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蘇酒莊:十五次打敗拉菲等名酒,智利葡萄酒品質標杆

相信波爾多一直是許多人眼中的好酒之地,但這些年,澳大利亞、西班牙、智利、甚至南非的葡萄酒在中國乃至全球逐漸越來越受關注,這後面有著什麼樣的故事,藍裕文化酒莊規劃設計院今天想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智利名聲鵲起的發起人。酒莊成功的關鍵,在這個酒莊再次證明,一是良好的品質,二是出眾的營銷。我們從營銷開始吧,這家酒莊有兩大營銷利器,一是我們下面要提到的盲品會,二是我們後面會提到的酒莊旅遊。

伊拉蘇酒莊:十五次打敗拉菲等名酒,智利葡萄酒品質標杆

這個酒莊就是伊拉蘇酒莊,智利最頂尖的酒莊,在全球開展過 19 次盲品會,所產葡萄酒 15 次超越拉菲古堡(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等世界頂級名酒,品質卓越;創始人家族顯赫,曾為智利培養出 4 位總統、2 位大主教以及多位外交官、作家和實業家;如果說幹露(Concha y Toro)是智利葡萄酒的銷量巨頭,那它就是智利葡萄酒的品質標杆;被智利政府國際葡萄酒協會授予“智利年度酒莊”稱號,獲得國際葡萄酒暨烈酒大賽(IWSC)頒出的“年度酒莊”大獎,所產葡萄酒更是獲獎無數。沒錯,這個酒莊就是鼎鼎大名的伊拉蘇(Errazuriz)。

兩場品酒會

藍裕文化酒莊規劃設計院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的瞭解PARIS Tasting巴黎品酒會:在絕大多數人心中,最好的酒就是波爾多,波爾多是衡量好酒的標準。於是,一位英國的酒評家Steven Spurrier在巴黎便組織了一次品酒會,邀請法國的專家盲品美國加州紅酒和波爾多紅酒,結果加州酒的評分壓倒了波爾多一級酒莊。這次品酒會的結果令加州酒聲價百倍,這就是震驚葡萄酒世界的PARIS Tasting巴黎品酒會,從此新舊世界葡萄酒開始正式分庭抗禮,

時間是1976年!

伊拉蘇酒莊:十五次打敗拉菲等名酒,智利葡萄酒品質標杆

2004年1月23日,Errazuriz家族的第6代傳人,查韋克Eduardo Chadwick再次委託Steven Spurrier安排一次品酒會。這次品酒會在柏林舉行,所以稱為Berlin Tasting柏林品酒會,邀請了36位歐洲酒評家、買家,盲品比試16款酒:六款智利、六款法國波爾多、四款意大利、都是2000和2001年出品。結果是2000年份的Errazuriz莊園的Chadwick以及其與美國MONDAVI合作的SENA兩款酒排名第一和第二!2000年份的CHATEAU LAFITE排名第三,2001年的MARGAUX排名第四,2001年份的LATOUR排名第六。這次品酒會雖然引起的震撼沒有巴黎那一次大,但它卻讓人們完全接受了這樣一個現實:能釀出好酒的地方,並不侷限法國的波爾多!

伊拉蘇酒莊:十五次打敗拉菲等名酒,智利葡萄酒品質標杆

柏林比試是由智利伊拉蘇酒莊啟動、與不同國家的一級酒莊比試的品酒會,由2004年在柏林開始,已經在巴西、東 京、多倫多、哥本哈根、北京、阿姆斯特丹、倫敦、斯德哥爾摩、紐約舉行過。柏林比試(Berlin Tasting)已變成伊拉蘇酒莊(Vina Errazuriz)的週年活動,每到一處,就會加入當地的名莊來比拼,可以說勇於接受挑戰。比賽的“常客”,法國Lafite及Margaux以及世紀各國名莊。

伊拉蘇酒莊:十五次打敗拉菲等名酒,智利葡萄酒品質標杆

酒莊介紹

伊拉蘇酒莊(Vina Errazuriz)位於位於智利的阿空加瓜谷(Aconcagua Valley)產區。阿空加瓜谷(Aconcagua Valley)產區在海拔6,956米的阿空加瓜(Aconcagua)山下,東臨安第斯山脈(Andes),西向太平洋。屬於地中海型氣候,夏天干燥,帶有潮溼的太平洋季風而不太炎熱,白天日照充足,晚上涼快,因此被很多土壤植物學家認為是很理想的葡萄生產環境,也因此吸引很多其他國家知名的酒廠到此投資。

