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不做“生涯规划”——就等于“自毁前程”

生涯规划教育对高中生到底有多大作用呢?

首先与大家分享一个真实案例。一个邻家的男孩子,名叫宋晓南,6年前,某大学地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毕业后入职一家测绘公司,工作内容与所学专业非常对口,就是做地质勘探工作,收入还不错,但常年必须在野外工作。转眼间,3年过去了,小宋已过25周岁。这个年龄,在我们欠发达的三四线城市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他妈妈在这三年里,央求了不少人给儿子介绍女朋友,结果对方一听说小宋的工作,就没了下音!但急于抱孙子的妈妈不干了!2016年春节,儿子回来后,妈妈死活不再让儿子去那家测绘公司工作了,而是让他在家好好复习,先考个教师资格证,然后再考教师编。小宋,这次听了妈妈的话,在家潜心复习,结果第二年,就拿到了教师资格证,今年考上某乡镇中学教师编,这不,还没报到入职,就谈上了女朋友,这下妈妈高兴坏了,逢人就讲,如果孩子当时听自己的话,上个师范院校,也不至于走这么多弯路,浪费这么多年时间,要不,自家孙子也早过“三生”了!看来,高中生生涯规划是多么的重要啊!

高中生不做“生涯规划”——就等于“自毁前程”

不做学业规划的人,就是准备失败的人!

因为与小宋家是邻居,后来有机会在小区广场上,又听到他妈妈讲一些小宋上高中的事。小宋从小是个乖孩子,品学兼优,是个人见人爱的孩子,按霍兰德职业性格特质定位,小宋是属于社会性的孩子。这样性格的孩子乐于奉献,善于与人打交道,人缘关系非常好,是一个青春期不容易“叛逆”的孩子,他的职业方向,非常适合做人事资源管理、教师、市场营销等工作。小宋的父母都非常希望他——大学毕业后能做一名教师,因为本身家族就是“教育世家”。结果在高考志愿填报定专业方向时,小宋死活不愿意学师范类专业,偏偏报了某大学的计算机专业,但这几年由于该专业一直“高热不退”,由于计算机专业分不够,结果被调剂到地质工程专业。也不能说,这个专业不好,因为国家需要各种各类人才,但这个专业,并不适合小宋同学,因为小宋的性格特征非常适合与人打交道,而地质勘探主要是与物(仪器)打交道。

高中生不做“生涯规划”——就等于“自毁前程”

大学选专业,就是毕业选行业!

那小宋为什么不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呢?与父母的想法“背道而驰”呢?作者本人就是一名生涯规划教育从业者,一直指导高中生做高考志愿填报工作,在给考生定专业方向时,几乎大部分高中生来都没有当老师的意愿!这是为什么呢?后来通过与部分高中生聊天,我弄懂了其中的一条重要原因,主要是因为孩子12年中都与老师打交道,也算是阅“师”无数吧,12年中总有一些自己不喜欢的老师,特别是高中三年,也是每个孩子12年求学中,学风最严厉的三年,高三尤甚!老师不断“刷题”,进行魔鬼训练,导致不少学生非常“厌恶”教师这个职业,后来,我与小宋聊天,也印证了这一点!

高中生不做“生涯规划”——就等于“自毁前程”

最好的专业就是适合自己的专业!

其实,高中学生做职业规划不会限制自身的发展,也不会浪费紧张、宝贵的时间。职业规划不是单给考生一个职业目标,更不是让考生根据这个目标去准备,职业规划是引导学生自己去认识社会,了解职业,这是一个开阔眼界的过程,同时还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发现自己内心的渴望,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职业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