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的金钱观和生活态度

美国人的金钱观和生活态度


  美国人的生活虽然不铺张,但他们普遍没有攒钱的习惯,也不用为养老、为孩子的将来或结婚而存钱,有钱基本都是吃光花净。那么,美国人的钱都花在哪里了?美国人的金钱观和生活态度是什么?

  美国的中产,一般月收入在4000美元(人民币2.6万)以上;就算中低收入者,每月挣3000美元(人民币2万)以上生活也不困难。

  以月薪3000美元为例来看一下。如果自己做饭,一个月每人只需要花120美元就可以养活自己,而且可以保证顿顿有肉、蛋、菜、水果。在物质消费方面,美国人很容易就达到目标。

  买一辆中低档新车,在两万美元左右,只需攒两年的钱就能买到。买一栋三口之家住的单独房子,在大部分地区价格一般为15万美元左右,只需攒五六年就够了。

  美国中小学全部是免费教育(虽然大学不是免费的,但许多美国人通过申请无息贷款的形式,让孩子自己将来还债),医疗可以买保险,养老有养老金或政府资助养老,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考察之下,发现美国人的收入主要消费在旅游、文化、休闲等精神方面。

  A“千金难买心头好”,开心就行

  我在密苏里州居住时,我的邻居夫妇俩的生活就很潇洒。他们有一个儿子,已经工作了,儿子完全独立,不用花父母一分钱。于是,夫妇俩的钱全都花在了自己的生活上。

  他们夫妇俩有一辆房车,专门为外出旅行用。这种房车内部有一个小型的卧室与厨房,还能看电视,可以开到任何一个露营地待几天。只要有空,他们就会请自己的母亲代为看管一下家,然后两人就开着房车出去。

  一天,女主人告诉我,他们刚刚从科罗拉多州看赛车回来。要知道,从我们的居住地开车去科罗拉多州,要横跨两个州。为了看一场赛车,就千里迢迢专门跑一趟,美国人生活的随性由此可见。

  女主人还告诉我,他们有两匹马,在郊区的一个马场里养着,一有空他们就去马场看望自己的马和骑马玩。但你想想看,养这两匹马一要租马厩二要雇请人,花费一定不菲。

  美国人还经常拖家带口外出就餐、旅行、参观、看电影、看演出等,这种活动的花费很不便宜。举几个例子。我现在工作的单位是一个博物馆,博物馆曾经赞助过一次达拉斯当代舞蹈表演。

  因此,舞剧院就给博物馆送了一些免费票,座位是VIP,我分得一张,就与馆长及几个同事去看。我对西方的当代舞蹈并不感兴趣,去看纯属了解美国文化。

  中场休息时,我看了看坐在我旁边的一位女士手里的票,上面印着的价钱吓了我一跳,是200美元。当时,场内座无虚席。VIP座200美元,其他座位的票价应该在100美元左右。

  这样的价格,对于普通美国人来说,已属不便宜,在华人看来,更会觉得贵。一般的华人,也包括我,无论如何是不会自己掏200美元到现场观赏的。平时,华人自己组织的演出,如果是售票的话,价格就在20-60美元之间。

  还有一次,我居住的城市的亚洲商会,参与资助了一个室内足球比赛,我是这个商会的理事,因此得到了5张免费门票,就带着全家及朋友一家前去观看。

  比赛在一个室内体育场举行,由两家公司派出的足球队对阵,出场队伍没有什么名气,整场比赛谈不上精彩。只是赛间休息有拉拉队以及乐队表演,还算颇有娱乐性。

  我一边看比赛,一边不时瞅一下观众席,发现许多人带着孩子来观看。那天是星期五,正是全家娱乐的好时候。我们的座位是在贵宾席,那是一个包间,里面可以容纳10人左右。在中场休息时,我特意打听了一下那天的票价。

  原来,普通席的成人票50美元,儿童票减半。如果不是免费的,我绝不会花50美元来观看这个比赛。票价太贵了,不值得为这种比赛花这个钱,但美国人就愿意花,而且是带着全家来观看的。

  美国人还特别喜欢养宠物,为自己的猫猫狗狗美容,他们不惜花大价钱。美国各地都有大型宠物超市,我经常带着孩子去那里看宠物,算是一个免费的小型动物园了。

美国人的金钱观和生活态度


  在这些宠物超市,我见到不少美国人带着自己的狗狗,前去那里的动物美容所剪毛,有的人还请那里的专业人员来培训狗狗的生活技能。不要忘了,这些都不是免费的。如果宠物病了,他们会带着它们去宠物医院。

