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無罪,慾望使然:從數字貨幣“原罪”,談談行業監管


技術無罪,慾望使然:從數字貨幣“原罪”,談談行業監管


交易所原罪

最近,關於交易所的話題總是層出不窮,從FCoin跑路事件開始,到火幣幣安私自挪用用戶資產投票引發輿論和信任危機,再到火幣OKex宕機拔網線造成大規模維權等等,人們的視線似乎從“數字貨幣原罪”,轉移到了“交易所原罪”上!

一直以來數字貨幣都被人套上了“騙局”的外衣!除了對數字貨幣作為新興領域的認知不足以外,更多的是數字貨幣的匿名性使得數字貨幣很難被監控,產生超越監管的性質所決定的。再加上騙子們圍繞數字貨幣制造了諸多騙局,為行業帶來惡劣影響,使得數字貨幣原罪的觀念深入人心

經過11年的發展,數字貨幣的歷史作用和價值逐漸被大家認識,央行數字貨幣研究也逐漸深入,數字經濟時代因數字貨幣的出現開始越來越深入,數字貨幣這才開始逐漸擺脫“原罪”的外衣。

然而作為數字貨幣領域最大應用的交易所,卻因為種種表現,出現巨大的信任危機,無論是圍繞交易所產生跑路、割韭菜、挪用用戶資產的騙局,還是修改交易數據、宕機拔網線的惡意等等,交易所都被推向了“原罪”風口浪尖。


技術無罪,慾望使然:從數字貨幣“原罪”,談談行業監管


前天,新京報發表了題為《刷量、惡意宕機、協助洗錢,虛擬貨幣套路揭秘》的文章,文中列舉了數字貨幣交易所的種種“罪行”:

套路一:交易量畸高,通過虛假交易吸引客戶入場;

套路二:惡意宕機逼迫槓桿交易“爆倉”從而操縱市場;

套路三:利用虛擬貨幣匿名化和去中心化的特點,為犯罪分子洗錢;

套路四:項目方和交易所“親如一家”,有團隊專職“拉盤砸盤”;

套路五:新融資方式上線,拉人頭涉嫌傳銷;

套路六:交易所用“外國戶口”。

文中還有一個詞非常顯眼“頂風作案”!原文寫到:近年虛擬貨幣投機炒作之風盛行,即使在強監管下,仍有不少交易所頂風作案

該文的內容直指數字貨幣交易所“原罪”!


技術無罪,慾望使然:從數字貨幣“原罪”,談談行業監管


交易所自律和監管的必要性

交易所作為數字貨幣領域買賣交易重要場所,在數字貨幣領域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享受得天獨厚的資源環境和商業盈利模式。可以說,交易所是幣圈所有用戶的剛需,所有交易也幾乎繞不開交易所,因此,交易所在數字貨幣領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承擔著非常重要的功能。

交易所在很大程度上掌控著幣圈用戶的大部分資產,因此,責任重大的同時,理應承擔更大的義務。權利和義務永遠是一對孿生兄弟,用戶將權利交給交易所的同時,交易所首先就應該通過嚴格內部自律來約束自己的行為。

內部自律除了行業既定的約束行規之外,每個交易所更應該有自己的懲罰機制,以及來自道德、良心的自省和自律。


技術無罪,慾望使然:從數字貨幣“原罪”,談談行業監管


然而,道德約束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往往不堪一擊,這也是當前交易所問題頻出的根源。

從律法的角度,數字貨幣的整個領域目前都存在監管難的問題。這是一塊法律還沒有觸及的蠻荒之地。

現行的法律法規,並不能有效地形成對數字貨幣和交易所的監管,這就給該領域帶來更多不穩定的安全隱患。

作為離“金錢”最近的區域,交易所受到利益、慾望等更大的誘惑。

從跑路到割韭菜層出不窮的現狀,足以看出人性約束力的薄弱和監管的缺失。

將交易所納入監管的範疇,似乎已經迫在眉睫。

雖然對數字貨幣本身的監管有很大的難度,但是,交易所作為由中心化機構發起並推動的項目,用現行的一些條例進行監管也是可行的,比如足夠的保證金、惡意作惡的懲罰、項目上線的嚴格審查等,是可以有效地減少交易所跑路和肆無忌憚割韭菜的。在強監管下,通過法律法規對各種違規行為進行相應的處理,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這是有效遏制人性作惡的最好平衡。

只有加大作惡成本,才能讓作惡沒有機會滋生。


技術無罪,慾望使然:從數字貨幣“原罪”,談談行業監管


技術無錯,錯的是人心

交易所也好,數字貨幣也罷,這個新型領域放大了人性之惡。

技術特點讓數字貨幣本身擁有了作惡的更多可能性。隱匿性大大降低了作惡受懲罰的可能,但數字貨幣本身的金融性質,又讓“利益”誘惑容易,於是才有了諸多“騙局”的出現。

技術何其無辜!

技術的出現,原本在於更好地解放人類為人類服務,其初衷是推動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進步進而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技術何來過錯之說?

區塊鏈和數字貨幣也是如此,作為一種技術手段,區塊鏈和數字貨幣都對是科技進步結果,也將推動社會更好的發展。

“數字貨幣原罪”,實際上是人性原罪的集中體現,而交易所則是這種原罪的集中表演場所。

人的趨利性是人在利益面前總是失去理性,利用技術謀取利益本身無錯,只要合理合規合情,便可!但是,以損害別人的利益為基礎,以違反律法和道德約束得來的利益,就應該受到相應的懲罰。

以技術之名,行騙局之實,說到底,是人性慾望導致的結果,這個鍋理應人來背。

在3月27日,人民日報刊登的文章中,指出:科技熱詞“區塊鏈”被一些不法分子藉機炒作,以“虛擬幣”之名,行“傳銷幣”之實。

“以虛擬幣之名,行傳銷幣之實”,不就是為技術最好的正名麼!


技術無罪,慾望使然:從數字貨幣“原罪”,談談行業監管


而主流媒體頻頻發出關於虛擬貨幣領域的騙局現狀,目的就是提醒大眾警惕。更重要的是,釋放出了強烈的行業監管需求。

隨著區塊鏈熱潮越來越強,相應的行業約束也迫在眉睫,各國“監管沙箱”也頻頻亮相:

夏威夷州正在尋找其他數字貨幣公司加入其3月17日啟動的第一個數字貨幣監管沙箱。

韓國金融服務委員會(FSC)宣佈韓國政府在3月17日的內閣會議上批准了《關於特定金融交易信息的報告與利用等法律(特別金融法)》的修訂。

印度政府透露其還在制定數字貨幣監管框架。它正在與印度儲備銀行(RBI)討論此事,以要求中央銀行監管數字貨幣。

中國主流媒體不斷提及數字貨幣及區塊鏈領域的相關信息,實際上也釋放出監管的信號。

對這個新興領域,中國一直都在監管的路上,從94禁令,到去年的行業相關排查和處理,無不表達整頓行業的強烈決心。

監管,從長期來看,對行業是極大的利好!只有建立了良好的環境,才能推動市場的良性循環,也才有利於行業的長遠發展。

不過如果短期內,監管的不確定性,或許會成為影響行情走勢的最大的不確定因素之一。目前行情本身就有點撲朔迷離,外部金融市場、疫情等等,都對數字貨幣行情造成了很大影響,監管加持,近期走勢如何,確實很難估計。

不過,長期看漲肯定不會變,短期儘量多囤幣是最穩妥的操作!截止發文時,比特幣的價格為:6693美元。

技術無罪,慾望使然:從數字貨幣“原罪”,談談行業監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