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生一週的寶寶,生長髮育有著這些變化,新手爸媽需細心呵護

寶寶剛剛出生,一大家子都會圍著轉,無不感嘆小生命的奇妙,一些新手爸爸媽媽可能會盯著寶寶一看就是一上午,雖然寶寶們還不怎麼好看,皺皺巴巴,但在爸爸媽媽眼中就是漂亮的小天使,神奇又可愛,急切的想了解這個小傢伙的一切,但有時寶寶的一些小狀況,也會讓爸爸媽媽們擔心,害怕寶寶身體出現異常,其實大部分都是正常的現象,爸爸媽媽們不用擔心,但可要多多學習育兒知識,幫助更好的養育小寶寶。

剛出生一週的寶寶生長髮育標準

身高:男寶寶46.1-53.7cm,女寶寶45.4-52.9cm。

體重:男寶寶2.5-4.4kg,女寶寶2.4-4.2kg。

頭圍平均在33-35cm,前囟門斜徑平均在2.5cm。

視力和聽覺:能看到15釐米遠,45度範圍的物體,聽覺敏感,頭能轉向發出聲音的方向,眼睛會去找聲源。

會出現生理性體重下降

出生一週內的寶寶會出現生理性體重下降的情況,這只是短暫的下降,一般在百分之十以內,屬於正常的,媽媽不用過於緊張擔心,是由於寶寶的體表水分蒸發,胎便和羊水的排出,母乳餵養次數少等原因導致,在出生後的七到十天就會恢復到出生時的體重。

注意若是寶寶體重下降超過了百分之十,且過了十多天還沒有增長,則要及時的就醫查看。

剛出生一週的寶寶,生長髮育有著這些變化,新手爸媽需細心呵護

剛出生一週的寶寶,可能會有這六大“異常”

寶寶剛剛出生時,可能並不是爸爸媽媽心裡期待的樣子,甚至還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異常”,讓爸爸媽媽們格外擔心,其實大部分都是正常的,無處特別焦慮。

頭部變形、面部浮腫

出生一週以內的寶寶,都不會很好看,由於產道的擠壓,有些寶寶可能腦袋會嚴重的變形,扁扁的,凸凸的,而由於羊水的浸泡,小臉蛋、眼睛都會顯得有些浮腫,且寶寶幾乎整天整天都在睡覺,像個小瞌睡蟲。

黃疸

很多小寶寶在出生三天後,可能會出現生理性黃疸,皮膚呈淺黃色,眼白、口腔粘膜微黃,但手心和腳心不黃,這是由於新生寶寶血液中膽紅素釋放過多,而肝功能未發育成熟,無法將全部的膽紅素排出體外,膽紅素聚集在血液中,就導致了寶寶生理性黃疸,一般在四到五天達到高峰,十天內會慢慢的消退。

但若是寶寶黃疸一直不退,且寶寶精神狀態不好,體重下降,哭鬧增多,則可能是病理性的黃疸,要及時的帶寶寶就醫。

剛出生一週的寶寶,生長髮育有著這些變化,新手爸媽需細心呵護

黃疸

假性月經

一些女寶寶在出生五到七天可能會出現少量的陰道出血,或是分泌紅色的分泌物,像是月經,其實這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月經,而是由於寶寶體內來自母體的雌激素突然中斷導致的,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媽媽不用過於擔心,注意寶寶的衛生,保持清潔和乾燥,這種現象很快就能消失。

發抖

寶寶出生後,可能會有發抖的情況,如在哭鬧時全身緊繃,手腳突然的回縮抖動,這可能會嚇到媽媽,以為寶寶的身體出現了異樣。

其實這是寶寶的一種原始反射,由於他們的神經系統還不成熟,但隨著寶寶的慢慢發育完善,這種現象在半年內會逐漸的消失。

剛出生一週的寶寶,生長髮育有著這些變化,新手爸媽需細心呵護

假性月經

長疹子

出生一週內的寶寶,臉上可能會慢慢的長出許多黃白色的小疙瘩,像是起了疹子,瞬間寶寶的皮膚就變得不好了,而這主要是由於寶寶皮脂腺旺盛導致,即新生兒粟米疹,媽媽不要隨意的擦藥,慢慢會自行的消失。

