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外国语大学最美“译”行者:用语言构建大爱之桥

在机场,配合相关部门与外国使馆的现场翻译、协助各区做好分流安置工作;在隔离点,和外籍隔离人员沟通解释,疏导情绪;在社区,汇总外籍隔离住户的需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天津外国语大学选派精干力量组建“天外志愿翻译突击队”,分散在机场、海关、隔离点和社区,24小时随时待命,提供精准高效的语言服务,为防疫战疫提供力量。

2月28日深夜,天津外国语大学在接到关于组建志愿翻译突击队的任务,要求配合天津相关部门及各区做好境外来津人员的沟通联络和翻译工作。学校党委连夜研究方案、组织发动,2月29日早晨8点30分召开紧急动员部署会,先后成立韩语、日语、英语、意大利语、俄语语言翻译和后勤服务保障等突击队并指派专人领队;同时成立临时党支部,全过程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师生踊跃报名,仅4个小时就招募到38名有相关语种专业背景的师生翻译志愿者,同时身在外地或在津处在居家隔离期的28名师生组成线上突击队随时提供“云”支持。近1个月的时间内,天津外国语大学共派出19批次工作团队89人次,服务时长达790余小时,服务入境旅客近2000名。

穿上防护服,戴上口罩、护目镜、手套、鞋套,就像战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一样逆行,他们克服种种困难,用最大最温暖的音量交流,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去辅助,尽量少喝水不去卫生间,每一次交流都倾尽全力,不到几个小时就早已汗流浃背。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经常连续工作10几个小时,时间长强度大。但是,他们咬紧牙关,高标准严要求,每次圆满完成任务,内心总是幸福满满。

此外,天津外国语大学还组建了英、日、韩三个线上翻译突击队,为天津各区翻译告知书、多语种条幅和防疫物资等文件,录制多语版居家隔离提示供社区循环播放,并制作了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28个语种版本的《入境人员健康提示》微视频,方便在津留学生和外籍人士及时准确接收官方防疫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