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篇丨機關黨建:從“兩張皮”到“一盤棋”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十年前,受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等特殊時期影響,玉樹黨建工作普遍存在“燈下黑”和“兩張皮”的現象。近年來,玉樹州狠抓黨建促業務、抓好業務推黨建,兩相融合,互相促進。機關黨建、基層組織建設、基層幹部學院等組織建設工作抓得有聲有色,搞得紅紅火火。全州1330名機關黨員的自我約束意識提升了,作為黨員的榮譽感回來了,傾情奉獻的熱情更加高漲了,對自我的要求更加嚴格了。州直機關黨員黨性更強了,覺悟更高了,志得意滿地走在群眾前頭當起了領頭羊。農牧民群眾一心一意跟黨走、全心全意奔小康的步伐也更加堅定了。

玉樹州機關黨建工作,迎來了黨建與業務的雙豐收!

党建篇丨机关党建:从“两张皮”到“一盘棋”

一棵“樹”的啟示

走進玉樹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下稱州人社局)的辦事大廳,一顆碩大的“組織樹”吸人眼球。粗壯的枝丫四下裡散開,樹葉部分是黨員們的活動影像。“新時代、新思想、新徵程、新目標”的字樣點綴其間,讓人過目不忘久久回味。

州人社局黨總支副書記馬玉峰解釋說,這棵樹的設計靈感來自於州委書記吳德軍同志的一席話:我們黨好比一棵大樹,各級黨組織就是樹枝,黨支部就是樹根,黨員就是樹葉,而基層群眾就是肥沃的土壤。黨支部只有紮根在群眾的沃土中,才能讓黨這棵大樹茁壯成長、枝繁葉茂;黨員只有像樹葉一樣通過光合作用不斷生長,才能釋放氧氣增強能量。樹根是黨的生命之基,樹枝是黨的力量之源,樹葉是黨的勝利之本。要把黨支部建設作為黨的一切工作的基礎和根本,像培育樹根一樣讓它紮根在基層沃土中,悉心澆灌、倍加關愛,吸收水土文化的滋養,在群眾中生長、在基層裡植根。

這個比喻很形象。黨組織、黨支部、黨員、群眾——樹枝、樹根、樹葉,土壤。他們相互依存,彼此依賴,誰也離不開誰。

而在州人社局,這樣的良性循環體現得淋漓盡致。

據馬玉峰副書記介紹,州人社局共有在編人員46人,其中38人為正式黨員(3人為臨聘人員),其餘11人全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之所以有這樣高的入黨積極性,是跟近幾年來機關黨建卓有成效分不開的。

2015年,新任局長劉偉上任。這位“組織口”出身的領導幹部初來乍到,就接過前任遞過來的接力棒大抓黨建。

党建篇丨机关党建:从“两张皮”到“一盘棋”

在他看來,黨建為“宗”,業務為“要”,只有把黨建工作抓好了,業務工作自然能夠跟上來。於是乎,他先是從局黨總支和兩個所屬支部下手,通過召開全體黨員大會,充分履行黨員民主推薦、民主選舉和民主監督等權力,成功選舉產生了黨總支和第一、二支部新一屆支部委員。

新選舉的黨總支和支部委員不管在學歷、年齡,還是對黨建工作的熱衷程度上,均有利於機關黨建工作的大力開展。

新鮮血液有了,接下來就進入循環供氧的環節。

党建篇丨机关党建:从“两张皮”到“一盘棋”

一個“家”的建設

在新改選的總支和支部委員看來,共同戰鬥、共同奉獻、共同服務的這個單位就是他們共同的家。每一位同事、每一位黨員都是這個家裡的兄弟姐妹。若要鞏固“一個支部一座堡壘,一名黨員一面旗幟”,首先要將這個“家”的整體氛圍營造好,要把組織生活的陣地打造好。從“廉政文化長廊”的用心打造到黨員活動室的精心佈置,從“一棵樹”的巧妙設計到黨員積分排行榜LED大屏幕的即將啟用,無一不讓全體黨員感受到濃濃的歸屬感。

在硬件完備的基礎上,劉偉局長開啟“晨鐘暮鼓”式的耳提面命,“黨建”二字逢會必講,會下還講,聊天時也講。在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的“劉式作風”影響下,漸漸地,“黨建”二字便刻到了每一位黨員的腦海裡。有什麼樣的思想就有什麼樣的行動,大家自然把“黨建”二字抓在了手上,扛在了肩上。