此外,這段時間寶寶還可能會出現蛻皮的現象,表面掉下一層很薄的皮,都是正常的,也無需處理。

馬牙

出生一週內的寶寶,在牙齦邊緣及口腔的上下顎中間可能會出現白色珍珠狀物,一到數個不等,像長了牙一樣,即馬牙,媽媽可不能盲目的用針去挑破,以防導致口腔感染引起寶寶不適。

一般幾周就會自行消退,但長的也可能會持續三四個月,媽媽不用特別處理,會自行的消退。

注意:一週內的小寶寶對於新手爸媽來說,照顧起來還有點吃力,還需好好的磨合,但一些常備的育兒知識能很好的幫助爸爸媽媽更好的護理小寶寶,爸爸媽媽們可要加油學哦。

剛出生一週的寶寶,生長髮育有著這些變化,新手爸媽需細心呵護

長疹子

出生一週的小寶寶每天吃多少奶合適

新手媽媽對於母乳餵養小寶寶,很難知道寶寶吃了多少奶,總會擔心寶寶沒有吃飽或吃多了的問題,糾結每天到底要給寶寶喂多少奶合適。

其實寶寶可聰明著呢,出生一週的寶寶,媽媽按需餵養就行了,寶寶餓了自己會知道,吃飽了也不會繼續再吃,一般餵飽了的寶寶生長髮育都是正常的,睡得好睡得安穩,若沒有吃飽則會頻繁醒來,生長髮育慢。

注意: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物,寶寶出生後,要儘快的開始母乳餵養,儘可能的在產後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就讓寶寶吃奶,因為初乳極為珍貴,一定要儘早讓寶寶吃到,同時餵奶時要注意正確的喂姿,讓寶寶更好的吸吮,注意喂完後要及時的拍嗝。

剛出生一週的寶寶,生長髮育有著這些變化,新手爸媽需細心呵護

出生一週的小寶寶每天吃多少奶合適

出生一週的小寶寶一天拉幾次便便正常

新生小寶寶正常是在二十四小時排尿,健康的寶寶也有48小時後排尿的,有些寶寶可能會是磚紅色的尿液,這是由於尿中含有尿酸鹽的原因,媽媽們不用緊張,且二十四小時內會第一次排便,便便呈墨綠色或黑色稠糊狀便便,即胎便。

平時寶寶的便便次數會較多,一般一天會有兩到四次排便,有的寶寶可能會有七到八次,這都是正常的,且不同的餵養方式會大不相同。

母乳餵養的寶寶每天排便的次數會較多,一天會有兩到四次,甚至七到八次,便秘較少,而人工餵養的寶寶便便的次數會少於母乳寶寶,一天一到三次,奶粉中含有奶塊便便也易呈形,便便可能會有輕微的酸味,都是正常的。

注意:新生寶寶屁屁皮膚嬌嫩,每天尿尿和便便較多,媽媽一定要及時的更換尿不溼,以免出現紅屁屁,且尿不溼要選擇柔軟透氣吸水性強的。

剛出生一週的寶寶,生長髮育有著這些變化,新手爸媽需細心呵護

出生一週的小寶寶一天拉幾次便便正常

溫馨提示:出生一週的小寶寶,身體非常的柔軟,新手爸爸媽媽在抱時一定要注意,不可豎抱,因為寶寶的頸肌還沒有完全的發育,頸部肌肉無力,豎抱易造成寶寶脊椎的損傷。同時一定要用科學的方式養育小寶寶,不可用不當的老辦法,以免影響寶寶的正常發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