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有效破解黨建與業務“兩張皮”問題對策思考

有效破解黨建與業務“兩張皮”問題對策思考

肖 何

當前,一些地方和部門依然存在黨建與業務工作“兩張皮”現象,嚴重製約了機關黨建的高質量發展。破解這一問題,需從以下六個方面著力。

一、提高認識謀融合

提高認識是破解“兩張皮”的首要環節。一是要把準定位。機關黨組織肩負著把握方向、服務中心、引領群眾的重要職責,要充分認識機關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消除“不需抓”“不好抓”的認識誤區,自覺把這項工作擺上重要位置抓緊抓好。二是要擺正關係。在機關工作中,無論是黨務幹部,還是業務幹部,都要正確處理黨建與業務的關係。三是要提高站位。站在為推進業務工作提供政治引領、思想動力、作風保證的高度,去認識、重視和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

二、壓實責任強融合

壓實責任是破解“兩張皮”的關鍵。一是黨組(黨委)要帶頭。各單位黨組(黨委)要不斷強化領導機關黨建工作的主責意識,儘快適應對機關黨建由“指導”到“領導”的新變化。黨組(黨委)書記要自覺履行“第一責任人”責任,種好自己的“責任田”。二是黨務幹部要履責。自覺履行管黨治黨責任,把黨組織建設好,把黨員幹部教育、管理、監督好,為完成中心任務提供堅強的政治、思想、作風和人才保證。三是黨員幹部要擔責。強化第一身份是黨員,第一工作是為黨和人民工作的黨員意識,自覺承擔起全面從嚴治黨責任。

三、建強隊伍保融合

建強隊伍是破解“兩張皮”的保障。一是要健全機制,選優配強。建立健全黨務幹部考察、試用和任職談話等制度,把政治堅定、能力高超、作風優良、群眾公認,既熟悉黨務又精通業務的幹部選拔到黨務崗位,提高黨務幹部整體素質。把專兼職黨務工作經歷納入幹部履歷,作為選拔使用幹部尤其是黨政正職的重要依據,增強黨務崗位的吸引力和含金量。二是要適時交流,合理流動。探索黨建與業務崗位人才流動機制,注重從青年黨員幹部中培養黨務人才,有意識地將業務骨幹安排在黨務崗位上鍛鍊,鼓勵黨務工作者多方面參與業務工作,不斷提高黨務幹部的綜合素質。三是要多措並舉,強化培訓。通過集中輪訓、實踐鍛鍊、崗位練兵、掛職交流等方式,搭設黨務、業務雙培訓平臺,提高黨務幹部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

四、完善機制穩融合

完善機制是破解“兩張皮”的有力抓手。一是要建立黨建工作考評機制。切實落實黨建工作責任追究制度,對不重視、不抓、抓不好黨建工作的,要考準考實,嚴肅追責問責;要執行黨建與業務“雙否決”,真正體現互相依託,互為促進。二是要健全黨建工作督查機制。注重挖掘機關黨建資源,發揮主業優勢,給黨建項目定責任、定時限、定目標,不斷完善考核辦法,推動黨建和業務工作一體化考核。三是要完善黨務幹部激勵機制。適當提高黨務幹部政治、經濟待遇,加大優秀黨務幹部表彰和培養使用力度,積極為黨務幹部的成長進步搭設平臺,發揮黨務崗位的正向激勵作用。

五、創新方式激融合

創新是破解“兩張皮”的動力源泉。一是要創新工作思路。借鑑業務工作中抓項目的思維模式,對黨建工作實行項目化設計、清單化管理、責任化推進,切實把黨建工作的“軟指標”變成“硬任務”。二是要創新工作方法。緊跟時代步伐,在工作內容上“化虛為實”,在工作手段上“化軟為硬”,在工作載體上“化舊為新”,在工作程序上“化繁為簡”,在工作方式上“化靜為動”,不斷提升機關黨建服務大局的水平。三是要創新工作載體。結合本單位實際和中心工作開展需要,根據黨員幹部個人特長和興趣特點,圍繞群眾需求設計工作載體,增強機關黨建工作實效。

六、模範創建促融合

創建模範機關,是破解“兩張皮”的關鍵一招。一是要明確總體要求。緊緊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機關黨的建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全面提高機關黨的建設質量,為推動各項事業發展提供堅強保證。二是要推進重點任務。深入推進政治建設統領工程,在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上當好模範;深入推進理論武裝深化工程,在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當好模範;深入推進基層基礎夯實工程,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上當好模範;深入推進正風肅紀強化工程,在建設風清氣正政治機關上當好模範;深入推進責任體系保障工程,在全面扛起管黨治黨主體責任上當好模範。三是要確保取得實效。建立健全責任落實、督促檢查、典型激勵、考核問責、動態管理等長效機制,使創建模範機關的過程成為提升黨建質量、破解發展難題、推動事業發展的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