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牵念,两处“并肩”

一种牵念,两处“并肩”

点点微光,汇成希望

丝丝温暖,凝聚力量

《梦想电台》第三季

讲述战“疫”背后的故事

一种牵念,两处“并肩”

本期主播:杨紫

这个春节,可能是成年以后,我们跟家人待在一起最久的一个假期了吧。

有时候晚上跟家人并肩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讨论着疫情的最新消息,会突然想起,有些人也在这时与家人并肩,却不是在家中……

今天,想讲讲他们的“并肩”故事。

上阵父子兵

“你作为应急救援队伍的一员,要服从上级安排,把本职工作做到位,让我们放心......”2020年除夕夜,陈伟接到了父亲打来的电话,没有煽情,没有不舍,铿锵有力的话语背后蕴藏着一名父亲对儿子坚守岗位的那一份骄傲和担忧。

一种牵念,两处“并肩”

陈伟是福建省三明市森林消防支队的一名二级消防士,父亲陈满生是湖南老家耒阳市马水镇膳田沅江村委主任。疫情发生以来,父子二人分隔湖南、福建两地,并肩战斗。

我想,父亲的爱总是简单而沉默。也许,与孩子一起坚守使命,并肩作战,是他无悔的选择。

战“疫”爱情分外甜

“虽然你平时不说甜言蜜语,但你是实实在在爱着我的。希望你能保护好自己。只要你好好的,我就能好好的。”

这是武汉金银潭医院护士曹珊对丈夫涂盛锦的告白。

夫妻俩一个是医生,一个是护士;一个在六楼,一个在五楼。虽然近在咫尺,却不能经常见面。这一层楼的距离,可能是他俩结婚14年来,分离最近,又是最远的距离。

“2020 0202”这一天,因为被采访,夫妻俩终于有了一次短暂的相见。丈夫说,在隔离病房,护士的工作量比医生的工作量大,妻子说,她很希望丈夫能回去,她来代替丈夫。

夫妻俩都泪流满面。

我还记得看到这张“携手回眸”照时的感动与震撼,前面是悠长的走廊,他们并肩向前的身影坚定,又不舍。

一种牵念,两处“并肩”一种牵念,两处“并肩”

把单位宿舍、酒店房间让给同事,涂盛锦、曹珊夫妇以车为家

医警之家,七人战斗

一种牵念,两处“并肩”

“今天起她要进入核心治疗区,不知道何时能回家。”细雨中,望着妻子拖着行李箱离去的背影,董宏祥不禁有些伤感。妻子李雅婷是武汉普爱医院的一名护士,而送别妻子后,公安干警董宏祥也要赶赴属于他的“战场”。

一种牵念,两处“并肩”

在董宏祥家,算上他们夫妻俩,共有7口人战斗在抗击疫情第一线,其中3位“巾帼”在医护前线,4个“男将”在防疫安保一线。

并肩厮杀,他们只能在家庭群里互相加油鼓劲。

一种牵念,两处“并肩”一种牵念,两处“并肩”
一种牵念,两处“并肩”一种牵念,两处“并肩”

董宏祥说:“医护人员在与病毒作战的一线,他们面临更大的风险和压力,我希望亲人们都平安,我也会执勤护卫城市平安。”

一夜之间,孩子长大了

“加油老爸!”“加油闺女!等疫情结束,爸带你去吃大餐!”

这段对话,来自战“疫”一线的“老奚”父女。每天早上,他们都会在电话里互道平安、互相鼓励。

一种牵念,两处“并肩”

父亲奚克,是吉林高速公安松原分局的一名辅警。大年初一,接到上级指令的他,第一时间回到抗击疫情的一线。“我的女儿此时也在与我并肩作战,我感到很欣慰”。他说话时虽然嗓子已沙哑,脸上却洋溢着欣喜和满足。

一种牵念,两处“并肩”

女儿奚可鑫,是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医护人员。大年初三,她主动请缨连夜赶赴长春。

父女俩已经20多天没有见面了,看着与女儿的聊天记录,老奚突然感觉“孩子好像突然长大了,懂得了爱,更懂得了感恩。”

这些天来,我每天都在关注着疫情发展,看多了“战士”们的英勇“战斗”故事,越来越懂得能够跟家人一起品评时事谈天说地是件很幸福的事,我们能和家人“并肩而坐”是因为有些人在和家人“并肩而战”。

病毒无情,前路艰险。

战“疫”路上他们相互陪伴,工作之余互道平安。

这一次,他们在不同的战场心手相牵,并肩作战,用另外一种方式诠释“我们在一起”。

武大的早樱开了,天气也逐渐暖了起来。希望如约而至的不只是春天,还有疫情过后他们的平安。

今天的故事就到这里

晚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