  B只要物有所值,不在乎花钱多少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一位杂货铺老板,他是位白人中年男子。

  一次,我们全家去达拉斯郊外的一个湖边露营地休闲。在那个露营地,最便宜的选项是租一顶普通帐篷,租金一天30美元,有自来水、烧烤架等提供,但不提供电源。如果选择提供电源,适合开房车来的人的选项,租金就要贵一点。

  我们租用了一顶帐篷,买了食材、饮料、一包炭和烧烤用的煤油等,花了100美元左右。就这样,我们全家在那个露营地玩了两个白天,住了一晚,并享受自己动手烧烤的乐趣。

  听说我们去了那个露营地之后,杂货铺的老板说自己一家子也要去一次。等他去了回来之后,我问他总共花了多少钱?他说花了差不多2000美元。我着实吃了一惊,问他钱都花在哪里了?他说,他们也是一家三口开车去的。

  他们在那里游玩了美丽的湖畔,到了吃饭的时候,他们不想自己烧烤了,觉得费事,就把车开了出去,在外面下馆子。到了晚上,由于天气太热,他们感觉在帐篷里肯定睡不好(我们也是,但我们忍到了天亮),也没有什么娱乐可言,于是,就开着车在附近找了一家酒店住,还开了不止一个房间。当他听我说全家总共花了不到200美元时,很惊讶地望着我,感到很不可思议。

  说实在的,与杂货铺老板相比,我们的露营质量就低多了。露营地晚上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四围漆黑一片,只有蝉鸣声。帐篷里只能用手电筒照明,我用手提电脑播放一部电影,但电影还没有看完,电脑的电池就没电了。

  一家子百无聊赖,只能早早睡觉,却又睡不着,天气太热,便睁着双眼看天上的星星。所以,杂货铺老板花的钱虽多了点,但钱花出去了,物有所值,他们不会为了省钱让人很难受,钱是为人服务的。

  C不想为省钱而花时间货比三家)

  我们中国人购物都喜欢货比三家省些钱,但对于大多数美国人来说,一般不会这样做,他们认为,这样做虽然节省了金钱,但花费了时间,划不来。

  一次,我去访问一个因某种原因而出售家里所有物品的家庭,见里边有一棵待售的塑料圣诞树,虽然是二手货,但像新的一样。记得那位杂货铺老板曾说过想买一棵,让我帮忙打听一下,因为他知道我能找到便易货。他接到我的电话后,就立即赶了过来。一听只要10美元,二话不说就买了。其实,如果砍价,5美元就可成交。但对他来说,10美元已经是不可思议地便宜了,他原本是打算花50美元以上买一棵新的圣诞树的。

  记得2000年左右,我在华盛顿居住时,离家几十步远的地方有一家食品店,到那里购物很便利。然而,我很快就发现这家食品店里的东西,比几英里之外的一家食品超市里的东西,要贵一倍以上。于是,我就选择了每周一次,乘公交车去那家超市买食材回家煮饭。

  这样做虽然省钱,但明显要多花时间而且麻烦。不过,我还是坚持了一年多。有时候做饭时,发现缺少一两样配料,就只好去旁边的食品店购买。每次,我总发现有许多住在那个街区的居民在这家食品店采购。

  我想,他们难道不知道几英里之外,有更便宜的食品卖吗?美国人就是这样不知也不想货比三家地购物。

  D靠领救济金过活的老妇人却喜爱买花

  那么,美国的底层打工族和弱势群体,是否会更习惯于攒钱呢?也不是的。

  我在密苏里州居住时,雇请了一位黑人中年男子来装修房子。他的开价很低,但活做得一般。他有一个特点,就是工作没有计划性,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在装修期间,他经常让我结算当天的工钱,一旦拿到钱,当晚就会去酒吧泡一个晚上,喝得烂醉如泥。他就是这样过着“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生活。装修好房子后,他还希望我以后再找他干活,还让我把他介绍给我的朋友。

  我在佛罗里达居住时,认识了一位离异的退休女士,她当时生活困难,靠领政府的救济金生活。她养了一只猫,还种了很多花。

  一次,我去看望她,她请我开车搭她去附近一家宠物店,她要给猫买猫粮。她在那里买了一小袋猫粮,花了5美元多。她也许不知道,在沃尔玛,8美元就能买一大袋子,数量相当于她买的5倍之多。

  于是,在后来有一次看望她时,我便从沃尔玛买了一大袋猫粮送给她,她十分高兴地接受了。那次,她又请我开车搭她去一个花店,说是要买一些花来观赏。

  总之,美国人很注意自己应该在世上享受什么,虽然时时弄得囊中空空,但他们却很少忧虑什么,总乐呵呵地过日子。我想,这不仅源于他们的金钱观,更出于他们对生活的看法。

  中国与美国消费观差异

美国人的金钱观和生活态度

  为什么在中产阶级美国人眼里800美元买件衣服,非常不可思议?

