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画大饼谈奉献,底薪+提成out了,员工工资越高,企业成本越低

拒绝画大饼谈奉献

“等我们公司上市了,人人都可以拿高薪、开豪车。”

“再加油干两年,干得好到时候就给你升主管!”

“把这个项目拿下,出国奖励旅游少不了你们的。”

像这样的大饼,很多人都听过,一开始也会觉得心花怒放。但一个月过去了,半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老板一点动静都没有,失望的同时,更失去了对老板和公司的信任。

当下的社会,大规模合作、全球化交易普遍,身在职场,契约精神更不能少。契约精神不是单方面强加或胁迫的霸王条款,而是各方在自由平等基础上的守信精神。

网上很多90后吐槽:“我来工作,就是为了挣钱,不是来精准扶贫!”工作的基本要义是赚钱糊口,没有谁可以一直饿着肚子陪素昧平生的老板热血沸腾。

“仓廪实而知礼节”,职场本是一个因利益而联结的组合场,不是个讲情义的地方。90后是听着“狼来了”故事长大的一代人,如果承诺始终得不到兑现,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

拒绝画大饼谈奉献,底薪+提成out了,员工工资越高,企业成本越低

一个企业能做起来,需要老板和员工们一起齐心协力,能实现这种场景,利益分配是关键。

老板是否愿意给员工分钱,决定了员工对企业忠诚度,敬业度。

在某种程度上,老板的格局决定企业的高度。正如史玉柱所说:

"给员工高工资时,实际成本是最低的,公司是主动的。

拒绝画大饼谈奉献,底薪+提成out了,员工工资越高,企业成本越低

在人才面前,若你比其他竞争对手给出的工资高一截,一年之后你回过头来看,你所获得的利润远远高于你所付出的成本。

企业最高的成本不是给合格员工发高工资,而是还在给大量不合格员工发低工资。"

很多企业只考虑到会计成本,没有考虑到机会成本,没有考虑到人的成本。

然而很多企业老板却存在狭隘的穷人思维,阻碍企业发展壮大。

老板的穷人思维之一:你为我做多少事,我给你多少钱

你给我干多少事,我就给你多少钱,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穷人思维。

但大部分老板都有这样一种逻辑思维就是员工要先付出劳动才能给你工资,但他们绝对没有先投资员工然后我再获取的投资逻辑。

现在很多企业,老板总想利用低价钱去多请几个廉价的人,但他不会愿意和敢出双倍的价钱去请一个能力很强和忠诚度很高的能人,这就是老板的穷人思维。

拒绝画大饼谈奉献,底薪+提成out了,员工工资越高,企业成本越低

老板的穷人思维之二:计较下属得到多少

聪明的老板一般都是计较自己得到多少,别人得到多少这是别人的事情,你如果整天计较别人得到多少,那你就肯定没有合作思维。合作思维是现代人,特别是现代老板必备的一种特征;没有合作,就没有人才,就没有资本,就没有资源,就无法完成任何一项事业。

拒绝画大饼谈奉献,底薪+提成out了,员工工资越高,企业成本越低

老板的穷人思维之三:眼红员工赚得多

眼红员工赚得多,这是老板们存在的第三种穷人思维。

一位老板年初给销售部定好任务,如果年底能超出行业增长10%以上的,公司将每人奖励销售人员5万元,奖励销售经理10万元,奖励营销副总30万元。

在这样的奖金激励下,整个销售部像疯狂了一样,个个奋勇向前,到了年中的时候,销售业绩已经完成全年任务的70%。老板看看数据,寻思这样下去他们不是很轻易就拿到一大笔销售奖金?

于是公司出台新的考核方案,改考核销量为考核利润。

当然,改动后的考核方案当然只对老板有利,整个销售队伍看完老板的方案后都像泄了气的皮球,蔫了!这样言而无信的老板问题在哪里?也是因为存在计算下属得益多少这种穷人思维作怪。

拒绝画大饼谈奉献,底薪+提成out了,员工工资越高,企业成本越低

聪明的老板一般都是计较自己得到多少,别人得到多少这是别人的事情,你如果整天计较别人得到多少,那你就肯定没有合作思维。

​不要企图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一个老板如果事无大小都亲力亲为,那他很难在战略上有所作为,也很难透过现象看本质,他每天都被繁杂琐碎的事务上遮住了眼睛。

老板要扭转经营的局面,首先要改变的就是人才管理思维,企业要有人,才谈得上做好事。没有优秀的员工,一切愿景,都是空谈。

老板也许会说,我也想要有人帮我,可是我没人啊!其实并不是招不到人,而是留不住人。

你要反思企业的激励机制,如果你是员工,你就拿着低工资、固定工资,你会像老板一样拼命吗?好的激励机制可以让企业自主运转,让员工自发工作,不需要老板事事操心。

拒绝画大饼谈奉献,底薪+提成out了,员工工资越高,企业成本越低

  • 传统薪酬结构设计: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加班工资+技术工资+绩效工资+提成(分红)奖励…
  • 这种设计最大的缺点是:
  • 1) 弹性小:固定的部分比重大,例如非业务岗位的固定部分可达80%以上。

    2) 无法衡量:员工收入与其价值不能相对有效地衡量出来。

    3) 薪酬与员工价值失衡:价值应等于价格,员工付出、创造的结果与其收入没有直接对等关系。

    工作量 = 产值 + 价值

    薪酬的弹性越大,员工的创造力就越强!