不僅如此,為了切實提高黨員的榮譽感,每逢年底,由總支帶頭,集體評選10名優秀黨員予以獎勵,並將評優結果作為年底考核的加分項。小小的物質獎勵只是一種鼓勵的方式而已,大家更加看重“優秀共產黨員”這個榮譽稱號,也因此,徹底調動起了大家“比、學、趕、超”和向黨組織靠攏的積極性。

党建篇丨机关党建:从“两张皮”到“一盘棋”

這還不夠,兩個支部繼而推出“五清楚、十必訪、十必談”的工作機制。仔細讀上去,這個看似生冷的機制是那樣的充滿溫度。且看,五清楚:幹部職工家庭狀況要清楚,幹部職工性格愛好要清楚,幹部職工工作表現優缺點要清楚,幹部職工業務生活要清楚,幹部職工社會交往要清楚;十必談:群眾有反應時必談,班子不團結和同志間發生矛盾時必談,幹部作風漂浮出現失誤時必談,黨員幹部有不廉潔苗頭時必談……十必訪:幹部職工工作精神狀態萎靡時必訪,生病住院時必訪,家庭發生重大矛盾時必訪,家庭出現突發性變故時必訪,有不良生活行為時必訪,有與本人收入明顯不符的過度消費或投資時必訪,幹部職工情緒突變原因不明時必訪,特殊困難家庭必訪。

馬玉峰副書記補充說,訪談一般採取“一對一”、“一對多”和“面對面”的形式,黨組書記與班子成員訪談,班子成員之間相互訪談,班子成員與分管的科室負責人訪談,科室負責人與一般幹部訪談,全面及時掌握全局幹部職工的工作、生活、思想狀況,將監督關口前移,隨時釋放“少做亡羊補牢之事、多練防患於未然之功”的信號,用“訪談”這種最直接的方式給予幹部職工最多的關懷,主動與幹部職工交朋友、解難題、辦實事,把幹部職工的冷暖疾苦掛在心上、幫到點上,讓幹部職工切實感受到組織的溫暖,教育幹部職工履職盡責,敢於擔當,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號召力。

的確如此。事實證明,這樣的工作方式行之有效。

黨員的自我約束和自我要求明顯提升,“我是黨員我驕傲”的榮譽感寫在了臉上。黨員主動亮身份、亮承諾,做表率,作風紮實,行事磊落,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逐漸體現,“人人是形象、處處是窗口、事事是服務”的良好氛圍日漸濃厚;“圍繞黨建抓業務、抓好業務促黨建”的良性循環也逐漸形成;“抓支部、用支部、活支部、強支部”的工作導向全面樹立;大抓支部的良好態勢逐步呈現。

一個“品牌”的打造

按照州直屬機關工委打造“一片區、一特色、一品牌”黨建工作思路,州人社局竭力打造“就業社保情暖民生”黨建品牌,繼而推出“書香人社”、“陽光人社”、“民生人社”、清廉人社、三福人社等黨建新名片,進而夯實“五型五強”(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發展型、和諧型;強組織、強隊伍、強活動、強制度、強保障)組織基礎,助推“五示範”(優質服務示範窗口、民族團結示範窗口、優秀黨員示範崗、服務之星示範崗、業務技能示範崗)落地生根,黨員爭相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比業務、比作風、比服務。繼而創建“五好五有五帶頭”等黨建活動,推動黨內教育從關鍵少數向廣大黨員拓展,從集中性教育向經常性教育延伸。

以此為基調,局黨組堅持“三會一課”常態化、規範化,堅持“週五學習雷打不動”,研學規定篇目,選學自選篇目,促進學習常態化、制度化。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黨建工作的引領下,州人社局2019年各項業務工作成績斐然。就業局勢總體穩定,全州城鎮新增就業122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農牧區勞動力轉移就業1萬人次,精準扶貧貧困家庭轉移就業7800人次;社保服務運行平穩,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達98%,發放城鄉居民養老金6372萬元,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達34.9萬人;人才管理更具規範,全年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共328人;勞動關係和諧有效,農民工工資清欠率達到97%,追回資金3920萬元,超額完成了省人社廳下達的各項目標任務。先後榮獲全省高原青年文明號創建單位、全省三八紅旗集體、全省人社系統優質服務窗口單位、全州目標責任考核優秀領導班子、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優秀領導班子、全州黨建工作示範點、州級文明單位等一系列榮譽稱號。

在取得成績、贏得榮譽的同時,州人社局也並非獨善其身,而是以開門迎客的心態熱情迎接其它支部的參考學習,帶動所在片區其他支部,開展“樹清廉風氣人人爭先、創片區支部個個一流”、“機關社區結聯盟、黨月聯建惠百姓”等豐富多彩的聯合黨建活動。

