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和不管理,结果真的不一样!


健康管理和不管理,结果真的不一样!


一个家庭,需要经营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幸福快乐;


未经经营的家庭生活,总是容易乱;


一辆车子,经常打理和从不打理,其使用寿命也是不一样的;


很多东西我们都知道要好好管理,才能有一个好的结果,可对于我们的健康,我们往往疏于管理,可能因为他离我们太近了,近到我们一抬头就只能看见其他东西,看不到自己的健康。


然而,那才是我们最重要的东西啊!


最终事实也证明,健康管理和不管理,结果真的不一样!


健康管理和不管理,结果真的不一样!


健康入不健康易,重回健康难


健康作为生命过程中的一种特定状态,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


从健康到疾病一般要经历一个不断发展的渐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健康危险因素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


健康管理是对个人及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人及集体的主动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


美国在实行健康管理之后,获得了显著的效果:


1965-1975年冠心病患病下降40%;脑血管疾病下降50%;

1969-1978年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减少80万人;

1978-1983年胆固醇水平下降2%;血压水平下降4%;冠心病发病率下降16%。


还有芬兰通过健康管理获得的显著效果:


1972-1977年男性冠心病死亡率下降24% ,女性冠心病死亡率下降51%;

1972-1982年男性心绞痛患病率下降23%;

1972-1977年脑卒中发病率下降30%;

1978-1995年男性吸烟率从37%下降到29%;

1969-2003年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了66%。


通过以上数据不难看出,”管与不管“差别巨大,健康管理真的很重要!


健康管理和不管理,结果真的不一样!


人类悲喜不通,但经验可以借鉴


健康管理在美国和芬兰取得的成就,我们做了,并不一定就能得到同样的、甚至是更好的结果。


但是,至少可以肯定一点,健康管理和不管理是有区别的,而且区别很大。


在我们国家,慢病已经成为人类头号健康威胁,慢病致死人数占疾病死亡人数80%,慢病负担占国家疾病负担68.8%。


同时,中国慢病死亡率远远高于二十国集团的其他主要成员国。


健康管理和不管理,结果真的不一样!


并且随着国家老龄化的不断加剧,慢性病患者人数还将持续增加。


习性造病


2001年,中国前10名主要死因中,心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及恶性肿瘤3种慢性病居DALYs(慢性病引起的失能调整生命年)的前3位。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和健康调查表明:膳食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及吸烟,是造成多种慢性病的3大行为危险因素。


众所周知,像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等慢性疾病,这些又被称为是“吃出来的疾病”、“累出来的疾病”、“懒出来的疾病”。


这些慢性疾病的发生多是因为人们饮食不规范、营养过剩、运动过多或过少、作息不规律等不科学的生活方式。


抽烟喝酒对身体不好,容易造成很多问题,如血压血糖,以及肝脏的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都做不到戒烟戒酒。


做不到不可怕,可怕的是,可怕的是缺乏一定的补救意识。


以至于很多人因此酿成悲剧!


健康管理和不管理,结果真的不一样!


健康管理的必要性


要想从根本上控制慢性病的发生,就必须进行有效的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是什么?就是对和健康相关一切行为进行有意识的管理。


人们有诸多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酗酒、熬夜、暴饮暴食、过量运动、过度懒散,要改变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树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就必须倡导“健康管理”。


通过健康教育、健康普及、健康干预,让具有不良习惯的人们感受到健康危险因素对健康侵袭,通过干预手段改变这些不良习惯,为健康投资,为健康把关。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竞争激烈,人们的身体压力和精神压力不断增大,使得很多看似健康的人其实已经处于疾病发生初期。


因此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进行有效的健康管理是极其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