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久见, 清华研究生用“人脉”写简历后遭扒皮!

近日清华一90后硕士的简历在网上疯传

并引发HR界, 投资界, 学生党等各路讨论

这封简历的不同之处在于:

活久见, 清华研究生用“人脉”写简历后遭扒皮!


专门设置一页展示深厚的人脉关系

1

简历难道是人脉大赛?

该生从学术界、产业界、金融界和政府部门一一罗列出了人脉,还重点做了一些注释,比如有的是朋友,有的是同学、校友等。可以说是非常替面试官着想了。但被简历点名的当事人却是是一脸懵逼,表示根本和简历作者不熟,只是一面之缘。

活久见, 清华研究生用“人脉”写简历后遭扒皮!

事后,简历的当事人也发现自己这么写有所不妥,迅速进行了纠正。

有人认为:人脉作为职场人士价值的一种体现,在简历中大篇幅的描述虽是一种创新之举,但的确能更全面展示自身,应当鼓励。

活久见, 清华研究生用“人脉”写简历后遭扒皮!


但我觉得,在要求简洁的简历中,还大篇幅地描述人脉关系未免有些本末倒置,反倒掩盖了自身在专业技能和工作履历上的亮点。

现在扩展人脉的渠道太多了,各种课堂、沙龙、会议,但在没有感情基础的前提下,这些拓展的人脉真的就靠谱吗?人脉不人脉,全拼综合实力。一些所谓人脉,看似全线飘红,实则虚假繁荣。

2

残酷,简历其实会被划分等级

给大家还原一个典型外资九大投行+麦肯锡的分析师挑选简历的真实经历:

“8月的一天,我突然发现桌子上多了一本白皮书,一开始还以为是上市报告,拿起来一看才发现是今年秋招的应聘简历,而且还不是所有的学校,仅仅是来自我的母校的的就做成了这么厚本书。再一看,哎哟喂,两天后就讨论,请大家每个人各自挑选出5份。近500多份简历,你叫一个每天工作18小时的搬砖工抽出时间一份份看简历,怎么看?那就只能以高标准严要求快速过了,除非我认识你。而所谓的高标准严要求,其实就是几点:GPA 3.5以上,有过相关项目实习经历,或者是大牛人(高分,有很多领导职位和课外活动的),体育超超超好者(比如你是参加全美大学篮球赛冠军队的),或是有不寻常的经历的(像是参加过兵打过仗的), 这不,真有一位UCLA数学系的童鞋扛起AK47去利比亚参加反武装斗争了,他把这段“独特”的经历写成了Internship。

活久见, 清华研究生用“人脉”写简历后遭扒皮!


*图片来源:UniCareer学员愿意公开的简历

简历在五百强HR眼里从教育经历其实就开始划分等级:

一档:北清复交 + 海外名校(G2+藤校)

二档:985+211+澳洲G8+英国G5+北美前80+欧洲10

三档:双非一本+其他海归

四档:二本

Uni酱没有任何学历歧视的意思,以下所有简历,选自知乎/学员愿意的公开简历,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警醒和思考,为保证公平起见,今天评价的简历都被归档,每一档中,都会挑选出好的、不好的这两种类型简历,不会光在名校里挑好简历,也不会光在差学校里挑烂简历,来刻意营造出对比。

3

清北简历PK一本学生简历

再来看一份双非的一本,这位同学是在知乎《北大学生简历PK三本学生》的文章里提到的典型的简历例子。成绩没有写会被HR默认绩点在3以下,哪怕写了百分比可能也证明不了作为学生你的本职工作做得不好的根本问题。

或者我们可以认为这位学生的态度是草率的, 因为餐厅服务员的校外打工经历,并不是我们希望在简历上展现的实习。

活久见, 清华研究生用“人脉”写简历后遭扒皮!

而北清复交的简历确实很多,但是差别也很大,有的几乎一个相关实习没有,有的在某一细分领域已经积累了至少2份实习经历:

活久见, 清华研究生用“人脉”写简历后遭扒皮!


活久见, 清华研究生用“人脉”写简历后遭扒皮!


再看这一份双非学生的简历,创业大赛是名企HR非常看重的比赛,这代表了求职者的主观能动性,说明这是一个不需要鞭策并且结果导向的人。高下立判:

活久见, 清华研究生用“人脉”写简历后遭扒皮!


这人的优势不在于他的专业技能有多强,因为证书那一栏并不算出彩。但看看他的实习经历,几乎是从大一起就开始实习了。

这意味着他大学四年下来,至少要比一般同龄人多积累出3年以上的职场和社会经历。这就是优秀学生对于实践的重视,实习是掌握硬技能的关键通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