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德卢:奔走,为了更多无疫情小区解封

光明网

从最开始帽子、护目镜、N95口罩、手套“全副武装”,到如今一张口罩、一个双肩包轻装上阵,每日奔走于武汉基层社区的首都儿科研究所儿童卫生与发展研究室副研究员尹德卢心情一天好似一天,“通过我们的建议和大家的努力,武汉无疫情小区越来越多,社区有序解封指日可待。”

尹德卢:奔走,为了更多无疫情小区解封

尹德卢(中)在江汉区社区走访防疫情况。 首都儿研所/供图

自2月6日接到指令,他已往来于武汉各个社区40多天。2月,武汉市新冠肺炎防控进入决战时期,中央指导组决定向武汉派出一支26人编制的社区防控专家组,负责走访街道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和集中隔离点,全面分析社区防控工作,为抗疫提供智力支持。尹德卢正是其中一员。

来不及同单位同事告别,他迅速登上了南下的火车,“一到武汉,就感觉到了形势的严峻。”他曾到过武汉10余次,印象中这里的大街小巷充满了烟火气,然而下了车,从车站走到宾馆,大街上几乎空无一人,只偶尔有两三辆车疾驰而过。

26人的社区防控专家组被分派到武汉市的13个区,尹德卢和一位队友负责前往武汉疫情最重区域之一的江汉区,华南海鲜市场正座落于此。

“我们就是中央指导组在基层的‘腿儿’,既是侦察兵又是战斗员,必须跑动起来,深入社区。”尹德卢很清楚,自己此行的任务就是要以专业知识帮助当地社区疫情防控查漏补缺,织密社区防控这张大网。

每天一早一头扎进不同的社区,跟着当地干部走访每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隔离点,了解社区居民和基层人员的困难和意见,随时拿出小本本记录,是尹德卢这些天的主要工作。走了一天,晚上回到酒店立马梳理总结,写出调查报告,每日向中央指导组防控组汇报,给出最新决策建议。

2月初的江汉社区,防控任务繁重,社区干部、网格员严重不足,尽管当地已将一些机关干部下沉到社区帮忙,可人手仍紧缺。尹德卢和队友发现这一情况,立即建议借鉴北京市的“党员社区报到”制度,充分发动社区党员干部和小区志愿者,社区工作队伍很快充实起来,随后这一模式在武汉全市推广。

在江汉区的一些小区里,尹德卢和队友发现社区人员为居民代购药物不便,能用医保卡购药的定点药店太少,需要排队长时间等待。为此,当地社区号召大家用现金买药,以提高效率,然而调研发现,这并不符合全城各处封闭管理的现实,群众有意见。为此,他和队友及时汇报情况,并向当地提出建议,增设更多可医保卡购药的网点,以解各类病人燃眉之急。

简化调查表格,提出看灯、看电表等上门排查方法,将社区网格员个人信息公示,关注老旧小区和养老院,培训基层消杀人员……截止3月6日,尹德卢所在的工作组已走访了江汉区全部12个街道的42个社区、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个隔离点、8个养老院和1个看守所、区疾控中心,发现问题和困难74条,提出解决对策60条,总结经验35条。

3月中旬,随着疫情防控变化,尹德卢和队友及时向防控组上报了《关于开展“无疫情小区”有条件解禁试点的建议》,随后武汉无疫情小区开始允许居民在小区内有序活动。看到不少建议被采纳落实,社区防控越来越有效,尹德卢只觉“有我一份参与,我很自豪”。

40多天连续在社区里奔走,家里人在视频里提醒他,“你明显晒黑啦。”尹德卢的女儿给他专门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您每天都要到社区走访调查,心里肯定也会忐忑,但是还是勇往直前,守护着大家的安全”。

尹德卢说,的确,在这些社区里,没人能确保刚刚自己擦身而过的人,是否是一个潜在感染者。但在这里,他不仅感受到居民对疫情控制的热切期盼,更看到了社区防控人员的艰辛和不易。“他们是居委会工作人员、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是下沉到基层的干部、是派出所民警、是党员志愿者……他们迎着风、淋着雨、踏着雪,用着简单的防护用品,冒着被感染的巨大风险,站在了疫情防控的最前线。”

在给女儿的回信里,他写道:明知危险还选择坚守,我觉得这才是勇敢。现在,爸爸就和这些勇士一起并肩作战,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战疫。我想给你打个样,但不知这个“样”怎么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