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百日提升行動”四川達州通川區向全面小康發起“總攻”

生活重啟 | 實施“百日提升行動”四川達州通川區向全面小康發起“總攻”

黃笑菲 王月 封面新聞記者 曾業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繼3月16日召開脫貧攻堅暨鄉村振興工作專題會後,3月20日,四川省達州市通川區又召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會,對決勝脫貧攻堅戰再動員、再集結、再發令。

從3月開始,通川區全面展開脫貧攻堅補短板、強弱項“百日提升行動”,利用100天左右的時間集中攻堅,聚焦重點、攻克難點,為實現“全勝脫貧攻堅,持續鄉村振興”目標奠定堅實基礎,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生活重启 | 实施“百日提升行动”四川达州通川区向全面小康发起“总攻”

張傑在羅江鎮召開專題會議

鞏固成果強提升

確保高質量完成目標任務

2017年,通川區在達州市率先脫貧摘帽,脫貧攻堅工作取得階段性勝利;2019年,通川區被評為四川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先進縣,為全面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鄉村振興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今年,通川區聚焦脫貧攻堅的短板和弱項,開展“百日提升行動”,確定了三大重點任務:實施貧困群眾達標提升行動、鄉村振興接續提升行動和專項扶貧提升行動。

聚焦“一超六有”,全面摸排建檔立卡貧困戶、邊緣戶和困難家庭戶“一超六有”達標情況和到戶到人政策落實情況,進行分類管理、分類施策,把找到的短板弱項補齊補強,把應享未享政策全面落實,鞏固脫貧成果。

聚焦“一低五有”,全面摸排貧困村“一低五有”達標情況和貧困村、重點非貧困村整體情況,找準短板弱項和優勢強項,進行分類管理、分類施策,以實施鄉村振興示範村為載體,推動整村提升。

聚焦“重點任務”,圍繞脫貧攻堅重點工作任務,查問題找差距,添舉措提速度,確保在規定的時間節點高質量完成目標任務。

生活重启 | 实施“百日提升行动”四川达州通川区向全面小康发起“总攻”

通川區召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會

補齊短板強弱項

區領導對口幫扶把脈問診

找問題,補短板,強弱項。3月20日、3月24日,通川區區委書記張傑和區委副書記、代區長覃永利,先後率隊前往羅江鎮、雙龍鎮對口幫扶,深入調研督導脫貧攻堅暨鄉村振興工作,隨後召開脫貧攻堅暨鄉村振興指揮部會議。

羅江鎮是通川區傳統農業大鎮,村民主要以傳統水果、蔬菜種植為主,地屬城市規劃區,轄區有多個市區重點項目。行政區劃調整後,羅江鎮既有新的機遇,也面臨新的挑戰。

張傑現場把脈問診,針對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要求該鎮積極主動為企業解決重點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同時,產業發展要因地制宜,持續加大農業種植的科技含量,不斷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對貧困人口要分類管理、分類施策,整合各類資源,精心謀劃、統籌安排;紮實推進村容村貌提升工作;進一步壓實脫貧攻堅責任。

雙龍鎮現有貧困村7個,建檔立卡貧困戶近3000人,是通川區脫貧攻堅任務最重的鄉鎮。該鎮幅員面積大,自然資源差。

如何補短板、強弱項?覃永利要求該鎮在產業結構優化、促進就業增收等方面持續精準施策,明確工作方向;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和幫扶部門要加強業務指導,加大扶持力度。此外,還要加強幫扶,把幫扶質量作為關鍵;要激發內生動力,褒揚先進、評優表彰,讓廣大群眾知曉、認可脫貧攻堅成效;要“一盤棋”統籌脫貧攻堅,確保各項工作取得實效。

覃永利深入雙龍鎮調研

全域示範強引領

鄉村振興將邁入“快車道”

最近,通川區北山鎮洞灘村火了。該村的第一書記王攀,唱著Rap為村裡的小白兔打廣告,在各大網絡平臺上備受關注。

2015年,在通川區應急管理局工作的王攀,進入北山鎮洞灘村擔任第一書記。五年來,王攀一手抓黨建,發揮黨員的能動性,一手抓民生促發展,幫村裡貧困戶改善住房、道路、人居環境等生產生活條件。王攀帶領洞灘村幹部群眾發展肉兔養殖,目前,全村每年可出欄8萬多隻商品兔,農民人均增收1000多元,村集體經濟年增收3萬多元。

通過示範引領帶動全域發展,在一系列政策的刺激下,通川區的鄉村振興事業多點開花——像王攀一樣的生動案例,在通川區還有很多。目前,《通川區2020年脫貧攻堅鞏固提升暨鄉村振興抓點示範實施方案》《通川區2020年脫貧攻堅鞏固提升暨鄉村振興抓點示範交通建設專項工作方案》《通川區2020年農村危房改造專項工作方案》等專項方案,正在抓緊完善。

生活重启 | 实施“百日提升行动”四川达州通川区向全面小康发起“总攻”

張傑調研農業產業發展情況

3月16日,通川區召開脫貧攻堅暨鄉村振興工作專題會,確定將根據“成片推進、沿線開展、全域示範”的原則,按照“1234N”規劃,引領全區統籌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

通川區初步規劃以安雲鄉、金石鎮沿線為主線,打造一條農文旅融合發展示範帶;對磐石鎮、青寧鎮現有的鄉村振興示範區進行提質擴面,建成南北兩環鄉村振興核心示範區;在碑廟、梓桐、北山三個鄉鎮,分別建設融獨特文化底蘊於鄉村振興一體的碑廟農耕文化、梓桐紅色文化、北山詩歌文化三條走廊;結合羅江、蒲家、江陵、雙龍地域特色,分別打造一域一品的羅江生態宜居蒲家特色產業、江陵產村相融、雙龍生態保護四個特色鄉村振興示範片;有序推進“N”個散點示範打造(包含其他貧困村、重點非貧困村和個別散狀村落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