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恆瑞”奧賽康:被低估的醫藥股?

“小恆瑞”奧賽康:被低估的醫藥股?

隨著“年報季”的到來,醫藥公司在陸續公佈財報業績。

3月22日,“醫藥一哥”恆瑞醫藥(600276.SH)也發佈了2019年年度報告,實現營業收入232.89億元,同比增長33.70%,突破200億元關口創下新高;實現淨利潤為53.28億元,同比增長31.05%。整體來看,這份業績非常靚麗。

除此之外,全年研發投入38.96億元,研發費用率16.7%,也是非常亮眼的數據。在優秀管理層的出色經營下,恆瑞醫藥的股價不斷地創出歷史新高,總市值高達3545億元,雄踞醫藥行業榜首。

但是,也有很多投資者表示,目前恆瑞的估值實在太貴,下不去手。那麼,A股市場是否存在“下一個恆瑞”呢?粽哥深入挖掘了一下,還真有一家被稱為“小恆瑞”的醫藥研發公司,就是借殼東方新星上市的奧賽康(002755.SZ)。

那麼,究竟公司能否成為“下一個恆瑞醫藥”呢?我們來深入解讀下。


一、公司簡述

經過證監會在2018年12月核準了資產重組之後,自2019年3月4日起東方新星正式變更為“北京奧賽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也在2019年3月11日起由“東方新星”變更為“奧賽康”。至此,經歷了IPO重重挫折的奧賽康終於實現在A股掛牌上市。

很多投資者對奧賽康的認識還是停留在仿製藥研發階段,但事實上,經過多年的發展,奧賽康已經成為了一家“仿創結合”的醫藥研發公司,除了定位在首仿藥研發的同時,也在積極尋求創新藥的轉型。

自2014年,公司自主研發的國產第1支質子泵抑制劑(PPIs)注射劑(奧西康)上市以來,奧賽康藥業已發展成為擁有質子泵抑制劑注射劑首仿品種最多的企業,整體市場份額連續多年排名第一。

從醫學角度來看,PPI可以有效預防危重患者發生應急性潰瘍,大幅降低死亡率。從臨床應用需求來說,拉唑類藥物是治療消化性潰瘍最先進的一類藥物,終端市場預計約在200億元左右。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目前公司的主要產品已經涉及消化道潰瘍、腫瘤、耐藥菌感染、糖尿病等4個治療領域,劑型由單一注射劑向口服劑型拓展。藥品生產範圍包括凍乾粉針劑(含抗腫瘤藥)、小容量注射劑(含非最終滅菌、含非最終滅菌的抗腫瘤藥)、原料藥(含抗腫瘤藥)、片劑(含抗腫瘤藥)、膠囊劑(含抗腫瘤藥)等。

“小恆瑞”奧賽康:被低估的醫藥股?

從歷年的整體業績來看,隨著醫保控費製藥集採降價,公司的總營收和淨利潤保持著平穩上升態勢。其中,淨利潤增速明顯高於總營收增速,這主要源於公司主營產品的快速增長所致。

從產品結構來看,奧賽康的消化類和抗腫瘤類產品是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目前產品劑型主要定位於凍乾粉針製劑、固體口服制劑,在國內抗消化性潰瘍藥物質子泵抑制劑注射劑產品細分領域市場佔有率第一。以2018年為例,消化類實現銷售收入30.1億,佔總營收比重為76.57%;抗腫瘤類實現收入8.32億,佔比21.16%。

從銷售區域來看,公司專注於中國醫藥細分市場,華東、華北和華中地區貢獻收入最大。另外,公司也在積極向糖尿病與抗耐藥菌領域拓展。

“小恆瑞”奧賽康:被低估的醫藥股?

2020年2月26日,奧賽康公佈2019年度業績快報,實現營業收入45.19億元,同比增長14.93%;實現利潤總額9.10億元,同比增長20.60%;實現歸母淨利潤7.93億元,同比增長18.41%。整體來看,業績保持著平穩上升的態勢。公告顯示,業績增長的原因來源於抗消化道潰瘍和抗腫瘤領域的平穩增長。


二、“仿創結合”模式

截止2018年底,公司已上市的主要產品為:

“小恆瑞”奧賽康:被低估的醫藥股?

另外,2019年上半年,奧賽康還新增上市了沙格列汀片(奧心怡)、注射用替加環素(奧替加)、注射用帕瑞昔布鈉(奧康寧)三款產品。其中,用於2型糖尿病的單藥和雙藥聯合治療的沙格列汀片是控股子公司江蘇奧賽康歷時7年,研發投入1600萬元的重磅產品,屬於4類仿製藥,原研為美國百時美施貴寶製藥公司,於2011年5月批准進入中國市場。

2019年1月21日獲國家藥監局批准上市,由於該品種是國內第一家獲批上市的仿製藥,且視同通過一致性評價。此次獲批成為首仿上市,打破沙格列汀外企壟斷的局面。目前,已在國內上市的DPP-4抑制劑主要包括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維格列汀、阿格列汀、利格列汀,均為進口獨家品種。

根據數據顯示,中國糖尿病市場規模達400億元人民幣,其中口服藥物佔56%。由於從2017年7月1日起,五種DPP-4抑制劑全部納入國家醫保目錄(乙類),因此就意味著奧心怡的放量銷售會成為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