伊拉蘇酒莊:十五次打敗拉菲等名酒,智利葡萄酒品質標杆

伊拉蘇酒莊(Vina Errazuriz)建立於1870年,酒莊的創始人是西班牙後裔馬克西米亞諾•伊拉蘇(Don Maximiano Errazuriz),其祖上弗朗西斯科•伊拉蘇(Francisco Errazuriz)於1735年移民到智利。

伊拉蘇酒莊屬於伊拉蘇家族家業,距今已有140年釀酒歷史。酒莊現在由家族第6代傳人愛德華多•查德威克(Eduardo Chadwick)管理,愛德華多•查德威克在1983年時值23歲時,在獲得工業管理學學位後開始了他的葡萄酒事業。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早期,他又去了法國波爾多學習釀酒,使他有機會訪問法國的名莊,這使得他大開眼界,學到不少先進的釀酒技術和經營理念,為他們今後釀造優質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伊拉蘇酒莊:十五次打敗拉菲等名酒,智利葡萄酒品質標杆

伊拉蘇酒莊擁有1,500公頃自有葡萄園,葡萄藤的平均樹齡為30年,而且都是未經嫁接的葡萄樹,年產量超過160萬大箱。酒莊內現共有8個葡萄園,分別是馬克西一號(Max I)至馬克西七號(Max VII)以及新開發的阿空加瓜海岸莊園(Aconcagua Costa Estate)。這些葡萄園內土壤大多為沙壤土,富含石頭,具有良好的排水性且富含營養物質,適宜栽培葡萄樹。葡萄園所在的阿空加瓜谷屬於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為葡萄的健康生長提供了極佳的氣候條件。此外,安第斯山脈(Andes Mountains)積雪融化後的雪水流進山谷,綿綿不絕地灌溉著伊拉蘇酒莊的各個葡萄園。

對於葡萄樹,Maximiano Errazuriz認為它們應該被當作藝術品來雕琢,而每一顆葡萄就像孩子一樣,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接受良好的“教育”和精心的呵護。Maximiano Errazuriz的所作所為,在那個時代被視為實業家和自然界和諧共處的典範。而這一點,對於現代人來講,更有指導意義。讓Maximiano Errazuriz驕傲的是,他還曾經是那個時代,全世界擁有葡萄園面積最大的個人!

園內種植著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梅洛(Merlot)、西拉、佳美娜、長相思(Sauvignon Blanc)和霞多麗(Chardonnay)等多個葡萄品種。酒莊重視保護生態環境,採取可持續農業方式管理葡萄園,於2011年成為了智利首批獲得可持續發展認證的酒莊之一。待葡萄成熟時,酒莊採用人工方式採摘果實,仔細篩選後放入橡木桶或不鏽鋼罐中發酵和浸皮,隨後再放入法國橡木桶中進行陳年。

她的歷史

智利雖然被人們歸納在葡萄酒的新世界範圍內, 不過,16世紀懂葡萄酒的西班牙移民,讓智利早在1551年就開始了釀酒。要知道,這個起點在葡萄酒新世界只有美國可以比肩,而前往澳洲的歐洲移民,那時候應該還在大西洋或者太平洋上和風浪搏鬥,懷裡揣的葡萄枝還不知道插根何處。因此智利人自豪的說:我們也是有豐富經驗的!而這樣的經驗肯定是可以幫助他們做出地道好酒來的。

伊拉蘇酒莊:十五次打敗拉菲等名酒,智利葡萄酒品質標杆

由於智利的地理環境很獨特,又有不同的氣候環境,不但享有海洋性氣候,也受中部山谷及沿海範圍的影響,形成地中海氣候的溫暖夏天,雨量少,低氣壓的潮溼環境,這些特殊的氣候最適合葡萄的成熟生長,再者,它有安第斯山脈這座天然的屏障,把那些害蟲和自然災害阻隔著,因此也避免了十九世紀末幾乎毀滅歐洲葡萄園的根芽蟲(Phylloxera)的侵害。一些在歐洲活不下去的釀酒移民也紛紛跑到了智利,因為他們發現這裡的土壤和氣候都很適合釀酒,例如“中央山谷”的氣候就是歐洲南部最適合釀酒的“地中海”氣候,這也進一步提升了智利葡萄酒的水準。

經過幾個世紀的努力,智利除了擁有很多性價比很高的葡萄酒,也湧現了少數頂級佳釀,而伊拉蘇(Errazuriz)可以說就是智利頂級葡萄酒的代表。

1855年,一個來自西班牙巴斯克地區,名叫Maximiano Errazuriz的移民小子,來到智利首都Santiago讀書。在這裡,他認識了一個名叫Amalia Urmeneta的智利姑娘,並和她喜結良緣,那一年,Maximiano Errazuriz 22歲, Amalia 18歲。

