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師援鄂護士侯佳佳:當微光集結,必定照亮前方


偃師援鄂護士侯佳佳:當微光集結,必定照亮前方

此刻的我已經在家鄉進行隔離醫學觀察。一大早,我被窗外的汽車鳴笛聲給叫醒。推開窗,讓陽光肆意地撲進房間,看到車水馬龍的街道,有種莫名的感動,這不正是“山河無恙 人間皆安”的寫照嗎?

回想2月9日出發去武漢的場景還歷歷在目,此時卻已回到了故土。現在回想起援鄂出發時刻,心情還是激動的。忐忑不已,因為那個時候我不知道將要面對一個什麼樣的“戰場”,更看不到對手在哪裡。當我們真正到達武漢時,看到空無一人的街道,孤獨佇立的街燈,內心一陣酸楚:武漢人民揹負了怎樣的壓力與痛苦!強烈的信念湧上我心頭: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前期由於防護物資緊缺,我們每次上班都要精打細算用“智”防護。腳套太鬆,就纏膠帶;長時間戴護目鏡、口罩,防止皮膚壓傷,臉上就貼滿了創可貼來減輕痛苦。每次出艙脫下防護服,摘下護目鏡時,就覺得整個世界都是快樂的!

偃師援鄂護士侯佳佳:當微光集結,必定照亮前方

很多人問我:你們去支援武漢,武漢人民是否對你們感激,是否被你們感動?說實在的,武漢人民每天都在感動著我們,他們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來幫助我們,哪怕是幫我們發一次飯、倒一次垃圾……常常能聽到那些叔叔阿姨們說:“孩子,有什麼需要我幫助的、我能做的,儘管給我說,這些都不是你們應該做的,卻要你們來承擔,我們覺得非常對不起,是我們拖累了大家,拖累了祖國!”聽到這些話,我非常難過,因為這個時候,我覺得任何安慰的語言都顯得過於蒼白,我只能拉著他們的手,輕撫他們的肩膀說:“放心,有我們在!”

每天這些叔叔阿姨們都會非常熱情地跑到我們身邊,跟我們講武漢有什麼好吃的、什麼好玩的,給我們講武漢的故事,這也讓我對這座英雄的城市有了更多的瞭解和更深的感情……

3月18日,我們援鄂醫療隊微信群裡接到一個通知:19日我們可以回家了。當時的我高興得快要跳起來了,這個消息我們期待了多久啊。回家代表我們可以見到日思夜想的家人,更代表著抗疫已初步勝利。40天裡,在河南省人民醫院陳院長的帶領下,我們圓滿完成了黨和人民交給我們的任務,也慶幸我克服了種種不適,挑戰了身體的極限,更為自己能為國家做出貢獻而驕傲!那天晚上吃完飯,與幾名同事一起相約到樓下的街道里轉一轉,好好享受一下武漢的春天!


偃師援鄂護士侯佳佳:當微光集結,必定照亮前方

揮手告別時,心情極其複雜,有歡喜和激動,也有不捨和傷感。日子曾經難熬,卻最終適應。撤離,不是分離,再見,期待再相見!

(文字整理:醫藥衛生報記者劉永勝 通訊員李宗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