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醫學觀察點戰“疫”十二時辰

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目倫 通訊員 姚德波 王澤剛 張東昇

  人類發展的歷史,從來就是一部疾病鬥爭史。

  剛剛過去的這個冬天,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成為對所有人的考驗。

  在這場人民的戰“疫”中,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社區、每座城市都投入到戰鬥中。

  連日來,記者以十二時辰的方式,採訪記錄下醫學觀察點的點點滴滴。

  子時,23:44 匯聚·力量

聊城醫學觀察點戰“疫”十二時辰

  隨著新冠疫情防控的進展,東昌府區建設路設有一個集中醫學觀察點。東昌府區衛健局的任富國和同事王清賢一起值守,醫護人員是來自東昌府區中醫院的醫生劉金光和護士廖華青。

  2月5日夜裡,廖華青第一次走進位於南環路附近的集中醫學觀察點。兩天後,她被安排到另一個集中醫學觀察點工作。工作結束後,她也進入14天隔離期,接著回家休息5天,又於2月26日來到現在的工作地點。

  廖華青告訴記者,從確認者,到密接者,再到觀察者,她都經歷了,從最初的緊張不安,到後來的主動承擔,如今已經可以安然面對。

  廖華青說,這裡彙集的不僅是源源不斷的人、物資和車輛,還有更多的信心和希望。

  丑時,01:30 交流·用心

聊城醫學觀察點戰“疫”十二時辰

  一位俄羅斯男子近期來聊城訪友,進入集中醫學觀察點後,由於他既不會說英文,也沒有微信,廖華青只好通過其朋友與他交流、溝通。還有一位印度人,已在聊城工作多年,雖然不會說中文,但有微信,廖華青就通過翻譯軟件與其進行溝通,還算比較方便。

  深夜的水城,家家戶戶都沒有了亮光。只有這裡閃爍著的各種燈光,陪伴那些守護著這座城市的人。

  寅時,03:15 守護·貼心

聊城醫學觀察點戰“疫”十二時辰

  為確保集中醫學觀察人員心理健康,東昌府區衛健局提出“健康跟蹤、心理疏導、中藥預防”三項工程。劉金光主要負責轉運、診療等工作,根據接診、收治和轉運流程,對醫學觀察人員的核酸檢測等進行對接。

  東昌府區道口鋪街道的王先生失眠嚴重。瞭解相關情況後,工作人員多次對他進行思想開導,但效果不明顯。3月12日,經過商議,工作人員為其購買了安眠藥。考慮到安全問題,醫護人員決定每天晚上按時定量去送藥,並督促其現場服用。

  卯時,06:49 生活·安穩

聊城醫學觀察點戰“疫”十二時辰

  卯時,日始,新的一天從這裡開始。一名女士請保安人員將一些麵包、口罩等生活用品帶進去給家人。

  工作人員考慮得非常周到,集中醫學觀察人員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需求都按規定最大限度予以滿足,絕大多數人情緒穩定。這裡嚴禁外帶物品,因為存在很大的感染風險。任富國說,這是非常危險的,防疫措施難以保證其安全。一些應急物品,政府會提供,消毒處理後再使用,所以,如果不是特殊情況,是不允許私自往外送東西的。

  辰時,07:53 早餐·分類

聊城醫學觀察點戰“疫”十二時辰

  早餐每天7點半左右送達,由觀察點工作人員送到各房間門口,誰是清真,誰吃米飯,誰要的饅頭,都分得很清。

  一對來自韓國的父子,前段時間到聊城探親,3月1日入點。由於孩子只有4歲,對於他的飲食,工作人員非常重視,經常詢問他們有什麼需要,只要不是太特殊,都會盡量滿足。

  任富國說,在大災大難前有了這信任,就沒有什麼是不可戰勝的。

  巳時,09:57 消殺·專業

聊城醫學觀察點戰“疫”十二時辰

  消殺工作非常重要。這個集中醫學觀察點是藍天救援隊負責消殺。每天兩次,第一次是9點30分開始,第二次是16點開始,主要部位是走廊、電梯等公共場所,集中醫學觀察人員走後,則進行房間消殺。