    拒绝画大饼谈奉献,底薪+提成out了,员工工资越高,企业成本越低

    设计销售、业务人员的多元化激励:如下图

    拒绝画大饼谈奉献,底薪+提成out了,员工工资越高,企业成本越低

    业务人员的激励机制

    解决方案:

    一、建立不同等级业务员KSF薪酬体系:

    1)入职3个月以上:业绩平衡点为低值(如10万/月),主要关注过程性指标(如:跟踪量、询盘量、电话量、考核分值等),奖励力度偏较小值。

    拒绝画大饼谈奉献,底薪+提成out了,员工工资越高,企业成本越低

    2)入职6个月以上:业绩平衡点为中值(如20万/月),主要关注效果性指标(如:毛利额、回款率、培训考核等),奖励力度偏中间值。

    拒绝画大饼谈奉献,底薪+提成out了,员工工资越高,企业成本越低

    3)入职1年以上:业绩平衡点为常规值(如30万/月),主要关注效果性指标(如:毛利额、回款率、培训考核等),奖励力度为常规值。

    拒绝画大饼谈奉献,底薪+提成out了,员工工资越高,企业成本越低

    4)高级业务员:1年平均业绩达500万以上,次年自动升级为高级业务员,KSF薪酬增长20%-30%,奖励力度为高值。

    拒绝画大饼谈奉献,底薪+提成out了,员工工资越高,企业成本越低

    二、建立业务经理晋升机制及年终奖分配机制

    只有高级业务员才资格晋升为业务经理,业务经理采用根据下属业务员人数定出相对应的团队业绩平衡点(不含个人),等级薪酬也将进一步提高。

    1)业务经理:1年平均业绩达500万以上的业务员,均有机会成为业务经理带团队,业务经理享有团队业绩提成分配。

    2)高级业务经理:1年团队(3个业务员以上,不含本人)人均业绩达500万以上,次年即可晋升为高级业务经理,享受更高的团队提成分配。

    当然这种方式是在提成的基础上,年终时额外进行奖励优秀业务员,每年奖励金额分3年奖励,让员工一直在公司里有预留的奖金,员工如果主动离职,剩余的奖金就不再发放,这是通过增加员工的离职成本来降低优秀人才的流失。

    三、建立更高级别的内部合伙人机制

    拒绝画大饼谈奉献,底薪+提成out了,员工工资越高,企业成本越低

    凡是高级业务员、业务经理,即可成为企业当年的内部合伙人,一起分享企业增量利润。

    我的建议是可以先做3-5年的合伙人模式,再做股权激励是最好的,合伙人同样要员工掏钱入伙,但并不拥有公司的股份,并且合伙人不是分享所有的剩余价值,而是分享增值增量部分的剩余价值,我们主要匹配好企业的分配率、员工的回报率即可,员工有钱放在银行只有极低的利息,如果放在公司有20%以上的回报率,员工肯定希望把钱放在公司获取更高好的回报。

    合伙人可分为两种方式:

    • 1.公司合伙人制:合伙人一起分享整个公司的经营成果;
    • 2.项目合伙人制:仅针对核心业务或项目做合伙人分配,员工可以成为多个项目的合伙人;
    拒绝画大饼谈奉献,底薪+提成out了,员工工资越高,企业成本越低

    四、建立股份与期权分配机制

    高级业务经理培养年业绩达500万以上的业务员10人以上,即可以成为企业的股东或成立分公司,拥有公司股份。

    给员工做了3-5年合伙人后,我们根据合伙人的贡献结果,让合伙人直接入股,最常用的有以下两种方式:

    (1)契约股:通过固定资产或投资回报率来测算公司的股本,采用契约股的方式代持在大股东的名下,让优秀的业务员成为企业的股东之一。

    (2)期权激励:分阶段来激励员工行权,通过3-5年,优秀员工不断增加公司股份,享受公司分配。


    五、PPV量化加薪法

    对于刚入职的业务员来说,前三个月是最难熬的,因为对业务不熟悉,没有客户资源,销售技巧不成熟,这时候压力是最大的。

    再加上企业对员工的开单要求非常高,基本上三个月不开单就要炒掉,实际上,在低底薪+提成的薪酬模式之下,就算公司不炒掉,业务员自己都会选择离开,因为靠底薪撑不了多久。

    对很多业务员来说,并非能力有问题,我也见过很多人,第一年做业务,基本上是没钱赚的,基本都在学习,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累计和沉淀,半年后就爆发了,一发而不可收。

    所以,只给员工三个月的考核期,其实会让很多人才流失,因为不走,吃饭都成问题,还怎么做下去?