伊拉蘇酒莊:十五次打敗拉菲等名酒,智利葡萄酒品質標杆

婚後不久,Maximiano Errazuriz就和位列智利首富的岳父,開辦了一家銅業公司,並立即擁有當時全球銅產量的三分之一。接下來他又順利拿下整個Santiago城區的路燈工程。孜孜不倦的Maximiano Errazuriz不僅在商業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時也成為了智利一個很有影響力的公眾人物。

25歲的時候,Maximiano Errazuriz就首次進入了眾議院,而後又連續9年當選3屆智利國會參議員。Maximiano Errazuriz還多次代表智利政府出訪美國和英國,並利用他在商業上的智慧來幫助自己的國家。

眼看事業順風順水,然而悲劇卻在這期間發生,Maximiano Errazuriz的妻子在為他生下第4個孩子之後,便不幸去世,年僅24歲!

Maximiano Errazuriz於是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為了擺脫這種痛苦,他接受了家族的建議,穿越整個歐洲,完成了一次長達一年的歐洲歷史文化藝術之旅。雖然資料上未做記載,但我們相信他一定去了法國,一定去了波爾多!因為接下來,他從此開始了他的葡萄酒人生。回國後,就在同樣喜愛葡萄酒,同樣擁有葡萄酒莊的岳父影響下,Maximiano Errazuriz聘請法國釀酒師,建立了自己理想中的第一個葡萄莊園,時間是1870年!

伊拉蘇酒莊:十五次打敗拉菲等名酒,智利葡萄酒品質標杆

最後,他在位於智利葡萄酒產區最北端的阿空加瓜山谷(Aconcagua Valley)建 立了伊拉蘇酒莊,該地擁有獨特的氣候和風土條件,同時酒莊還聘請一流的專業人才。目前,酒莊莊主艾杜拉多•查德威克(Eduardo Chadwick)是家族的第5代傳人,酒莊的現代化進程跟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艾杜拉多•查德威克不但熱愛葡萄酒,也懂釀造和經營,擁有葡萄酒方面的 專業背景,並積極參與到酒莊的日常事務中。

在Maximiano Errazuriz來這之前,其實這裡應該是一個“蠻荒之地”,遠離其它的智利葡萄酒產地,或許是血液中流淌的移民開拓精神,又或許是在法國受到的葡萄酒文化薰陶,總之,Maximiano Errazuriz為智利發現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葡萄酒寶地”。"from the best land, the best wine."(最好的土壤才會有最好的酒),Maximiano Errazuriz在他的葡萄酒人生中,一直堅信這個理念。

新酒莊及旅遊

2009年,為突出二十一世紀的自己,同時為尋求更高品質的酒品,伊拉蘇 開始建造專用於高端酒品的新酒莊。尖端技術和可持續發展以及環境保護在此完美結合,致敬Don Maximiano的遠見卓識和勇敢精神。

伊拉蘇酒莊:十五次打敗拉菲等名酒,智利葡萄酒品質標杆

新馬克西米諾旗艦酒酒窖(Don Maximiano Icon Winery)生產能力為347,000升,由建築師Samuel Claro設計,全部用脫色混凝土建造。主體在地下,螺旋形狀可讓水果和液體通過自身重力移動,同時盡享山谷清風。

為獲得足夠的溫度和採光,該建築採用地熱和太陽能,完全環保。

伊拉蘇酒莊:十五次打敗拉菲等名酒,智利葡萄酒品質標杆

酒莊自2010年10月正式營業,當時世界各地有100多位嘉賓光臨,包括很多行業領袖和專業媒體的參加。

伊拉蘇酒莊:十五次打敗拉菲等名酒,智利葡萄酒品質標杆

酒莊有為專家和葡萄酒愛好者定製的遊覽。該遊覽首先是講述Viña errázuriz的歷史開始,以及酒莊在國家和國際葡萄酒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地位。接下來,遊客將參觀地窖和葡萄園,遊覽至米拉多爾(Mirador),包括葡萄種植、天氣狀況和各種葡萄品種管理等主題。

總結

當然,這個酒莊還是2019年全球最佳酒莊的地17名。至此,藍裕文化酒莊規劃設計院有理由相信,一個酒莊除了不斷追求品質外,如何突顯自己的品質,品酒會比較直接,而工業旅遊,則更加全面完整的體現了酒莊的歷史文化、品質追求、社會職責和經營理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