  從1月29日至3月22日,聊城藍天救援青年防疫突擊隊防疫消殺已經奮戰一線54天,消殺面積大約1519萬平方米,參加隊員647人次。

  該突擊隊隊長許雷說:“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麼,而是你記住了哪些事、哪些人與你同行。”

  午時,11:14 通風·陽光

聊城醫學觀察點戰“疫”十二時辰

  為了保持空氣流通,集中醫學觀察點要求11點-11點半、15點-16點兩個時間段開窗通風,每次至少半個小時。有時常常被忘記,廖華青便逐個房間進行提醒。

  測量體溫,也是按時定點的。有一次到報體溫的時候了,前一天剛到的一位小夥子卻毫無反應,電話不接,房間反鎖。工作人員怕出意外,及時聯繫了其所在街道,好在後來一陣狂敲,睡著的小夥子終於醒了,虛驚一場。

  未時,13:43 報送·準時

聊城醫學觀察點戰“疫”十二時辰

  目前,建設路這個隔離觀察點接收 的人員以輸入性為主,涉及2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的是務工者,有的是留學生,有的是旅遊者。

  接收集中醫學觀察人員、登記信息、安排住宿、人員協調、信息上報等都是任富國的工作內容。他說,這個點是2月10日設立的,每天14點前,他要以短信方式將工作人員在崗情況、隔離觀察人數等報送紀委,每天10時和16時以微信方式向疫情防控指揮部報送隔離觀察點整體情況,每天12點前向公安部門報送隔離觀察人員變動情況。

  申時,15:30 隔離·理解

聊城醫學觀察點戰“疫”十二時辰

  面對疫情,需要集中醫學觀察的人員要確保應收盡收、應管儘管。

  前段時間,一對老人帶著外孫去菲律賓旅遊,結束後,孩子的父親王先生到濟南機場把他們接回聊城。3月5日15點30分左右,一家四口入住集中醫學觀察點。由於耽誤了工作,他最初不理解,多次跟工作人員交涉。經過耐心解釋,他終於理解了集中醫學觀察的重要性,用他的話說,“能有時間陪著孩子上網課,也挺難得的”。

  任富國說:“應對困難的‘同理心’和換位思考,同樣彌足珍貴。”

  酉時,17:32 溝通·細緻

聊城醫學觀察點戰“疫”十二時辰

  那位印度人是3月4日11點多入住隔離觀察點的。3月12日16點多,由於簽證問題,他的同事前來詢問能否帶其去濟南辦理相關手續。經過詳細瞭解核酸檢測等情況,得知該人士隔離觀察期將於15日結束。17點40分左右,經過與出入境管理部門溝通,對方表示等觀察期結束後再處理簽證問題。

  戌時,19:19 管理·統一

聊城醫學觀察點戰“疫”十二時辰

  集中醫學觀察點實行“五統一”規範化管理機制,統一集中、統一測量體溫、統一消毒、統一配餐、統一清理垃圾,實現密接者和重點群體的集中醫學觀察全覆蓋。

  集中醫學觀察點的垃圾分為生活垃圾和醫療垃圾兩類。工作人員使用的防護帽、口罩、手套、腳套、防護服等,一天工作結束後,由工作人員專門統一進行收集,並裝進塑料箱裡集中存放。第三方公司每兩天來收集一次,運走後專門進行處理。

  “清零”的成績來之不易,它離不開眾志成城,也離不開科學防護。

  亥時,22:23 安撫·耐心

聊城醫學觀察點戰“疫”十二時辰

  入住該集中醫學觀察點的第一例外籍人士是一位韓國女性,2月26日12點50時左右到達,3月10日離開。據瞭解,這位女士有朋友在聊大上學,來聊城是打算跟朋友一起開咖啡館,並租好了房子。不過,疫情的發生,使這一切按下“暫停鍵”。

  最初,對於集中醫學觀察,該女士因生活飲食不習慣等情緒不穩定。廖華青單獨見了她4次,連續三天專門進房間定時為其測量體溫,並隨時注意其生活動態。3月1日19點多,任富國和柳園街道工作人員等與她進行了2個多小時的溝通、交流和談心,最終安撫了她的情緒。

  任富國說:“隔離的是病毒,但隔離不了人心。人們的自覺與努力,也許就是戰勝疫情最強大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