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8时,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总调度中心监测显示,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的陶岔渠首入总干渠流量为349.99立方米每秒。记者从水利部了解到,自3月13日以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逐步将输水流量加大至设计流量350立方米每秒,开足马力向河北河南两省25条河流实施生态补水,确保完成2019—2020年度华北地区10亿立方米生态补水任务。
截至3月24日,中线工程向河北境内包括滏阳河、七里河、泜河、滹沱河、沙河等11条河流补水。当天,中线建管局监测数据显示,河北省境内生态补水流量合计达151立方米每秒,生态补水流量相当于1天可充满6.5个昆明湖,为河北生态补水历史上首次。同时,中线工程正在对河南境内包括湍河、白河、沙河、双洎河、十八里河、淇河、安阳河等14条河流实施生态补水。
水利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利用中线工程向沿线河流实施生态补水,对于破解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改善水生态环境,提升水安全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方案》,综合考虑汉江水情和丹江口水库蓄水情况以及沿线省、市生态补水需要,南水北调中线可相继生态补水。3月24日,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情日报显示,丹江口水库水位高程为162.31米,入库流量达1260立方米每秒。根据水利部对今年防汛工作的安排部署,丹江口水库需要保持水库消落期安全度汛的正常水位,腾出库容,这为中线工程实施生态补水创造了条件。
据悉,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在确保中线工程总断面流量不超过设计流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工程能力,逐步调整陶岔渠首入渠流量和沿线供水流量,严格制定月生态补水计划,加强与相关省市的密切沟通,编制并印发了《2020年总干渠大流量输水运行工作方案》,通过科学合理调度,严格现场工程巡视,加密安全和水质监测,确保供水安全。
2017—2019年,中线工程连续三年利用丹江口水库汛期富余水量向部分河湖实施生态补水,累计补水12.37亿立方米。2018年9月起,水利部、河北省联合开展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河湖地下水回补试点工作,以南水北调中线为主要水源,向滹沱河、滏阳河、南拒马河3条重点试点河段补水累计8.52亿立方米,三条河流重现生机。
閱讀更多 河南經濟報南陽新聞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