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普雲“雲敲鐘”上市!首家科創板上市莞企誕生

戳上方視頻

3月27日,開普雲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開普雲公司”)在科創板成功上市,首次公開發行新股1678.3360萬股,發行價59.26元/股,募集資金總額9.9458億元,成為東莞市首家登陸科創板上市的企業,同時也是廣東省首家登陸科創板上市的軟件信息類企業。

开普云“云敲钟”上市!首家科创板上市莞企诞生

公開資料顯示,開普雲公司成立於2000年,總部位於東莞市石龍鎮,是國內領先的互聯網內容服務平臺和大數據服務提供商,致力於研發數字內容管理和大數據相關技術。截至目前,開普雲已經積累了涵蓋數字內容採集、分析、存儲和應用全生命週期管理的六大核心技術,累計為 2000 餘家黨政機關客戶提供服務。

以“視頻模擬鳴鑼”替代現場鳴鑼

疫情期間,各家公司的上市敲鐘儀式被按下了暫停鍵。而開普雲公司通過“雲敲鐘”的形式正式登陸科創板,成為廣東省首家登陸科創板上市的軟件信息類企業。

开普云“云敲钟”上市!首家科创板上市莞企诞生

開普雲公司的網絡上市儀式保留了現場儀式的主題環節和元素,以“視頻模擬鳴鑼”替代現場鳴鑼。

根據上交所《關於全力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相關監管業務安排的通知》,疫情防控期間暫不安排現場上市儀式。然而,為了還企業家一個“上市敲鐘夢”,更好地共情企業需求,上交所想出了“雲敲鐘”的法子。

开普云“云敲钟”上市!首家科创板上市莞企诞生

開普雲董事長汪敏說:“今天,開普雲在上交所上市,對我們來說既是壓力,也是動力。公司成立20年以來,一直致力於研發數字內容管理和大數據相關技術,為各級黨政機關、大中型企業、媒體單位提供互聯網內容服務平臺的建設、運維以及大數據服務,這20年以來,開普人始終秉承‘專注客戶、用心至誠’的企業理念,以研發創新為企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加大關鍵技術的研發投入,形成具有全面競爭能力的全媒體數字內容管理產品和大數據SaaS服務,已將公司打造成為細分領域持續領先的數字內容管理及大數據服務提供商。”

談及未來的規劃,汪敏說,未來,開普雲將以科技賦能為發展戰略,以新基建為發展目標,發揮產品技術優勢,加快產業與資本的融合,推進數字政府建設的持續發展與升級。

开普云“云敲钟”上市!首家科创板上市莞企诞生

公開數據顯示,2017至2019年度公司營收分別為1.57 億元、2.28億元和2.98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 37.93%;各期淨利潤分別為3590.35 萬元、6277.39 萬元和7828.43 萬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47.66%。

公司將聚焦數字政務核心技術

在數字經濟的背景下,“互聯網+政務”將繼續推動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政務服務的“一網、一門、一次”改革將在全國範圍內快速實現,數字政務進入黃金髮展期。

“面對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開普雲已做好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的準備,開普雲將持續深化科技創新,支撐國家發展戰略,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的信息化、現代化貢獻力量。”汪敏說。

針對大數據業務,開普雲公司在上市後做好了拓展的規劃。開普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上市後大數據業務發展將主要從以下三方面體現:一是,在疊加產品方面,將在現有客戶的基礎上疊加新的服務產品。二是,在擴增服務對象方面,公司過去的客戶群體主要以政府為主,現已初步進入企業和媒體客戶群體。三是,在豐富監測內容方面,公司將繼續深耕文本內容的監測並深入拓展音視頻的監測分析。

開普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公司的大數據質量高,準確性得到權威機構的認可,如中央網信辦,國家互聯網中心每季度採用公司數據作為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的中互聯網政務數據的發佈依據,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也引用公司的數據作為政府網站和新媒體績效評估的基礎。因此,數據是公司的戰略資產,數據服務能力成為公司重要的戰略能力。

开普云“云敲钟”上市!首家科创板上市莞企诞生

知多D

當前,東莞正在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東莞建設廣東省製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實驗區“三區”疊加重大歷史機遇,加快建設“灣區都市、品質東莞”,東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企業上市工作,始終將其作為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及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緊抓國家設立科創板及試點註冊制改革的關鍵時機,不斷加大對上市後備企業挖掘和培育,按照“發掘一批、培育一批、輔導一批、上市一批”的培育制度,對企業進行動態管理,推動條件成熟的企業衝刺科創板。

東莞盈利能力較強、科技含量較高、成長性較好的企業數量較多,先進製造業企業通過登陸資本市場轉型升級的步伐正不斷加快,資本市場“東莞板塊”不斷髮展壯大。

今年一季度,東莞新增境內外上市企業2家,新增獲得IPO批文或過會企業2家。目前,全市共有境內外上市企業51家,其中境內A股上市31家。目前東莞申報上市材料到證監會企業6家,在廣東證監局輔導備案企業21家,數量均居全省地級市首位。同時已累計認定上市後備企業244家,形成了良好的梯次結構。

【記者】葉永茵

【作者】 葉永茵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