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审计】警示案例四——“以权谋私”自毁前程

权力之刃向己,源于贪欲之心。究其底,害人的不是权,而是人!权力具有诱惑力,易使拥权之人失去清醒,对权力失去敬畏,萌生特权思想,混淆公私界限,造成公权私用。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起典型的“以权谋私”案例,利用手中的职权,以各种名义,收受红包、公物私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今天的主人公吧。

案例简介:李某,某炼钢厂主任,负责人员分配、物资采购等工作。

一、以孩子过生日名义,收红包

李某:“小张,明天我儿子过生日,你得意思意思啊!”

小张:“领导,我在微信上给你转了500元,你注意查收啊!”

李某:“小张,客气啦,收到!”

二、公物私用

李某:“小张,我家幼儿园要招生,帮我打印点招生简章。”

小张:“领导,打印多少啊?”

李某:“打印200张吧。”

小张:“领导,会不会太多啦?”

李某:“公司的纸,怕啥。”

据调查,李某在任职主任期间,以各种名义,收受员工和供应商红包近万元,为自家幼儿园打印招生简章700多张,同时,在正常工作时间内,经常安排员工去自家经营的幼儿园安装桌子、打扫卫生。

李某的行为,不仅违反了公司制度,并给公司名誉造成了不良影响, 对此公司解除了与李某的劳动合同,并处罚金数万元。

上述案例,让我们教育深刻,利用职权、不正确履职、以权谋私,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正所谓公生明、廉生威。公与私之间的红线,往往是廉与贪之间的界线,也是广大干部廉洁从业的底线。“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我们唯有经常擦拭初心,时常照镜子、正衣冠,才能心生公道、守住清廉。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取不义之财、不沾不正之风、不干不法之事,抵制一切贪欲思想的腐蚀,让廉洁清正成为一种潮流、一种习惯、一种精神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