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后仍在彷徨的你,需要这份书单

最近,受邀到一所高职院校作了演讲。我本身并非什么专家学者,仅在本地杂志媒体上有几篇稿子发表,也因为工作关系组织了几个读书会。也许是效果还可以,受到了部分读者的喜欢,转而介绍给了这所学校吧。

演讲的对象是20岁左右的学生,刚从少年迈入青年时代。与大家交流了很多话题。我发现我没有讲透,于是在最后的十分钟里,给同学们列了份书单,共计12本,算是作为不完美演讲的补充吧。

为什么是12本?不是10本,也不是15本?我向来也有追求完整的习惯,但是思来想去,为了让青年朋友们在有限的时间里读到最有价值的书,所以决定不画蛇添足,不完整就不完整吧。总好过让大家埋怨:这推荐的都是些什么来着!

这12本书里,有几个板块,也自成体系,涵盖了多种类别,分别是:

  1. 文学类 3本
  2. 历史类 4本
  3. 经济类 2本
  4. 技能类 2本
  5. 杂文类 1本

该怎么描述这份书单呢?总之是我个人青年时期受益匪浅的12本书籍。

文学类:

1、《许三观卖血记》,余华

你没有经历过特殊时期的辛酸困苦,这本书里都在了。它也以并不擅长的温情道出一个成从自我走向成熟的路径。

20岁后仍在彷徨的你,需要这份书单

2、《且听风吟》,村上春树

这是《挪威的森林》的精华和基础部分。他所处的年代感与当下的中国社会环境不无契合。年轻人对爱情和生活的探索、迷茫、失落,归结在一个暑假里。

20岁后仍在彷徨的你,需要这份书单

3、《永别了,武器》,海明威

海明威不但能写硬汉,更能写爱情。战争年代,谁都是身不由己。年轻的男女在战争中受折磨,也在苦难中成长。这部我最喜欢的海明威作品吟唱了一曲哀婉动人的悲歌。

20岁后仍在彷徨的你,需要这份书单

历史类

4、《全球通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 

有助于了解整个世界历史的来龙去脉,帮助找准中国的定位。

20岁后仍在彷徨的你,需要这份书单

5、《中国大历史》,黄仁宇

“大历史”并非狂妄自大的大,而是分析研究历史的技术角度。对于普通读者来讲,这部书不难懂。在青年时期,有必要加强对整个中国历史的连贯性学习。既把握历史的脉络,也能关注到不同时期的特点、演变进程和结局。

20岁后仍在彷徨的你,需要这份书单

6、《苏东坡传》,林语堂

大师便是大师。这句话既对应林语堂,更映照苏东坡。大约900年前的中华大地上,来自蜀地的苏轼进京赴考。北宋王朝上演着一幕幕潇洒自如的动人画卷和波澜壮阔的政治斗争。纵如苏东坡这般的天之骄子也必然受人生的跌宕起伏。

20岁后仍在彷徨的你,需要这份书单

7、《南渡北归》,岳南

中国历史上最为艰难困苦的岁月里,一批学者学子们以羸弱的身躯扛起了民族、历史的责任和大义,读到满眼热泪。呜呼哀哉,民国!

20岁后仍在彷徨的你,需要这份书单

经济类

8、《经济学通识课》,尼尔·基什特尼

经济是世界永恒的主题。当今世界,各种经济学流派和势力竞相角逐。然而,自然规律是客观不变的。这本书帮助你了解经济学演进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原理,里面会读到不少你听过但并不了解的知识点。作为初步的教材是鲜活生动的。

20岁后仍在彷徨的你,需要这份书单

9、《解读中国经济》,林毅夫

林毅夫曾任世界银行首席科学家,对经济的研究贡献独树一帜。了解中国当下正在发生什么,了解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或许能在本书中一探究竟。此外,这本书语言通俗流畅,并不似一般的经济学著作艰涩难懂。

20岁后仍在彷徨的你,需要这份书单

实用类

10、《快速阅读术》,印南敦史

当下,掌握这门技术非常重要。此书提供了基本思路和技巧。但是还需要读者在实践中勤加练习。

20岁后仍在彷徨的你,需要这份书单

11、《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导图》,矢岛美由希

思维导图的灵活运用对于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增长综合能力素质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两本书都为日本作家所著,文风朴实,贴近日常用语,阐述深入浅出,这是很多日本作家的用语特点。

20岁后仍在彷徨的你,需要这份书单

杂文类

12、《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

“王小波后无名士”

唯一的杂文推荐,把这孤零零的一本书放到最后。

王小波,或许是当代中国最早印证有趣的灵魂超越一切的人物。

20岁后仍在彷徨的你,需要这份书单

如对您有帮助,请点击关注丨加仑读好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