    所以企业如果想要提高成材率,必须拉长培养周期,要优化薪酬模式,让员工在没有开单之前,可以承担其他工作来为自己加薪。

    拒绝画大饼谈奉献,底薪+提成out了,员工工资越高,企业成本越低

    所谓PPV产值量化薪酬模式:是指将员工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项目、工作结果等以标准化、规则化、价值化的方式进行量化计算,并直接与员工的收入挂钩,形成多劳多得的利益分配机制,相比传统的计件工资、绩效工资等更具激励活力。

    PPV模式让业务员做到一专多能、成为复合型人才,同时做更多的事情,获得更多的收入,例如:

    • 1)跟单员,跟踪生产流程,完成交货。跟单产值工资;
    • 2)调查员,调研市场,提供完整的市场信息。市场调查产值工资;
    • 3)统计员,除了自己的业绩,协助统计和分析。统计产值工资;
    • 4)客服员,打回访电话,收集客户反馈。客服产值工资;
    • 5)分析员,收集外部与内部产品信息,并提供数据分析资料。分析产值工资;
    • 6)根据企业岗位配置及个人能力,还可以担任行政、后勤、网络、美工等工作,并获得各种产值收入。
    • ...
    拒绝画大饼谈奉献,底薪+提成out了,员工工资越高,企业成本越低

    PPV模式的好处在于:

    • 1、公司能按实际工作量配置人员,减少人效浪费。
    • 2、员工可以在不影响本职情况下,身兼多职,一专多长,为自己加薪。
    • 3、所有工作,必须有结果,才有产值,这样就要求员工必须对结果负责。

    六、积分式管理:打造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激励——积分式(给员工及时的鼓励和认可)

    积分式是薪酬绩效激励的延伸和补充,能以极低的成本,激励员工,让员工不仅明确工作的方向,还会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不再为钱斤斤计较。举个例子:当员工迟到了,不扣钱,扣分。做了好人好事,不奖钱,奖券。

    拒绝画大饼谈奉献,底薪+提成out了,员工工资越高,企业成本越低

    积分式操作流程

    1、建立积分标准

    把员工日常的工作内容,写出来,并配上分值。比如:销售人员,每打一个电话得2分,进账得10分。

    只要完成了工作就可以得分,只要做出了好的结果就可以奖分奖券!

    2、部门之间积分PK

    部门积分和个人的PK,有压力有动力,让各个部门瞬间凝聚在一起,团队氛围更好,凝聚力更强,每个人都有责任为团队做出贡献,而不至于充当公司的看客。

    当企业积分氛围已经建立,则可以考虑做负激励,对积分靠后的几名进行适当惩罚。

    拒绝画大饼谈奉献,底薪+提成out了,员工工资越高,企业成本越低

    3、奖分奖券

    通过奖励、宣布、抽奖,三个环节对奖券理由的宣读,这样员工做得优秀之事,好人好事,多次被强调,内心荣誉感满满。员工也因为得到某个工作得到一张券,抽到快乐大会大奖,内心会越发感激公司,更加努力工作,以获得更多奖券。

    4、快乐大会

    快乐大会是类似于年会,是员工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也是老板和员工之间建立深厚感情的桥梁。

    总结工作、团队互动检阅,看看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需要改善。

    拒绝画大饼谈奉献,底薪+提成out了,员工工资越高,企业成本越低

    另外,最重要的就是消耗员工平时累积的积分,奖券,让员工在快乐大会上抽奖,颁奖。

    5、积分软件

    让员工通过软件自助申请积分,并由管理员统一审核,并永久记录在系统,简单方便。

    员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表现,都可以有积分数据来量化。

    拒绝画大饼谈奉献,底薪+提成out了,员工工资越高,企业成本越低

    积分式绩效激励模式解决了企业的哪些问题:

    1. 发掘真正优秀的、愿意付出、最有创造力、执行力的员工。
    2. 及时欣赏员工、认可员工。
    3. 稳定和激励核心人才。
    4. 如何更有针对性地激励创造价值的员工、愿意和企业走的更远的员工。
    5. 员工对传统的考核评估结果不认同、反感的问题。
    6. 将激励短期化与长期化相结合的问题。
    7. 未来价值和未来激励的问题。

    积分式核心价值

    • 员工普遍认同,不反感,易落地;
    • 用分值量化员工的变现,展现员工的贡献;
    • 比钱更有意义,比传统评分方式更客观具体;
    • 打造欣赏、快乐、激励、福利的环境,让员工关系更加融洽,建立快乐向上的的企业文化;
    拒绝画大饼谈奉献,底薪+提成out了,员工工资越高,企业成本越低

    积分式对很多中小企业来说,是薪酬绩效激励的延伸和补充,能以极低的成本,激励员工积极工作。

    文化氛围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状态,积分就是打造高绩效文化生态的神器。


    私信小编“绩效”两字,免费发送100分钟薪酬绩效管理内部培训视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