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石化—2019年年报点评:公司短期业绩承压,碳纤维有望成业绩增长点

中信证券发布投资研究报告,评级: 增持。

上海石化(600688)

公司2019年生产经营情况稳定,但公司主要产品价格大幅下跌拖累公司业绩较大幅度下滑。国内炼化行业整体产能过剩局面料将成为压制公司业绩的重要因素。维持A股“增持”评级,H股“买入”评级。

公司短期业绩承压,符合预期。公司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1003亿元,同比-7%,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58%;其中Q4实现营业收入250亿元,同比-7%,环比+7%,归母净利润5.4亿元,同比-12%,环比+1%。公司2019年业绩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主要由于全年主要产品价格大幅下跌,超过原料价格下跌幅度,公司单位产品盈利下降。

公司全年生产经营情况稳定,原油加工量小幅上升。2019年公司共加工原油1520万吨(其中来料加工106万吨),同比+5.7%,主要商品总产量1391万吨,同比+4.6%,商品收率91.5%,同比下降1.8pcts。公司主要产品合成纤维、树脂及塑料、中间石化产品、石油产品销量分别为17.8/129/21.9/1029万吨,分别同比+14%/7%/3%/4%/4%,主要产品销量取得不同幅度上升。公司规划2020年原油加工量1530万吨,保持小幅提升态势。

主要产品价格大幅下跌,拖累公司业绩承压。2019年国际布伦特油均价下跌10%,公司原油加工3331元/吨,同比下降1.5%。公司主要产品合成纤维、树脂及塑料、中间石化产品、石油产品平均售价分别同比-13%/-11%/-17%/-4%,综合售价同比-7.7%,降幅明显大于成本端降幅,拖累公司业绩承压。伴随国内民营炼化投产,我国成品油及主要石化产品面临产能过剩局面,2019年我国炼油能力超过8.5亿吨,产能利用率76%,显著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行业整体产能过剩预计将成为压制公司业绩的重要因素。

拟投资建设碳纤维项目,有望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点。公司公告拟投资35亿元建设2.4万吨/年原丝、1.2万吨/年48K大丝束碳纤维项目,项目建设期4年。碳纤维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根据公司公告,2018年我国进口缺口2.2万吨,公司预计到2025年需求将超过5万吨。公司从2008年开始布局碳纤维项目,拥有丰富的技术积累,碳纤维项目有望补足我国新材料领域的短板。公司未来战略方向中,能源品占比将向化工品倾斜,碳纤维业务布局有望成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点。

风险因素:国际油价大幅波动的风险,成品油市场竞争加剧超预期的风险,乙烯等化工品景气下行超预期的风险。

投资建议:由于年初油价跌幅在30美元/桶附近,按照公司1-1.5个月库存水平计算,预计对公司一次性库存损失影响在10亿元以上,叠加Q1疫情对下游需求的影响,我们下调公司2020-2021年净利润预测至12.5/20.1亿元(此前预期22.7/22.6亿元),新增2022年净利润预测25.1亿元,对应EPS预测分别为0.12/0.19/0.23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5/22/17倍。维持A股“增持”评级;H股按照0.8倍PB估值,给予目标价2.5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