  这是一个突出中美之间消费观念的巨大差异的问题。在许多中国人眼中,这不过是一眨眼的事,可是在许多美国人眼中,花800美元买件衣服,不是不可思议,而是愚蠢。

  首先,在美国的买衣服恰恰是最便宜的东西之一,如果为了名牌花800美元买一件衣服,不如买一辆轻型摩托车去野外撒欢儿。

  在美国,凡是消耗品,都是最便宜的。便如衣服、折叠沙滩椅,开晚会用的餐具、日常的食物等。美国人的消费观念已经比较成熟,他们不会为了中国人所谓的面子去花冤枉钱,他们从小被培养的性格就是独立自主,炫富攀比不是美国主流。

  中国人之所以愿意花大钱购买奢侈品,一是生活方式还比较简单,除了吃穿,其他花钱的地方少,二是要面子,消费观念不成熟,吃饭穿衣主要是做给别人看。

  另外要澄清一点就是美国人并不是不花钱,相反,一个美国普通家庭,或者普通人,平均花销要远大于中国人。他们用在房屋、运动、服务、旅游、聚会、用餐、交通等方面的钱,还是非常大的,有些人虽然月入斗金,也还会发生入不敷出。

  我们来看看中美消费观念的不同。

  一、家庭住宅方面:中国人会把大房子、豪宅看成是富有的象征,有钱人才能住上别墅。中国人喜欢往大城市扎堆,一线城市的高房价达到国际水平。美国人把住房看成是温暖的窝,房子的大小取决于家庭需要。

  二、汽车购买方面:在中国人眼里汽车比住房更能明显地显示社会地位,开奔驰、宝马非富即贵。中国车价高是有名的,而且买车位的价格也不低。在美国,汽车就是代步工具,最受欢迎的汽车价格在2-3万美元之间。

  三、请客吃饭方面:中国人在吃上很阔气,请客要满桌席,菜只有剩下了才显得主人大方。在美国胡乱点满满一大桌子菜,非但不会给人豪爽的感觉,反而会被认为是素质低或者头脑有问题。

  四、服饰方面:中国人穿衣戴帽喜欢名牌,而买日常服装则喜欢找打折的买。美国人不太刻意追求名牌,平时买衣服喜欢到大众化的商店购买,而到了购物季,则会到专卖店里去买减价的名牌衣服。

  五、教育方面:中国父母在孩子身上肯花钱,而且从幼儿园抓起,生怕输在起跑线上。小孩子从上学起就要课后参加这个班那个班,家长为此要花大笔钱。美国人养孩子叫放养,要保证孩子有足够的营养,生活环境要舒适。而在教育上,从学前班到12年级,家长基本上不需要花钱,美国人也少有让孩子课后参加各种补习班的做法,因此在孩子普通教育上,美国人花钱并不多。

  六、旅游方面:中国人旅游就像采购一样,有的人到美国带着一箱方便面每日充饥,回国时皮箱子里装的都是名包、名牌服装,而且还直说真便宜。美国人旅游是放松或是开眼界,欣赏各种文化。所以美国人在中国旅游的花费比中国人在美国旅游的花费要低很多,皆因美国人旅游就是旅游,购物只是买些特色产品。

  七、送礼方面:中国人送礼的理由可以有无数个,红白喜事要送礼、孩子满月要送礼、搬新房了要送礼、找人办事还是要送礼。美国人不能给公务员送礼,亲朋好友送礼多选在圣诞节,一个贺卡、一件小礼物,只要让人感到温馨就可以了。

  八、储蓄方面:中国人存钱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享用,而是为子孙后代造福,为了买房买车,老了指望儿女养老。美国父母有养育儿女的责任,但儿女在法律上却不肩负养活父母的责任,所以美国人积攒养老钱是从工作那天起就开始,攒钱的目的不是为了儿子娶媳妇,而是为了自己养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