據國內樣本醫院數據統計,2018年DPP-4抑制劑整體市場銷售額為5.44億元。排名前五位產品為:西格列汀銷售額為2.33億元、

沙格列汀銷售額為1.33億元、維格列汀銷售額為7291萬元、利格列汀銷售額為4588萬元、複方西格列汀二甲雙胍銷售額為3344萬元。其中,西格列汀佔DPP-4抑制劑近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而沙格列汀2017年的全球銷售額下滑至7.2億美元。

公司該品種的競爭對手包括原研阿斯利康,以及均在2019年獲批上市的江蘇豪森(維格列汀片)、齊魯製藥(維格列汀片)、亞寶藥業(阿格列汀片),另外還有正大天晴等潛在競爭對手,可見其市場競爭非常激烈。

目前,奧賽康的在研管線產品豐富,37個在研產品進入上市申請審批或者臨床試驗階段,涉及新一代手性質子泵抑制劑(含新型緩釋劑型)、抗腫瘤及免疫機能調節用藥、抗耐藥菌感染、糖尿病等治療領域的藥品。

其中不乏一些屬於填補國內空白、療效顯著、市場前景較好的創新品種:

“小恆瑞”奧賽康:被低估的醫藥股?

在這裡,要特別提到的是奧賽康第一個用於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抗腫瘤1.1類創新藥ASK120067。

目前,ASK120067已獲得一線用藥的三期臨床倫理批件,2019年5月獲得了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許可,完成耐藥患者的臨床II期研究後可有條件批准上市,預計2020年完成臨床研究並向CDE申請上市。

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肺癌治療市場規模將達到300億,非小細胞肺癌規模預計240-260億,而EGFR突變人群在中國整個肺癌市場是40%左右。

根據阿斯利康年報統計,2019年阿斯利康2019財年:泰瑞沙(奧希替尼)全球銷售收入達31.89億美元,同比增長74%,已達2017年銷售額3倍左右,其中包含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2019年銷售收入為7.62億美元,中國市場銷售收入預計約在20億元人民幣左右。

不過,很不幸,打破該產品國外壟斷的卻是豪森藥業。2020年3月18日,豪森藥業宣佈其自主研發的一類創新藥甲磺酸阿美替尼片(阿美樂)已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上市,成為繼阿斯利康的奧希替尼之後,全球第二個三代EGFR-TKI創新藥,同時也是中國首個國產三代EGFR-TKI靶向藥。另外,艾力斯的艾氟替尼已提交上市申請,預計2020年獲批上市。而且,與奧賽康競爭的還有處於研發階段的華東、貝達、艾森醫藥等實力公司。

但是,由於市場空間非常大,上市品種不是很多,如果公司的ASK120067能夠成功研發上市,那麼將會是非常重磅的大單品。根據國海證券預測,假設ASK120067是第3或4家上市的國產三代EGFR-TKI,則預計上市後2026年有望達到銷售峰值7.67億元左右,2020年有望成為公司研究院創新藥管線成果兌現的元年。


三、基本面解讀

之所以奧賽康能夠擁有如此多的在研品種,主要在於公司歷年來持續不斷的研發投入。2018年,公司研發費用支出2.90億元,佔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達7.38%,居於行業前列。

高投入的背後,一方面能夠使得公司的盈利能力平穩上升。近年來,公司的銷售毛利率和淨利率分別保持在93%、17%左右的水平。

另一方面,能夠明顯提高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和優勢。目前,公司的PPIs產品群涵蓋國內六個已上市PPIs注射劑中的五個,均為國產首家或首批上市,市場份額排名第一,同時在研的產品還包括注射用右旋雷貝拉唑鈉、注射用左旋泮托拉唑鈉等品種,更有助於繼續鞏固和發展公司在注射用質子泵抑制劑領域的領先地位。

另外,在新品研發上市的同時,公司也在不斷擴張生產線。

2019年12月24日,奧賽康發佈公告稱,子公司江蘇奧賽康擬向揚州三藥增資5000萬元,獲得揚州三藥20%股權,全部投資款將專款用於揚州三藥抗腫瘤固體制劑車間的新建和改造,用來滿足江蘇奧賽康的委託生產和加工需求。

與此同時,雖然奧賽康已經成立有24年的歷史,但是總市值僅有140億元,仍然屬於中小型公司,而且處於快速成長期。因此,需要大量的研發資金投入,這也使得公司的資產負債率相對較高,存在一定的現金流壓力。

不過,由於公司在A股上市之後能夠拿到融資,再加上盈利能力也比較穩定,所以後續在新品陸續上市的補充下,公司的壓力也會逐漸減少。


四、結語

可以說,從研發管線來看,稱奧賽康為“小恆瑞”也是說的過去的。畢竟,公司雖然市值不高,但是依然注重產品的研發投入。

從估值來看,奧賽康的PE為18倍,遠低於醫藥生物行業52.09倍的平均水平,而且對於仿創結合類型的醫藥研發公司,算上研發投入的話,估值還應該有一定的下移。整體來看,公司的安全邊際非常高。

那麼,何時下手佈局合適呢?

從技術面來看,由於借殼東方新星的消息已經在2018年的股價走勢中提前反應,隨後公司的股價回落到正常水平。自2019年11月以來,奧賽康的股價處於橫盤整理態勢,說明有主力資金在吸籌。

“小恆瑞”奧賽康:被低估的醫藥股?

那麼,綜合來看,由於公司目前的估值相對較低,盈利能力平穩增長,再加上股價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跌空間不大,因此安全邊際相對較高。不過,畢竟新藥研發具有失敗的高風險,所以投資者後續也要密切關注公司產品的研發進度,以及業績增長情況,才能有效的避免投資虧損。

免責聲明:文中所有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對任何一方均不構成投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