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狼山镇红光村:增强“造血”功能 推进产业扶贫

“要不是有政府的好政策,现在的好日子俺是想也不敢想。”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狼山镇红光村三组建档立卡贫困户秦玉彩操着山东口音,看着自家的羊由衷地说。

3月18日,见到秦玉彩时,她正在自家羊圈里喂羊。知道来意后,老人热情地招呼记者到屋里坐,“我家这房子是去年重新装修的,杨书记帮我争取了3000元的扶贫资金,村里还帮忙铺地板、刮腻子……”

聊天中记者得知,秦玉彩今年69岁,丈夫2017年因病去世,留下了她和正在上大学的儿子。丈夫生前看病不但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了不少外债,这使得原本就不宽裕的家庭生活更加艰难。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镇村两级因户施策,对她家进行了产业扶持,引导其通过养殖增加收入。如今,她家的羊已经从政府扶持的6只基础母羊发展到了存栏10只,每年都能卖两三只,收入2000多元。近两年,秦玉彩通过享受“母畜托管”政策,代养了6只奶山羊,每只羊到年底都有800元的收入,加上“带资入股”分红,2019年她家人均收入达到13113元。“他爸去世那年,我儿子说不想上学了,要出去挣钱养家。得亏有政府给我们的每年10000元教育补助,4年共40000元,才让他坚持了下来。今年他就大学毕业了,我家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秦玉彩说。

内蒙古巴彦淖尔狼山镇红光村:增强“造血”功能 推进产业扶贫

贫困户秦玉彩在院子里给羊喂草料

像这种因病致贫的,当然不只秦玉彩一家。作为临河区8个自治区级贫困村之一,红光村现有贫困户68户、143人,其中正常脱贫16户、26人,稳定脱贫52户、117人,多为因病因残致贫。这些年,为帮助这些贫困户稳定脱贫,该村在认真落实扶贫政策的同时,积极引导贫困户以产业发展增加收入。

2019年6月,红光村引入“巧手手”扶贫车间,带动了村里9名贫困妇女在家就业。家住红光村九组的刘玉英就是其中之一。刘玉英今年64岁,身患多种慢性疾病,不能干重体力活,在得知村里引入“巧手手”后,她马上报了名,经过半个多月的统一培训,最开始时一天都做不了一件毛线编织小饰品,到现在每天可以做两三件。“我现在还教着村里两个姐妹,闲着也是闲着,地里不忙的时候大家做一做,啥也不耽误,还能攒个零花钱。而且做手工满3个月,政府还有奖励。”刘玉英一边手指翻飞钩着毛线一边对记者说。

据了解,自临河区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红光村按照“六个精准”工作法和“五个一批”施策,总计有49户、105人享受产业扶持。如今,像秦玉彩、刘玉英这样,逐步消除了“等靠要”的思想顽疾,靠双手靠劳动拔除穷根、消除贫困的群众,正努力实现自己的幸福小康梦。(记者 宫立灵 通讯员 赵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