誠如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偉所言,黨的十九大關於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重要論述為人社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明確了新方向。州人社局黨組要敢於擔當,應大有作為,全力做好就業創業、社會保障、人才隊伍建設、和諧勞動關係創建等關乎民生、關乎大局的重點工作,真正實現報告中提出的“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党建篇丨机关党建:从“两张皮”到“一盘棋”

本次採訪的州人社局,只是近幾年來玉樹州機關黨建的一個典範和代表,還有78個黨支部正在你追我趕不甘人後,各出實招花樣不斷,整體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黨建景象。

據州直機關工委副書記邴巴扎西介紹,近年來,在州委主要領導的極度重視和直接指導下,州直機關工委推出“1+1+N”黨建互助共建工作機制,即一個工委委員聯繫一個黨總支,一個黨總支帶動N個支部的黨建工作模式。通過分類指導、分片交流、分組實踐,不斷創新豐富黨建活動的形式和內容,形成以機關工委負總責、機關支部為基礎、機關黨員為主體,橫向滲透、縱向延伸,整體輻射的基層黨組織網格化格局,由此全面提升機關黨建工作整體水平。

在此方案的基礎上,機關工委將78個黨支部劃分為十個片區,分別由十位廳級領導幹部聯點十個片區,不定期深入機關支部,指導檢查機關黨支部黨建工作,並以普通黨員的身份參加機關支部組織生活,深入開展“四個一”活動,即參加一次主題黨日活動,參加一次組織生活會,講一堂黨課,開展一次談心談話。旨在通過上述活動,不斷擴大先進支部、提升中間支部,整頓後進支部,使每名黨員都成為一面鮮紅的旗幟,每個支部都成為黨的戰鬥堡壘。

一頁成績的取得

通過不斷努力,州直機關的機關黨建工作取得了一頁不菲的成績。

--理論武裝得到不斷加強。通過廣泛利用“學習強國”“玉樹黨建網”“機關黨建”“玉樹先鋒”等微信公眾平臺,開設學習專欄,堅持“線上”“線下”學習相結合,開展“送黨課進支部”“菜單式”選學的方式等,多渠道、多層次地汲取營養,提升了機關黨員幹部政策理論水平和黨性修養。

--黨組織設置得到進一步理順。在優化機關職能體系過程中,同步優化完善黨的組織體系、實現形式和工作制度,確保黨的領導落實到位、黨的組織調整到位、黨建力量配備到位,使機關黨建與機構改革保持了步調一致,同頻共振。目前州直機關工委所屬有11個總支部、78個黨支部。截止2019年底機關黨員總人數增加至1330人。

--黨支部規範化標準化建設不斷推進。州直機關按照“四有一化”支部建設標準,每年進行精準分類定級,制定黨支部晉位升級目標計劃,突出好黨支部直接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和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作用,形成機關工委統一領導、部門黨組書記負總責、單位支部書記具體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黨建工作機制,以此推動組織生活制度化、規範化、經常化。機關黨建“燈下黑”的問題從自身得到進一步解決。

--黨內常規工作進一步推進落實。發展黨員每年以3%增長,且嚴格按照“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發揮作用”的總要求,嚴把黨員“入口關”。加強對離退休黨員組織關係轉接,主動與州老幹部局聯繫,做到退休不褪色。穩妥有序處置不合格黨員,組織處置不合格黨員人數每年以0.01%的比例減少。

--黨群幹群關係更加緊密。先後選派100餘名優秀幹部充實到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過程當中,為順利奪取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勝利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102名“第一書記”入鄉駐村、州直78個機關黨支部與各市縣80個農牧區村黨支部結成對子,1000名黨員與2000個貧困戶家庭“結對認親”,黨群幹群關係親如一家互為依賴。

党建篇丨机关党建:从“两张皮”到“一盘棋”

文末,還是借用吳德軍書記的一席話:讓黨組織像“吸鐵石”一樣把黨員群眾緊緊凝聚在一起,像樹根、樹枝、樹葉一樣,誰也離不開誰;讓基層組織遍地開花、萬木爭榮;讓每個枝幹都強壯有力、守護一方,助力“大樹”更加健康、更加繁榮、更加壯美;讓每一位黨員展現出他的美、發揮出他的價值,成為裝點大樹、無私奉獻、積極向上的“樹葉”;讓信念的種子在每名黨員的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