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成本的小制作也有大人气,这部电影因为一个词语成为大赢家

小成本的小制作也有大人气,这部电影因为一个词语成为大赢家

你总那么较真干嘛?图一乐不就完了?那部剧不带脑子还是可以看得,认真你就输了……这些话,听到过太多太多太多了。

然而我想说的是,只有认真,你才会赢。走心程度,决定一切。

小成本的小制作也有大人气,这部电影因为一个词语成为大赢家

当你真的在一件事上真正投入了精力,付出了心血时,你就越会去琢磨它的本质,在意它的结果,思考它的意义,继而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获得成长,而不是永远原地踏步甚至退步。

为什么那么爱《我的团长我的团》、《士兵突击》、《生死线》?因为兰晓龙编剧始终明白,人身上最珍贵的品质,究竟是什么。也因为对此,长达十五年发自心底的笃定与信任,所以今年唯一一部期待的国产剧,是《境外组》。

小成本的小制作也有大人气,这部电影因为一个词语成为大赢家

相比那些动不动就斥资上亿、几十亿的大制作电影、电视剧,能取得很好的口碑,理所应当,不然怎么对得起那么多的投资。相反,最后连上线的机会都没有的影视也是比比皆是,如《巴清传》。

而最近网络免费播放的《大赢家》,那些喜剧演员的片酬仅仅才一千多万,成本和制作相比一些大片,显然是小巫见大巫,可是收获的效果确实很棒。

然而,这部电影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影片的质量和口碑,更关键的是这部电影的所带给大家的道理——“严谨”。

小成本的小制作也有大人气,这部电影因为一个词语成为大赢家

小成本的小制作也有大人气,这部电影因为一个词语成为大赢家

大鹏的演技也是肉眼可见的进步,也很符合他电影中的人设,天赋不够,努力来凑。

到实质却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片中最后几处的反转也说明了他足够有智慧,而柳岩越来越看不出最初给人花瓶的感觉了,感觉已经成为一名非常合格的演员,而有她在电影中扮演的身份真不是表面看着那么简单。

最后回归主题,放所有人都认为走国产,搞搞形式主义的时候,认真是否显得多余。影片给出的答案并不是,虽然最初可能显得格格不入,有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但不就是少数人这部分人的认真严谨带领着更多人走上这条路,只有认真负责,才能够让这个社会更加和谐而美好。

再者,一时的不顺心也并不是都像表面这样,就像影评中看似的悲凉人生只不过是剪辑而来,可能留有更大的惊喜呢,生活不就是一个慢慢发现惊喜的过程嘛,拥抱痛苦方能享喜之甘甜吧。

小成本的小制作也有大人气,这部电影因为一个词语成为大赢家

其实,这就是《大赢家》带给我们每一个人的思考。

剧情不仅仅是讽刺了谁,而是要对这类人和这类事情做更为高级的人文关照。

片中,大鹏饰演的角色,这样的轴人,不是“去捣乱的”,相反,只有这样的人大量存在,我们才能往正确的方向发展。

《大赢家》启示我们,首先,要有清晰的认知,肯定这样的轴人。

其次,您至少不能做庸众,不能残害轴人,不能说人家去去捣乱的。

第三,我们难道不应该去成为这样的轴人吗? 当会做人成为一个所谓的学问被大面积信奉的时候,《大赢家》里边的轴人出现,对时代,是有巨大进步价值的。

小成本的小制作也有大人气,这部电影因为一个词语成为大赢家

对于影评人而言,写东西,就要严肃认真,有一说一,不能怕得罪谁,更不能像片中其他银行职员那样,故意会做人。影评如是,各行各业,哪个不是如此?

要说这部电影的成功到底是因为什么?它就是妙的那两个字——“严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