来高维人类换成上帝,人类换成寻求庇护的信徒,宇航员换成祭司,这个故事不就是上帝信徒聚集地遭到了无法抵御的灾难,于是上帝显灵(虫洞)让信徒发现有新的伊甸园可以生活,于是上帝的信徒支持祭司出发寻找伊甸园,最后无在所不能的上帝支持下,让祭司通过天堂之门到达天堂,然后通过天堂得知新伊甸园方向,在上帝支持下把通往伊甸园的路径告诉信徒(奇点数据),然后信徒在迁往伊甸园获救,祭司在上帝的保护下回到伊甸园与爱人相会。

.............

星际穿越改成《诸神穿越》——毫无违和感

2 《妇联4》

当然,某些人眼里,妇联4是不能黑的。

怎么可以黑呢。。

怎么可以不热泪盈眶的欢呼呢。

然后再唾弃一下烂到炸的国产电影。

。。。。

连豆瓣里讨论妇联4的bug都得小心翼翼的

生怕不小心踩了谁的尾巴。

可里面的bug。。。

不讨论就盖住了?

呵呵。

看看你们对《流浪地球》里bug的穷追猛打。

少说一句就恨不得给人家扣上个言论不自由的帽子。

3,敦刻尔克

我知道很多人又不高兴

诺兰十年磨一剑的导演。。。

你看不懂就别BB。。

不不懂电影。。。

云云

。。。

说完了吗?

不说拍摄手法的争议,

不说这是战争片还是文艺片

敦刻尔克吧断后的法国人刻意简化了,没错吧。或许说抹去有点过,毕竟还给了十几秒。。。。撒尿都比这个长

这太不公平了。

当然英国人这么做有传统,毕竟英国人在印度撤退的时候装备宁可炸掉,也不给中国远征军。

而且,看了那些影评,给我一种“晚安俩字都得解读出一篇论文”的感觉,着实让人恶心。

4,《速7》

我不是对死者不敬,但实在是。。。

就跟妇联4一样,速7那时候就连门口卖冰棍的老奶奶都知道。

大家都跑去电影院凑热闹。

回来我问看过的一小丫头,答没看懂,反正挺爽的。

其实《妇联4》跟这个一样,都是跟风的,怎么就鄙视起《流浪地球》了。

这俩根本就不是一个类型,你自己戏精啊。

5,《魔兽》

不得不说,上映之前,盛况空前。

上映之后。。。死的真惨。

我当时也是慕名看了

看完感觉就是。。。我为什么要花这个时间。。

看特效吗?

算了吧,我为什么不去玩一局尘埃,或者孤岛惊魂。

就算是在电影院,也没有多年前在电视里看《后天》或者《天煞,地球反击战》的那种震撼。

6,《指环王》

嗯,很多人又得跳脚

我只想说

这boss真是太弱了

人类,精灵,矮人,亡灵,树人各个种族战战兢兢,联合起来,打的是什么?

安格玛巫王上了战场就挂掉。。

你是走后门当的污王吗?

几个人守着一个唐僧一样的弱鸡,弱鸡拿着戒指。大家一起东游记。

嗯,我能说除了打仗,其他很无聊吗?

我想又得有人给我各种科普,呵呵。

算了吧,既然是神作就得经得起挑刺。

不是吗?

7,幽冥

这货除了用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这个高大上的名称,剩下的跟科一毛钱关系都么有。


有本事你来辩啊


当属穆赫兰道!!没有之一!!

一直在悬疑片前3,所以就去看了,没看懂!

然后去看解析,非常勉强,有的说要去看佛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一书,ok,我去买!

买了书,再去看电影,说实话,这电影吹的太厉害了!我毫不客气的可以说,烂片!

全程不知所云,云里雾里,吹粉都会说什么悬疑,什么内涵!

狗屁!如果一部电影已经脱离了自身的范畴,只是为了悬疑而悬疑,为了看不懂而看不懂,那就是太作了!太假了!这不是电影,而是导演玩弄手段的一种视频!

什么叫悬疑,看看恐怖游轮,禁闭岛,电锯惊魂1,有始有终,最后高能解读,给观众豁然开朗,又或是半知半解,然后互相讨论,醍醐灌顶。

而穆赫兰道,就是辣鸡,除了让你看不懂,就是看不懂,反正你摸不到导演想表达的意图,导演牛比,那这电影就是牛比,真的吹的太过了。绝对不是一部优秀的电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